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以艺术孕育的生命力穿透现实,周力为此刻所创造的粉色“桃花源”

May 11, 2022   TANC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经过展厅入口的狭窄通道,便进入到一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洞天世界:桃色的墙体上挂着氤氲的粉色画作;展厅中央的立柱残垣周遭是翻落一地的粉色泥砖和沙尘,它们正对着线条出自敦煌“最美水月观音像”的装置;居于其间的白色人形塑像静默无语——大片的、不同层次的粉色晕染在整个空间中,如同梦境,然而这粉色的梦境并非全然甜美,甚至能感受到其中混杂着的拉扯和支离——这是进入展览“桃花源·迹”所看到的图景。

1周力“桃花源·迹”展场入口,坪山美术馆,2022
2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5月8日,艺术家周力最新个展“桃花源·迹”在坪山美术馆开幕,展出的作品大多完成于2021-2022年,这是艺术家2020年以来创作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其第一部“格林迷踪”已于2020年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是周力的“桃花源”系列持续十多年研究创作的第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坪山美术馆 “深圳当代艺术家系列”项目的第二回。

东晋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经典文化母题,历史上不断有艺术家以此为题进行创作,召唤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桃花源”也是当代艺术家周力延续多年的思想探索与创作线索,它们在此次展览中更转化为展览现场的空间叙事,在“桃花源·迹”呈现出关乎生命感应、自然体验、现实状况与理想世界的多种情感与观念结构。如展览主题所示,串行作品与现场中的“迹”,既是展览中艺术家以“武陵渔人的足迹作为链接现实与理想境界的方式”,也是她在创作中所提及的个人“心迹”。

3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从艺术家的创作发展而言,“桃花源”是周力游心于道之作,这些系列缘起于她在2005年怀孕期间创作的作品《蜕变》。彼时的周力尚未从亲人离别的伤痛中走出,在《蜕变》的画面中,以拼贴手法构筑的“窗中世界”被凌乱无序的线条纠缠,飘散的红色花瓣在炭笔所勾勒的人物轮廓线条中若隐若现。周力说,“桃花源系列中的粉色与人的感觉有关,它最初的灵感来自我怀孕的时期,这其中是对新生命的期待。透明的粉色就像婴儿的肌肤。在那之前,亲人的去世加重了那份期待,又伴随着对痛苦的抚慰,以及对生命历程的感悟。”

4副本《蜕变》之五,布⾯综合材料,160x180cm,2005

《蜕变》在展厅入口处作为展览的开端,与同样放置在入口、线条取自敦煌“最美水月观音像”的装置相对。虚空中蜿蜒起伏的线条如同陶渊明笔下“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洞口,牵动着观者走进艺术家所造的“桃花源”。

5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在展场所营造的“气息的光晕”中,展厅中央表皮剥落的混凝土立柱裸露出支离的钢筋,翻落一地的粉色石块和沙尘、周边立柱托起的一尊尊“自画像”雕塑在镜面中倒映出斑驳的风景——这些意象令人想到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雷德里希的画作,残破建筑背后是人与自然之间更深层的默契与依赖。这组“桃花源”装置与入口处绿色的“最美水月观音像”后的壁龛线条呼应,形成一座等待重建于废墟上的虚幻美景。一尊出自艺术家自画像系列的白色人形大理石雕塑被放置在两组装置之间,既是艺术家自我的外化,也如同观者的镜像,彼此观望。

6
7
8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展厅以错落排布的方式打破了单一的秩序感,以白色自画像雕塑为节点,展厅悬置的废墟与身后延展开对自身形象的抽象处理,连同环绕展厅的画作一起,连接出跨越时空和内外部之间的精神能量。周力邀请观众与她一同进入这个粉色的桃花源,在展厅游走的路径和艺术家的心迹之间移步易景。

9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桃花源”系列作品第一次展出可以溯源到周力在2019年于白立方画廊(伦敦柏蒙塞空间)的展览“我站在窗的中间——心原”,那时的《桃花源》更多代表着内向性的思考和自我审视,回归生命本真的感受以及对内心世界“桃花源”的追寻。而2022年在坪山美术馆展出的“桃花源·迹”中,艺术家则构造出了一个属于此刻的桃源世界,将关乎当下的情感转化为记忆与艺术的留存,从个人的感知拓展到社会与历史进程的维度中。

