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2022|20个中国国内展览之选:非常之年的爆发、修复与再生之力
Dec 31, 2022
TANC
在过去一年的种种限制中,2022仍为我们留下了众多记忆犹新的展览,并以艺术对于周遭环境的敏锐感知,作出了对特殊时期的纪念。
由于这一年的隔离所限,我们将对于2022年展览现场的梳理,划定在中国大陆地区,并邀请了10位活跃在展览写作现场的作者与评论人参与此次年度展览推荐。在一份揽括了50个发生在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25日之间的展览名单中,10位推荐人推选出20个年度展览之选。入选的这份展览名单,按照推选人最后投出的票数进行排序,从中可以看到这20个当代艺术展览从主题、艺术家名单到展览的呈现,维度多元,也带有与时代变化息息相关的共性。某种程度上,这些为《艺术新闻》撰稿的推荐人的选择也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对于艺术内核动态变化的敏感、对于性别问题的关注,乃至如何将生态问题与技术迁移在当代艺术中找到言说与思考的切口,已经成为这份艺术刊物与它的作者群内嵌的共识,这份2022年的展览推选的结果,也正是以上共识的反映。
由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重磅呈献的展览“她们与抽象”已让艺术史中少为人知的女性艺术家及其勾勒的抽象艺术线索显影。外滩美术馆带来的艺术家郑明河的艺术项目“暗游”,则打破固定身份、历史真相的伪装,反思并追问由“暗”打开的更为开阔的思想空间。
与2022年3月《艺术新闻》所做的“女性艺术展览在中国”中仅有20%的女性艺术展览占比相对照的是,不同代际的中国女性艺术家让我们在这一年得以见到女性创造力的迸发及其蕴藏的修复能量。美凯龙艺术中心的展览“张怡:我们都是母亲”以个体与集体共享的失去,促使观众思考重新愈合的过程。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展开的展览胡晓媛个展“沙 径”在一次次“诱导”观众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推动其思考“存在”的绵密内涵;周力在深圳坪山美术馆的“桃花源·迹”以带有生命力与情感强度的女性色彩构筑回到内部的再生之所;邵纯在修道院公寓的展览“迷·体”以看似柔弱、易碎、转瞬即逝或是流动性材料的运用与实验,讨论内生的有机性与复杂性。在这些展览中,艺术家们的创作也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的胡尹萍个展“胡小芳和乔小幻”以生产机制问题直指对艺术意义的质询。
从世界边缘出发,也将有更大的可能展开以非人类中心视角讨论跨物种的互联与共生图景。一如今年8月开始在云南的菌子季展开的“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去关注菌丝网络联结的物种之链,自然与人类之间无法进行二分的纠缠与共生关系;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为主题,将空间上的多元共生与时间上的生命节律融于一体。将自然作为主角的还有在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 “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以四条河流串联的故事在多样的流动方式、身份认同、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中互相影响、延异,构筑出复线的历史观。
2022年,多处艺术机构的重磅展览都将目光聚之于历史中创造力迸发的时刻。中国美院美术馆的展览“从呼捷玛斯到未来图景:苏俄设计历史”向观众呈现了苏俄国立高等艺术和技术工作室呼捷玛斯(VKhUTEMAS)曾经提纯的理想意志凝练的创造强度。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揭幕的展览“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为我们重现了一个希望与问题并存的年代,艺术家们在这其中展现出非凡的创作能量并就此登上历史舞台。我们同样能够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耿建翌回顾展“他是谁?”中看到——在中国的当代艺术界还没有被资本和市场筑起的高墙所包围时,在没有机械化的艺术生产方式与总是在重复的“成功艺术家”名字,与此刻相距不远的时代,仍能看到耿建翌和他周围那群伙伴的思想活力和实验精神。
