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希亚·韦斯特里希·瓦格纳和伊桑·瓦格纳夫妇(Thea Westreitch Wagner and Ethan Wagner)的当代艺术收藏展在美国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瓦格纳夫妇在2012年向惠特尼美术馆和巴黎蓬皮杜中心捐赠的约120件作品。尽管他们的收藏足以呈现自60年代以来不同代际的当代艺术家之间的交流,然而作为收藏家、艺术咨询顾问的瓦格纳夫妇却更重视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而非艺术史的脉络。
由艺术家徐震和藏家周大为在2014年创立的品牌“皮毛”在今年“升级”为首届“皮毛PIMO当代艺术节”,11月18日,由“发明仪式”“超级文献”及“艺术家工作室开放”三个部分组成的首届皮毛艺术节在上海松江区开幕,近40位艺术家参与到艺术节之中。
11月22日,作为“2015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系列活动之一,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的作品《世界是多么可爱,多么美丽》将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首次亮相中国。
“国之重器”皿方罍与10件来自湖南省博物馆的青铜器移师上海博物馆,年末大展“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今日(11月18日)开幕,呈现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独特形貌。
11月15日,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和法国阿尔勒摄影节(LesRencontres d'Arles)联合举办的“集美×阿尔勒:东西方对话国际摄影季”在厦门集美区开幕。展览不仅呈现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5个重要展览项目,还包含了30多位不同身份、地域的策展人策划40多个小的展览单元项目。作为一个摄影节,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开放的样式早已跨出了单纯的摄影展,其中包含的多种媒介、多种形式、多重时间、多领域的跨界,甚至是策展方式的多元复杂性,令首次落地厦门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策划显出了相当大的野心。
时隔14年,以“超扁平”概念蜚声国际的艺术家村上隆首次回到日本举办个展。近日,村上隆最新个展“五百罗汉”登陆东京森美术馆。展览展出了村上隆近年来以福岛地震为契机创作的近50件作品,其中包括以江户时代日本画为蓝本,高三米、长近百米的《五百罗汉》。展览呈现了村上隆对于传统与宗教、历史与当下、社会冲突与自然灾害等复合问题的理解。
11月14日,“谜园:王璜生艺术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幻象”、“迷思”、“天地”三个部分呈现了王璜生近年来的水墨、影像及装置创作,表达了他对历史、艺术、传统精神以及当代社会处境等种种矛盾的思考。
每年深秋,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都会如期迎来“新摄影展”。“新摄影展”顾名思义就是展出过去一年内,摄影界新的作品、新的焦点。到今年,这一主题展已经走过了三十周年。于纽约时间11月7日开幕的新一届“新摄影展”题为“图像的海洋”,试图探索在互联网时代基于图像的“生命”,这一探索是通过检索当今各种艺术家的实践完成的,包括诞生在数字空间里的图像,在工作室或现实世界利用扫描仪或镜片制成的图像,图像静止或运动的呈现,或是以杂志的形式传播的图像,以及“进化”成三维物体和声音的影像......如此丰富的形式,似乎大大拓宽了摄影原本的概念边界。
今天(11月15日),小野洋子在北京的首次个展“金梯子”在林冠艺术基金会开幕,呈现小野洋子自1960年代的早期作品至2015年的新作,为中国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认识小野洋子和其艺术生涯的契机,并邀请公众参与其象征和平、未来与存在意义的互动项目。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本月推出了“大都会馆藏中国书画精品”特展,以110件馆藏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自唐朝至今的中国历代笔墨精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书画最重要、最丰富的机构之一,今年恰逢该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百年庆,《艺术新闻》将带你追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之源,领略对收藏家的“收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