10周力 “我站在窗的中间——心原”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白立方

11

疫情两年以来,现实活动的困难与行动受限,以及种种被动的挤压,让周力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回到家中的花园和自我的世界。自然的疗愈和个人内在的生命力让她笔下的色彩和线条在画面中“无意识流淌”,如同庄子之游,而这种出离感却与当下逼仄的现实直接相关,由此,自然中错综的“绿”与身体与内心孕育的“粉”,成为了她在这一特殊时刻的创作标注,如艺术家所言,“我作品里的粉色并非一种固定的符号,而是流动变化的,有着与女性主义同源的,柔和,理智,且蕴藏了无限活力的力量。”

12《桃花源-迹》之九,布⾯综合材料,250cm x 600cm,2022

周力会根据不同的意象,以不同的调色、渲染,以及块面和线条的层次来过渡“桃花源”系列作品中粉色的调性和深浅,并将“墨分五色”中单一的色彩渐变转译到她在架上惯用的色彩中。“一些作品里的粉色是根据玫瑰花的色彩来反复调试,新作品里的粉色更淡,有肌理化的处理,像逐渐消逝,或者逐渐聚拢的烟云。少量的青黛色来自暮色降临时的远山,它们配合在一起,像是某种穿透天地远景的凝视。”

作品《桃花源-迹》之一中拥簇的玫瑰花色块与黑色相互缠绕,成为整个画面的焦点,它们之间的搏斗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而当视线慢慢往右方移动,思绪便逐渐放缓。作品《桃花源-迹》之二,以薄涂而透明的粉色,为画面带来呼吸感,在挥洒的粉色色彩晕染之间,有少量青黛色的点缀,自由延伸的线条与光斑似的圆点一起律动。

13副本《桃花源-迹》之⼀,布⾯综合材料,200cm x 200cm,2022
14《桃花源-迹》之⼆,布⾯综合材料,200cm x 300cm,2022

如策展人贺潇所言,“从光学角度看,粉色可以指任何介于具有蓝调的红色到红色之间的色晕,虽然粉色通常被认为是红色的一种色调,而大多数粉色调的颜色都略带蓝色,介于光谱上红色和洋红色之间。另外,一些粉红色的变体,如鲑鱼色,偏向于橙色。色彩的辨识本是光学的结果,客观存在的自然显现于视网膜上的显现这一物理现象却在文明的世界中被赋予了更多超乎于客观的信息。人们将难以言表的种种心理感受投射在具体的颜色之上,造就出更多意象与联想的空间。而对艺术家而言,储存在记忆中的色彩信息,往往联合着具体的经验或隐喻领域的反应,籍由作品唤起观者自动而有效的心理认知。

15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16《桃花源-迹》之四,布⾯综合材料,120cm x 60cm,2022

“就像波德莱尔把美视觉化为某种气息和光晕,我也希望把天地之心进行类似的视觉化处理。我把线条藏在它们背后,编织,穿插,希望它们唤起某种无形的,博大的,无偿馈赠给万物的力量的想象。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颜色并非对某种自然风景的抽象处理,而是在尝试再现对自然之心的感知。它所具备的穿透力并非观念层面或者视觉层面的,而是与当下经验有关的,我想要穿透的是我们正在现实中面对的东西。”周力如此自述。

策展人贺潇在展览的前言中如此写道:心路历程通常难以通过客观载体被精准地表达出来。无论是一段重要的人生转折、轰动社会的事件、时代的变迁,可被描述或可被记录的往往是那些“事件”,而对于事件所产生的情感——无论发生在个人还是集体层面——或是在转瞬即逝间消失,或是被下一个“事件”所带来的刺激淹没。

周力在此刻带给我们的“桃花源”以及去往其中的踪迹,或许便是对于也将继续泯没于又一个“事件”中的情感穿透。每个人都在被不断压制的生存空间中努力寻找自己的庇护之所,而周力的“桃花源”不仅仅是艺术家为自己构造的艺术世界,也是连接身处不同地方,安放目前或许由于外力无法改变所处之境的人们的庇护和栖息之所。

 

《艺术新闻》专访周力

 

