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林茨电子艺术节造出了一个B星球,但这里却并非逃离地球的出口

Sep 23, 2022   TANC
1Botond Kelemen, Balint Budai, Daniel Haas,《黑噪音》(Schwarzes Rauschen),摄影:Tom Mesic

“欢迎来到B星球” (Welcome to Planet B)!9月7日至11日间,多瑙河畔的奥地利古城林茨成为了人类与地球未来的布景。每年一度的林茨电子艺术节 (Ars Electronica)是全球最重要的数字艺术盛会之一,致力于通过探索艺术、科技和社会的关系着眼未来。本届电子艺术节聚焦当下的生态危机,邀请与会者们思索:我们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突破传统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B方案”(plan B)打造可供我们持续生存与发展的“B星球”?共有来自七十多个国家的近千位艺术家、研究者和活动家参与了本次展会,并吸引了七万余名观众造访了这个B星球。

2林茨电子艺术节年度电子艺术大奖颁奖典礼现场
艺术节颁发的年度电子艺术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是数字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包括电脑动画、互动艺术、数字社群等类别。今年的获奖作品从身体与身份、微生物世界、生态与文化遗产等多个角度与层面呈现了对我们社会及生态系统的全新认知,且设想对其的重塑。

 B星球在何处?

3Dan Tell, 《寻找行星B:天文学可视化与遥感如何引导我们走向人类的未来》(Searching for Planet B: How Astronomy Visualization and Remote Sensing Guide Us to Humanity’s Future),摄影:Tom Mesic
“B星球”的概念长期以来象征着现代科技对未来的想象。2021年出品的一部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为题材的纪录片即以《寻找行星B》(The Hunt for Planet B)命名。但这份想象往往过于浪漫化,也因此备受抨击。可被踏足的大陆,可供呼吸的空气,纯净的水土,丰富的食物与资源——对人类另一个栖居地乌托邦式幻想的背后是对地球不负责任的抛弃。“没有B星球”(There Is No Planet B)也逐渐成为生态主义的口号。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多次在演讲中强调,我们没有“B计划”,也没有“B星球”。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火星三部曲》的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也在2020年为英国《卫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作为一个多年来思索我们该如何在火星上生活的人,我可以向你保证,没有B星球”。
4Hypercomf, Markos Digenis,《海洋洞穴和底栖水磨石》(Marine Caves and Benthic Terrazzo)

在本届林茨电子艺术节上,B星球并非逃生的出口,而是地球本身。本次电子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主题展览“(反)乌托邦工作室:人类的巅峰”(STUDIO(dys)TOPIA – At the Peak of Humankind)。参展的作品以矛盾与冲突呈现人类行为对我们社会与生态系统造成的后果。人们向亚得里亚海中倾倒的废液导致水体中含氧量的降低,威胁了海胆的生存。而苏联境内的大豕草在苏维埃政权解体后,仍不断吸收着废弃厂房释放的有毒元素。我们还了解到,伍德苏铁这个雌雄异株的植物唯有雄性尚存于世。百年来科学家们不断试图寻找和创造它的雌株,至今未果。

5PDNB,《B星球的后数字化自然环境》(Postdigital Natures of Planet B)

在电子艺术节上的这个B星球,我们不再延续过往破坏性的关系与模式,而是尝试塑造其他形态的共存方式。联合国环境署提出,2021-2030这十年的关键词将是“修复”(restoration)。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密不可分。修复我们的环境也包括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与自然、与不同物种、与其他人类社群的关系。批判之外,电子艺术节上该展览中的作品也揭示了新的共存的可能。观众可步入一片人工神经网络中,体验并影响周遭视听效果的运转与变更。PDNB艺术小组的《B星球的后数字化自然环境》(Postdigital Natures of Planet B)则探索了自然、建筑、虚拟环境间的重叠和愈发模糊的边界。可再生与循环,可被3D打印的材料成为人类生活与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人不再只是空间唯一的建造者和操控者。动物与植被,大自然的新陈代谢共同塑造着我们的住所,人类的活动也融入了它们的生命韵律。

6Mauricio Lacrampette, Santiago Valdivieso, Diego Gajardo, Lucas Margotta,《液态天空》(Liquid Sky)
7CoBot Studio研究项目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愈发尖锐的社会、政治、经济矛盾和生态危机促使近年来诸多艺术展会以探索新的共存方式为议题。比如2021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即以“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为主旨。正在进行中的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主题“米仓”从印尼农村传统的资源存储和共享模式出发,讨论新的集体性的文化、思维与社会实践模式。

在威尼斯,我们看到建筑师与工匠、记者、电影人等不同领域的专家携手;在林茨,对共同生活的讨论也以跨领域的合作为基石。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创作,相信B星球和“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不过它也叩问:“但这如何实现?”在为期五天的电子艺术节上,它鼓励到会者们设想多层面的转型和新生的B星球的特质,以及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该如何共存?

