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百人原作百本出版物在三影堂勾勒的中国百年摄影史

Oct 18,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北京。摄影、影像的热浪在北京继续。“陌生的亚洲——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开幕后第二天,10月16日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展览“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开幕。展览由巫鸿、陈申、李媚、顾铮、阮义忠、蔡萌、高初、董晓安、沈宸共同策划,囊括了近百年来一百位中国摄影艺术家的摄影原作,同时有一百本出版物的现场呈现,首次相对完整地呈现了自1900年到现在的中国摄影史。

三影堂当代艺术中心及几位策展人花费了1年的时间筹备此次展览,从大量机构、藏家、艺术家的手中借到珍贵的历史原作及文献资料。展览开幕同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首次将Oracle会议邀请到中国,本次展览即成为第33届“预·见Oracle会议”(国际摄影策展人专家会议)的特设展览。

▲ 展览现场

第一展厅以“民国摄影”为主要线索,展出了陈万里、刘半农、金石声、郎静山、骆伯年、吴印咸等民国时期的中国摄影家的原作,大部分原作收藏借展来自陈申、阮义忠和艺术家家属。此部分摄影原作和文献资料均集中在20年代至30年代,大部分原作照片均为罕见孤品,作品面貌之先锋与当时国际上同时期西方国家摄影艺术家不相上下,甚至有个别超越。

艺术家吴印咸的罕见作品也提供了另一种观看的途径,自拍、呐喊,以及在去延安路上对“身体”和“模特”的写照,让很多误读和被忽略的作品得到很好的重读及更加全面的观看。艺术家骆伯年(由金酉铭收藏并提供)的一组照片,展现出他对抽象的探索,现场展出的《汲翁》,拍摄了一个水晶女人雕像面对着粗重的锯齿形线条。还有几幅抽象的拼贴作品,以建筑的条形细节为灵感,构成对称的方形。

除此之外,庄学本的西藏系列摄影作品,尤其具有民国时代特有的摄影风貌,深刻的对人的关怀,策展人李媚对于形成这些影像图景的社会环境以及摄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探究,认为这批图像的形成“得益于民国文化教育和开明的环境”。很难想象像庄学本这样一个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也没有任何官方身份的自由民间人士,能够在摄影艺术和影像人类学领域成为大师。

第二展厅以“新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十七年的摄影及文革十年的摄影”为主要线索,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观看视角,尝试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1949-1956)中,官方如何运用重要摄影项目进行动员和操作,形成一种特殊的摄影样式——“新华体”,以及摄影家如何进行改造和自我改造,西方摄影如何通过有限的渠道和特殊方式在中国进行传播等问题。其中可以看到由收藏家黄建鹏先生提供现场展出的风光摄影大师薛子江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大幅银盐原作,还有蓝志贵的西南“风景”。西南摄影是对于“战争摄影”话语在“风景”这一视角的重大发展,而“风景”又是围绕“山水”的中国审美传统和作为现代性工具的摄影交互碰撞后,体现中国摄影的一条贯穿性线索。

▲ “民国摄影”单元 吴印咸《呐喊》1935年 原作由吴炜收藏

▲ “新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十七年的摄影及文革十年的摄影”单元 薛子江 《千里江陵一日还》(左) 1957《灵谷寺道》(右) 1956

第三展厅以“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摄影及中国当代摄影”为主要线索,呈现了在现实与观念之间的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当代摄影,可分为1980年代-1990年代的摄影和新世纪的中国当代摄影。1980年代的中国新摄影所体现的主要倾向是追求人体的自主观看的精神和理想,这部分早期代表群体为北京四月影会、广州人人影会,中期为裂变群体(北京)、北河盟摄影沙龙(上海)、陕西群体、五一个(厦门)等,现在已经不存在的《现代摄影》(深圳)和《青年摄影》(杭州)等杂志,其中可以看到艺术家汪芜生的黄山作品系列原作。

