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即将落幕的2024年,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信心不足、巴以冲突与俄乌战争等地区动荡也给艺术界带来了冲击。当“重返现场”的渴盼已经重归现实,艺术机构的年度展览和项目看似回到常态,但内在的问题与冲突却再次涌动。离散、编织、回流、游牧、再生……这些动词构成了《艺术新闻》的2024年。在三月以“The Art Journal”之名重新出发的《艺术新闻》,在始终关注和书写国内艺术现场的同时,也将目光也投注于东南亚、中东、韩国等艺术新兴地区的变动,并深度关注离散华人艺术家群体和回流中的新生代艺术家;既重新观察纤维艺术再次“被看见”的历程,也对我们与AI共处的现实与未来展开想象。以“处处都是外人”为题的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激起了对“身份政治”介入艺术的质疑和讨论,艺术市场版图的扩张和业绩下滑的两极表现也带来不少迷思。
“据乔治·H·达尔文先生所说,从前月亮曾经离地球很近。是海潮一点一点把它推向远方的:月亮在地球上引起的海潮使地球渐渐失去了自身的能量。”在1965年短篇小说集《宇宙奇趣》(Cosmicomics)的开篇故事“月球的距离”(The Distance of the Moon)中,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构建了一个奇特的世界,讲述了在地月引力不同于今日的史前时期,人们可以通过梯子攀上月球以采集“月乳”的故事。某个夜晚,当人们像往常一样来到月球时,引力突变,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混乱中,有些人设法跳回地球,而另一些人则永远留在了月球。
6月22日,为庆祝72个新emoji表情的加入,Culture Themes推出emoji博物馆日——MusEmoji,这一活动在Twitter上掀起了一阵狂潮,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在内的许多艺术机构都在线参与了这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