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7回正仓院展”正在奈良国立博物馆东新馆、西新馆举办
10月24日至11月9日,秘藏于日本正仓院的珍宝在奈良国立博物馆展出。正仓院始建于8世纪后半叶,是位于奈良市东大寺大佛殿西北面的古建筑仓库。日本天平勝宝八年(即公元756年),日本圣武太上天皇去世,光明皇太后先后5次向捐出这位日本天皇遗爱宝物,遂成名闻遐迩的正仓院宝库。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文化遗产的正仓院,其仓内珍藏着近万件文物,其中包括不少中国唐代的重要文物。日本以其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人关系,从唐代始就不断地入藏许多由遣唐使、学问僧带回的珍宝──在奈良正仓院,我们可以看到大唐盛世清晰的轮廓。同时,因正仓院藏品之珍贵,保管工作之严谨,不少人将之称为“丝绸之路的终点”。
今年举办的“第67回正仓院展”中,正仓院在两周多的开封期间向奈良国立博物馆借出了60多件文物,以飨世人。本年度正仓院展的重要展品之一,是“紫檀木画槽琵琶”,这一西域风格的四弦四柱紫檀木曲颈琵琶,其正面捍拨中呈六朝余韵的山水人物图,背面可见螺钿四瓣菱花装饰规正密布,极尽精巧之能事。这类曾盛行于唐代乐器,令人遥想大唐之歌舞升平。
正在展示正仓院宝物的第67回展览,仅仅是指1946年始,在奈良国立博物馆所举办的正仓院展次数。事实上,正仓院宝物展早在明治时代就已举办过:1875年至1880年的5年间,籍着奈良博览会的契机,东大寺大佛殿回廊中也曾展出过部分正仓院宝物,达官贵人和一般民众都可在此窥见华丽目眩的宫廷生活。之后便只有在每年“曝凉”期间,只允许少部分皇室成员或高官进入观赏,1922年英国温莎公爵访日时就曾观赏过正仓院的宝物。在明治8年(1875年)正仓院归属明治政府管理之前,都不再对向世人展开过真容,唯皇宫贵胄才有机会一览。
如今,在每年秋季的正仓院展中,寻常百姓也可以看到这些曾经秘而不宣的宝物。而现由日本皇室机构“宫内厅”管理的正仓院,直至今日仍然保存着大量传统礼仪和文物保存的制度。
▲ “第67回正仓院展”开幕后每日都迎来大批游客,展览现场人头涌涌。据悉,每年秋季的正仓院展都会迎来大量观众,其中大部分来自日本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上图紫檀木画槽琵琶展出之处,与下图山水花虫背圆镜面前都人山人海
从“开封之仪”开始的正仓院展
– ▬ –
正仓院每年仅开封一次。在“开封之仪”后,严峻的考验便开始了。至11月27日闭封之仪之前,点检(数目和藏品状态确认)和宝物研究调查、防虫剂替换都必须在此完成。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多一秒的时间欣赏宝物,因为正仓院内有9000多件宝物等着他们。
在正仓院展梦回唐朝
– ▬ –
奈良国立博物馆学艺部企画室长野尻忠先生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介绍到,每年仅有两周的展览期间,参观人次都达23万以上,海外来客占其中很大一部分。正仓院展展品是由日本宫内厅所选出,基于“可以了解到正仓院整体轮廓,且基于本年度的调查报告,展览相关展品”之原则。千年之前的文物现已极为脆弱,考虑到这些文物的脆弱性,正仓院还有为数众多的宝物,至今仍没有展示于人前。”
今年第67回正仓院展,展出北仓9件、中仓22件、南仓29件、圣语藏3件等63件宝物,其中有12件宝物为首次展出。本回展览特别挑选了琵琶、尺八等乐器加入其中,令观者可以对8世纪宫廷乐器有更充实的认识。同时,本回将发布2009年至2011年关于“毛”材料的调査报告,其调查结果以及相关连宝物都会在本回展示。野尻先生特别指出,本年度的调查报告中,一些新材质的发现,可发现和中国有更多的交接点。
乐器
▲ 紫檀木画槽琵琶
有别于印度起源之五弦形制,四弦四柱曲颈琵琶起源于波斯,南北朝传来而盛行于唐。正仓院藏有此形制的琵琶达五点,为奈良时代传来。紫檀器,捍拨为革制、此部分涂朱砂色颜色、高士二人于溪流之上,细节虽黝黑难辨,然仍见六朝画之古韵。背面则以木画技法将象牙、染绿鹿角、黑柿等材质镶嵌成规整分布等菱花纹,这在正仓院所藏同类琵琶中,其装饰风格独特。
▲ 雕石尺八
今日国人对雕石尺八的了解,或能从文献的记载中约略揣摩其形象,或来正仓院展拜观。其为以石所制之乐器,史载唐太宗时代名为吕才之人所创竖笛,暗褐色蛇纹岩上浅刻草花、飞云、山岳、花喰鸟、蝶,极为奢华。日本《国家珍宝帐》有载:“雕石尺八一口纳高丽锦袋浅绿绫里”
工艺品
▲ 藏于正仓院北仓的花毡
羊毛材质的地毡,尺幅大,花毡其中有三处见“东大寺”藏印,是为东大寺的所用品。曾因花纹有牡丹相似之征而被推测有可能与中国唐朝有关联。野尻先生在《艺术新闻》的采访中告知,在宫内厅的调查中发现,羊毛出自中国地区的羊,更证前人之论。
▲ 藏于正仓院北仓的山水花虫背圆镜