由阮义忠先生提供的吕楠《精神病院,四川》原作在现场可以看到,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此次展览中三个不同时期有大量作品收藏的借展都来自阮义忠先生慷慨提供,包括民国时期郎静山作品的展示,也是他的收藏之一,他创办的《摄影家》杂志影响了很多中国摄影师,第一期出版的时候,就是通过大陆的李媚老师介绍吕楠的这组作品,《摄影家》杂志也成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进入90年代后期,“新纪实摄影”的代表刘铮和荣荣等人开启挑战趋渐保守的纪实摄影,他们以一本名为《新摄影》的地下影印杂志来传播他们的“对抗”,以激进的姿态宣告新一代摄影人与摄影理念的出场,本次展览中有他们的代表作:刘铮的《国人》系列,对生理和心理的纪录与探索;荣荣的《东村》系列不仅有纪实摄影,他参与的90年代初行为艺术的思考与实践,让照片的意义不仅限于对行为的纪录。


▲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摄影及中国当代摄影”单元中的作品 吕楠 《精神病院,四川》 1990

▲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摄影及中国当代摄影”单元中的作品 陈宝生《黄土高坡》1980年代

▲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摄影及中国当代摄影”单元中的作品 荣荣 《No.20 东村系列》1994
▲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摄影及中国当代摄影”单元中的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左小祖咒 (参与艺术家:王世华、苍鑫、孔布、张洹、左小祖咒、徐三、张彬彬、段英梅、朱冥;摄影:吕楠 )1995年

展览中有一幅和行为艺术直接相关的著名照片,在一个北京郊区的一座无名山顶上,一个诡异而又充满辩证张力的影像语言下,11个全裸的男女按照体重的顺序,从下而上以裸体相叠,在一座无名山头,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男女两性,置于影像的维度上给身体艺术和摄影前所未有的中国经验,这就是在展览第三部分展出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而这件照片曾经作为当代艺术还是摄影作品的争议,在这样一个注重原作的展览里,再度引发观者对摄影艺术意义的思考。

新世纪的中国当代摄影则力图从广泛文化层面介入摄影的创作群体,企图通过摄影这个可以与社会生活发生多种联系方式的媒介,对历史与记忆、权利与摄影、社会与性别、欲望与身体、历史的戏仿、空间生产与资本权利等反面的议题,展开手法繁多的影像讨论。

随着展线的逐渐展开,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摄影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而呈现日趋多元的状态,与世界摄影史的发展有着平行对照的关系。这也是策展人荣荣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中国摄影自民国开始,到新中国,再到新世纪的当代摄影,都是大师级的东西,但是它们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理应成为博物馆级别的收藏,却大多不能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传播。我们希望为观者提供一个粗略的线条,不仅让外国的学者和感兴趣的专家了解到中国摄影的更多面貌,也希望给本土的学者、艺术家提供一种线索,让大家获得更多认识和交流。 ”

与策展人荣荣、沈宸的对话


▲  荣荣(左)以下简称R ;沈宸(右)以下简称S

Q:能否谈谈本次展览的缘起?
R:
此次展览也是第33届“预·见Oracle会议”(国际摄影策展人专家会议)特设展览。2009年,我当时作为全球最年轻的专家被第一次邀请参与“Oracle”会议,当时“Oracle”会议已经有27年历史,从最早(1982年)在美国发起时只有十几个人的参与到今天有超过100位专家的参与,参与人都是全球重要美术馆的摄影策展人、学者、专家,包括纽约MoMA摄影部的策展人、休斯顿的策展人等。

但是这个会议是不对外开放的闭门会议,只面对学术界的顶尖人才。会议的话题都是围绕摄影展开,摄影的过去,摄影的现在,摄影的未来,摄影的出版,摄影的批评,摄影的交易。在过去几年内我自身参与的几次“Oracle会议”感受而言,无论是在巴黎、希腊,我们都能看到大量来自美术馆摄影部、大学摄影收藏部、市政收藏等各方面维度的摄影原作呈现,以及丰富全面的文献库,这对我的震撼非常大,我开始思考作为一个中国摄影家,中国的摄影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在西方的一个小城市里,他们对摄影的尊重、保存、传承是怎样去理解、继承和发扬的;有怎样一群学术人员在做收集、整理、出版、传播和展览。反过来我也在不断反思自2007年创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以来,我们自己的摄影家在哪里?中国摄影有没有“家”?我们如何对待当下的摄影现状?我们自己能否发出声音?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做这个梳理中国摄影史展览的想法。

Q:能否谈谈本次展览的策展结构和筹备工作?
R: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中国摄影师对于原作概念的缺乏、原作及史料收藏整理之遗散疏漏、中国摄影艺术史研究人员培养之缺乏,所以此前并无集中展现中国摄影艺术各时期原作及中国摄影艺术史研究成果的相关展览。

