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9月1日,曾在伦敦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引起轰动的《雨屋》将首次登陆亚洲,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示。8月29日,《雨屋》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进行了媒体预览。这件由英国艺术团体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创作的大型互动装置艺术作品2013年在MoMA展出时,曾吸引6.5万名观众参与,人均排队时长超过3小时。《雨屋》的独特之处在于:当观展者置身其中时,可自由地在滂沱大雨中穿梭、嬉戏,却丝毫不被淋湿。
▲ 余德耀美术馆的《雨屋》展览现场。这个版本的《雨屋》由原来的100平米增至150平米,为历来面积最大的版本
在预览现场,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余德耀先生表达了他于2014年收藏这件作品的初衷:
我深受感动,不仅因为这件作品的概念既抽象又迷人,而且因为它与每个人产生互动的方式。每个身体和灵魂都能够体验与水之间的关系。
2014年,余德耀美术馆收藏了这件作品之后随即与兰登国际讨论了将作品带到中国展出的可能性,为了让更多的中国观众可以可以在这个颠覆自然法则的空间中获得独一无二的“超现实”体验,兰登国际为余德耀美术馆量身打造了第三个版本,把原先100平米的作品扩展到了150平米,为历来最大面积的《雨屋》。
据悉,余德耀美术馆还计划与大众集团合作,将《雨屋》带到北京。
《雨屋》将“雨”这一自然现象变为了人造景观,利用交互技术使人在雨中漫步而不被淋湿:在参观者走入“雨”中之后,作品中安装的摄像机会根据参与者的各个身体部位制作3D图像。由图像信号转换成的控制信号可操控“雨”的分布。不过,如果在“雨”中奔跑,“雨”在引力作用下仍然会不受控制地飘落到参与者身上。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兰登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奥特克拉斯表示,除了视听效果以外,他认为吸引人们来体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参与者能够自己控制‘雨’,也被‘雨’所控制”。
不过,对于《雨屋》的受欢迎程度,兰登国际自己也始料未及。“我们一开始甚至认为观众对这件作品兴趣不大,但他们表现出来的热情让我们大吃一惊,”奥特克拉斯说。与吸引观众相比,他更感兴趣的是观众和“雨”的互动。他表示:“我们不会去控制观众,让他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理想的话,我们甚至希望观众不去看流出来的图片,而是来进行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样才会对作品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断。”
专访弗罗里安·奥特克拉斯
Q: 《雨屋》的创意一开始是从哪儿来的?作品的成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A:《雨屋》的创意来自一个很糟糕的尝试。一开始我们的想法是使颜料从很高的天花板上飘落下来以形成一幅画,但因为环境条件,比如风向、下落速度等很难控制的因素,颜料容易偏斜,画面很难成形。后来我们想,既然可以泼洒颜料,那么我们也可以制造降水。而且,如果它能变成可参与的过程,使人走在里面就可以控制雨水的走向,我们觉得会很有意思。当时有人问我,你觉得这个作品做多大比较好,我说可能100平方米吧。就这样,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项目最初的创意就确定下来了。不过,去实现这样一个想法却花了我们一年半的时间。一开始我们想的很简单,但要真正地让雨水从天花板上降落下来还需要考虑水压、水的清洁和循环等等问题,所以最后我们制造了一个由很多系统构成,并由计算机控制的大型机械。我们先把在工作室的作品初版给委约的基金会看,结果所有人淋成落汤鸡,不过所幸他们仍然觉得可行,支付了费用,使得修复过的作品很快在巴比肯中心展示出来。
Q: 你们希望《雨屋》最终呈现一个怎样的效果?这一效果是如何通过声、光等手段实现的?
A: 我们的目的不是用声、光、色去创造3D人造秀,而是用极简的方式诉诸感觉或事物来引起人们的反应。比如现场的声音完全来自雨声。当然我们并没预料到雨落在巴比肯中心的混凝土地面上会产生奇妙的回声,而且这种声音正符合人脑所适应的那种背景噪音的频率——尽管声音很大,但仍然会有使人沉静下来的效果。这不是我们有意为之的,但却成为作品的重要元素,它使你忽视自己的某个感官,由此产生一种孤寂感。而光的呈现也是为了雨的突显。平时下雨的时候,你抬头看天,却看不到雨,因为雨的显现需要光。我们希望观众的关注点可以完全放在雨上,而雨的四周则是看不到的无穷无尽的空间。不过光的最终呈现也有它的偶然性,我们计划中的光线看起来更像人造光源放射出的。在巴比肯开展的第一天,有摄影团队来拍影片,我们看到他们用的大灯, 就立刻决定换成他们的。在MoMA办展览的时候,由于地面不是混凝土结构,所以声音会有点小,不过我们用了布料来吸收光线,所以那一版本的《雨屋》能使人体会到更强烈的无尽感。
▲ 光线和声音的配合使“雨屋”有种无穷无尽的感觉
Q: 是什么契机让你们把《雨屋》带到余德耀美术馆?这一版本的《雨屋》有何特别之处?
A: 我和余德耀先生见面是在去年十月的伦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Frieze)上,几个月之后他完成了《雨屋》的收藏。他说,如果他为了美术馆收藏这件作品,那么他想很快展示出来,这是一开始就有的想法。我们都觉得让大众能够接触到这件作品很重要,因此很快就展示方式达成了共识。随后我们为美术馆量身打造了《雨屋》的第三个版本。我们把原先100平米的作品扩展成了150平米,希望能容纳尽可能更多的人,因为显然上海拥有更多的人口,但《雨屋》的概念还是一样的,我们希望雨能在黑暗的环境中纯粹地显现出来。
在我的想象中,《雨屋》有点像一个动物园。动物园是为那些在自然中濒临灭绝的动物所营造的人造飞地;《雨屋》也是类似的概念,看到《雨屋》你也许会想到,在自然中没有雨会怎么样。它实际上是一个被半控制的实验,看你在突然进入一种看似自然实则人造的环境后会如何反应。大部分人看到《雨屋》都会很自然地说:“噢那是雨啊。”他们不会说这个有点像雨。它的有趣之处正在于虽然这里的“雨”是在程序的控制下从屋顶上飞溅下来的,介乎人造与自然之间,但并不影响观众对它的认知。
展览信息:
余德耀美术馆
201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关于兰登国际
▲ 兰登国际的三位创始人。左:弗罗里安·奥特克拉斯(Florian Ortkrass),中:布里顿·斯图亚特·伍德(Briton Stuart Wood),右:翰尼斯·科柯(Hannes Koch)三人都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创立于2005年,该艺术小组织使用科学作为艺术创作语言的方式,致力于当代实验性艺术创作。创立之后,兰登国际的关注点不断更新演化,形态包括雕塑,行为表演和建筑规模风格的装置。他们的作品以积极参与互动的视角,旨在引发观众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现象的深思。
除了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之外,兰登国际的作品曾在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瑞典隆德艺术中心、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展出。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兰登国际获得了2010年度由 Design Miami所颁发的未来设计师大奖、CR—创意大奖、Wallpaper壁纸大奖等跨界艺术、建筑和设计领域的奖项,并被英国The Observer列入“十大创意天才”。
除了《雨屋》,兰登国际还有这些炫酷的作品
▲ 《它不是什么》(What It Isn’t,2014)
▲ 《未来自我》(Future Self,2012)
▲ 《灯群》(Swarm Light, 2010)
▲ 《你融入光中》(You Fade To Light, 2009)
▲ 《镜子研究》(Study For A Mirror,2009)
▲ 《观众》(Audience,2008)
采访、撰文 | 潘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