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exhibitions|展览 从80件作品看197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M+希克收藏巡展曼彻斯特

正在曼彻斯特展出的80件精选作品让人们得以一窥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的全方位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从这批收藏谈起,M+视觉文化博物馆高级策划人皮力向《艺术新闻》阐述了M+接来下的巡展和收藏计划。

exhibitions|展览 《溪山行旅图》千年回响,台北故宫首次回顾范宽式北宋山水画及其承传

北宋山水画大师范宽的影响串连了明、清两代画家,在明清时期文人画家的作品中不难发现题“仿范宽”、“法范华原”、“拟范中立”者为数众多。逢建院90周年之际,台北故宫推出“典范与流传——范宽及其传派大展”,不仅可以令观众一睹范宽真迹, 更梳理了范宽对后世影响的广度与深度。

exhibitions|展览 当森山大道向太宰治致敬时,他拍摄了什么?

以《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的出版为契机,日本传奇摄影大师森山大道与长期合作的著名设计师町口觉合作,在北京三影堂+3画廊献上向小说家太宰治致敬的展览“太宰:森山大道”,共展出61幅森山大道原作。

exhibitions|展览 V&A铺陈两千年鞋履志:足尖上的“欢乐与痛苦”

展览 “鞋子:欢乐与痛苦”(Shoes:Pleasure and Pain)正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展出,以超过250双鞋履讲述了自古埃及至今的2000多年来的鞋履历史,意图向世人传达:鞋履这一“欲求之物”,是如何在不同的人类文化中被作为个性、权利、性与幻想的寄托与象征物。

exhibitions|展览 日本当代摄影:多元的创作与冷门的市场

日本摄影一直是亚洲摄影艺术的先锋,然而与其影响力相比,作品的收藏市场却显得冷清。事实上,摄影一直徘徊在市场的边缘,尤其在亚洲。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办的“写真!日本摄影的历史与当下”展售会将已成名的摄影师及新锐摄影师的作品并置,集中了日本过去50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exhibitions|展览 在南京博物院感受明代吴门书画中的江南文人风华

经过一年的筹备,南京博物院推出了“江南风华——明代吴门绘画特展”及“江左流韵——明代吴门书法特展”,在学术梳理上做出大胆尝试:根据对周臣的研究,在原“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说法之上,提出“吴门五大家”的概念。

exhibitions|展览 巴尔蒂斯香港再续东方情缘

继纽约、巴黎之后,高古轩画廊于今夏在香港带来了巴尔蒂斯展览。本次展览涵盖了巴尔蒂斯近70年绘制的51幅,全面体现了这位带有深厚的东方情结的艺术家的创作生涯。

exhibitions|展览 梁铨三十年绘画展亮相蜂巢:我始终是边缘人

“蓄素守中:梁铨三十年绘画作品展”6月27日在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作为近年来新水墨领域不容忽视的名字,梁铨是中国当代最早从事抽象创作的艺术家之一。在《艺术新闻》的专访中,梁铨谈到了他如何在受西方抽象绘画的影响同时坚持中国传统文人的创作方式。

exhibitions|展览 用图像思考,以时间提问:OCAT研究中心以于贝尔曼“记忆的灼痛”系列讨论开馆

6月27日,北京OCAT研究中心开馆展览“记忆的灼痛”开幕,这次展览的策展人乔治·迪迪-于贝尔曼也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邀请的首位学者。在本周举办的三场学术讲座上,迪迪—于贝尔曼首次在中国开讲,深入探讨了图像与时间等哲学、美学议题。

exhibitions|展览 Almost Art Project北京开展,素人艺术热回潮中国

6月26日,中国首个呈现素人艺术和漫画艺术的艺术节Almost Art Project在北京开幕。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并在西方艺术界屡屡掀起热潮的的素人艺术能否在中国找到自己的属性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