前沿技术是否能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新的启示?上海OCAT的展览“共同的____2022 OCAT×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项目”、南京四方美术馆展览 “悬梯计划”……2022年一众以科技为切口的展览呈现了更多青年艺术家由新兴媒介展开的艺术探索。但或许如曹斐在誌屋上海ZiWU the Bund的个人项目“拉格朗日·冰室”以及埃德·阿特金斯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展览“无用之物”中所指示出的,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一定能在另一个时空维度找到答案,计算机也永远无法获得完全模拟生命的能力,我们最终仍需转身,向人的内心与情感维度去寻找答案。
在疫情第三年,进入2022年末的艺术机构也许将在新的一年迎来转机,伴随中国大陆地区宣布将于1月8日之后解除入境隔离政策,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解除,在过去三年中无数次的开幕延期、被动闭馆以及作品运输受限的制约,在未来一年有望得到缓解。
在坚硬的现实面前,艺术给出的回答常常会出乎意料之外,也许,在阅读这份展览推荐名单之时,你也可以尝试写下自己的年度之选与这一年值得纪念的艺术时刻。2022年就要过去了,我们注定无法忘记它。
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11月10日-2023年2月12日策展人:凯伦·史密斯、杨振中
在艺术家去世五周年之际,在PSA举办的耿建翌个人回顾展“他是谁?”回顾了他30余年艺术生涯及其代表性创作,从早期绘画到一些从未公开过的作品,无论是试图消除观者与作品之间距离的《自来水厂》,还是他在黄山会议现场进行的行为艺术创作《表格与证书》,或是重要绘画作品《灯光下的两个人》等。这场展览除了展现艺术家耿建翌本人多年的艺术实践之外,有意思的是提供了一个窥见他与同代的艺术家曾经经历过的一个思想碰撞、艺术很大程度上受最本能的激情和纯粹的思考所催发,并且饱含热烈情感的年代。没有机械化的艺术生产方式,也没有永远在重复的“成功艺术家”名字,只是一群具有多重身份的人,探索着一种基于本真、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界由价格和资本筑起的高墙在那时仍未存在,艺术创作有比较多的可能是可参与式、实验式,以及开放自由的。(推荐人:林佳珣)
相关链接
2022年8月28日-11月28日
策展人:叶滢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在时间、地点、参展人的选择上都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值得推荐。展览于8至12月,云南菌子季的下半程,在昆明当代美术馆展开。云南种类繁多的蘑菇在那时放缓了生长,一年之中,没有比这一时空,更适合聆听蘑菇想要说的话了。34组参展人中,有十余位生活在昆明和西双版纳,熟悉云南本地生活,或与云南有着不解之缘。艺术家们、诗人、科研领域开先河的真菌学家们与博物画家们,在熟悉的土地上,有着长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作,这种有机的在地性尤为难得。其余的参展人对真菌和相关的文化语境与精神状态有持续的关注与探索,例如展览中约翰·凯奇和张晓刚难得一见的八十年代的创作。展览也特别邀请了近年利用跨学科方法进行生态艺术创作的年轻艺术家们,展示了他们不拘一格的表达。“蘑菇之语”是一种新的展览类型,其中既有博物求知,也有艺术想象,还有社会关怀。(推荐人:童亚琦)
相关链接
