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26日一直持续到12月5日的香港画廊周,在为期10天的展期内,将有50家画廊面向公众开放,涵盖高古轩和白立方、佩斯等国际知名画廊,集中勾勒了香港岛艺术集散地的演进蓝图,由中上环一直延伸至柴湾及南区。从香港一路北上,上海、北京大展依旧不断■
8月21日,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宣布将于9月25日举办“15个房间”现场艺术展。本次展览是“房间系列”展览的第五个版本,将邀请15个中国及国际艺术家在专门设计建造的房间中以“人体”为媒介创作现场艺术作品。中国艺术家徐震二度参展,曹斐、胡向前、双飞艺术中心、张洹将首次亮相该展览计划。
肖恩·斯库利对抽象艺术的探索已经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现在,这位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油画大师之一”的艺术家来到上海,带来了他在中国的首次大型回顾展■
在今年德国艺术展览频频的伦敦艺术界,玛丽安·古德曼画廊的首展即是格哈德·里希特的作品;而皇家学院的“安塞尔姆·基弗”和泰特现代的“借口:西格玛·波尔克,1963–2010”展览,因关注非常不一样的两位德国艺术家,而显得格外惹眼■
第二届CAFAM双年展于今日开幕,以“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为主题。201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首届CAFAM双年展为“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与实验”。
王郁洋大型个展“今夜我为何物”于8月8日在龙美术馆开幕,是该馆开馆以来最大规模的艺术家个展。策展人张尕就王郁洋自2007年来的创作轨迹与《艺术新闻》探讨了本次展览的脉络与艺术家最重要的创作诉求。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当代艺术学会(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简称ICA)既不是一家博物馆,也不是一家画廊,而是一处“不受积弊牵绊的独特而灵活的所在”,该机构总监格雷戈尔·缪尔(Gregor Muir)如是说。缪尔的描述同样可以用来描述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1922-2011年)的生平创作,而汉密尔顿的早期生涯也恰与ICA息息相关。作为由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和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共同举办的汉密尔顿大型回顾展的一部分,ICA重现了艺术家的两件装置作品,分别是《人、机器与动态》(Man, Machine and Motion,1955年)和《一次展示》(An Exhibit,1957年)。这两件作品首次展出的场地正是ICA位于皮卡迪利区多佛大街的原址,距今已有60年左右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