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此文时,上海正在经历四月以来的全面封控,隔离与封闭造成的压抑与不安蔓延至许多城市。同时,全球疫情暴发以来急速加剧的“逆全球化”趋势在不断打破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而经济衰退、生态恶化、粮食短缺、文化停滞等重大问题却在呼唤人类去共同面对并超越。在这一特殊时刻,我们该如何重建与彼此、与世界、与文明、与万物的联结?全球正在发生的四场展览或可为我们带来启示。
阿兰·卡普罗,《哈啰》,1969年
从全球网络到万物共生
康斯坦特,《空间食者》(Spatiovore),1959年
互联网在上世纪80年代的诞生使全球联结的理想成为现实,然而伴随自由和开放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网络生活的深度依赖,以及信息技术对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全面监控。田岛美嘉(Mika Tajima)的近作《人之综合(巴黎)》[Human Synth (Paris), 2021]通过高新技术采集巴黎人发布Twitter的大数据,解析语言中的情绪并生成实时变幻颜色和流速的数字烟云,是对当代集体情绪状态的监测,亦有古代问卜仪式的迷离诡谲。西蒙·丹尼(Simon Denny)的《加密生命游戏平板套印拼贴:一波三折》(Crypto Futures Game of Life Board Overprint Collage: Twists & Turns, 2018)以雕塑拼贴的方式呈现区块链的内在运行机制和社会影响,探讨这一在2008年诞生之时曾承载人们对安全、开放、迅捷、去中心化、另类模式等乌托邦理想的技术,何以在今天成为一种充斥剥削、诈骗和非法交易的“邪教”般的存在。
田岛美嘉,《人之综合(巴黎)》,2021年
生态逻辑工作室,《多头绒泡菌生物电脑—“绒泡菌托邦”计划》,2018年
展览亦将对网络的思考扩展至比人居环境更广阔的自然生态系统,尝试在多物种共生的复杂网络之中想象一种如当代哲学家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所言的“一切生命与非生命的互联状态”。其中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2017年起创作的蛛网系列作品是跨物种协作的有力体现:艺术家使一对桔云斑蛛结网两周,再使一只络新妇蛛在此网之上结网七天,如此形成一个繁复精妙的去中心化网络范型。伦敦建筑团体“生态逻辑工作室”(ecoLogicStudio)则致力于研究多头绒泡菌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在本次展览委任的创作中,他们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模拟这一单细胞生物的感知,尝试从非人的视角思考巴黎的城市结构,探索“后人类世”共生网络的可能。
“网络的世界”展览现场
将人类放回合适的位置
巴黎东京宫(Palais de Tokyo)的展览“寻回地球”(Reclaim the Earth,展至9月4日)提出在我们与环境之间建立新的联结,以应对当前人类共同遭遇的危机。在策展人与人类学、生态学及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研究者组成的科学委员会眼中,人类不是地球上的住客,而是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地不只是一种自然地带或农业资源,而是矿物、植物、动物与人类组成的关系网络。展览通过呈现14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的创作,在关联性的视角下审视身体与土地、物种灭绝、原住民知识传承、社会正义、群体疗愈等议题,力图告别自然/文化的二分法,“将人类放回合适的位置”
卡拉宾电影小组,《家族与僵尸》,2021年