2022年7月8日-2023年1月8日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从一楼至二楼完整观看埃德·阿特金斯个展“无用之物”,会有一种与阅读小说般只有在通阅全篇后才能获得的总体明了之感。本次展览的同名作品《Refuse.exe》被油罐艺术中心的整座建筑所打破、贯穿,影像作为时基艺术带来的悬念感被物理空间的拆解进一步分割,令人同时感受到作为写作爱好者的阿特金斯将展览作为小说与戏剧进行书写与排演的魅力。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由自1966年被停用的上海龙华机场中的5个空置废旧油罐改建而成,在展览“无用之物”中,无用与生产过剩之物及其轰然落地之声在油罐巨大空旷的环形空间中产生回响。优雅、平滑坠落的锁链、羽毛、鱼、鸟、弹簧床垫依据程序自动运行生成,坠落是唯一的目的与方向。作为一名以电脑⽣成影像⽽闻名的艺术家,阿特金斯的作品恰恰在于通过力求完美的技术努力去暴露机械的局限性,将技术重新转向人。阿特金斯认为,生命永远超出了任何计算机的模拟能力,是无法被充分复制的,这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是在现象上、情感上,以及最终,死亡上。(推荐人:胡炘融)
相关链接
西岸美术馆2022年11月11日-2023年3月8日策展人:克里斯蒂娜·马塞尔(Christine Macel)
“她们与抽象”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欧洲艺术机构展,也就是在强调厚实的艺术史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能够充分诠释这些研究工作的非常特别的角度和线索,也就是二十世纪的抽象艺术与女性艺术思潮的交叉。策展人Christine Macel的主张是,希望能让双重的“隐性化”——女性艺术家在抽象艺术史中的不可见性和除绘画之外的其他媒介的抽象艺术创作的不可见性,都通过这个展览而被观众看到。在真正进入展厅之后,展览触动我去思考的是:为什么展览中所出现的这些艺术家的名字和作品,对于熟识现代主义艺术史的专业研究者、工作者来说都是不甚熟悉、甚至有不少是第一次听到看到的?这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也意味着,西岸美术馆在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合作已至三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为国内的观众呈现出一些在艺术史上更深一层次的展览叙事,或是相较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史“大师”和“明星”而言处于“第二梯队”的艺术家和作品。作为观众,我们乐于在国内的专业美术馆、博物馆机构中看到更多这样严肃而富有层次的展览,因为作为公众教育机构的美术馆,既需要重磅的“明星”展,也有更多的义务来发掘这些“不可见者”。 (推荐人:贺婧)
相关链接
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2021年12月25日-2022年5月8日策展人:斯特凡诺·科利切利·卡戈尔(Stefano Collicelli Cagol)、吴天、孙熳
位于杭州的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在漫长的九年筹备期后向公众开放,但由于疫情而经历数次延期的开馆展“从无到有”却并非像一场隆重盛大的庆典,反而如其展览名称“从无到有”一般,仿佛是一场对如何以最少量的在场保持存在度的着意试探。从空白的展墙、排风管道中飘逸的面包香气以及忽明忽暗的照明射灯,到飞抵天窗的气球、展厅中的做瑜伽者……本次展览中的众多作品并未对展厅本身带来多少物质上的增加。展览一方面直指艺术生产的过剩,向艺术体制内部发出批判,呈现众多艺术家们一种无所作为式的抵抗,一方面也指出,“无”才是我们绝大部分生活的组成部分,试图带领观众体验‘无’的本质之美。
展览包含国内外三十余位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耿建翌、吴山专等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老一辈艺术家们作品的加入,再次回应了展览名称——一座当代艺术博物馆在杭州“从无到有”的诞生。如若追溯至上世纪末众多艺术家在杭州开启的先锋实践,或许一座面向公众的公共美术馆在杭州的到来,从来就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推荐人:胡炘融)
相关链接
2022年7月8日-9月4日
