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入围展开幕,6名来自大中华区及东南亚的艺术家谁能最终获奖?

Oct 29,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入围艺术家及主办方在展览开幕现场,左至右为:上海外滩美术馆副馆长刘迎九、艺术家万迪拉塔纳、谷口玛利亚、莫萨、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艺术家黄博志、关小、杨心广、上海外滩美术馆资深策展人李棋

上海。今日(10月29日)由上海外滩美术馆(RAM)与HUGO BOSS联合举办的2015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入围艺术家作品展在外滩美术馆开幕。今年6月,外滩美术馆与HUGO BOSS公布了从来自1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3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的6名入围者名单:来自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关小、杨心广,台湾地区艺术家黄博志、柬埔寨艺术家万迪拉塔纳(Vandy Rattana)、缅甸艺术家莫萨(Moe Satt)以及来自菲律宾的谷口玛丽亚(Maria Taniguchi)。本次展览呈现了这6名艺术家过去的作品以及为展览创作的新作。最终获奖艺术家则将于11月26日公布。

“继首届大奖专注于在大中华地区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家之后,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的第二届着眼于中国和东南亚其他地区之间的(潜在)关系。”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拉瑞斯·弗洛乔(Larys Frogier)介绍本届奖项之于上届的不同及演进,“6位入围艺术家都对其各自所处的地方——柬埔寨、中国大陆、缅甸、菲律宾和台湾——的当代艺术新风貌进行了反思、营造和创建。”

作为展示每个艺术家创作面貌的展览,本次展览的展出作品均由艺术家本人进行选择和安排。拉瑞斯·弗洛乔介绍道:“这场展览并非一个有统一主题的群展,而是让每一位艺术家自行构思和实现一个关于他们个人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宣言。”

 

入围艺术家谈展览作品

– ▬ –

关小:“我在想怎么把这些东西放到一块去共同的描述一个关于自然的概念”

IMG_5410 副本
关小在展览现场。关小1983年生于重庆,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

关小的创作涉及不同类型的媒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雕塑、装置和录像。关小选择了4件作品——录像作品《阅读》《认知的形状》及装置作品《纪录片:地心穿刺》《日出》在本次展览中进行呈现。

“我把《阅读》这件作品当做前言,因为我觉得它其实是用很硬的方式去讲了一个我去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没有很娱乐化,没有一些让你很愉悦的东西,更像是一个很黑白字的东西。”谈及作品的选择及布展,关小介绍道,“《认知的形状》事实上算是我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录像,对我而言其实蛮重要的,我有很多讨论问题的方式和工作方式,都是从这一个录像开始的。所以如果说按照‘让观众有所了解的’方式去制造一个读解的语境,选择这些作品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

IMG_5400
《阅读》,双屏高清数码录像,彩色,无声,5分44秒,2013年

Installation view of SUNRISE by Guan Xiao

《日出》,综合材料,2015年

《日出》是关小的新作,她介绍道:“我之前也做过一个灯箱的作品,叫《日落》,因为我觉得日出和日落这两个时间点像是把一天从视觉上来说分成了两部分。紧接着,我又想做一个关于我所理解的什么是自然的概念。我觉得自然早就不是一个非人造的东西,你看到的所有的所谓的景观,其实90%都不是一个非人造的,这是一个二次消费的一个所谓的自然环境,‘自然’的概念需要去重新看待。其次,包括说我觉得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来讲,搜索引擎是一个很大很大生态,它对我而言是一种自然环境,从随机的部分到偶发性,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我就想怎么把这些东西放到一块去共同的描述一个关于自然的概念。”

黄博志:“希望在深圳可以找到一个跟我妈妈有点像镜像一样的关系的人,形成对照”

 

IMG_5430

黄博志和其母亲在展览现场。黄博志生活和工作于台湾新竹

《生产线》和《五百棵柠檬树》是黄博志在本次展览中呈现的两个系列作品,这两件持续进行中的作品包括了装置、表演和出版物,目前仍在进行和发展中。在黄博志多元化的艺术实践中,着重探讨的是有关生产、农业、制造业、消费等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政治经济层面上的批判。他作品以广泛而宏观的贸易、交易为背景,并从其身边的一个点不断向内深入,以此剖析复杂的产业结构。