 关于未来图景的多重想象

8Charles Amirkhanian, Carol Law,《异想时刻》(Hypothetical Moments),摄影:Florian Voggeneder

自1979年创立以来,“未来”一直是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关键词。2009年落成的隶属于它的兼具展览、教育与学术研究功能的林茨电子艺术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也以“未来的博物馆”(Museum of the Future)作为标语。在这份对未来的愿景中,艺术与科技共同塑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创始者们就包括电子音乐人、科幻小说家和计算机艺术家等使用多种创作媒介和跨越艺术与科学界限的实践者。

9机器人“SPA12”亮相首届林茨电子艺术节

大众媒介和机器人是首届电子艺术节上最为醒目的主题。当年的“声音云”( Klangwolken)项目探索了媒介被分享与传播,并将个体联结的潜力。开幕日晚,布鲁克纳的第8号交响曲借助电子外放设备在林茨的各个角落被公放。当地的居民也可从自家的收音机中聆听着电台的转播。奔波中的出租车司机纷纷打开车上的广播,将音乐散播到城中各处。由此无线电设备同时承担了接收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并通过声音将社群整合在一起。首届电子艺术节的另一个亮点是从美国远道而来的机器人“SPA12”。它在林茨繁忙的商业街上亮相,与行人互动和对话。

10首届林茨电子艺术节展览现场

四十多年间,“未来”的图景不断被刷新。1979年的未来对如今每天使用社交媒体、向智能客服提问的我们而言再寻常不过。艺术节这四载以来的主题仿佛一部当代科技的编年史:从“联网艺术”(1989年)、“基因艺术:人工生命”(1993年),到人工智能:另一个我”(2017年)。它的主题也愈发展现出对科技的质问和科技对社会影响的反思。比如2019年的艺术节关注“数字革命的中年危机”,而今年“欢迎来到B星球”的主题则探索对生态系统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认知与建设。

11首届林茨电子艺术节展览现场

从本届电子艺术节的角度反观四十多年前对未来的设想,媒介组织性和连接性的潜力与后果在如今依旧是被热切探讨的话题,而对人与机器关系的追问与讨论也到达了另一番深度。首届电子艺术节上的新奇玩意现已深深融入我们文化的肌理,且是塑造未来的B星球上社会生态的重要元素。

 

 声音的探索,声音的预言

12Christian SkjØdt HasselstrØm,《μ》,摄影:Tom Mesic

延续着林茨电子艺术节的传统,声音这一媒介在本届艺术节上同样占据着关键的地位,展会也开辟了“声音公园”(Sound Park)的单元。奥地利艺术家Werner Jauk提出了聆听作为一种“B计划”的倡议。声音可以让我们从别样的角度认知我们所处的环境与系统,也可成为一种组织的方式。今年组委会颁发的电子艺术大奖互动艺术领域的优异奖(Award of Distinction)项目《永恒的回归》(The Eternal Return)以风演奏多件前哥伦布时期的传统乐器。不同的风向会让它们奏响不同的曲调。风成为了历史与当下的纽带,观众借助它可聆听到来自遥远时空的声音,将我们带向祖先对自然的理解与远古的智慧。与声音相仿,风看不见也摸不着,是自然界隐藏着的一股力量,它的规模和重要性常不为我们所了解,却能遍及各处、影响深远。艺术家Kat Austen在作品《这片土地不是我的》(This Land Is Not Mine)中交汇了德国与波兰边界的矿区卢萨西亚当地的不同声音,那里也是索布这个少数民族的家园。作品里既包括那里日常生活的声景,也有艺术家用自己研发的仪器录制的当地水流中化学成分的声音。声音在此不仅是展示,也是抗议。它诉说了纯净故土的失去以及当地文化与生态在矿业衰落后的重建。

