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经过展厅入口的狭窄通道,便进入到一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洞天世界:桃色的墙体上挂着氤氲的粉色画作;展厅中央的立柱残垣周遭是翻落一地的粉色泥砖和沙尘,它们正对着线条出自敦煌“最美水月观音像”的装置;居于其间的白色人形塑像静默无语——大片的、不同层次的粉色晕染在整个空间中,如同梦境,然而这粉色的梦境并非全然甜美,甚至能感受到其中混杂着的拉扯和支离——这是进入展览“桃花源·迹”所看到的图景。
周力“桃花源·迹”展场入口,坪山美术馆,2022
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5月8日,艺术家周力最新个展“桃花源·迹”在坪山美术馆开幕,展出的作品大多完成于2021-2022年,这是艺术家2020年以来创作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其第一部“格林迷踪”已于2020年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是周力的“桃花源”系列持续十多年研究创作的第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坪山美术馆 “深圳当代艺术家系列”项目的第二回。
东晋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经典文化母题,历史上不断有艺术家以此为题进行创作,召唤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桃花源”也是当代艺术家周力延续多年的思想探索与创作线索,它们在此次展览中更转化为展览现场的空间叙事,在“桃花源·迹”呈现出关乎生命感应、自然体验、现实状况与理想世界的多种情感与观念结构。如展览主题所示,串行作品与现场中的“迹”,既是展览中艺术家以“武陵渔人的足迹作为链接现实与理想境界的方式”,也是她在创作中所提及的个人“心迹”。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从艺术家的创作发展而言,“桃花源”是周力游心于道之作,这些系列缘起于她在2005年怀孕期间创作的作品《蜕变》。彼时的周力尚未从亲人离别的伤痛中走出,在《蜕变》的画面中,以拼贴手法构筑的“窗中世界”被凌乱无序的线条纠缠,飘散的红色花瓣在炭笔所勾勒的人物轮廓线条中若隐若现。周力说,“桃花源系列中的粉色与人的感觉有关,它最初的灵感来自我怀孕的时期,这其中是对新生命的期待。透明的粉色就像婴儿的肌肤。在那之前,亲人的去世加重了那份期待,又伴随着对痛苦的抚慰,以及对生命历程的感悟。”
《蜕变》之五,布⾯综合材料,160x180cm,2005
《蜕变》在展厅入口处作为展览的开端,与同样放置在入口、线条取自敦煌“最美水月观音像”的装置相对。虚空中蜿蜒起伏的线条如同陶渊明笔下“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洞口,牵动着观者走进艺术家所造的“桃花源”。
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展厅以错落排布的方式打破了单一的秩序感,以白色自画像雕塑为节点,展厅悬置的废墟与身后延展开对自身形象的抽象处理,连同环绕展厅的画作一起,连接出跨越时空和内外部之间的精神能量。周力邀请观众与她一同进入这个粉色的桃花源,在展厅游走的路径和艺术家的心迹之间移步易景。
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周力 “我站在窗的中间——心原”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白立方
疫情两年以来,现实活动的困难与行动受限,以及种种被动的挤压,让周力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回到家中的花园和自我的世界。自然的疗愈和个人内在的生命力让她笔下的色彩和线条在画面中“无意识流淌”,如同庄子之游,而这种出离感却与当下逼仄的现实直接相关,由此,自然中错综的“绿”与身体与内心孕育的“粉”,成为了她在这一特殊时刻的创作标注,如艺术家所言,“我作品里的粉色并非一种固定的符号,而是流动变化的,有着与女性主义同源的,柔和,理智,且蕴藏了无限活力的力量。”
《桃花源-迹》之九,布⾯综合材料,250cm x 600cm,2022
周力会根据不同的意象,以不同的调色、渲染,以及块面和线条的层次来过渡“桃花源”系列作品中粉色的调性和深浅,并将“墨分五色”中单一的色彩渐变转译到她在架上惯用的色彩中。“一些作品里的粉色是根据玫瑰花的色彩来反复调试,新作品里的粉色更淡,有肌理化的处理,像逐渐消逝,或者逐渐聚拢的烟云。少量的青黛色来自暮色降临时的远山,它们配合在一起,像是某种穿透天地远景的凝视。”
作品《桃花源-迹》之一中拥簇的玫瑰花色块与黑色相互缠绕,成为整个画面的焦点,它们之间的搏斗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而当视线慢慢往右方移动,思绪便逐渐放缓。作品《桃花源-迹》之二,以薄涂而透明的粉色,为画面带来呼吸感,在挥洒的粉色色彩晕染之间,有少量青黛色的点缀,自由延伸的线条与光斑似的圆点一起律动。
《桃花源-迹》之⼀,布⾯综合材料,200cm x 200cm,2022
《桃花源-迹》之⼆,布⾯综合材料,200cm x 300cm,2022
如策展人贺潇所言,“从光学角度看,粉色可以指任何介于具有蓝调的红色到红色之间的色晕,虽然粉色通常被认为是红色的一种色调,而大多数粉色调的颜色都略带蓝色,介于光谱上红色和洋红色之间。另外,一些粉红色的变体,如鲑鱼色,偏向于橙色。色彩的辨识本是光学的结果,客观存在的自然显现于视网膜上的显现这一物理现象却在文明的世界中被赋予了更多超乎于客观的信息。人们将难以言表的种种心理感受投射在具体的颜色之上,造就出更多意象与联想的空间。而对艺术家而言,储存在记忆中的色彩信息,往往联合着具体的经验或隐喻领域的反应,籍由作品唤起观者自动而有效的心理认知。”
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桃花源-迹》之四,布⾯综合材料,120cm x 60cm,2022
“就像波德莱尔把美视觉化为某种气息和光晕,我也希望把天地之心进行类似的视觉化处理。我把线条藏在它们背后,编织,穿插,希望它们唤起某种无形的,博大的,无偿馈赠给万物的力量的想象。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颜色并非对某种自然风景的抽象处理,而是在尝试再现对自然之心的感知。它所具备的穿透力并非观念层面或者视觉层面的,而是与当下经验有关的,我想要穿透的是我们正在现实中面对的东西。”周力如此自述。
策展人贺潇在展览的前言中如此写道:心路历程通常难以通过客观载体被精准地表达出来。无论是一段重要的人生转折、轰动社会的事件、时代的变迁,可被描述或可被记录的往往是那些“事件”,而对于事件所产生的情感——无论发生在个人还是集体层面——或是在转瞬即逝间消失,或是被下一个“事件”所带来的刺激淹没。
周力在此刻带给我们的“桃花源”以及去往其中的踪迹,或许便是对于也将继续泯没于又一个“事件”中的情感穿透。每个人都在被不断压制的生存空间中努力寻找自己的庇护之所,而周力的“桃花源”不仅仅是艺术家为自己构造的艺术世界,也是连接身处不同地方,安放目前或许由于外力无法改变所处之境的人们的庇护和栖息之所。
《艺术新闻》专访周力
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左侧绘画:《桃花源-花园》之五,布⾯综合材料,200cm x 600cm,2021
右侧绘画:《桃花源-花园》之六,布⾯综合材料,200cm x 300cm,2021
《桃花源-花园》之⼋,600x500cm,布⾯综合材料,2022(⼤画合并)
坪山美术馆外景,图片来源:坪山美术馆三周年宣传片
采访 / 张梓华
撰文 / 张梓华 TANC
版式设计 / 孙哲
* 若无特别标注,
本文图片均由坪山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