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故宫90周年院庆“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的“古法”与“今术”+故宫院庆特展一览

Oct 09,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将于明日(10月10日)迎来90周年华诞。为贺院庆,故宫博物院自年初开始便陆续举办了一系列重量级展览。除了引动“故宫跑”的“石渠宝笈特展”、聚焦传世和出土汝瓷的“清淡含蓄——汝窑瓷器展”外,在10月10日当天还将有4个新展同时开幕。

“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特展”将作为院庆“开门展”登上整体改造后的午门与首度开放的东西雁翅楼,呈现长达39.39米的《康熙帝万寿庆典图》第二卷等多达500件珍贵文物。修缮后的慈宁宫将作为雕塑馆面世,展示故宫博物院上至战国、下至清代的雕塑藏品。恢复原貌的寿康宫将奉上“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以实物展示乾隆皇帝生母的往昔生活。东华门区域将以“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剖析故宫古建筑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

故宫浩瀚的文物收藏及庞大的古建筑群之所以能历经风霜仍以“如初”的面貌示人,这缘于故宫博物院已传承60载的文物保护、修复技艺。正在神武门城楼展出的“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是故宫博物院为90周年院庆特别策划的又一力作,在一众展示古物珍宝的展览中,唯这一特展着眼于“台下功夫”,揭示文物珍品的复原技法与经过。

该特展是故宫博物院首度举办以文物保护修复为主题的修复技艺和成果展,展览分为古书画装裱与修复、古书画临摹复制、木器修复、实验室、纺织品文物修复、漆器修复、青铜器(金属文物)修复、陶瓷修复、囊匣设计制作、钟表修复和百宝镶嵌修复等11个单元。每个单元从代表性的修复案例出发,以展陈修复后的实物为主体,从文物损伤状况、技艺、传承谱系、文物修复过程等几方面进行梳理与展示。

_N4A0763

▲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中的铜镀金乡村景色水法钟局部

_N4A0730

▲ “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现场中金属文物、乐器、木制家具、纺织品的修复展示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令文物重生的秘诀在于“古法”和“今术”的结合。内务府的档案中有关文物修复的记录屡见不鲜,可知彼时的故宫便已经积累了文物修复方面的诸多经验。清朝覆灭后,造办处的能工巧匠散落民间。20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新组建文物修整组(后更名为“文物修复厂”),将一些传统技艺超绝的匠师请回故宫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并将技艺递相传授,由此形成故宫承袭至今的文物保护修复体系。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IIC: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Artistic Works)主席Sarah Staniforth认为:此次特展既注重“修复”又不忘“保护”,且科研技术的娴熟运用令人刮目相看。谈及中西文物修复实践的差异,Sarah Staniforth告诉《艺术新闻》:“中国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有传统技艺的沿承,而这些“古法”恰恰是只能依赖“今术”的欧美国家所缺失的。”此次“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正是中国文物修复技法融贯古今的集中体现。

“今术”佐以“古法”:复原破碎大尺幅古画

《董诰山水贴落》

故宫博物院书画修复科科长杨泽华介绍:“洗、揭、补、全等传统技艺可解决送修书画的普遍问题,而修复也必须考虑每一件送修文物的特殊性。”《董诰山水贴落》的修复即是书画修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原藏于乾隆花园符望阁内的《董诰山水贴落》送修时已支离破碎,且残片排列无序,修复团队只能依照画面结构和笔墨走向逐一拼接,然后完成补缀、上托等传统流程。为应对《董诰山水贴落》4.6米×2.8米的巨大尺幅,故宫博物院书画修复科创造性地借助强韧且轻盈的塑料泡沫筒将画卷起翻身,更巧用日常家居装修中的水平红外线作为准绳将这幅巨画贴墙。《董诰山水贴落》的复原正倚赖“古法”的扎实深耕与“今术”的灵活巧用。

