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以史上最大的杰夫•昆斯回顾展告别布劳耶大楼■
电影人Matt Black拍摄的最新短片采访了正在美国惠特尼美术馆举办回顾展的杰夫·昆斯。昆斯在其工作室中回顾了自己在纽约如何开始了现成品艺术创作,并坦言:自己幼时对美学概念的建立以及苛求完美的工作态度来源于身为室内设计室的父亲。他说,“许多时候,人们觉得自己低于艺术,自己不能理解艺术,但其实艺术诞生自你心中。
(视频来源:NOWNESS)
作为一个“传道者”,杰夫•昆斯(Jeff Koons)坚信他的语言的力量,他会像一个牧师一样温柔地说服他的信徒。2012年当他接受英国模特娜奥米•坎贝尔(Naomi Campbell)为《Interview》杂志所做的采访时,他一直在对她循循善诱,并在她脑海中悄悄埋下他观念的种子,使坎贝尔觉得在此之后的想法仿佛来自她自己。昆斯告诉她,他的作品是“反评论,反判断”的,因为要理解它们不需要任何知识储备。他解释道,因为一些人不能理解这一点,所以才觉得他的作品是庸俗的(Kitsch)。“我不喜欢庸俗这个词”,坎贝尔回应道,昆斯也尽职地回应她,好像这一直是她自己的观点一样。“我也不喜欢这个词,”他说,“因为用这个词也是在做一种判断。”
昆斯最主要的技巧便是用策略挑战评论。批评他的人都想使用各种方法来击垮这个艺术界最好的自我推销者,但这样并没什么好处。1991年,评论家迈克尔•基默曼(Michael Kimmelman)说昆斯的作品是“无聊地、沉闷地构想出来的图像”。但他作品中那种崭新的光泽仍受收藏家青睐,以至于1993年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谴责昆斯“沉溺于光泽和浮华”。但甚至这一评论也成为昆斯自豪的理由,他无瑕的雕塑作品正是在拥抱这样一种崭新而原始的风格。对此,评论家希尔顿•克莱默(Hilton Kramer)颇为恼怒,并称昆斯是一个彻底的冒牌货,一个“蓄意的骗子”。而对于此次的惠特尼回顾展,来自Artinfo的Scott Indrisek在《大家一起登上“伟大的昆斯冒险”》(”“All Aboard That ‘Great Koonsian Adventure’”)一文中这样评价,“总的来说,这次昆斯在纽约的第一个回顾展(稍后会巡回到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和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俗气花哨,相当具有娱乐性,就像M&M豆那样易于消化。”
《充气花朵和兔子》(Inflatable flower and Bunny, Tall White, Pink Bunny),1979年作
《郁金香》(Tulip),1995-1998年作
《月亮》(Moon)(浅粉色),1995-2000年作
《施洗者圣约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1988年作
《天堂制造》(Made in Heaven),1989年作
《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Pluto and Proserpina),2010-2013年作
但艺术家的诚意灼灼。昆斯之所以能够如此熟练地转移一些批评,是因为他的艺术没有任何可以隐瞒的东西,表象之下确实没有其他东西。当1997年休斯为了拍摄电视剧集《美国视野》(American Visions)去拜访他的工作室时,昆斯指着一个巨型的雕塑——一只在袜子里的小猫——说这件作品是“在传递爱和快乐。它不会孤立任何人。我觉得一个小孩也可以过来找一些乐子”。也就是说,这件作品没有任何要求:所见即所得。他的批评者们所能做的只是指出这件作品是多么显而易见,而昆斯喜爱的正是这种即时性。昆斯自始至终都知道他的批评者们会有什么发现。他的作品是完全平民主义的,自然地抵制有思想的评论,正如他对坎贝尔说的:“我的作品一直都是关于接纳,关于拆毁一种有关评断的等级制度。”
昆斯在纽约居住了35年,却从未在这儿的博物馆里举办过回顾展。然而6月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举办的昆斯回顾展改变了这一情况。策展人斯考特•罗思科普夫(Scott Rothkopft)说,此次还会展出一些尚未完成的新作,且该展是在著名的布劳耶大楼(Breuer Building)中举办的最后一场展览。展览共计120件作品将涵盖昆斯的艺术生涯,而且这些作品将占满整个大楼。这次展览保证情景壮观,不失亮点,这也正是重点所在。
正如罗伯特•休斯所说:“责备(昆斯)炒作就像责备一条鱼是湿的。”撰文/Pac Pobric,译/Yau
展览信息
杰夫•昆斯回顾展
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展至10月19日
whitne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