Screen Shot 2022-05-16 at 15.48.48

TANC此次展览的概念援引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实际上空间叙事也跟这个文本形成一个呼应关系。你能介绍一下整个展览的脉络吗?
周力:实际上,在这个空间呈现展览的挑战性非常大。首先,空间的层高虽然够,但天花板的光线略带干扰,它不像常规的白盒子空间;其次,起初我不确定如何去处理展厅中央的柱子,怎样去融合或消解它,从而让作品与整个空间产生关系。最终,我决定将柱子的位置做成废墟感,我在柱子上画了类似壁画的痕迹,外加水泥钢架的包裹,使它呈现出一种遗迹的面貌,让观众可以进行“考古”。展览“桃花源·迹”在整体概念上援引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不仅满足的是一个文人的理想状态,在故事本身,他还描写了很多出口,比如落英缤纷的桃花林,还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而我将“桃花源·迹”的展厅入口处特意收窄,就是为了与此呼应,让观众一踏入就感到豁然开朗,到达了另外一个“落英缤纷”的境地。我觉得这种意境不仅仅是美,它还道出了一种无奈。

17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TANC你的作品几乎看不到任何强烈、混杂的大色块,相反,它们是以非常简单、直接、轻盈、柔和的方式互相缠绕,这次展览的现场的部分场景却如同废墟一般,被绘画作品围绕的展厅中心立柱上的镜面倒映出的斑驳、残破的立柱、散落一地的粉色沙尘。你怎么看待作品与环境中的冲突感?
周力:在绘画中,薄和轻是最难控制的,实际上它如同水的轻和柔。“水滴石穿”是非常有力量感的,而并不是说有视觉的冲击力才叫力量感。展厅中间的装置作品具有现实的对应性,当下的现实环境充满冲突、撕裂,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平衡与融合。

18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TANC这十几年来你一直在持续进行“桃花源”系列的创作,你的内在感受有什么变化吗?
周力:艺术家始终要回到画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现在我绘画中光的感觉、虚实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自如。我对于“虚”这个字特别警惕,“虚”不是一种概念式的文化符号,它是一种空间感知。以前的“桃花源”系列相对更实,我经常使用硬边线,而现在画面中的硬边线减少了,反而画面中的硬边线与软边线的过渡关系变得实在了,我把它们从光感中串出。你说它是在描绘一个实景?也不是。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气息。

19周力“桃花源·迹”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2022
左侧绘画:《桃花源-花园》之五,布⾯综合材料,200cm x 600cm,2021
右侧绘画:《桃花源-花园》之六,布⾯综合材料,200cm x 300cm,2021
20《桃花源-花园》之⼋,600x500cm,布⾯综合材料,2022(⼤画合并)
TANC“位置感”似乎是你作品创作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不仅是关乎表现形式上游离于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风格的创作,而且还在于你在创作过程中观照对象的介入与抽离。在现实中,深圳是你长期生活的城市空间,相比过往在其他城市的个展,你怎么看这个“位置感”?
周力:曾经有人问,“桃花源·迹”这个重要个展,为什么会选择放在坪山?我觉得坪山美术馆所做的“深圳当代艺术家系列”项目,对深圳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史料性的记载。深圳不是没有艺术家,但是过去没有一家美术馆去围绕这个线索进行梳理,其实很多事情一定要有长期的坚持和持续性的推进,才能形成档案的累积。而坪山美术馆今年刚满三周年,这三年来做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展览,它一下子让这个城市得到了很多关注和期待。这就是我的“位置感”,并不是说这里远离市区就不好,远离市区也是一种特点,我重视的是他们对学术的一种研究和梳理。另一个层面来说,我的家在深圳,这个“桃花源”系列作品能够在深圳完整呈现,让我有一种新的期待。

21坪山美术馆外景,图片来源:坪山美术馆三周年宣传片
TANC从去年的“格林迷踪”到现在正在进行的“桃花源”,你的后疫情三部曲还会怎样进行下去?
周力:“桃花源”的跨度算起来有十几年了,我对这条线索的研究会一直深入下去。这是我的三部曲之一,第一部是“格林迷踪”,第二部是“桃花源”,接下来会有第三部——“水与梦”,这三部曲都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疫情之后,我在家中的花园里跟自然共处的时候,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自然的生命力以及治愈的能力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桃花源”给予人温暖的感觉,温暖是我们这个时候特别需要的。第三部曲“水与梦”届时会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呈现,这个系列会有一部分跟我们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系。

采访 / 张梓华

撰文 / 张梓华 TANC

版式设计 / 孙哲

* 若无特别标注,

本文图片均由坪山美术馆提供

回到阳江:循着街道、石头、了园、植物、河流,并置身其中

他们一直坚守在这个小城里,艺术的灵感不会因为身处大城市而增加,也不会因为小城市而减少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