在2022年的上海,能看到一个不以“成为blockbuster式展览”为直接目的的德国观念艺术家个展,实属不易。托马斯·迪曼德的作品总是将人物隐去,以用后即焚的纸雕模型再现重要历史事件的语境,再以纪实性的镜头捕捉历史的幽灵与现实的幻影。这些人造图像往往展示着高度人工性的场景,以一种自我指涉的方式质疑摄影的真实性;而理想化的自然场景也以完全人工的方式呈现,提醒观众今天的自然已不再是田园牧歌式的景观。在“日常“系列中,我们被拉回一个个现实中容易被忽略的种种瞬间,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细节,不正是组成当代历史的无数个建构单元?图像与现实、纪实与虚构、自然与人工、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与无意义的当下,都在迪曼德没有重量感的纸张世界中进行着复言。在一个我们都身处其中的特殊时刻,这场“历史的结舌”带给我今年最沉静和萦绕不散的观展体验。(推荐人:何佩莲)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2年10月1日-2023年1月29日策展人:卡洛·麦考密克(Carlo McCormick)、彼得·逸利(Peter Eleey)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展览的指向十分清晰,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60位(组)艺术家,涵盖涂鸦、绘画、素描、摄影、电影、雕塑和装置等多元媒介的近200件作品,其中不乏凯斯·哈林、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和辛迪·舍曼等今天鼎鼎大名的艺术家名字。今天很多展览以明星艺术家作为噱头来吸引观众,而这场展览中的更多艺术家共同反映了一个时代。开幕前一周,中美外长在纽约会面,两国关系持续数年徘徊于建交后的低谷已是有目共睹,相互间的理解、误解总是存在,而这场展览在此时的出现显得难能可贵,尽管是不同的时空,但保守主义、环境动荡、经济危机、抗议活动似乎都在发生,大规模推进的城市化进程,让“纽约”这个超级城市的经验显得更有借鉴意味——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生来繁荣,而外部的混乱并不影响艺术的蓬勃发展,当我们总在抱怨时运不济时,艺术又发展成什么样了呢?“下城往事”用很清晰的梳理,呈现出一个同时蕴含着巨大的希望与问题的城市,艺术家们对艺术与社会发展的集体不满,引发了对过往或现状的质疑,激发了他们积极寻找新方向的热情,新一代的艺术家,或以群体或以个人所展现出的非凡能量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而我们,或许也希冀着这样的力量出现。(推荐人:孟宪晖)
胡晓媛:沙 径
西岸美术馆2022年11月11日-2023年2月26日策展人:顾悠悠、费保罗(Paul Frèches)
胡晓媛在西岸美术馆的个展《沙 径》,在概念和呈现上都延续了她这几年展览的高品质,但我觉得有另外两层原因去推荐这个展览:一是在这三年来疫情封控的大环境下,个体会有一种强烈的被大的时代、大的结构卷带着往前走的感觉,所以我们反而不像前些年那样更多地去想象那些大江大河的东西,而是特别能够关注到个体的微小,脆弱和不确定性,那种从微处往人性深处走的东西。因而,这个展览里有很多从非常具体的个人经验走出来的东西会特别触动你,让你去感受到在一个震荡不安的环境里与自己很近切的东西的心灵共振,甚至是身体共振。二是作为女性艺术家,胡晓媛的作品里有一种思辨性的力量也很打动人,这绝不是说女性艺术家缺少思辨能力,而是说在现实的情况里,确实少有女性创作者会勇敢地把那种思辨的锋利性直接暴露出来,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这是需要勇气的,哪怕对艺术家也一样,而胡晓媛那种思辨的结构完全是被她留在“外面”的。所以在这个展览里我更关注的是这种犀利感,而不是大家总在讨论的细腻、柔软的那部分,这个当然也很重要,它和思辨的结构性一起形成了胡晓媛作品的特殊张力。(推荐人:贺婧)
相关链接
2022年7月10日-10月10日
策展人:富源
