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打开耳朵,聆听声音艺术的新浪潮

Sep 16, 2014   艺术新闻/中文版

朱哲琴“声觉”声音艺术展前后,国内外多场与声音艺术的展示与行动有关的新浪潮已然展开。

今日美术馆“声觉”展览上,朱哲琴现场“发声”

在9月15日在今日美术馆推出的朱哲琴“声觉”声音艺术展前后,对于声音艺术的讨论也再次展开。在声音艺术越来越被关注的今天,朱哲琴的“声觉”并非孤立的文本,却也呈现出别样的特质,作为一位专业的音乐人,跨界到当代美术馆呈现声音艺术的展览,不同于其他艺术家借助各种道具对声音、装置的实验性探索,朱哲琴将一个专业的音乐制作团队带入美术馆,在她的“声音建筑”上强调“参与”,呈现“本然”状态。展览开幕前夕,项目就通过自媒体征集了70名参加者,共同参与发声;而我们在展览现场看到的图像、听到的声音,都是自然形成的,回避使用当下最流行的三维、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希望观者回到本然,观察到物质从听觉到视觉的不同呈现角度。朱哲琴在展览中也强调声音的“独立存在”,并非仅仅是视觉艺术或者其他艺术形态的附属物,这位音乐艺术家出身的声音行动者,也的确与20世纪以来更多从当代艺术领域开始的声音实验拉开了距离。

展览彩排现场

整个20世纪,声音都是艺术领域的前沿阵地,诸多艺术家以各种方式尝试声音艺术:鼓吹暴力的未来主义者、破坏一切的达达主义者,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及其后的激浪派(Fluxus)探索了声音艺术既激进又温和的多面形象。约翰·凯奇1952年首演的声音艺术作品《4分33秒》(4′33″),曾颠覆了人们对于音乐的认知。约翰·凯奇本人作为一个艺术观念的颠覆者,也对同代的艺术家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统计,激浪派是先锋团体中使用音乐最多的,白南准曾让女艺术家夏洛特•穆尔曼(Charolotte Moorman)他在他的脊背上拉琴,乔治·布莱希(George Brecht)特则曾带领参观者登上巴士环绕城市声音丰富的地区,后者被称为“声音漫步”的先驱。

《4’33”》部分原稿

白南准的《电视大提琴》,1964年作,由夏洛特·穆尔曼演奏

而于公众而言,声音艺术仍然是新鲜的,声音艺术进入博物馆、美术馆,走入公众视野,也是近些年的事情。

2010年,苏珊•菲利普斯(SusanPhilipsz)凭借其声音装置作品《远方的低地》(Lowlands Away)获得该年度英国特纳艺术奖,她的获奖作品记录了自己演唱的三个版本的16世纪苏格兰民间歌谣《远方的低地》(Lowlands Away)。众所周知,创立于1984年特纳奖,被誉为欧洲视觉艺术领域最重要、最有声望的奖项;而她也成为了特纳奖有史以来首位以声音艺术获奖的艺术家。


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凭借其声音装置作品《远方的低地》(Lowlands Away)获得2010年度英国特纳艺术奖

201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带来一场艺术展览“声音:当代音符” (Soundings: A Contemporary Score),这也是该博物馆首次以声音为主题举办展览,策展人芭芭拉·郎顿(Barbara London)说,“艺术家身处这样的环境,也开始以此为创作的契机。”展览中16位艺术家分别来自10个不同国家,他们探索的领域既有摇滚音乐,也有海洋生物学。

5_meitu_25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声音:当代音符”展览,王洪凯作品《我们工作的声音》剧照

同年,大都会博物馆呈现名为《四十声部经文歌》(The Forty Part Motet)的装置艺术,这件作品由加拿大的珍妮特·卡迪夫(Janet Cardiff)安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应该是关于声音艺术的最好作品,同时,也将是第一件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声音作品。卡迪夫的作品“开启了人们的眼界,让我们看到一种特立独行的艺术形式”。项目策展人安妮·施特劳斯(Anne Strauss)说道,“这种艺术形式其实是我们早就应该能够呈现出来的,它的形成要比行为艺术还要早很多。”

珍妮特•卡迪夫的《四十声部经文歌》在大都会博物馆的修道院分馆(The Cloisters)

中国声音艺术的发展相对西方略晚一些,姚大钧较早成立了“中国声音小组”来研究中国声音现象的独特性。

早在2000年,李振华就已经在展览中融入声音的元素,只是那时的声音艺术还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门类被提及。2001年,艺术家邱志杰在日本做过一次声音艺术的个展,标题即为“声音的声音”(Sound of Sound),可是全部三件作品都竟然是无声的。但通过文字语言,他照样向观众表达了中国传统中的各种声音。

2003年,姚大钧在北京策划主办过“北京声纳2003:国际电子音乐节”,虽然是“音乐”的旗号,里面多半是属于前卫音乐、噪音艺术家,那是国内声音艺术的第一次集结。

成立于2008年的香港“声音掏腰包”组织,在推广声音艺术上更进一步,他们出版书籍,举行工作坊与讲座活动,关注声音与聆听的不同面向问题。“声音掏腰包”分别于2009年、2010年、2013年举办了“听在”声音艺术节,如今,这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声音艺术家的激情盛宴,而“声音掏腰包”于2012年起创办的“声音图书馆”项目,招募了一批对声音有兴趣的公众参与,并通过参与艺术家的工作坊,了解声音、聆听以及录音的实践,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本地年轻艺术家步入“声音艺术”的领域。

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电台在田间录音,这或许或是香港较早的声音艺术图像记录

8_meitu_28

香港独立艺术家E D WIN LO十分迷恋轮船上金属碰击浪花的声音

而声音艺术进入到以视觉艺术为主体的当代艺术领域的新浪潮,近两年来显得尤为突出。

2013年的西岸双年展,姚大均策划的“声音——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成为国内首个声音艺术大展,是“中国声音实现与众人甚至艺术圈之间的首次大规模接触、碰撞、搅拌、同乐和对峙”。现场分为声音装置展览、声音文献档案、声音现场演出、声音艺术论坛四大版块,整个展览以各种声音的记录和展示方式,向人们叙述了声音与空间、声音与人文、声音与社会的复杂情愫。

2013年的西岸双年展,刘韡《彩色》

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的“声场与视域——国际声音装置艺术展”9月中旬刚刚闭幕,该展览是大陆首次融合声音艺术、视觉艺术、当代设计的跨界合作新媒体艺术大展。展览所呈现的10组声音装置作品,经由A4当代艺术中心大规模的现场空间改造,营造10个不同体验的场域空间,作品中所运用的音乐雕塑,装置,电子声响,表演,录像,录音,编程等各种新媒体方式也将带来一场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的新感知及反思。撰文/TANC

10_meitu_30

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的“声场与视域——国际声音装置艺术展”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这个周末不要错过这6个当代艺术开幕新展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跳出单一主题和宏大叙事,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个体经验的自觉与自省获取灵感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