13霍莉·赫恩登, 《Holly+》,摄影:Andres Manon

艺术节上固然有大量的作品将科研的手法与数据整合进艺术创作与表现中,但也不乏通过艺术影响对科技的思考与实践的作品。在艺术节上颁发的由欧盟资助的启动奖(STARTS Prize)中的“艺术探索”类别就授予以艺术来转变我们对技术的考量、运用与感知的项目。今年的获奖作品《Holly+》由音乐艺术家霍莉·赫恩登(Holly Herndon)和Mathew Dryhurst(马修·德莱赫斯特)创作。Holly+是一个音乐创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它上传一段声音的素材,平台会将其转化成霍莉本人的声音回唱。此外,Holly+还建有一个DAO(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成员可拥有它的DAO加密代币。成员可投票决定由Holly+制作的声音范本的商业用途。使用霍莉的数字声音的作品所得的任何利润由创作者(50%)、DAO社群(40%)和霍利本人(10%)分享。Holly+作为一个定制音乐的创意平台也因此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合作经济模式。评委会表示,“它可在改变音乐产业中版权和知识产权的权力架构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同时提出数字经济、数字主权和数字身份如何相互依赖的问题。”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例,评委会说道:“艺术家在21世纪社会中可以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预测对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的创新中带来的风险、挑战与机遇。”

 

“艺术、科技和社会的盛会”:

开放商业转化的可能 

14

Hosoo Co.,Ltd., Yatuaki Kakehi Lab, 东京大学,ZOZO NEXT, Inc.,《氛围编织》(Ambient Weaving)

本次电子艺术节的九百余名参与者中除了艺术家外,也有诸多工业界和商界的代表。宝马、思科、日经等企业是艺术节未来实验室(Futurelab)的合作伙伴。艺术节启动奖的创新合作类别也尤其鼓励艺术和工业或技术的携手。这让我们看到艺术与科技跨界合作中潜在的商业价值,而这番商业价值兼具社会和文化价值。宝马在本届艺术节上的项目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探讨了气候与能源危机时代的出行与移动性。获本届启动奖荣誉奖的项目之一《氛围编织》(Ambient Weaving)则通过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西阵织工坊细尾、初创时尚科技企业Zozo Next和东京大学三方的合作,试图让有千余年历史的西阵织工艺在当下焕发新生。通过最新的科技,周遭环境包括湿度、温度、光线在内的各种信息都会被编织进绸缎中。它的色彩、纹样都会随着这些信息改变。由此产生的织物一如既往的华美,也极具商业潜力。人与服饰、工艺、环境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也让我们重新思考衣物在如今生态与文化系统中的意义。

15《阿凡达机器人咖啡屋》,摄影:Keisuke Tanigawa

本届电子艺术大奖数字社群类的金奖得主《阿凡达机器人咖啡屋》(Avatar Robot Cafe DAWN ver.β)推出的并非产品,而是服务。它同时增进了社群的经济收益且改善了社会关系。这是一家在东京日本桥实地运营的咖啡屋,那里的服务员都是机器人,由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远程操控。他们可通过机器人与顾客和其他服务人员聊天互动。这个咖啡屋以及为此特定打造的机器人为传统上难以就业的残障人士提供了工作机会,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让他们为当地社群做出了经济和社会贡献。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并非只是工作室中的理论与模型。它可以转化为切实的操作,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变革。

16张天怡,《植物智能计划》,2021年

林茨电子艺术节以作为“艺术、科技和社会的盛会”所著称。“欢迎来到B星球”是一份邀请和对未来的期许。但9月初的林茨并非一座乌托邦。在创造力的背后,是行动力与执着。艺术家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携手,将艺术创作转化为研究性与社会性的实践。解决地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是修复自然,也是重新认识和塑造我们的社会系统。这个“B星球”让我们看到,如果我们做出行动,无论是小至咖啡馆,还是大到区块链的层面,皆有可能深化变革。在林茨,与会者们向我们展示了最前沿的科技与艺术创新。但如艺术节的总监格尔弗里特·施托克(Gerfried Stocker)所言,“当下,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创新项目乃是我们自己,关乎我们作为一个全球社群迎接挑战的能力。”B计划能否顺利开展基于对人性的反思和再造。而B星球上的人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撰文/赵文睿

编辑/叶滢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来自林茨电子艺术节 (Ars Electronica)

 

再回冈山:在全球游牧的泰国艺术家提拉瓦尼怎样策划这个三年一届的日本国际艺术祭?

这些全球在地化的艺术祭为国际策展人与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体制外”的异质空间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