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首届“榴莲 · 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作为泛东南亚系列研究一个阶段的特别展研究成果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呈现。2019年,项目总监王璜生提出将开展泛东南亚三年展的策展工作作为“新美术馆学”理念的一种尝试,自2021年起,三年展以持续开放的进行形式生成了一系列序列展览项目,结合国际研讨会、档案库建设、出版物和公共教育项目,联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各方资源,以区域艺术研究为核心,构建了一种独特的 “展览流”模式,持续探索东南亚当代艺术与在地艺术生态的策展弹性空间。
三年展的序列研究展轴线包括 :“同声反复,声深入心”(2021)、“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2021)、“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2021)、“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2021-2022);延续至今,序列研究回顾展由上述四场展览的内容所提炼和延伸,同期展开的展览还包括“向雨林学习”、“博物之知”和特别展“榴莲 · 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在是次三年展的命题框架下共冶一炉。
“榴莲 · 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展览现场, 2023年,摄影:彭靖
“榴莲·榴莲”:流连离散的族群隐喻
特别展以“榴莲”作为隐喻流连离散族群的命题,梳爬艺术家们不可名状、错综复杂,又互相缠绕的人文流动情景,策展团队与参展艺术家在展览中共同提出的东南亚主要议题包括离散社群、移民劳工、女性个体命运、全球化及反全球化、物联网、生态地景、家族记忆等,试图以东南亚为出发点,呈现后全球化时代流动且复杂的跨文化混融状态。
席华,《金枕之屋》(2023)展览现场,综合材料装置,摄影:彭靖
艺术家席华的《金枕之屋》以一颗巨大的榴莲形态坠落在展览的入口处,通过直白表述直扣“榴莲”命题。以交通安全锥模拟榴莲尖锐外壳的小屋中,所有物件均被以仿榴莲壳的形式包装,这些看似尖锐的榴莲刺看似锋利,实则由人工橡胶构成,柔软而富有弹性。屋内陈设简陋,墙面覆盖着被榴莲图案掩盖的社会新闻报道与档案文件——以榴莲诱发的对于东南亚的模糊想象与矛盾之感由此显形:普遍印象中,榴莲锋利外壳下包裹着的本应是软糯甜美的果肉。
席华,《金枕之屋》内部,展览现场,综合材料装置,摄影:彭靖
《金枕之屋》旁,艺术家许培武的《一个潮汕家族近一个世纪的跨洋经历》以50幅黑白照片呈现出时间横跨1955年至2008年近半个世纪的家族式移民档案史。刘博智的回顾展亦被设置于同一区域,两组记录华侨行走足迹的作品和路线图编织出20世纪华人离散族群历史中个体命运的纠结变迁,北至缅甸、南至广东的移民,于东南亚的大背景中轮转了一圈,最终回到广东再次面临出走或留下的生命与历史议题。
许培武,《一个潮汕家族近一个世纪的跨洋经历》(2013-2022)展览现场,摄影:彭靖
“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回顾展展览现场,摄影:彭靖
“富贵由天,生死由命……风来了,船儿载我行,风来了,回不了家……”在作品《“一个孩子”系列》中,常年旅居泰国的“新华侨”林植借鉴潮汕民谣《桃花过渡》里的旋律,以浪人市井的方式吟唱出无法预知命运走向的唏嘘。被民间歌谣与跨世界的华侨行路环绕的“金枕之屋”在此刻似乎业已化身为离散社群梦中的安稳田园居所,以路障拼合的榴莲刺直指其流连于历史中的困境,与不得不出走的哀愁。
珠三角何以成为讨论的出发点
在十九世纪五口通商之前,广州曾是国内唯一对外开放的国际贸易港口。这里既没有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相似的殖民经验,亦无身份认同的困扰,何以成为展览讨论的出发点?
步入右侧以“地缘”和“海洋”为策展线索的二号展厅,麻剑锋的作品《金枝岛》在入口处展示了现代性未竟的东南亚孤岛景象。2019年,麻剑锋前往马来西亚婆罗洲“金枝岛”,进行田野式调查和离岸驻地,他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通过拆解组合的手法制造出混沌而充满歧义的戏剧化场域;而马海蛟的作品《不是。是真实的反应》则像一则失落的时间寓言与充满悬疑的待解谜情,艺术家以余光、追忆、残章、断梦、留声等手法,并置酒吧、火车、房间三种叙事路径,呈现其从东北转移至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旅途中切割的、散文式的电影场景。
麻剑锋,《金枝岛》(2019-2021)展览现场,综合材料影像装置,摄影:彭靖
马海蛟,《不是。是真实的反应》(2019-2021)展览现场,综合材料影像装置,摄影:彭靖
穿越《金枝岛》,从历史中走来的细节更为清晰可见:朱湘以早期香港工商日报报道中残缺的女性海盗角色谭金娇的传奇故事为基础进行创作(《谭金娇消失在大亚湾》);陈嘉璐则关注珠三角的早期移民女性——自梳女下南洋的漂流记忆和路线,以带有毒性的植物“姑婆芋” 与“姑婆”这一带有贬义的称呼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姑婆芋》);两者的故事均发生于广东沿海地区,揭示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旧式封建社会制度中,女性角色却被视为一块遗失或忽略的历史拼图。
朱湘,《谭金娇消失在大亚湾》(2022-2023)展览现场,综合材料装置组合,摄影:彭靖
陈嘉璐,《姑婆芋》(2023)展览现场,综合材料影像装置,摄影:彭靖
