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身就是一台巨大信息处理器,自然就是计算机。”在作品《钱学森与长江计算机》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件给予新中国计算机史和钱学森及其系统论思想基础相关的历史科幻纪录片式作品,也是一个关于中国电子技术发展历程起点的纪录片,为正在深圳海上世界艺术中心展出的“与钱无关:登陆元宇宙”奠定了基调。
宋婷,《TING美术馆》,2021年
刘佳玉,《虚极静笃》,2022年
“人于元宇宙”
关于“人”在元宇宙中的角色,也许艺术家Nathan Jones 和 Sam Skinner给出过答案,他们在《Artists Re:Thinking the Blockchain》中写道:“也许正是在远离‘金钱’的后人类空间中,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可以提供最原始的东西:超越本我的方式;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和人类既得利益。”
迈墨·阿克顿(Memo Aken),《分布式意识》,2022年
迈墨·阿克顿(Memo Aken)的作品《分布式意识》便通过由人工智能训练生成的256个头足类触手动物组成,这些图像被环形分布,每一个图像都包含以密码方式编码的一段诗句,然而这些诗句被隐藏于像素之中,仅可以通过代码读取,肉眼并不可见。人类的角色似乎在此被弱化,甚至功能消解。分布式同样存在于头足类动物之中,它们只有10%的神经元在中央大脑中,其余的则分布在体内的多处,它们所拥有的分散的神经系统,影射着阿克顿所尝试诠释的分布式意识,而《分布式意识》中所强调的,是基于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分布式计算所得到的结果。在去人类中心化的框架下,艺术家试图通过作品提出思考,直面人类可能并不是意识的唯一拥有者的事实,将我们的思想抽离于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
迈墨·阿克顿(Memo Aken),《分布式意识》,2022年
艺术家及互联网活动家普里马韦拉(Primavera De Filippi)常常将研究结果在物理世界中实现,并创造出基于区块链的生命体,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植物机器人》便诠释了这样的概念。这个类机器人的植物是一个由数据驱动的雕塑,也是艺术家基于区块链锁建立的生命体,观众可以向这个生命体所拥有的数字钱包发送货币来实现“喂养”的动作,支持植物机器人的自我繁殖。人类在此所扮演的角色,不是购买者,不是生命体的所有者,而是参与者。而当植物机器人用所收集的加密货币来延伸新生命时,人类也需要以被雇佣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当无实物生命体变成人类的雇佣者与支配者,人类与技术之间的传统关系似乎发生了转变。
普里马韦拉(Primavera De Filippi),《植物机器人》,2021年
而当人类不再是唯一有意识、有思考的群体,人类从传统食物链中的雇佣者、控制者变成被雇佣者,它便不再是一个不可被复制的群体。在俞同舟的《记住我而非储存我》中,她便给出了一种人类在与技术抗衡的过程中,可被操控的可能性解读。当“数据”可以被消费、编码和转译,物理性的物件被转化为数码文件,人类的记忆也存在着被编辑为软件的可能性,而这种可以被安装、交换和植入的“数字包”,则可能催发仿真“数字人”的出现。
俞同舟,《记住我而非储存我》,2022年
仿真数字人的出现,使人类变成可编辑对象,然而却并不一定是人类的替代品。在展厅中央的半封闭空间中,养育着一棵树,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保持着持续的运作,使其能够为树的生存提供合适的环境,光照、水分、温度都在它的考虑范畴之内,人工智能在这个情景中被委以重任,成为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完美”调和剂,然而当人们置身事外般地在半封闭空间之外观察,享受着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时,他们在运作系统中的位置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朱塞佩·洛斯齐亚沃(Giuseppe Lo Schiavo),《机器人》,2021年
智能合约下的社会想象
莎拉·弗伦德(Sarah Friend),《点击挖矿》,2017年
智能合约作为一种在区块链上运行的应用程序,通常被作为一种数位协定工作,由一些特定的规则来强制执行,这些规则由电脑预先定义,并经由网络节点复制和执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允许参与方建立协定,程式化的语言取代了法律条款。智能合约自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是由密码学家尼克·萨博(Nicholas Szabo)所提出的概念,在那个缺乏可信执行环境的情况,智能合约未能被应用,直至以太坊的出现,它才得以发展。
瑞亚·梅耶斯(Rhea Myers),系列作品《是艺术》,2014/2015、《区块链美学》,2014/2015、《民主调色板》,2016、《秘密的艺术品》,2018、和《脸谱币》,2014
公开透明、内容不可篡改、永远执行是智能合约的三个特点,而当这些特征被应用于艺术创作中时,也折射出艺术家的社会想象,以及智能合约所承载的另一种社会运作方式的可能性。瑞亚·梅耶斯(Rhea Myers)是一位艺术家、黑客和作家,她自2014年以来的社会实践便集中于区块链与智能合约技术,以及其所构建的社会想象。在展览“与钱无关:登陆元宇宙”中展出的一系列作品《是艺术》、《区块链美学》、《民主调色板》、《秘密的艺术品》和《脸谱币》则是艺术家基于智能合约所做的系列实验,其中《是艺术》是一份区块链上的合同,观众可以参与修改“这份合同是/不是艺术”这句话,《民主调色板》则是一个12色的调色盘,其中每个颜色都可以由参与者在区块链上进行互动设置,这一系列作品是艺术家基于智能合约实践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艺术生产和评论的辩证思考过程。
Keiken,《感知我的元宇宙》,2019年
由艺术家团体Keiken所创作的《感知我的元宇宙》便虚构了一个未来,一个由于气候危机使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景,在这个世界里,线上支付的企业掌握并繁衍了生命个体,人类生活在一个由多个虚拟世界组成的元宇宙里,为了在虚拟世界中生存,人类必须赚取积分,来保持身体活力。通过对当代信仰系统的分析,Keiken展现了技术可以如何帮助人类突破物理限制,成为解放工具的可能性,这样的生活经验是Keiken的创作核心理念,她们的艺术实践正在建立一个元宇宙,模拟新的社会结构和生命体存在方式,以此来测试可能性的未来,通过基于现实的想象化构建,探索社会如何介入、支配我们的思考和感知方式。
尼尔·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雪崩》书籍封面
当代艺术的框架在元宇宙是否适用?
Beeple,《生物收集》,2021年
然而当元宇宙概念被嫁接至艺术时,关于艺术的生产方式、创作方式、流通方式都带来一定的冲击和讨论,但也许从当代艺术既有的框架内去讨论和看待加密艺术,并不是最佳方向。在《艺术新闻》2022年10月12日发表的文章《专访小汉斯:加密艺术将怎样链接艺术的过去与未来?》中,策展人小汉斯也曾经提出过:与其执着与讨论如何在当代艺术的框架、尤其是艺术市场的框架内评判加密艺术,不如讨论加密技术可以如何支持艺术系统的建立。
雷电所主理人黄淞浩亦表示,也许在讨论中并不一定需要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件事情,加密艺术、区块链艺术本身就是从技术出发的,当有新的技术出现时,许多艺术家也会本能地对技术进行尝试,探索是否有更多创作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本能。”这种本能也呼应着本次展览的主题:与钱无关。与市场无关,与交易无关。
撰文/林佳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