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exhibitions|展览 回到“白纸”的新鲜与“树”的丰饶,在昆明续写西南当代艺术的新生态

1992年,早期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刘建华和李季在昆明产生了首个交点,刘建华在89年毕业后来到昆明,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他们在学院中相识并一起筹划了“西南艺术关注展”等活动,并在接下来的十数年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exhibitions|展览 全球化的终结或重新开始,拉图尔策动新气候体制与新普世性的可能

第十二届台北双年展正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本届美术馆方将双年展视作社会与永续发展的载体,邀请法国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与法国独立策展人马汀·圭纳(Martin Guinard)操刀,探究气候变迁及其衍伸出的政治关系与经济议题。

exhibitions|展览 打开每个人被压抑的艺术开关,以艺术作为自我教育与社会介入

在今天重提“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和艺术传播者会以什么不同的方式来阐释和实践这个理念?在艺术家张志伟全新个展《二零二零》在上海ZiWU开幕之际,艺术家徐坦、张志伟与现代传播的创始人与董事长邵忠,以自身的思考与实践,对以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exhibitions|展览 被复原的 “乾隆色谱”与回收塑料瓶制成的CK礼服,一段关照自然的东西方时尚之旅

从洗水牛仔布、循环利用的羊绒,传统植物染与小型织造坊的复兴,到农业废料合成的新材料,蚕桑业的生态回归,本次展览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两个维度回顾了人类与自然在服饰发展历程中的关系,并导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exhibitions|展览 她在疫情之年画出了一个春天,“格林迷踪”探索出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

“今年疫情的时候不能出门,我就把以前没时间打理的花园收拾出来。自然的疗愈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周力对《艺术新闻》说,既然今年没有春天,那就画个春天出来。

exhibitions|展览 到美术馆打电子游戏?当代艺术为什么要关注“游戏的人”

在电子游戏本身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分支的今天,我们如何重新看待和定位“游戏”显得至关重要。在“游戏的人”转向“人的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憧憬着游戏在科技时代以人为核心,带来更多的疗愈、联结与重塑。

exhibitions|展览 走出被误读的“莫兰迪色”,在他的首次中国个展中重新认识这位隐士艺术家

2020年年底正在北京木木美术馆798馆展出的“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是意大利极负盛名的画家和版画家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也是亚洲最大型的一次个展。

exhibitions|展览 “归来与远行”:蔡国强在西方艺术史之旅后再回北京,相遇故宫600年

“一位艺术家,从他走进美术馆看到大师作品,或是在画册里浏览了大量艺术品之时,就已经开始了他与不同时代的先辈们的对话。”

exhibitions|展览 置身于中西方视觉艺术发展脉络中,潘公凯在传统与未来之间求解“笔•墨”

潘公凯在中国艺术的研究方面的造诣则是理解他的另一条路径,他于八十年代提出了中国画的发展策略,九十年代赴美研究访问,梳理出对于中西绘画的见解。近年来,他对传统中国画的核心结构“笔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次于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笔•墨”正是这次研究成果的部分呈现。

exhibitions|展览 艺术看南京 | 找寻“这个时代的稀缺之物“,金鹰美术馆开馆展培植新的地方艺术土壤

南京。金鹰世界大厦的第52层,13米挑高的中央展厅内,金鹰美术馆向公众呈现年度展览项目“如同我们,所有莫名的渴望”,这也是美术馆开馆后的首个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