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实验”、“身体”与“社会”,由88件作品走进中国当代剧场的30年“实验”现场

Sep 16,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上海。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正在举办的“实验剧场30年”展览,以影像的形式,首度 呈现了中国实验剧场30多年的实践历程。这次展览由邱志杰、王子月策展,共展出剧场作品影像88件,时间跨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初直至2015年。参展艺术 家有三十年多来中国实验戏剧的中坚人物如荣念曾、张献、牟森、林兆华等,也有近十年来较有规模的民间剧团、创作平台如“草台班”、“新工人艺术团”、“纸老虎”、“后感性小组”、“总体艺术工作室”等。

近年来,城市中增加了不少富丽辉煌的大型演出场地,京沪深广等地中外经典作品的演出场次逐年有所增加。少数独领风骚的“实验”、“先锋”剧则以超高票价标显自己的“艺术价值”。阵阵台湾小剧场风伴随选秀热吹拂大陆市场也好不热闹。

中国当代剧场作品就是这些吗?三十年来中国“剧场”上曾有过哪些真正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举办的这次剧场作品影像展将过去三十年中国当代剧场发展的核心线索——“实验剧场”的大致轮廓呈现了出来。观众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线索连 接出不同的主线,并看到它们之间的交汇又重新分叉、演变。展览同期举办的荣念曾、王墨林、张献三位港、台、大陆剧场实验中坚人物的讲座,则勾勒了“实验剧场”、“台湾小剧场运动”、“先锋戏剧”这三种港、台、大陆剧场实验的代表形态。

▲ 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实验剧场30年”展览现场

这里,我们集中追索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实验剧场中几个关键词的演变,以此窥探中国实验剧场的整体脉络。

关键词一:实验

80年代初起至今,大陆、香港的实验剧场作品几乎同时展开了针对“剧场”各组成要素的解构运动。代表人物如荣念曾、张献、牟森,青年导演顾雷、李亦男、孙晓星等等。

▲ 中国大陆的实验剧场中坚人物张献导演的作品《集体舞》演出片花

《是分割线》

▲ 生于1986年的新生代剧场人孙晓星2015年的作品《——这里是分割线——》截图,是一个完全“发生”在网络空间的“赛博剧场”(Cyber Theater)作品 ,其不仅以线上作为”空间”,其语言、形式也是“赛博”式的。观看作品可访问:www.zhelishifengexian.org

这些作品解构“观演关系”——演员与观众的角色互侵,演出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交叠。作品如《香港样板戏》(荣念曾)、《红楼梦》(张献)、《有冇》(李亦男)、《——这里是分割线——》(孙晓星)等。

解构“剧场空间”——舞台空间多重分割、多重视角交叠,消除了舞台与观众席、后台的界限,刻意减少舞台的仿真效果、使演员语言的听觉效果与其所表叙的内容相疏离。作品如《审判卡夫卡之拍案惊奇》(荣念曾)、《百年之孤寂》(荣念曾)、《左脸》(张献)、《红楼梦》(张献)、《十个人的夜晚》(顾雷)等。

解构“专业表演”——将性格化的动作、台词解构为肢体动作、声响、音效,使非职业性表演、非专业演员登台。作品如《香港样板戏》、《集体舞》、《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张献)、《红楼梦》等。

解构“书写”——取消中心文本、作者书写及语言表述。这批作品以工作坊的内容、网络群聊等行为或事件替代个人书写,解放语言成规对叙述的压抑。如《拾日谭.爱在瘟疫蔓延时》(荣念曾)、《——这里是分割线——》、《舌头对家园的记忆》(张献)等。

这些剧场“实验”,使肢体表现、声音、空间等基本的剧场要素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释放。而这些成果也部分地被商业戏剧所吸纳,而集中表现为对剧场感官效果的加强:采用更挑动感官的表演方式,追求具有视觉效果的舞台设计——这些方式逐渐成为商业剧招引观众的“利器”。

关键词二:身体

 

▲ 香港实验剧场中坚人物荣念曾导演作品《夜奔》影像片段,以源自传统戏曲的身体表现、传统剧目、实验剧文本,营造出“实验”剧场

港台大陆三地自80年代伊始的剧场形式探索都与当时的社会主题有相当程度的关联。其中以“身体”介入进行反抗性表达,在“台湾小剧场运动”中表现突出。

1991年,王墨林创立了“身体气象馆”,用“畸形”身体(盲人、裸体、残疾身体)以及极端的欲望形式(如虐恋等),来表达对普世价值的抵抗。在大陆的剧场实验中,身体性的反抗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作品中,但这种反抗并不一定以身体为主要的表意媒介,如丰江舟的作品注重多媒体影像与肢体表现结合,而李亦男则强调演出者的实地参访、强调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将这两类作品相比较,看似前者强调身体的虚拟性,后者注重参演者的切身社会感受,其实对身体的在场性的强调均贯穿在这些作品间。

