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M+视觉文化博物馆的建筑还在建设中,于2月底揭幕、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还将推出一系列展览和活动的“M+进行:流动的影像”已是博物馆开馆前“M+进行”系列的第八个公众活动。在过去的2014年中,博物馆的收藏也在稳步增加,其藏品由日本著名设计师仓俣史朗设计于1988年的清友寿司吧也于近日整体迁移至西九文化区。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新闻发布于今天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举行,这是此次发布会的最后一站,也是在亚洲的唯一一站。
当超级艺博会将艺术界人士都吸引至了香港,上海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和OCAT上海馆三个在内容及策展思路各不相同的民营美术馆开年大展让上海接过3月艺术接力棒,成为下一个艺术热门目的地。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奥奎·恩威佐(Okwui Enwezor)公布展览主题“全世界的未来”(All the World’s Future)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先后公布了国家馆展览主题、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近日,瑞士、墨西哥、阿联酋等也公布了国家馆的展览方案。
今天,“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于余德耀美术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策展人强调:“上海星空将会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展览系列,并非只针对上海艺术家,而是聚焦于上海这座城市所特有的艺术生态及其面貌以作发掘呈现,绝非代表对于上海当代艺术史的结论及判断。”
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今日正式收官。从目前所知的交易成绩来看,不少画廊在VIP预展的首日就已经售出半数作品,更有画廊在16号就把所有的作品都出售完毕。中外藏家在购买艺术品的比例上则平分秋色。
上海chi K11美术馆以青年艺术家陈维和程然的双个展开始了新一轮“Cinematheque影像馆”主题艺术季。展览现场化身模拟酒吧,以流行音乐文化为线索描摹年轻一代的消费文化与精神世界。
自2015年春天开始,《艺术新闻》陆续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脉的梳理与讨论,并试图探索传统文脉在当代的传承与转化,尤其关注晚明时期的文化脉络。在这个夏天,《艺术新闻》继续延续着这条线索,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的导引下,由正在该馆举办的“唯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进入到明末清初“遗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