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将于5月9日开幕,《艺术新闻》特邀5位来自艺术界不同领域的重要人物,分别从收藏家、策展人、拍卖行、赞助人的角度为您解读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必看点。
来自上海、以绘画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当代艺术家张恩利,与电影摄影师杜可风的展览“画影之间”于震旦博物馆展出。虽然他们作品的风格和使用的媒介都非常不一样,但张恩利对画的态度和杜可风对摄影的态度很像,都是很随性的,不是所有事要安排好才去做,但这是艺术的随性,还是有个概念在里面。
5月14日,专注于艺术影像的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在北京宣布,将于2015年9月回归上海展览中心,9月10日举行VIP预展,9月11日至13日对公众开放。
距离瑞士巴塞尔艺术展(6月18日至6月21日)正式开幕还有几天,前往参观的艺术界人士和艺术爱好者们肯定不会无所事事地等待,巴塞尔城中丰富精彩的艺术展览足以让他们马不停蹄地穿梭于不同展览场馆间。
艾未未的又一场个展“彪”于6月13日在位于草场地的前波画廊开幕。这是在短短一周内,艾未未在北京开幕的第三场个展。三个展览像是艾未未的一种宣言,重要的已不是对展览主题、作品含义的阐释,“艾未未”这一标签所包含的身份、立场、经历,足以再次成功引发话题。
3月5日,在纽约曼哈顿哈德逊河岸第92和94号码头举行的军械库艺术博览会(The Armory Show)开启了艺博会的黄金季节。在诺阿·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3年的领导下,军械库艺术展的复兴已初见成效。继去年“聚焦”中国后,今年军械库再次向东看,以“MENAM”为名,“聚焦”中东、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艺术家,回应近年来西方世界对阿拉伯文化的关注。
作为威尼斯双年展历年来最强调声音和音乐的分量的一届,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专门为表演新辟了“剧场”空间,加上其他区域的音乐、声音作品,从管弦乐队和囚犯的劳动号子,到Hip-Hop和风铃,威尼斯在今年拨响音乐之声。
黄汉明的个展“明年”于6月10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出黄汉明两件新作,装置《中国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及影像作品《明年》。在《艺术新闻》的专访中,黄汉明谈及新作的创作动机,及他对于未来及过去的解读。
5月16日,龙美术馆“食洋而化,风神独韵——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拉开帷幕,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地展现关良绘画成就的一次展览。这位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艺术家最近得到了美术馆的密切关注。
人们常常以为对参观人数的关注是一个当代现象,然而博物馆对参观人数的持续关注是从18世纪开始的传统。从展览的历史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根据统计,印象派的展览总是最受欢迎,不仅是在英国和美国,在日本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