张怡是一位以表演、录像和装置为创作形式的跨学科艺术家,“我们都是母亲”是她在中国的首次机构个展,也串起了她从90年代至近期的持续创作。这是一场需要慢慢观看的展览,观众会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是如何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也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际遇中有所变化。在2003年接受策展人Eve Oishi的采访时,张怡说:“我一直在做一个亚洲女性。”《在爱里》 (2001) 、《Que Sera Sera/祈祷》 (2013-2017) 、《沮丧(母乳)》 (2017) 系列照片等作品呈现出,女儿、母亲等不同角色面对着现实中生命和死亡的来临。她的最新作品《我们都是母亲》 (2022) 更以一个影像为核心,反思了她与科学家阿列克西亚·奈伊玛尼斯和水体女性主义者、作家阿斯特利达·奈伊玛尼斯合作项目《学以善终》的一部分,即为观察鼠海豚尸检的过程。这个追溯有关生物共同具有的、本能的、深层的情感连接,与多频影像《奶债》 (2020) 在对关怀、创伤议题的探究层面一脉相承。就维护日常接触 (encounters) 、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而言,身体承载着符号价值、社会位置构成了一种共享意义体系,而从中对于自我认同的反思显然也在通过代际传承而逐渐内化,人们由此具备了比较固定的思考方式,将自身与世界相关联,而张怡对于个体与集体共享的失去,促使观众思考的是重新愈合的过程。(推荐人:孟宪晖)
胡小芳和乔小幻
明当代美术馆2022年9月3日-12月25日策展人:钱诗怡
在明当代美术馆呈现的胡尹萍个展——“胡小芳和乔小幻”集中呈现胡尹萍自2015年起持续进行的“小芳”项目与自2009年起创造并持续经营的职业艺术家样本“乔小幻”的创作。艺术家以“小芳”和“胡小芳”品牌的名义在七年间以不同的主题向母亲和家乡的阿姨订购毛线制品,从而在某这个程度上改变了小镇的经济和日常生活结构,并将继续隐瞒其作为“艺术作品”的意义一直持续;乔小幻是胡尹萍商业雕塑作品的创作者,其生产及销售多年来支撑着所有其他创作,拥有和当代艺术圈毫无交集的藏家群体。“乔小幻”和“胡尹萍”作为两个不同的艺术家类型共生,展览手册中如此写道,“立体地呈现出艺术系统中革命性和延续性的矛盾与分配,以及二者互哺的生态效能。这是当代艺术家个体自我系统化的可能性实践。”“小芳”项目在不同阶段中的策划、发展以及其延伸出的讨论都使胡尹萍在“事件创造”的艺术形式上走向更为复杂、庞大的纠缠。在这个虚构公司的建设中,胡尹萍、“小芳公司”与阿姨们长时间的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一个互相作用的过程,其产物,即用毛线制成的日常物,同时在美术馆与商店中存在,消弭着所谓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边界;而这种“生产机制”带来的问题则直接指向:艺术的意义是什么?(推荐人:杨曜)
相关链接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2022年3月17日-7月10日
这一年很多参观展览的机会都被疫情绊住了脚步。赶在结束前,我在炎热的夏季有幸跑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去看了“从呼捷玛斯到未来图景”展览。这个展览,对我而言它之所以重要,在于一个并非如“包豪斯”那样鼎鼎大名的学校呼捷玛斯(VKhUTEMAS)(呼捷玛斯是苏俄国立高等艺术和技术工作室俄文缩写的音译),如何堪称一个流派,曾经发挥过何等的创造力。而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现场展陈的角度,能够看到在有限的预算基础上,如何更清晰地梳理艺术所涵盖的“大千世界”,令人一头雾水的展览太多了,基础的教育反而成了次要的东西,但通过足够严谨的研究,传达给观众足够信息,甚至引发进一步研究的冲动才更为重要。这个展览令人重思艺术的先锋作用,进而反思今天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当曾经是想象中的科技发展到日渐成真时,为什么艺术反而不那么令人惊艳了。这场展览甚至令我有了新的眼光去看待其他展览,“真诚”开始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而从艺术家的创作,到现场的呈现,是否足够真诚都是一目了然的,或许也因此,耿建翌的“他是谁?”承包了下半年的感动。(推荐人:孟宪晖)
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浙江美术馆2022年10月18日-12月4日
