丹麦哥本哈根的路易斯安那博物馆(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正在举办的展览“月球:从内心世界到外太空”(The Moon: From Inner Worlds to Outer Space)集中展出了以“月亮”为主题的200多件展品,从一万五千年前的洞穴、陨石、伽利略的月球地图,到诺曼·福斯特的3D打印月球基地,从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绘于1969年生命最后几个月的黑灰色作品、琪琪·史密斯(Kiki Smith)颇具女性气质的绿松石色小月亮到虚拟现实作品,呈现月球作为人类诉诸浪漫幻想与科学探索的寄托及政治扩张与新太空竞赛跳板的历程。
11月2日,法裔美国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大型回顾展“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于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在龙美术馆洞穴式的展览空间中,约40件来自布尔乔亚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与建筑体本身相互呼应,在材料和色彩间形成了丰富的关照。在策展人菲利普·拉瑞特-史密斯(Philip Larratt-Smith)看来,龙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极具戏剧性,与布尔乔亚的作品风格相得益彰。
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合作的展览将于11月6日开幕。这位鬼才电影导演将联合其作家与服装设计师女友朱曼·玛露芙(Juman Malouf),在博物馆的400万多件馆藏中精心挑选作品进行策展,展览定名为“棺中的木乃伊及其他宝藏”(Spitzmaus Mummy in a Coffin and Other Treasures)。
今年秋天,古都奈良又迎来了它的秋日风物诗。从2019年5月1日开始,日本将会推出新年号代替现在的“平成”。在平成时代的终结之年,为了应景日本各地的大小活动也纷纷冠上了“平成最后”的名号。平成的最后一个秋天或许更值得令人期待,因为第70回正仓院展又在这个时节再次开启。
北京。10月24日,由嘉德艺术中心与香港典亚艺博联合打造的第五届嘉德·典亚艺术周(Guardian Fine Art Asia,GFAA)开幕,这也是该艺术博览会品牌在嘉德艺术中心展出的第二年。
‘超越极乐’的主题代表了一种对于极乐或幸福的追问,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混乱、悲伤、断裂和暴力的时代,要保持一种幸福的状态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希望艺术家们能够给出自己的阐释,并给予希望。
巴黎。走过四个春秋的 ASIA NOW 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和始创于1974年的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la Foire international d’art contemporain,简称FIAC)在今年10月16日和18日相继于巴黎开幕。
自2010年初现伦敦白立方画廊后,《时钟》在包括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展馆巡回展出,并于2011年的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赢得了金狮奖,如今才又回到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