白铜鋳制圆镜,镜背面以钮为中心,山岳如发散式围绕而饰,崇山峻岭,有雌雄双虎、鹿、羊、兔于其中,水中见游鱼,云天可见飞鸟。在唐代飞鸟走兽题材铜镜之中,唯正仓院藏镜最精美,全品。经过测定,其以白铜制成,含铜70%,锡24%,铅5%左右。其成分与唐的镜子完全一致,断为由唐代船只带来的舶来品。
典仪
▲ 藏于正仓院中仓的红牙拨镂尺(左图为其正面,右图为其背面)
将象牙染红之后再雕刻白色花纹的直尺,正仓院藏有同类形制唯八件,本品为少见的飞天纹样。《大唐六典》中尚署令注云: “每年二月二日进镂牙尺”。这一红牙拨镂尺应是日本吸收了唐文化,模仿中国臣下上殿面圣时所持的象牙笏板而制作之物。
佛学
▲ 藏于正仓院北仓的七条褐色紬袈裟
日本《国家珍宝帐》中第一件被记载的文物,珍宝帐上“紬”应为“罗”。为圣武天皇所持有的袈裟之一,由学问僧从唐土回日本时所带来。袈裟何以成为天皇之日常用物?天皇笃信佛教,于749年让位出家。有注记正式名称为“金刚智三蔵袈裟”。按金刚智(671年-741年)音译“跋日罗菩提”,汉传密宗的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主要弘传金刚界一系。金刚智弟子为不空,不空授惠果,惠果授空海,空海即为唐密第八祖,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开山祖师。由此袈裟可窥日本圣武天皇对奈良时代传来佛教之态度。
正仓院9000多件宝物的管理制度
– ▬ –
日本正仓院的宝物按照“天皇御物”、“东大寺文书”、“佛具”三类分别存入保存环境极为良好的北仓、中仓、南仓内,入库之初便由严格制度管理。
日本光明皇后将天皇旧藏分5次捐献给东大寺,同时制作了捐献的目录。光明皇后献物帐包括《国家珍宝帐》、《种々薬帐》、《屛风花毡等帐》、《大小王真迹帐》、《藤原公真迹屛风帐》。除圣武天皇·光明皇后相关的宝物外,正仓中还保存着陆续由皇室捐献给东大寺的宝物、东大寺大佛开眼仪式中所有用物以及其他佛具、天皇侧近的王族、贵族皈依大佛时献上的宝物,以及东大寺子院的上献宝物。正仓院内宝物包罗万象,天平时代的日本工艺品(衣服、家具、佛具等),中国唐朝及西域、波斯的舶来品,以及奈良时代佛教相关文书资料。这些宝物按照天皇御物、东大寺文书、佛具三类分别存入保存环境极为良好的北仓、中仓、南仓内,入库之初便由严格制度管理。而且管理不仅仅是天皇一方,还包括东大寺(镰仓时代开始幕府亦参与管理),以避免监守自盗。
管理宝物的“勅封”制度至今仍存在,正如上文提及的“开封之仪”正是源于这种制度。开封时需要有天皇署名纸书,且天皇侍从必须也在现场监督,否则是绝对不可以开封。大岛义修氏和安藤更生氏于大正年间合着《正仓院研究》讨论过“勅封“会生一种尊严感,令一般民众也对此产生敬畏”。
这种敬畏也来自“勅封”制度背后残酷的惩罚机制。除此之外,还有严格的出入登记制度作为监管,如“出入账”等每件宝物的出入均有极为清楚详尽的记录,如恒武天皇曾于天应元年(781年)八月借走王羲之草书二十卷,同月还藏十二卷,而余下八卷时隔三年方归还,有作记录;而嵯峨天皇于弘仁十一年(820年)借走此二十卷,便再无归还,这类不利于天皇的信息,亦没有被删改。
三方管理的情况至明治8年(1875年)结束。因为日本的“废佛毁释运动”,寺院的古代美术及宝物遭破坏,明治4年(1871年)颁布了日本首个文化财产保护相关的法令“古器旧物保存方”(方,为日文方法之意),且于次年进行宝物调查,至明治8年,为了更妥善管理正仓院宝物,将其划归明治政府管理。在制度的监管守护下,今天的正仓院仍以严谨的态度守护着9000多件宝物。
“丝绸之路的终点”?
– ▬ –
1997年,正仓院被日本认定为国宝,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文化遗产。被视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但因其为始于8世纪的古建筑,还因它完好地保存了由8世纪的遣唐使、学问僧带来的代表着中国、印度、波斯等各国文明的珍宝,以及日本吸收了唐文化所制作的工艺品、奈良时代佛教相关文书资料等9000多件文物,故而正仓院也被人称作“丝绸之路的终点”。
这个说法最早出自日本正仓院研究者林良一教授(1959年其著书《正仓院·丝绸之路的终着站》),而在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所提出长安至罗马“丝绸之路”概念中,日本并没有没有实际参与贸易,“丝绸之路终点”的说并不为学界广泛认同。不过,正仓院系统有序地保存了千百年前丝绸之路贸易有关的文物,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绝无仅有。从这一层意义上说,把正仓院看作其所藏的大量“丝绸之路”文物的最终归宿,也许并不为过。
第67回正仓院展
展览日期 | 2015年10月24日-11月9日(共17日,每日9:00-18:00,期间不休馆)
展览地点 | 奈良国立博物馆东新馆・西新馆(地址:奈良市登大路町50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