策展人陈晓阳曾表示,广东地区身处离中原地区偏远的南部海疆,在国家宏大的主流历史叙事中的参与感未必如中部和中央地区,但这同时造就了其对外交流的历史贡献和责任,让其成为各大陆间多元文化的共生之所。“泛东南亚系列研究”的“泛”字也显示出,展览意在将艺术观察与文化研究放在一个不过于强调国家边界的考察范围中,去思考文化生态的多元性与流动性。从艺术家的主动行走到对历史中细枝末节的打捞,本次双年展从观察东南亚的域外视角回到本土,将自己置身其中,这种“逐渐开阔的却又有衔接过度的有弹性的视角”,也由此构成“泛”东南亚研究概念的问题的起点。
牵涉历史因素的各处拉锯,东南亚地缘政治的现实状况往往比参展作品中所描述的情境更为复杂诡谲。拥有多重殖民历史的越南置身于强权环绕的地域竞争中,在明朝时曾是中国藩属地,后又成为法属殖民地,在其独立后有意无意地去中国化,极力摆脱其帝国主义和后殖民统治的影响。展览中包括越南艺术家潘涛阮《第一场雨,遮阳板》在内的众多作品,无不呈现出东南亚版图中相邻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的各种地缘政治的冲突与社会体制的互斥,而这种互斥经验本身,亦能从身为文化上的他者的观众自身的直观观看经验中获知:当该作品在西方视角中被解读为对人工与自然、人类与非人类在信仰文化上的“泛灵论”探讨,如若中国观众从周庄梦蝶的角度来看待,艺术家暧昧化越南和柬埔寨之间复杂诡谲情的张力关系将变得更为可见,伴随作品中越南建筑工人的回忆,历史的真实、虚幻、生死被物化,也因一栋束埔寨标志性现代主义建筑的火灾而梦醒。
潘涛阮,《第一场雨,遮阳板》影像截图,三频影像裝置,16′4″,2021年
赵与林(赵峰、林惠义),《我想带你环游世界》(2013-2022)展览现场,摄影、影像、综合材料组合,摄影:彭靖
在夫妻艺术家赵与林(赵峰和林惠义)的作品《我想带你环游世界》中,一系列以金色相框装裱的家庭旅游合照与旅行纪念品诉说了家庭和个人记忆的错置与缺失。作品拍摄于1993年正式开放的北京世界公园,同恰好相差一年开园的深圳世界之窗一致,该公园是九十年代伴随中国走向世界之潮流的产物与回忆。然而,如同展览官方阐释中对逆全球化状态下个体隔绝之感的避重就轻,展览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的审查困境也映射出从内部寻找问题不得不面临的障碍和局限,也引领观众在现实境遇中进一步从个体看向历史的分裂和空白处——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东南亚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中也难以见得更多台湾艺术家的表达。与此同时,以“向雨林学习”展为例,由三年展延展的更多展览分支在部分批评者眼中所构筑的他者化的奇观同样引起争议。
流动的三年展,
一次美术馆的反身性实践
“泛东南亚研究序列”的展览流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三年展至今已延续三年,这不仅仅是一次对三年疫情特殊时期化整为零的被动回应,同时也是广州美术学院持续进行的“新美术馆学”研究的一种尝试,该理念旨在使用持续更新的工作方法摆脱传统博物馆学、美术馆学方法论的束缚,在自我批判中更新与发展艺术机构与策划机制的工作方法。
在今年以文献展形式重新呈现的曾在2021年举办的四场展览“同声反复,声深入心”、“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中,新的呈现形式既是对展览流的回顾,亦是对原本展览的补充与反思,由此再次强调“新美术馆学”的反身性研究方法。
“同音反复,声深入心”回顾展“友谊精神的记忆和韧性”展览现场, 2023年
在泛东南亚研究序列一“同音反复,声深入心”中,策展人比利安娜 ·思瑞克(Biljana Ciric)联合越南当代艺术中心与女性宣言组织,为本地观众带来了来自越南与泰国两地艺术社团背后的不同工作方法,展现了创造性的友谊社区,同时也如策展人所言,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与语境的艺术与机构实践使我们得以去想象,“当代艺术怎样去用另一种方式工作,采取另一种立场,放弃那种以提取抽离的逻辑去工作的方式。”
在由蔡影茜策划的展览“博物之知”中,策展人从渗透于各类当代博物馆/美术馆的建构历史与展示情结中的博物学出发,重新审视被塑造为他者的自然,同时亦在对“知识”去中心化的思考中,观看艺术家如何将传统博物馆的分类与展陈作为自身表达与反思的手段。蔡影茜表示,展览“为了回应战后由英美学界确立的‘东南亚区域研究’的合法性危机,项目刻意消弭‘区域’和‘展览’的边界——在这幅由当代艺术家创造的博物学版图上,地区是多孔的和开放的,知识则是具身的和媒介化的”,由此借博物馆学为工具,展开一次对艺术生产与策展实践的新的实验。
“博物之知”展览现场,2023年,摄影:彭靖
榴莲、岛屿、华侨、海航……伴随策展前言中所描述的西南季风的温湿气候和空气中漂浮的海盐咸味,被遮蔽的个体历史和丰富地貌在广东沿岸渐渐浮出水面,同时基于对东南亚发展中地区陈旧的建物和蕉风椰雨的刻板印象,以及来自西方传统区域研究以及对其艺术体制的惯性沿袭与反思,均在被重新打破与思考。如何以区域艺术连结全球化中错置、复杂的艺术生态议题,“榴莲展”是一次激发诸种讨论的契机,而其中所诱发的众多矛盾也进一步推动着隐身于社会与历史表面的问题的浮现,这或许也正是一个在国内双年展蓬勃发展且无限“合理”的环境下,“榴莲展”的意义所在。
撰文/陈佩莹
编辑/胡炘融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提供
正在展出
“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
“泛东南亚序列研究五 向雨林学习”
“泛东南亚序列研究六 博物之知”
“泛东南亚序列研究回顾展#1-4”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
展至2023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