总策展人:刘畑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2022年的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名副其实是一场延缓存在的展览。展览被总策展人刘畑按照古典文字学中汉字字形及其演绎的脉络编纂而成,策展思路的源头始于中国的两部古典文献《说文解字》与《天工开物》,整个展览被设置为词(那些绞丝旁的汉字)与物(纤维与织物)之间的互文性对应关系,在“文(纹)”中,纤维与汉字被呼应为质和形,而在从本义到引申义由此及彼的滑动效应中,展览的内容更进一步扩展,降落在社会学探讨的范畴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社会结构里的权力关系网,乃至社会何以成为社会的组织方式成为所要展现的实际内容。展出作品与其说在视觉上如其所“是”的是纤维,毋宁说它们如其所“示”地把某种纤维化的认知与思维呈现出来。纤维的意象被设置为原点,由此发散的隐喻与象征,成为展览试图用来表征世界的方式。不同于以严密主题与模块串联观展动线,展览在策划逻辑上同样更加亲近于东方思维,显露出意象化与序列化的形态与诗性。(推荐人:胡炘融)
相关链接
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
广东时代美术馆2022年7月2日-8月28日
策展人:格布、张涵露
作为广东时代美术馆展厅与观众暂别前的最后一个展览,《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的主题选定的范围是四条穿越中国边境流入中南半岛的河流。它们流经高原、山地、平原、谷地、三角洲,不论文化和国家的边境,肆无忌惮地穿过所有的领地,最终汇入印度洋与太平洋。河流并不关心一个地方的经济、旱涝、供水、宗教、种族和性别,它们的流淌为人所影响但并不会为此而停止。展览是两位策展人早期工作的积累,结合了影响研究者格布与时代美术馆社区实验室的策展人张涵露的兴趣,沿用河流作为叙事的意象或者议题切入点,讨论跨境、人和文化认同的流动、山地族群、生态危机等。
从高原到海洋,来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在非常私人地视角下,讲述他们的世界。而在展览地图上,策展人与设计师为每个作品设计了一个图像,有岩石、椅子、矿坑的地图、大象、拥抱鹿的少年、茶树、王冠、语言……策展人将所有的这些意象罗列起来,似乎提供了一种深描(thick description)。世界的味道和系统慢慢呈现出来,像是某种西方博物馆的文物展示。通过这些物件和意象,我们或许得以理解河流沿岸的世界、河流在其中的连接作用以及被构建出的意义。(推荐人:杨曜)
相关链接
2022年OCAT × KADIST
OCAT上海馆2022年8月27日-10月23日
策展人:陶寒辰、王姝曼、陈子涵
OCAT上海馆推出2022年OCAT × 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年度项目展览单元——“共同的____”,是OCAT上海馆自2013年发起项目以来的第八次呈现,在其中呈现八位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的入围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曹澍、郭城、胡伟、李明、刘昕、刘雨佳、彭祖强、沈莘。展览结合艺术家形态多元的作品创作,通过“全面动员的星球”“被指引的群体”“之间的身体”三个篇章引出“共同”(solidarity)这一概念,去探讨不同向度中的文化符号是否因媒介发展而产生认知危机。
包裹着行星的大气粒子在计算机模拟的“虚拟神谕”下敲击着人类器具;代理人类进行远征任务的太空机械向下而坠;⼯业城市中被勘探的地球能源被向上运送……展览开篇中呈现的具象情境暗示着我们:行星维度下的“共同”不仅在于证实不同物种和物质的抽象性共生,更多应关乎认知自身在此共生系统中的位置。艺术家们从微观视角关注星际物种、太空生活,潜入历史与记忆、情感与梦想,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对远方的感知、对社会的关切在更个人化的影像片段中落回具体处,关乎“共同”的复杂性依然在“样板间”、情侣对白、“公共集会”等意象中浮现。在信息技术带来新的共同秩序与新的经验之外,“个体”弥散在群体的纠结不清中,因没有实际的锚地和比照而始终难以着陆,而在展厅中散落的具体坐标系带领下,不断迁徙的“共同”的样貌指引观者回归对人类命运、自我位置的思考。(推荐人:杨曜)
