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乌尔·德·凯泽《重新再来》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展览现场
近三年,由于疫情带来的物理限制,不少艺术家只能居家或在有限的空间内工作,基于日常生活创作的新作品大量地涌现。在疫情政策较为谨慎的区域、以及较为年轻的艺术家群体里,这一主题更是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由日常经验进行自我与社会的审视,这一题材自印象主义后便繁荣至今,更是许多艺术家最直觉性的灵感来源。站在现时社会图景与艺术史发展至今的纵横交汇之处,这其中哪些作品会在大浪淘沙后成为构建文化的基石,哪些又会在疫情过去后被遗忘?艺术家应该怎样地由具体的日常物件抵达绘画?创作者、画廊、藏家及各个身份的行业参与者,在每个时代变迁的周期节点中都努力地建立相关的共识。而在持续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的创作,或许是在新绘画中建立全局观与经纬的一块拼图。
拉乌尔·德·凯泽《重新再来》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展览现场
拉乌尔·德·凯泽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的个人展览《重新再来》(Replay Again)集中展示了艺术家从1980年代末直至千禧年代初期的作品,包括经典系列《来吧,再来一次》中的代表作,梳理了他基于极有限的几个日常生活中的视觉素材反复创作、不断演进的绘画表达,或许能为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拉乌尔·德·凯泽《重新再来》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展览现场
这场展览本身的存在就已是一种提示。拉乌尔·德·凯泽晚年的作品使得空间沉静又充满流动的禅意,与外界的炎炎夏日及浮躁隔绝开来。极简的几何色块或线条中压缩了丰富的细节与无形的引力,吸引着长久的或远或近的凝视,令观众寻回久违地观看实物艺术作品而非屏幕时所带来的灵魂共振,唤起并识别本雅明所言“艺术品的灵光”。
最近,基于屏幕的观看及传播方式,使得大多广受欢迎的作品,更普遍地聚焦于情绪与观点的确认,由此可以通过观看获得认同与共鸣,也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当下人们客观的心理需求。而拉乌尔·德·凯泽的绘画则更像一个谜:越长久的凝视,就会发现越多的未知趣味。这种体验仿佛德·凯泽所喜爱的爵士乐般充满节奏与即兴意趣,又像是在持续地探寻如史蒂文·雅各布所说的“没有最终解的问题”—— 越深入,则越觉宽广浩瀚。
循环:从日常生活抵达绘画的路径
由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进行的艺术创作及相关的实用主义美学思想,有史以来一直是众多艺术家进行艺术实践的核心切入点之一。近年疫情造成的物理活动空间的客观限制,更是使得这一方法几乎成了这几年间新的艺术生产的最主要的手段。然而,如德·凯泽般地从日常经验抵达他独具一格的视觉图像的实现路径,不仅至今仍属罕有,更是在目前有同质化趋势的绘画语言中显得愈加难能可贵。这一路径反映了艺术家对于图像实践的熟练掌握、对于绘画性本质的天赋般的直觉、以及对于绘画自主性长久的反复实验。
拉乌尔·德·凯泽,2007年,摄影:Stephan Peleman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2号》,2001年,布面油画
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家举重若轻的表达及压缩于简化图像之内的多层次的实验,使得德·凯泽的绘画最终视觉呈现的图像流动而临时,明确又朦胧,亲近又神秘。史蒂文·雅各布如此形容:“拉乌尔·德·凯泽作品在精神领域和有形物体之间,在图画平面和三维存在之间,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在概念的严肃性和俏皮的讽刺之间摇摆不定。” 这种对于图像与空间的独特演绎成为了贯穿德·凯泽数十年创作的最为人印象深刻的视觉特征。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5号》,2001年,布面油画
与当下许多新兴的明星艺术家相比,德·凯泽可谓大器晚成。1992年,艺术家62岁时参与了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才正式地登上了国际舞台。“德·凯泽比起同代或是更近代的任何艺术家来说,都更加努力地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而他所拥有的只是自己纯粹的天赋与信念。”如罗伯特·斯托所言。
演进:绘画的自主建构