只是今天我们的“身体”与整个社会的景观化难解难分。如果说原来的剧场中的“身体”,是通过直接地“介入”社会现实以形成“抗议”,那么如今的身体,则是一种有意味的“在场”,身体是作为被观看的景观进行“言说”,而这也成为80年代剧场实验精神流变至今的最大吊诡之一。而这种吊诡,不仅仅体现在肢体类的作品中,也是大多数“社会剧场”类作品的潜意识。

当代“舞蹈剧场”通过对现代舞自身的反思做了很多剧场性的形式实践。它们力图打破西方现代舞的形式与观念对舞台上的身体动作以及人们潜在审美的制约,并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寻找基础的身体样态。文慧的《生育报告》、《和民工一起跳舞》、《和三奶奶跳舞》等舞蹈剧场作品,不仅将肢体的摆放位置、重心、连动机制,节律、肌肉松紧程度等等区别于西方现代舞视角,更试图通过这种身体样态的比照,寻找中国人自己安放精神的方式。

在荣念曾的推动下,近十年来实验剧场的一脉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各地传统舞台艺术形式的对话场域。在如《夜奔》这样的作品中,荣念曾以源自传统戏曲的身体表现、传统剧目、实验剧文本,营造出“实验”剧场空间。在实验剧场上,传统戏曲中身体的活动节点、频率,及身体与舞台空间的呼应关系都有所变化。但这些重置于实验剧场中的传统艺术形式(戏曲)不是一种借用,更不是一种装饰。它不是文化形态的具体展现,而是一种思考文化的可能性的“装置”。如果说荣念曾戏剧实验的内质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那么他的“实验”就不在于在剧场上解散了什么、摆放了什么,而在于驱使我们去探看剧场结构的内在缘由——是剧场空间的结构,也是社会生活、人类意识的结构。

李1
▲ 李亦男主创的《有冇》,是一部记录和体现真实的“文献剧”,由一群“90后”的中戏戏文系学生,通过一年的走访后集体创作而成,作品在蓬蒿剧场外、钟鼓楼文化广场和八条不同方向但通往蓬蒿剧场的小路上上演。

关键词三:社会

近十余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景观化,部分实验剧场走向更大程度的“社会化”。

“剧场”会组织一场社会调查,并将其成果通过视觉反应、行为引导、演出在公共空间、剧院空间(如李亦男的作品《有冇》);“剧场”会是发生在传统剧场空间内的一次多声部的讲述,但这种讲述不是一次性的,一次也组合不成一个主题,而是在不同人群和区域中持续、流动地进行(如李建军的《美好的一天》);“剧场”在展览场馆、工业园区等特定环境中,以影像、装置、声音、肢体表现等多种手段,展现历史故事、当代主流叙事与社会各阶层生存实情的对峙(如总体艺术工作室的《迷宫》);或者又试图在重新探访历史叙述与其发生场地之后,将它们以寓言形式重现于舞台(如总体艺术工作室的《理想国2华西村》)。

“草台班”、“新工人艺术团”则通过集体创作、非职业演员表演,面向社区、院校、工人集群巡回演出等方式,试图使“剧场”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人群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成为了“剧场”,演出主题的形成过程、舞台上的内容呈现、演出团队的生活方式等结合在一起,才是一场完整的“演出”。在这里,“剧场”解散了镜框中的自己,以重新组合于社会景观的方式,进一步寻求实验。

世界工厂▲ 赵川主持的“草台班”作品《世界工厂》演出现场

今天,中国当代实验剧场30年中的重要作品的影像被悬挂在美术馆干净的白墙上,循环上演着,人们可以摘下耳机静静观听。“实验剧场30年”展览所汇集的这总长约125小时的珍贵影像文献,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了解中国当代实验剧场实践的契机。然而,我们需谨记的是:真正的剧场不是悬挂在墙壁上的“表演”,它不是将一个世界展现出来,而是烛照它构型的秘密,并追问安放它的可能。因此,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现场”。

实验剧场30年

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 | 9月6日-10月5日
(美术馆周五、周六晚间可预约夜间看展,场馆可为留夜的观众提供帐篷)

 

撰文 | 张军

编辑 | 汪汝徽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肖全:他拍出了与他同代人的共振

时至今日,肖全“我们这一代”的作品更像是历史文献,见证了这一代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转型期的生活与工作;事实上,肖全仍是这一代中的一员,他“拍的是他与他的同代人的共振”。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