《生产线》系列曾于深圳和台北两地展出,在深圳,自营修改衣服的吴阿姨将布料加工为半成品,而在台湾,曾从事服装加工的母亲再将半成品制作为女式衬衫成衣。这一项目勾勒出了深圳与台北之间的产业移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五百棵柠檬树》将酸涩的柠檬酿成柠檬酒,在项目之初,黄博志征集了500位参与者购买酒标,他用这笔资金在台湾北部荒废多年的稻田里种下了五百棵柠檬树,两年后再用贴有酒标的柠檬酒回报最初的参与者。“其实这两件作品都来自于我的一本关于妈妈的书,而且我的母亲其实都有参到与这两件作品,所以我就选择把这两件作品放在一起。”黄博志介绍自己的两个系列。“我的计划仍在延续,《生产线》这件作品目前在做的其实是写文字,这条生产线已经完成了。希望在深圳可以找到一个跟我妈妈有点像镜像一样的关系的人,后来蛮幸运的就找到了吴阿姨。她们刚好是一个对照。”

640.webp (4)

《生产线》,装置,表演,2012-2015年。上图为吴阿姨在现场表演衣料加工

 

IMG_5370

《五百棵柠檬树》,装置、表演,2013年-2015年

莫萨:“这些伞是破裂的,我试图寻找一种当下破裂的状况中的美”

IMG_5431

莫萨在展览现场。出生于1983年的莫萨生活并工作于缅甸仰光

“手势系列”与“雨伞系列”是莫萨本次呈现的主要作品,也是艺术家一直以来的创作焦点。莫萨所在的国家曾长期处于军事独裁统治中,如今正经历民主自由化改革。莫萨的作品持续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境遇以及阶级的变化甚至崩塌。《国王的伞》以缅甸约150年前的贡榜王朝的“勃生伞”为素材,在当时,勃生伞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只有王室有权使用。在这件作品中,勃生伞被制作成直径达2.5米、色彩各异的大伞,并有拉链可以开合,“这些伞是破裂的,我试图寻找一种当下破裂的状况中的美。我做的最多的是行为和表演艺术,我喜欢观众的参与,所以在这件作品中,我也邀请观众来打开或合上这些拉链。我把这些曾经象征着王权的伞放在草坪上,人人都可以来触碰它。”莫萨介绍道。

《向我所栖身的社会提五个问题》是莫萨的新作,通过霓虹灯管和手势雕塑的组合,莫萨向社会发问,“在最初的版本里,我只提了‘R U OK?’‘R U Good?’ 这些非常简单的日常问候。后来随着缅甸大选,我又提了一些更加紧迫的问题。”

640.webp (1)

《国王的伞》,伞15把,单频高清录像,15分01秒,2015年

IMG_5392

《脸与手指》,摄影,8张,2008-2009年

谷口玛利亚:“虽然我创作录像和绘画,但我仍把它们看作是对雕塑观念的探索。”

IMG_5533

谷口玛利亚在开幕现场。出生于1983年的莫萨生活并工作于缅甸仰光

谷口玛丽亚选择了《无题》系列、《形象研究》《我看,它感》及《无题(ram dram sram)》4组件作品参加本次入围展,这些作品包括绘画、装置及录像等不同媒材,但都表现出了对形式感的严谨控制和密集的劳动。

谷口玛丽亚自2007年开始创作砖画系列,如今,这一系列已经成为了一个超过60幅的庞大体系。她每天都会在工作室中,用丙烯在画布上一排一排涂绘窄小的格子。她在创作中使用了单色绘画的技法,每一块灰色颜料都有细腻的变化,质感和细节也有微妙的转变,聚集在一起又给人一种沉重和压迫的感觉。谷口玛丽亚这样介绍自己的砖画:“我认为我的创作是围绕雕塑进行的。虽然我创作录像和绘画,但我仍把它们看作是对雕塑观念的探索。‘砖画系列’在过去6到7年里一直持续着。有很多解读砖画的途径,我把它们看作是一种建筑方法。很重要的一点是,砖画是一件作品,它是整体的一件大型作品,以不同的小块呈现出来,就像是从网上下载文件,是一点一点下载完成的。”

IMG_5418
《无题》系列及细节,2012-2015年

万迪拉塔纳:“人们往往以时间而非理智来消减暴行带来的伤痛,却很少有人会去询问暴行为何发生。”