相关链接
曹斐:拉格朗日·冰室
誌屋上海 ZiWU the Bund2022年11月13日-2023年2月12日
策展人:刘秀仪
曹斐的“拉格朗日·冰室”延续了艺术家一贯的展览风格,将影像作品与实景装置结合,打造出游乐场式的场景化观展体验:热带植物、电动游戏机、冰淇淋陈列柜、花花绿绿的冷饮、老式电视机、色彩浓郁的霓虹灯,以及一些不可名状的玩具模型,在依旧燥热的11月上海交织成一场迷幻而潮湿的梦境。正如展览标题中的天文学概念“拉格朗日点”所暗示的,这场复古未来主义的展览悬停于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拟之间,在所有人都在想象元宇宙的现在,提供一种替代性可能;而“冰室”这种强社交性饮食场所的再现,则代表了曹斐在其创作中不断回溯的上世纪末粤港澳文化,以及艺术家希望以个体与集体记忆在元宇宙中搭建的社群连接与情感延续。这场展览呈现了曹斐相隔十六年创造的两个虚拟化身——China Tracy和Oz,二者的并置让我们意识到,从千禧年前后到元宇宙雏形初现的今天,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我们对于虚拟世界的理解与展望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仍未解决个体经验和身份认同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延续、如何打造理想化的社群模式等问题。事实上,这些在现实世界中同样存在的问题,并不一定能另一个时空维度找到答案。“拉格朗日·冰室”解构了虚拟乌托邦这一概念,并提醒我们,虚拟世界终究无法脱离现实根基而存在。(推荐人:何佩莲)
相关链接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2年11月12日-2023年2月5日
历经与艺术家郑明河(Trinh T. Minh-ha)长达三年的合作,上海外滩美术馆带来郑明河艺术项目“暗游”。郑明河是电影导演、诗人、作家、音乐家、声音艺术家、人类学家、文艺理论家,同时作为特聘教授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旧金山分校修辞学系、性别研究和女性研究系。“暗游”项目包括展览、一系列公共活动和一本出版物,其中,展览将在美术馆的4层空间内以系列影像选为主呈现艺术家的多部重要影像、音乐以及文本资料,包括《夜途》《第四维度》《生活是圆的》等;此外,美术馆二楼空间还将常设活动,放映郑明河的其他影像,并围绕艺术家作品举办交流会。在开幕对谈中,郑明河强调:“对我来说,电影首先是一种身体的体验。”若将她的陈述与学界追捧的“自反性”与影片中相对静止的、保持距离的身体性相对照,或许就能进一步感受到语言与经验在她作品中的断裂。也许郑明河的艺术世界就像美术馆顶层布满的塑料薄膜一般,被过度诗意化的理论总结所包围,同时形成一种有形而难以辨识的围墙。在其关注的自我与他者、人类与机器、观看者与图像、事实与幻想等意象的对照中,过去与现在之间新的互动关系成为可能,观者、亲历者、拍摄者与讲述者之间新的张力也在形成。(推荐人:杨曜)
“悬梯计划”第一回:郭城、施政、林科
四方当代美术馆2022年7月22日-10月16日
四方当代美术馆意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实践,并针对中国年轻艺术家在初露锋芒后的积累阶段常缺乏相应支持的现状,发起“悬梯计划”为前沿领域内持续探索五年以上的中青年一代中国艺术家们铺展阶梯。2022年夏季,“悬梯计划”的第一回聚焦新兴技术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间越发纠缠的共生关系,呈现三位中国新媒体艺术家:郭城、林科、施政的三场平行项目“公园”“西方美术馆”与“慵懒的机器”,以每人占据美术馆的一层空间的形式进行。透过人类世生态、赛博生活、机器学习三种视角,展览项目似乎对应着四房建筑公园的山地、天空、湖水,亦仿似对一台机器的三层解剖:硬件、界面、程序。
在郭城的一系列雕塑、装置作品所围设的“公园”内,艺术家以明确的非人类中心视角,在作品中尝试捕捉那些沉入人类世地层的技术物件,回应着“自然”这一人造概念。置于室外草坪、需要从外部阳台俯瞰的《广告》则再次模糊了林科在“天空绘画”系列作品和墙纸延展出的虚拟空间,艺术家自己所描述和构建的“虚拟的现实”在屏幕的界面、现实的载体与自然的环境中游移。此种体验在观看施政的《Visioning Versioning I》时也有显现,在沉浸式声音和影像装置虚构的一个不断下沉的海底景观中,观者在缓慢的“垂直时间”中体验纯粹的感知。视觉中心之外,人跟声音同样作为一种感知操纵工具,参与到媒介技术与感知、时空意识的关联当中。(推荐人:杨曜)
