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在维多利亚港看“国之瑰宝”:香港故宫筹建五年后开馆,九大展览遍历古今

Jul 11, 2022   TANC
1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楼外貌

位于香港西九龙文化区、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兴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宫)携七个专题展览与两个特别展览于2022年7月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呈现914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包括166件国家一级文物,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创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该博物馆由香港特区政府于2016年12月正式宣布兴建,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捐35亿港元成立。香港故宫旨在推动公众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研究和欣赏,并与世界重要文化机构紧密合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2公众于开幕日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3公众于开幕日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4公众于开幕日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相较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定位于华夏文明,其南院院区以亚洲文化艺术为视角,强调中华与亚洲文明的交流史,新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则强调 “从香港角度演绎故宫文化”,以“连接”为任,贯通古今与中外、连接香港与内地,也贴近世界观众的生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Dr. Louis Ng)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称,希望在展示香港故宫文物时能体现出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特点,策展人在九个展厅中从多方面表达故宫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收藏、生活文化史、器物史等不同角度呈现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 ,鼓励不同学科的表达,并融入创新、现代的多媒体艺术与产品。
5(传)顾恺之,《洛神赋图》(北宋摹本),北宋,十一至十二世纪,故宫博物院藏
开馆展览中的两个特别展览分别以“国之瑰宝 ― 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和“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为题,展出百余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和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稀世珍藏。其中,“国之瑰宝”分期展出30件书画名作,包括国家一级文物、故宫博物院院藏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宋摹本,属存世《洛神赋图》中年代较早之佳作,被乾隆定为“洛神赋第一卷”,珍藏于御书房。作品不书赋文,以连续的构图描绘了曹植写就的《洛神赋》中的多幕情景,画面敷色浓艳,用笔如春蚕吐丝般细劲绵延,人物几乎与山、树等大,体现出古朴稚拙的六朝绘画遗韵。
6孩儿枕,河北定窑,北宋(960-1127年),故宫博物院藏

专题展览“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则以陶瓷史为线索呈现故宫博物院收藏。吴志华馆长特别推荐的展品也在此中呈现——北宋时期的白釉孩儿枕,出自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河北定窑,称得上故宫最出名的陶瓷藏品,同类传世品极为罕见。清代乾隆帝甚爱定窑孩儿枕,曾赋诗多首:“伏猶曲四体,醒自瞪双睛。怜而供人寐,已恒寐不成。”吴志华馆长在采访中也表达了对孩儿枕的喜爱,除了其蕴藏的好梦美意,这件藏品也代表着文物铸型手工的最高标准。

7

8展厅9:“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展览现场

香港故宫的开幕展由香港故宫与故宫博物院共同策展,以轮换方式展示914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其中不少藏品是首次赴港展出。除了由香港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机构借出一百多件展品,特别展览“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中亦会展出由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借出的十三件珍贵藏品,它们与111件故宫珍宝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9郎世宁,《狮子玉》,清乾隆八年(1743年),故宫博物院藏

该展厅中的珍品包括郎世宁的绢本水墨作品《狮子玉》,是清乾隆八年(1743 年)时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进献的贡品,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同样来自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赵孟頔《人骑图》。卢浮宫博物馆借展的藏品则包括拜占庭帝国巴列奥略王朝时期(约 1300–1350 年)的圣佐治屠龙图圆形画及萨珊王朝(四世纪)的马首。

10展厅8:“国之瑰宝 ― 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览现场

特别展览“国之瑰宝 ― 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中展出30件中国书画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晋、唐、宋、元历代名作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展览分三个展期、每期一个月,每月到访的观众均可欣赏到不同的顶级书画。由于书画文物的特殊性质及收藏、保护的严苛条件,故宫博物院馆藏珍贵书画藏品每次展出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展出后需回到库房“修养”三年以上,观赏此次展出的名作的机会可谓不可失。

在《洛神赋图》外,亦有元代赵孟頔的晚年代表作《秋郊饮马图》,是其擅长的人马图,将唐人的青绿重彩法与宋以来的文人笔墨法加以融合,描绘清秋郊野,红袍圄官在池畔牧马的生动景象。此卷后幅有元代柯九思及清代的弘历、汪由敦的题跋,元以来曾经诸名家收藏。