1960年,拉乌尔·德·凯泽与罗杰·拉威尔、艾蒂安·埃利亚斯、雷尼尔·卢卡森一同发起了“新视野”艺术小组,在波普艺术、色域绘画、几何抽象主义及硬边绘画的基础上探索抽象艺术的新方向。与组内其他成员不同的是,德·凯泽并非从目的论的角度明确地回应或反向地对照既有的艺术,而是进行超脱于此框架之外的、完全基于自主的绘画。
诚然,德·凯泽的创作还是可以从各种已知的角度进行投射般的外部性阐释——他将日常经验转变为绘画语言的方式、从具象物件中截取和提炼的抽象符号、图像构成可与某主义的表征特点或哲思构造跨时空的参照等等,不一而论;但由其自身出发,德·凯泽的绘画很难从任何流派或主义进行界定或分类。
拉乌尔·德·凯泽,《在六之前 P.5》,1986年,布面油画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来一次 8号》,2001年,布面油画
“除了纯粹的自主性绘画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形容可以整合德·凯泽一生的实验与工作方法。”(史蒂文·雅各布)这一特质贯穿了德·凯泽基于几个“元主题”的一生的创作,在其晚年的“Re-”(重复、重来)中尤为突显。
卓纳画廊2001年于纽约为德·凯泽举办了《来吧,再来一次》个展,2021年于香港为他开设线下回顾展及线上《新视野:致敬德·凯泽》特展,及现正开放的《重新再来》个展,清楚地梳理了艺术家在重复创作中抵达绘画自主性的脉络。
《重新再来》,循序渐进
在纪录片《拉乌尔·德·凯泽:归途亦是旅程》中,艺术家表示,他从徒步旅行中得到启发,虽然归途和来时的路是同一条路,但重返的路途也仍然是一段焕然一新、自主地、完全不同的旅程体验。这不仅可以看做对于艺术家基于绘画自主性创作模式的隐喻以及他循环演进至晚年的“Re-”系列的参照,也可作为当今的创作者该以何种方式介入艺术史的启示。
在历史的每个十字路口,艺术家常会在归纳过去的已知经验的基础上试图演化与革新。每一个当时的“新艺术”的时态,构成了线性连续的艺术系统。绘画发展至今,不难观察到相似的模式在螺旋式地重演及推进。如今,对于艺术史的挪用与映射不仅已成为一股“复古”的新潮流,也成为观看与评价的惯性思路之一;无论是创作者或观众,似乎都存在一种套用的思维,需要通过已知的经验去确认新的存在性意义。而拉乌尔·德·凯泽对于绘画的自主性的构建,以及他自身循环演进的创作手法,则是对类似的线性思维的及时补充与拓展。
拉乌尔·德·凯泽,《无题》,2006年,布面油画
拉乌尔·德·凯泽的绘画在业内广受赞誉。哈罗德·安卡特称“每次看到他的绘画,都会让我产生冲进工作室去画画的冲动”,瑞贝卡·莫里斯表示“我要像他一样,创作出他那般的作品”,克里斯·奥菲利评论他的创作“抵达了我们少有人敢于深入的地方”…… 拉乌尔·德·凯泽对于同辈及后续的艺术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被誉为“画家中的画家”。然而,如何将他基于日常的创作手法及纯粹的绘画自主性的绝妙之处为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所了解、熟悉,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拉乌尔·德·凯泽,《哈尔门站》,1984/1985年,布面油画
拉乌尔·德·凯泽与卓纳画廊创办人大卫·卓纳在《来吧,再来一次》展览现场,纽约,2001年
这样的视角的补充及脉络的梳理工作需要画廊及策展人长久、持续的投入,同时也是画廊在行业中除销售外理应发挥的职能之一。近一个世纪前鲁道夫·卓纳在欧洲从创办科隆博览会、1993年其子大卫·卓纳在纽约成立卓纳画廊并系统性地梳理欧美现当代艺术、1999年卓纳签约69岁高龄的德·凯泽……卓纳画廊的发展与艺术家相互成就的过程可称得上业内典范。
在亚洲,卓纳画廊香港空间从四年前开始陆续展出麦克·博伊曼斯、尼奥·劳赫、吕克·图伊曼斯、约瑟夫·阿尔伯斯的作品,并在去年与今年带来两场拉乌尔·德·凯泽个展;从具象到抽象、从叙事性到概念性,循序渐进地为观众勾勒出艺术史的上下文。画廊的官网线上展厅和微信小程序特展,也是对于如今线上观看模式的适配及对于线下展览的补充。
拉乌尔·德·凯泽《重新再来》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展览现场
对于创作者而言,如德·凯泽般地建立绘画的自主性,不失为面对未知的一种长期主义的应变之道。拉乌尔·德·凯泽的绘画,以开放的姿态包容许多看似矛盾的特质:直观又隐晦、静谧又极有节奏、简练又丰富。重新梳理德·凯泽的作品,使得他在艺术家之外的更广泛的大众视野中更为人所了解,不仅是回溯时空纵游而上地对艺术史的普及与传播,更是一种跳脱于已有分类之外的超然视觉享受的分享,更有益于当代绘画的全域视野中经纬的建立。
撰文/黄韵奇
*本文图片由拉乌尔·德·凯泽家人与卓纳画廊提供,
©拉乌尔·德·凯泽/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比利时SAB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