董诰山水贴落修复过程

▲ 《董诰山水贴落》的修复过程

技法与学术“同高”:书画修复中的装裱研究

《明朱高炽行书诰命卷》

《明朱高炽行书诰命卷》的修复重点为对装裱品式的复原。此手卷送修时局部为残片,由于同时期的存世文物稀缺,修复团队是在查阅了大量史料,深入研究装裱的设计、尺寸,材料的选用以及设色的搭配之后,严格复原了该诰命卷装裱的明代宫廷艺术风格。这一修复过程有效考证了明代手卷的装裱品式。而通过修复来进行学术研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高”,正是现代文物修复与过去讲究“技法”的重要区别。

_N4A0702
▲ “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现场的《明朱高炽行书诰命卷》

纺织品文物修复的“今术”创新

石青色云蟒纹妆花缎夹朝褂

较之古书画修复有“古法”可依,纺织品文物修复则更倚仗“今术”。故宫博物院纺织品文物修复专家王允丽表示,不同于漆器、木器、青铜器等品类有自古传承的修复技法,纺织物在奢逸的宫廷生活中并无修补的必要,故今天的纺织品文物的修复只能博采众长、因地制宜,譬如借用补全、揭底等书画修复的技法。在石青色云蟒纹妆花缎夹朝褂这一修复案例中,其难点在于如何补全因虫蛀、鼠咬等缺失的图案。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创新地采用了“以绣补织”的方式,用“绣”补全缺失的“织”,以解决了这一技术难点。

_N4A0682

▲ 经过修复的纺织品局部

应用高科技的青铜器(金属)文物修复

人面铜甲片

高科技的运用在金属文物的修复与研究中有着绝佳体现。该件人面铜甲片在送修时已表面锈蚀、断裂且局部缺失,在进行修复时应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计算机对缺失部分进行了模拟修复,并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缺失的补快。该修复案例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史料文献记载为青铜材质,但经X射线荧光能谱仪、三维视频显微镜等仪器分析后,判定其基体材质为银-铜-锡三元合金。如国际文物修护学会主席Sarah Staniforth在采访时提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文物的保护、修复与艺术史往往没有直接联系,修复科技的发现与艺术史研究结论相左的情况也不罕见。”

_N4A0750

▲ “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现场的人面铜甲片

复制品的价值

《丁观鹏十六罗汉像屏之第九尊者》

特展中的“古书画临摹复制”单元展出了一对将《丁观鹏十六罗汉像屏之第九尊者》的真作与复制品并置展出。这里的复制品并不同于“石渠宝笈”特展中所展出的赝品,而是展现了临摹复制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鉴于纸张、绫绢等绘画材料的脆弱性和人为、自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书画珍品难以频繁展出,如此次在“石渠宝笈”中展出的《清明上河图》须经历至少三年的休眠后才能再度出关。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临摹专家沈伟表示:“复制作的主要价值在于可代替原件展陈,从而保护文物,而复制的过程也是研究笔墨、技法的重要途径。”

_N4A0715

▲ 《丁观鹏十六罗汉像屏之第九尊者》的真作(左)与复制品(右)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

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

9月26日-11月15日

除了“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

还有这些故宫博物院为90周年院庆特别策划的展览

 

石渠宝笈

9月8日-10月11日(第一期)

10月13日-11月8日(第二期)

典藏篇-武英殿

编撰篇-延禧宫

“石渠宝笈”特展是乾隆及嘉庆初期清宫所藏书画的编录《石渠宝笈》中著录书画的首次展览,分为“典藏篇”和“编纂篇”两个部分,总计展出包括《清明上河图》、《伯远帖》、《五牛图》、《冯承素(传)摹兰亭序帖卷》等重量级展品在内的283件书画珍品,并着重呈现了书画的流传、递藏经历及真伪之辨。展览第一期将于10月11日结束,而第二期展览将在10月13日开始。

640
▲ 元代商琦《春山图卷》(局部),该作品将在展览第二期展出

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

故宫博物院延禧宫西配殿 | 9月30日-2016年8月31日

汝窑被后人推为“五大名窑”之首。由于烧造时间短且烧成难度大,致使汝窑产品流传至今的数量不多,从公开发表的情况看,传世完整器大约70多件,主要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等。此次展览将以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汝窑及后仿汝窑(釉)瓷器为主,辅以向其他博物馆和考古部门商借的部分传世北宋汝窑瓷器和窑址出土标本,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传世和出土汝窑瓷器的风貌。