11(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南宋,十二世纪,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赵伯驹(传)所绘的《江山秋色图卷》未署名,由明太祖长子朱标将之定为南宋画家赵伯驹之作。该画卷结构精妙,以青绿为主调,绘崇山峻岭、江河涧溪。作品布局宏大、雄浑壮阔,有北宋山水之气派;又意境优雅秀逸,着色艳而不俗,具文人画之古雅与写意特征,正如明董其昌称其画“精工之极,又有士气”。

12赵佶,《楷书夏日诗帖》,北宋,十一至十二世纪,故宫博物院藏
13米芾,《行书研山铭卷》,北宋,十一至十二世纪,故宫博物院藏

该展览中还有唐代虞世南(传)的《行书摹兰亭序帖卷》、北宋徽宗赵佶的《楷书夏日诗帖》等国家一级书画文物,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行书研山铭卷》手卷更是首次于境外展出。该作为米芾收藏南唐后主李煜旧物“灵璧研山”后所做,卓然挥毫、运笔迅捷多姿。米芾行书大字传世甚少,此作堪称代表。

专题展览则从紫禁城建筑、生活、器物、历史等多方面为观众勾勒出故宫风貌,前五个展厅分别展出“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并有展陈香港故宫首批馆藏的“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与香港本地多媒体艺术家与跨界艺术家参与的“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展览。

14展厅1:“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展览现场
15展厅1:“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展览现场

“紫禁万象”以179 件故宫典藏介绍清代紫禁城,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清崇德年间(1636–43 年)的大清受命之宝,这是乾隆皇帝亲自整理出的25封印中第一顺位的印。该展厅还有清乾隆年间(1736–95 年)的《万国来朝图》及清乾隆十一年(1746 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宝塔等稀世藏品。

16展厅2:“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览现场

从宫廷生活史视角梳理故宫博物院藏品的“紫禁一日”中则在展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岁朝行乐图》、清乾隆年间的云龙纹执壶等300多件文物,呈现宫中人物的衣食起居、治国理政、家庭喜忧等情景,展示十八世纪紫禁城的内日夜生活的点滴。

17展厅3:“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展览现场
18洗,河南汝窑,北宋(960-1127年),故宫博物院藏

三号展厅“凝土为器”是中国陶瓷史的缩影,169 件展品均为各时代精品,其中有66件国家一级文物。定窑孩儿枕以外,还有出自河南汝窑的瓷器“洗”,北宋汝窑以其仅供宫廷的天色青瓷名重于世,但只生产了二十年,传世的汝窑瓷自南宋时起已极罕有,现存世品不足百件,如凤毛麟角。

19白釉塑贴鲜红釉蟠螭蒜头瓶,景德镇御器厂,明嘉靖(1522-1566),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还有明代德化窑出品的白釉达摩渡江立像,德化瓷乳白如凝脂,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宗教塑像与经典文学人物;及明嘉靖年间由景德镇御器厂出品的白釉塑贴鲜红釉蟠螭蒜头瓶。

20展厅6:“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展览现场

在“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中展出的则是香港故宫的部分首批馆藏,博物馆已经收到的私人赞助者的捐赠,包括Betty Lo和Kenneth Chu捐赠的946件来自梦蝶轩收藏的金银中国古玩,其中亦有正在该展厅展出的明代(15-17世纪)龙纹束髻冠。吴志华馆长亦在采访中提到,建馆以来已经收到数次私人捐赠,品类包括古代金银器、明清官窑陶器、青花瓷器及民国时期画作等。

在七号展厅“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中,香港故宫邀请本地的多媒体艺术家与跨界艺术家参与针对香港故宫藏品的理解与再创作,真正体现“从香港角度演绎故宫文化”。“故宫文物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我们希望通过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演绎和新的诠释,以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吴志华介绍道,“这也更贴近年轻的、接触现代艺术更多的观众,起到连接古代与现代的作用。”