IMG_5411

万迪拉塔纳在其作品前。1980年出生于柬埔寨金边的万迪拉塔纳目前生活、工作于金边、巴黎和台北

万迪拉塔纳他的创作以摄影和录像为主,作品以新闻摄影纪实性的意味,反映着图像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在这次入围展中,他选择了“弹坑水塘”系列及录像作品《独白》、《时间的风景》三组作品参展。创作于2015年的《独白》是万迪拉塔纳电影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拍摄于一片没有标记的土地上,在这里的芒果树和棕榈树丛下,埋葬着约5000名在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下罹难的死者。艺术家在影片中与他已故的姐姐展开对话。万迪拉塔纳他所有作品的出发点都源于其家人不断对其述说的已故的姐姐的故事,谈及家中的这个故事,他说:“在家人的反复回忆和不断的叙述中,姐姐的故事似乎成了一个神话。我意识到,我们对于逝者和万物的灵性始终存在的态度影像了我们作为幸存者的自我疗愈方式。”

而电影三部曲的第二部,延续《独白》中的历史背景、同样于2015年创作的《时间的风景》也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万迪拉塔纳说道:“在拍摄这两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柬埔寨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这些地方埋葬着千千万万的罹难者,而时间在他们的上方种上了树林、水塘甚至房屋。比如我的摄影《弹坑水塘》,这些水塘原来都是炮弹爆炸形成的坑洞,现在变成了一片宁静的水塘。而以‘时间的风景’作为影片之名正是因为人们往往以时间来改变风景本身。人们往往以时间而非理智来消减暴行带来的伤痛,却很少有人会去询问暴行为何发生。”

杨心广:“我把类似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伟大的情怀,和身体做了一个联系”

IMG_5426

杨心广在其作品《无题(断肠)》旁。198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

杨心广本次的展出作品都以《无题(天地悠悠)》为出发点,这件录像作品与艺术家2014年登法国圣维克多山的经历有关。杨心广把这座被塞尚、毕加索、康定斯基等艺术家描绘过的山峰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中国古典情怀相联系,他介绍道:“我爬到山顶然后演绎了一段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你看到这个风景是伴随着哭泣的声音的。我认为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怀。演绎完了之后,我在十字架的脚下用小石头摆出了一个哭脸的表情符号,在山顶上留个纪念吧,也是一种符号的传播。”《无题(断肠)》则与古代文人感怀抒意的意象有关,“‘断肠’总是被古人用来形容伤心欲绝”,而作品本身却钢筋框架带来综合的视觉感受。

杨心广的创作以雕塑为主,也不乏对于录像和行为等形式的应用。在他的作品中,材料是一个格外显著的载体。他早先常使用便宜、易得的石、木、竹、土等自然材料,近年也出现了不锈钢、铝板这些更具光泽的材料,并强调了不同材料之间质感的关联与冲突。如作品《无题(拐杖)》,他说:“我把类似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伟大的情怀,和身体做了一个联系,地上的那些树枝、拐杖和钢球,我认为也是很身体的,钢球很重,每一个有六七十斤重,我想做一种能带来身体体验的感觉。”

在新作品《无题(冥王星)》中,杨心广用铝塑板、铁等材质,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新视野”号飞行器照片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的热潮,他认为,“这种是一种情怀,非常泛滥的人文情怀”。杨心广对这一事件及其引发的现象作了解读,他把这种集体的情绪狂欢转换成了观看的对象,在金色的铝塑板上焊接出了一个火花四溅的冥王星的形象,并把它放在由几何线条组成的理性基架上。新作《无题(牢笼)》有长木块与铁质部件制作而成,当中能容下一人,“牢笼”闭合后便形成了一个独处的空间,参观者可在木质表面上写下独处的感想。杨心广说:“这个牢笼写满了,作品也就完成了,里面会充满意识流式的纷繁杂乱的思绪、情绪。”

 

IMG_5424
杨心广《无题(天地悠悠)》,单频道录像,3分钟,2015年

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

上海外滩美术馆 | 10月30日至2016年1月3日

撰文 | Fye

本文图片由上海外滩美术馆提供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沃霍尔的影像世界:纽约的造星者与他的地下电影情结

安迪·沃霍尔是众所周知的“波普艺术大师”,但除此之外,他还是60年代至70年代纽约的造星者和和先锋的地下电影人。10月30日在多伦多电影节电影放映机构Bell Lightbox开幕的展览“安迪·沃霍尔:银幕明星”( Andy Warhol: Stars of the Silver Screen)以一系列电影、摄影等作品展现安迪·沃霍尔的大银幕世界,探讨了他的名流文化情结和其独特的电影理念。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