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始于2005年,这个由一衣带水的深圳和香港两地共同举办的大型双年展,迎来了它的第九次“城市对话”。深圳展区延续其城市化命题,以“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为本届主题,将这座“科技新城”的记忆与精神相串联,并通过一系列建筑、艺术、表演和工作坊等形式向公众展示其对于环保可持续、多元共栖和未来人文景观的构想与实验。
第九届深双主展场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第九届深双主展场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金威啤酒厂建筑改造项目档案室“即地制造常设展-再造车间”
来自15个国家的318位参展人最终汇聚了208件作品,共同回应着深双关于“城市生息”这一大主题。总策展人之一鲁安东认为,“生息”这一概念既包含空间上的多元共生,也体现着时间上的生命节律;或生或息,其实都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可持续的自然状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脉,“息”即为“生”的背面,两者阴阳相生,在俯仰之间强调以共同生命感为中心,批判单向的发展观。在此旋律下,现场作品得以从跨学科的多种角度出发,综合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反思,向来自不同背景的观众阐释各自不同的提问、思考及行动方法。
以学科共创
展现生态警示与未来想象
利亚姆·杨,《星球城市》(静帧)
合成生态实验室\雅克布·库兹克·斯泰恩森 (Synthetic Ecologies Lab\Jakob Kudsk Steensen),《畏水症》
DESIGN EARTH,《气候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警示性故事》(部分)
刘佳玉,《再寻桑田》
以一个极为简短却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本次深双的序幕,既是一个开放性的关键症结,同时也是唤醒命运共同体对于未来的反复思忖: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星球及其他所有物种如何和谐、可持续地共处,更好地生存。这一板块实现了通过学科协作、材料综合和视觉语言边界的突破,重构了关于当代情境中自上而下的既定语法,也开启了对于未来时的想象。
物灵之旅,物种共生的生态畅想
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陆轶辰,《反方向的构筑》
青山周平,《城市寄生家具计划》
田川,吕植,刘阳,姜建华,马岩松,刘通,徐海东,颜石林,孙海霆,Welnsight,《一人 众灵 呼吸》
黑曜石工作室,《种子花园》,图片来源:TANC
拓展的共同体,
去人类中心的“寰宇对话”
“似曾相识”展览现场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孟岩\李睿,《垃圾宇宙观 (垃圾时空)时间介质 》
MAD建筑事务所\马岩松,《太空宇宙观 宇宙 》
《做-共栖之地》展览现场
总策展人之一陈伯康在这一章节认为,仅仅将“可持续”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种种危机之下,这样一个单薄的口号已是远远不够。“我们更需要考虑‘再生’或是‘治愈’地球。”陈伯康说道,“这需要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从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转变为人与动植物、微生物、空气和水相互联系和依赖的宇宙观。”
回应聚居,一种启发行动的工具
gad,《未来社区2060》
谢辉,《无极之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谢辉教授的X-scape Lab通过将其团队协作的场域声景交互装置《无极之声》呈现在一间三十平米有余的白盒子内,模拟并重现了风力发电带来的沉浸式视听环境——人类本引以为傲的清洁能源背后实则藏匿着24小时不间断的低频噪声,而这些波长长、衰减慢的噪声可以辐射传播至数公里之外,对栖居地的生物听觉系统产生持续的、破坏性的刺激,最终导致“风力涡轮机综合症”这样的罕见病症。在装置的另一套多通道系统中,谢辉及其团队还原了水流声、雨声、虫鸣、鸟声四类自然声作为解决方案,通过公众互动参与到这种逆向缓解伤害的过程中,体悟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反噬”的现状与机遇。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元深圳》
本届深双开幕期间正值疫情突发的高峰期,在策展人并未悉数到场的情况下,面对体量巨大的展览作品,展览落实与呈现的困难可想而知,部分原作以纪录片和VR的方式呈现的观念性作品,在现场与影像作品并置呈现,也削弱了作品观念的清晰传达。展览中涌现的新概念与新名词,也亟待与业界和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工作。改造后开放的现场公共展区不免嘈杂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展体验。尽管存在诸种有待完善之处,如果有耐心全程观看完本届深双,仍会被其许诺的共栖愿景、多学科共创的雄心,以及国内外众声汇聚的庞大声量所打动,深圳所在的大湾区,仍在蓄积对于世界和未来的乐观能量。
朱荣远/梁峥,《管中窥豹》
第九度演进,
另一个亟待被看见的“湾区”
在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开幕后的一个月,香港内地迎来了久违的通关。至此,湾区近三年的旅行限制得以解除,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共赢、经济产业和人文艺术间的交流发展,以及对于整体生态的修补弥合与更迭完善,成为了板块中重新被激活的重要内容。深双的五大板块之外,和谐共栖的理想仍在特别单元中绵延,遍布深圳各区的六个分展场如前海合作区、南山区南头古城和坪山大万世居等也通过各自不同的在地项目延展了“城市生息”的理念,也向公众最大程度地展开了开放且包容的“合伙”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