21梁基爵,《庆》,2022年

“古今无界”相较其他展厅更灰暗,(背景)以黑色为主。其中展出的艺术家梁基爵的作品《庆》,其灵感来自香港故宫所展出的宫廷乐器“金钟”和“玉磬”,作品的结构创意来自于香港的节庆烟花汇演,通过 31 条声道的音响设备和 12 种音效来呈现这一盛会。

22陈家俊,《冥冥之钟》,2022年

陈家俊的《冥冥之钟》灵感则来自所展出的清宫珍藏的机械时钟。艺术家认为世间万物冥冥之中都有既定的规则,这件作品用现代机械设计回应传统机械设计,同时演绎了规律和混沌两种相对的时间。

23张瀚谦,《浪书》,2022年

吴志华馆长还提到张瀚谦的作品《浪书》,这个动态书法装置,由人工智能引擎驱动机械臂,分析书法名作后学习它们的特点,模拟书法家手部动作,重现运笔的过程,让观众感受书写的节奏和力量。

24

25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楼外貌

这座位于香港维港之滨、形似方皿的建筑由香港本地建筑师严迅奇(Rocco Yim)设计,占地约1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共设9个展厅,总面积达7800平方米。建筑展现了对传统美学韵致的全新演绎,其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建筑、中国艺术与香港城市景观三大元素。严迅奇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借助现代建筑的语言,结合香港中西融汇的都市文化,重视公共空间的运用及与公众的互动,同时受紫禁城建筑群启发,于不同的细节中引发对故宫的联想。”

26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楼外貌
27二楼南中庭

香港故宫的外观设计撷取了中国古代艺术文物造型的精粹,“上宽下聚、顶虚底实”,也助于空气流动和藏品保存。外墙镶嵌了3999块曲面铝合金“琉璃瓦”,凸显厚重的历史感。博物馆正前方的入口广场上,数十块透光玻璃板相间,蜿蜒向前,模拟故宫金水河。

28博物馆正门
29四楼西中庭

从正门穿过,10扇金色与朱红色为主的迎宾门,呼应紫禁城的大门。每扇门分布的九行九列81个玻璃门钉,可以在不同光线下变幻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博物馆三个中庭空间的设计,参照紫禁城中轴水平递进的空间布局,博物馆中庭的空间垂直递进,将不同楼连成一体。大楼地下大堂、二楼及四楼的中庭天花吊顶,以现代手法演绎紫禁城内宫殿屋顶的琉璃瓦铺设。地面大堂中庭参照了紫禁城屋顶的金色天花,九龙吐水、朱扉金钉等中华传统元素均有呈现。

该馆外墙清水混凝土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这是香港第一座高倾角、大面积的倾斜清水混凝土外墙建筑结构。清水混凝土作为具有现代主义的建筑表现手法,因不加修饰,呈现混凝土的“素颜”状态,很有表现力。并且此次工程并非单纯展现建筑原始状态,而是在浇筑之后,用人工锤敲出富有年代感的肌理纹路,呈现出像城墙一般原汁原味、古朴厚重的底蕴。针对建筑设计,在开馆前既有异样声音称“不敢恭维”,吴志华馆长也提及有观众对现代设计、多媒体艺术等融入展览表示不理解,但或许触发争议、讨论也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第一步。

在关注国际文化交流、香港特色的文物展示以及与现代艺术的互动之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亦是香港社区的文化资源。开馆同时,香港故宫的各项教育与公众活动也正在启动。在8000平方米的展厅外,香港故宫还有一个1600平方米的教育中心——故宫学堂,博物馆计划在其中开展文物修复及古建保护工作坊、剪纸、陶瓷工作坊等,希望带领更多的小孩、学生参与其中,并把该系列活动拓展到学校、社区中。吴志华馆长还提到,将来会计划元宵节花灯活动等在户外艺术公园、草坪上的活动,希望观众可以积极动手动脑动眼睛,去参与文物文化的认识与创新。

采访、撰文/杨曜

 

* 若无特别标注,

本文图片均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提供

“在为万物取名之前,世界并不存在”:贝唐·拉维耶的“移花接木”

被颜料覆盖的钢琴、被当作雕塑底座的海尔电冰箱、对迪士尼漫画中美术馆场景的复刻——拉维耶将现成品从原本所属的语境中剥除,营造了新的开放性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