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主办,英国大英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宝丰县文物管理局、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等协办。展览现场还能看到从大英博物馆借展的三件传世汝窑瓷器。

111

▲ 汝窑天青釉圆洗

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

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 | 10月10日—2016年1月10日

作为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的重点展览项目的“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分为“同登寿域”、“寿满京华”、“寿意敬呈”、“金殿贺寿”、“盛席寿宴”、“寿戏致祥”6个部分,共展出文物多达500余件,其中不乏首次展出或完整呈现的珍品,如长达39.39米的《康熙帝万寿庆典图》第二卷即是展览的一大亮点。

展览所在的午门及东西雁翅楼是故宫博物院于90周年院庆期间首度开放的区域之一,展厅空间达2800平方米,是故宫博物院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展区。

333
▲ “普天同庆”展中的《康熙万寿图卷》(第二卷)局部

寿康宫原状及崇庆皇太后专题展

故宫博物院寿康宫 | 10月10日开展

寿康宫所在的慈宁宫区域也是院庆期间首度开放的区域之一。在10月10日开展的寿康宫常设展中,宫内的200多件陈设多以乾隆年间原貌陈列。乾隆帝以孝治天下,专门兴建寿康宫,其母崇庆皇太后在此居住了42年。整座寿康宫面积约950平方米,分为三进,由正殿、东西配殿、后殿和围房等组成,正殿为礼仪场所,后殿为“工”字形,供起居生活所用。

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享年86岁,可谓福寿双全。“崇庆皇太后专题展”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特别遴选出与崇庆皇太后相关的文物60余件,分为“母仪天下”、“慈寿无疆”、“母子情牵”三个单元进行展示。希冀通过实物展示崇庆皇太后的往昔生活,从中得以窥见乾隆盛世的背景与风尚。

555

▲ 寿康宫原状展示

慈宁宫雕塑馆

故宫博物院慈宁宫 | 10月10日开展

慈宁宫也是本次院庆首次的区域。故宫博物院将修缮后的慈宁宫作为常设雕塑专馆开放,展出上至战国,下至清代的各色俑类,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北魏晚期至盛唐天宝年间的河北曲阳白石佛像,何朝宗、石叟等人的瓷、铜、石材质雕塑作品等等。展览包含“雕塑荟萃馆”、“修德白石馆”、“汉唐陶俑馆”等部分,分布在慈宁宫正殿及东西庑房内。

666
▲ 泥塑雍正像

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

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区域 | 10月10日开展

展览通过“立足本体”、“揭示内涵”、“深层联系”三个层面,帮助观众深入理解紫禁城建筑艺术。“立足本体”部分选址于故宫东南部的东华门区域,东南城墙所联系的东华门、东南角楼、午门以及銮仪卫建筑群体,本身就是故宫重要的文物建筑,因此展览的场所不仅是展览场地,更是主要的展品。“揭示内涵”部分则充分尊重、挖掘展场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借助研究解读,呈现建筑文化内涵。而“深层联系”则提取和利用故宫、国家图书馆等处收藏的图样、烫样等古建筑设计文物资料,展示古建筑设计意匠。

777
▲ “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中“深层联系”单元的展览现场

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

故宫博物院宝蕴楼 | 10月10日开放

90周年院庆期间4大首度开放区域之一的宝蕴楼,将于10月10日呈现“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这个采取预约制开放的展览,通过图片及各种文献档案等,展示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到1949年的发展历程。其中还包括文物南迁,南京故宫博物院分院的成立经过等的珍贵照片。

另外,10月开馆的故宫数字博物馆,位于故宫院墙外的端门城楼,将作为故宫首度开放的“夜场”部分,把院藏文物中难以展出或实物展览难以表达的内容以数字形态呈现。

 

撰文 | 彭哲文

摄影 | 管申颐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 Masters In Forbidden City | The World Of Chinese:

    […] Detail of the clocks of the Qianlong Emperor [art newspaper] […]

    2016年6月22日 07:53

“爱马仕之家”闪耀上海

从巴黎到上海,每一家“爱马仕之家”的开幕,就像是一次爱马仕珍藏的珍宝的旅行,持续诉说着一个永不间断的传奇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