仅占世界人口约5%的原住民生活的地域构成了全球80%的物种多样之家园,原住民对自然的认知在展览中受到特别的关注。澳大利亚北部30余位原住民电影人结成的卡拉宾电影小组(Karrabing Film Collective)的作品《家族与僵尸》(The Family and the Zombie,2021)表现了一群在被工业碎片日益吞噬的绿地中游戏的原住民儿童,戏仿僵尸电影的情节是殖民历史阴魂不散、消费主义过度扩张的隐喻。昆士兰州摩顿岛的原住民艺术家梅根·科佩(Megan Cope)则用废弃的采掘和工业设备与在地自然材料制作了五个大型乐器雕塑,其声响模拟澳洲濒危鸟类长尾石鸻的鸣啭,艺术家将其视作濒危地球的哀号,是以名为《无题(死歌)》[Untitled (Death Song),2020]。
梅根·科佩,《无题(死歌)》,2020年
阿西娜迦,《石作(阿胡里里)》,2018年
一些艺术家试图通过重访祖先的失落遗产来弥合自然/文化的断裂二分。加拿大因纽特艺术家阿西娜迦(Asinnajaq)长期致力于打破传统艺术将北极圈表现为贫瘠荒寒的不毛之地的狭见,参展的行为影像《石作(阿胡里里)》[Rock Piece (Ahuriri),2018]深入因纽特艺术的历史、仪式与象征系统,探寻身体与土地的关系及生死轮回等问题。伊朗裔加拿大艺术家阿巴斯·阿哈万(Abbas Akhavan)自2013年持续进行的雕塑系列《纪念碑研究》(Study for a Monument)聚焦于饱受战争摧残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沿岸的本土植物,以曾被用于铸造兵器、工具与纪念碑的金属材料放大雕造,作品在展场中卧陈,反讽纪念碑的直立。
陈凡秋,《从绿到橙—外来入侵物种》,2022年
阿玛卡巴 x 奥拉尼伊设计工作室,《诺诺:土壤之寺》,2022年
越南裔法国艺术家陈凡秋(Thu-Van Tran)的系列摄影《从绿到橙》(From Green to Orange,2022)关乎殖民主义造成的物种失所如何反作用于西方世界:来自原始热带的植物被殖民者移栽到西方的温室,作为一种异域情调的装饰植物,却在不经意间以一种“反殖民”的动势入侵当地自然生态,造成土质改变和本土植物的灭绝。身心疗愈机构阿玛卡巴(Amakaba)与奥拉尼伊设计工作室(Olaniyi Studio)在法属圭亚那的亚马逊雨林中合作的建筑“诺诺:土壤之寺”(Nono: Soil Temple)则邀请参与者回归土地母亲的神圣子宫,在其中通过一系列吟咏、舞蹈和祝祷活动唤醒人类意识与自然生态的联结,感知土壤的治愈、转化、滋养和释放之力。
河流之系,非人之声
玛杰蒂卡·波塔奇的委任作品在第23届悉尼双年展现场
赋予全球多条河流以参展者身份是本届双年展的一个创举,通过散布的影像,邀请保护河流的原住民长老或环保人士代表河流发声,追随近年多国对河流赋予法律人格的趋势,讲述每条河流的故事并为其争取不受污染的权利。斯洛文尼亚艺术家玛杰蒂卡·波塔奇(Marjetica Potrc)与澳大利亚委拉祖利族原住民雷·伍兹(Ray Woods)合作的绘画、影像与装置作品则缘起于一条欧洲河流与一条澳洲河流的“对话”。展览还包括众多河流沿岸原住民个体及社群的作品,其中的协作方式、手工技艺、仪式信仰、宇宙观及争取自治的今昔记录皆能带给我们跨越边界的启示。
伯尼·克劳斯与视觉艺术家联盟,《动物大交响》,2016年
亦有许多作品尝试连通人类与动植物的感知。美国声景生态学先驱伯尼·克劳斯(Bernie Krause)与伦敦团体视觉艺术家联盟(United Visual Artists)合作的《动物大交响》(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以过去50年中对1.5万种动物声音的田野录制营造沉浸式的视听空间。观众还可在如实验场般的《纠葛》(Entanglement, 2021)中观看德裔荷兰艺术家黛安娜·舍勒(Diana Scherer)用植物的根系(神经生物学者所言“植物的大脑”)培育多样的网状形态。生活在中国香港的艺术家郑波的《蕨恋》(Pteridophilia, 2016-)系列则构想打破性别与物种边界的亲密关系与快感,开启“生态酷儿”(eco-queer)的新鲜之域。
黛安娜·舍勒的《纠葛》(2021年)在第23届悉尼双年展现场
郑波的《蕨恋》(2016年-持续中)在第23届悉尼双年展现场
此外,展览的特别出版物《水之辞典》(A Glossary of Water)囊括了诸多与河流及水体相关的词条,从不同角度与自然、可持续、生物多样性、污染与灭绝、原住民知识等议题连缀相系。特别项目“中间地带”(Space In Between)则邀参展者与相关研究者为观众规划多条行走路线,可在寻访不同展场的同时穿越多样的自然与城市景观,唤起观众在智识与身体层面的双重体验。
第23届悉尼双年展特别出版物《水之辞典》
另类真实,联结之梦