相关链接
邵纯:“迷·体”
花厅计划,修道院公寓2022年3月12日-9月16日
策展人:富源
今年春夏,邵纯在修道院公寓二层构建的迷乱机体以错综复杂、华丽而脆弱的面貌,向观众展示了艺术家近年来对材料的持续考察和研究。艺术家将假发、鱼钩等日常物件与预制的软性液体容器和管道组合为新的场域特定装置,挑战观众对于物质界面与亲密感的体认与理解。透过复杂的机械装置及其营造的梦幻中带有诡谲的氛围,艺术家密集的劳动隐隐浮现出来——每一具“身体”都结合了艺术家对材料的考察、对界面互动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线性叙事进行直白呈现的抵触。如展览的标题所指,邵纯在展览中让形形色色的“迷”在各式各样的“体”中完成了一次次脱嵌与再嵌。在数个房间相互呼应的装置与物件之间游走,观众或许会发现这些材料之间的断裂与关联,终究无法确切知晓艺术家所执意探究的那个“迷”的核心是什么。正如最终的“体”所呈现出的一派蕴锋刃于温柔的场面,困扰(同时也诱惑)着每一个人的无解之题终将在日常复杂却平静无害的面貌下不断涌动。(推荐人:任越)
相关链接
“城市生息”: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2022年12月10日-2023年3月12日
总策展人: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
自2005年起,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持续关注城市和城市化进程,进行中的2022年第九届双年展的深圳展场,不仅活化了深圳原金威啤酒厂作为展览场地,同时推陈出新,首次在汕尾市海丰县的深汕特别合作区设分展场,走入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新厝林古寨,设立“成为城市之前”的分展览,让以一个关注于城市的双年展,突破了城市中心的惯性视角。早些时候在香港,“集籽种城”主题展览集结了50余家参展团队,借“种子”的概念——一种微不足道,却具备抗御困难的生命根源,把民间探讨城市、建筑及建构环境议题的,别具韧性的“种子”,置放于阳光下,推动其成长。今年“城市生息”这一主题的选取,重点关注“双碳”目标下,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建筑、设计与艺术领域的可持续思考与应对策略,本届深双还将可持续理念纳入展览全周期考量,提倡环境友好的展陈方式,在材料、技术、展览呈现与展后处理等各方面遵循环保原则。(推荐人:童亚琦)
周力:“桃花源·迹”
坪山美术馆2022年5月8日-8月20日
策展人:贺潇
“桃花源·迹”是周力的后疫情三部曲的第二部, 在2022年的末尾回忆艺术家探寻自我与外部世界、自然相处方式的轨迹,也许也映照了每个个体在这场时代闹剧中所经历的心迹。三部曲起始于艺术家对于春天的描画,在“桃花源·迹”中寻找着内心的疗愈与慰藉,尽管面对着一个破败的外部环境,凭借着对生命力的感知寻找着自我与生命的共鸣和交点。艺术家以桃花源为意象,创造了一个场域,由寻找桃花源的内心出发,向外延伸至一种桃花源式的世界观,而这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外部环境反应的内化结果。展厅里,也许每位观众都能窥见自己的影子。策展人贺潇与艺术家根据对观众感官体验的预设来进行作品布局的设计,巨大尺幅与小尺幅作品的穿插式动线使观众不断地转换观看方式,也正如艺术家创作过程中从整体和局部的视角中不断转换的过程,转化的过程也显现出艺术家对于绘画的解读,对于“所有的绘画都是抽象画”的诠释方式,以及“具象“ 与 ”抽象”仅仅是一种划分方式,而不是定义的解读。柔韧的粉色与坚硬的建筑废墟所形成的对抗关系,亦如每个脆弱的个体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外部抗衡,柔之下隐藏着坚韧力量。(推荐人:林佳珣)
相关链接
策划编辑/TANC编辑部
当她的纽约同行们还在为抽象主义的未来而争论不休的时候,爱丽丝·尼尔正在迫切地捕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