本次展览的几位策展人都是平时很熟悉的朋友,大家虽然没有很早构思这样一个明确主题,但是都会在每次见面的时候分享和讨论各自关注和研究的主题,所以在去年我提出这样一个主题后,大家分别将自己对中国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研究文献作为议题,集结成书。这些人中有的对民国时期很有研究,有的对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非常了解,有的对当代摄影一直关注。所以相对来说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其实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得到大量机构、藏家、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大部分摄影原作及出版物来自机构及个人借展原作及文献资料,这个展览才得以实现。

Q:能否谈谈在这个展览梳理中出版物文献的变迁?

R:原作保存不易,出版物更是少的可怜,在历史的脉络中徘徊变迁,更加让人反思。民国出版物的丰富且繁荣,是今天难以想象的。二、三十年代出版的画报约有350种,其中专业性质的画报230种,综合性画报120种。期刊以半月刊、月刊居多。影响较大的有《良友画报》、《北洋画报》、《时代画报》、《大众画报》、《美术生活》等。进入1949年之后几乎是一个毁灭性的时期。文革后,随着非官方摄影的浮起,四月影会及《星星美展》的推动,“为艺术而艺术”被重燃!80年代“信息爆炸”,在文革中遭到禁止的各类西方“颓废”艺术通过复制和展览来到中国。这些复制品和翻译文献的主要载体就是80年代迅速增长的流行摄影期刊和杂志,比如《现代摄影》。“六·四”以后,80年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前卫艺术报刊《中国美术报》和《美术思潮》停刊,保留的期刊大都出于政治安全考虑而避开有争议的问题。1994年,艾未未、徐冰、曾小俊和庄辉私人出版发行《黑皮书》,第一次将摄影作为实验艺术向世界介绍。专门以摄影为题材的前卫艺术刊物到1996年,我和刘铮编辑的《新摄影》算是一个典型案例,但是因为却少资金和发行执照,都是地下流传,复印技术,每期只印20-30本。还有李媚老师和阮义忠的文章“告别理想时代——《现代摄影》回顾”和“《摄影家》杂志的创办因缘”分别贡献的经典案例都分别可以看出出版物的历史兴衰及重要性。

Q:三影堂此次展览中新生代这部分艺术家的选择标准是?
S:
其实新生代的艺术家这次是以三影堂摄影奖获奖或入围艺术家为主的,我觉得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三影堂是本次展览的主办方,而是三影堂摄影奖作为发掘本土年轻艺术家起到了很多的作用。这个奖项持续到明年是第八年,还有八万的奖金。同时这个奖项每届评委都由东西方重要的美术馆策展人、学者、艺术家本人,一人一票选出大奖得主。所以还中国来看还是很具有国际评审眼光和公平性的奖项,当然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这次选择的年轻艺术家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他们对于身体,性别,等等更为开放的话题也关注的特别多,有很多私人的视角。

Q: 今天现场的专家们反馈如何?
S: 
我觉得大家还是认为这次展览很重要,体现在集中展现的这些原作和历史文献,包括借展的藏家,观看的专家等等。甚至已经有欧洲的美术馆表达了巡展的意向。还有今天来现场的很多中国艺术家和专家也表示此次展览中的大部分原作和文献也未曾全部看过。

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

三影堂艺术中心|10月17日-10月25日

展览总监:荣荣&映里
策展人:巫鸿,陈申,李媚,顾铮,阮义忠,蔡萌,高初,董晓安,沈宸

 

撰文 | 邰蜜子

编辑 | 周雪松

摄影 | 李靖越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影响的焦虑或再创造:以17位中国年轻艺术家个案编织后媒介一代的艺术叙事

10月17日,由朱朱策划的青年艺术家群展“编辑景观:媒介化之后的个体与工作方式”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在策展人朱朱看来,艺术家是不同时代的景观制造者和提供者。此次展览所呈现的,即是新一代艺术家在影像、商业广告、互联网的影响下,是如何区别于其前辈艺术家,对多感官、膨胀的信息景观进行编辑的。一直以来,朱朱试图在写作与策展的工作之间建立紧密的关系,他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对年轻艺术家展开新的个案研究,以此作为其新的艺术史写作的基础,并试图在未来构建起一个本土的艺术叙述系统。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