英国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Tate St Ives)举办的潘涛阮(Thao Nguyen Phan)同名个展(展至5月2日)集中呈现了这位越南青年艺术家过去五年间创作的录像、绘画和雕塑作品,几乎都围绕着湄公河这条连接多个国家,联通不同文化传统、社会形态、生态环境与历史记忆的河流展开。潘涛阮擅长从文学、民间故事和神话等维度深入历史、社会与生态等迫切议题,她认为在官方历史书写的缺失与断裂之处,来自不同时空的虚构与口述恰能提供某种“另类真实”(alternative truth)将我们重新联结在一起。
潘涛阮,《三月与八月的梦》(2018年-持续中)在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展览现场
在2018年持续至今的绢本水彩系列《三月与八月的梦》(Dream of March and August)中,潘涛阮虚构了一对越南兄妹,妹妹死于法属印度支那1945年日据时期的饥荒(农民被迫铲除粮食作物,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造成红河三角洲地区近两百万人死亡)并变成饿鬼,两人阴阳两隔却仍彼此找寻,只在空恍的梦景中相遇。兄妹俩的名字来自越南农历一年中最贫苦的两个月份,作品以两件一组、并列却分隔的形式展出,暗示人为原因导致自然与亲缘关系的断裂失序。2019年的三频影像《无声的谷粒》(Mute Grain)继续讲述这对兄妹的故事,并通过整合越南作家苏怀(To Hoai)《饥饿》(Starved)文中的记载、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口述历史、越南民间传说中的魔幻元素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掌小说集》的语言风格,形成个人述说失落的历史的丰饶肌理,亦指向当前“逆全球化”局面下的粮食危机这一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威胁。
潘涛阮,《无声的谷粒》,影像静帧,2019年
2019年的单频影像《成为冲积层》(Becoming Alluvium)着眼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对湄公河沿岸的生态与文明造成的破坏,故事始于2018年老挝溃坝事故造成一对兄弟的死亡,在后世的轮回转生之中,两人的命运与湄公河的川流相缠相系,穿过泰戈尔《园丁集》、杜拉斯《情人》、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和高棉民间故事中的语词和意象之涡,日常经验与神话史诗如水纹密织于影像,超越个人与群体的创伤记忆,汇入对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分裂与聚合、毁灭与重生等终极问题的探索。
潘涛阮,《成为冲积层》,影像静帧,2019年-持续中
*本文图片致谢艺术家及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Centre de création industrielle, Paris © Allan Kaprow Estate © Estate of Nam June Paik © Adagp, Paris, 2022 © Droits réservés © Service de la documentation du Mnam Centre Pompidou – Mnam-Cci / Dist Rmn-Gp; © Fondation Constant / Adagp, Paris, 2022; Kayne Griffin Corcoran; Taro Nasu; © Rc16, Urban Morphogenesis Lab, BPro UD, The Bartlett UCL, 2018 © Droits réservés; Bertrands Prévost; Palais de Tokyo (Aurélien Mole); Milani Gallery (Saul Steed); Almine Rech; 23rd Biennale of Sydney; Galerie Nordenhake; © Luc Boegly; 马凌画廊; Tate (Sam Day)
#关于作者#
申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