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展览之眼 | 野兽、机器、孢子与萨满: 四场展览中的“去人类中心主义”

Apr 20, 2022   申舶良

2022年春,疫情未歇,汤加火山喷发造成的自然灾害、俄乌冲突激起的国际涟漪,都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前所未遇的全球危机不仅迫使我们反思人类个体或集体在当前局势下的协作共生,更要求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视野,开创人类与非人(non-human)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全新相处方式。

当下全球发生的四场展览通过呈现不同类型艺术家的创作,重思人类与动物、机器、微生物及神秘世界的关系,皆试图消解人类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中心地位,暗合当代哲学家罗西·布拉伊多蒂(Rosi Braidotti)在其影响深远的《后人类》(The Posthuman, 2013)一书中提出的主张:实现一种以生命的非人类活力——“普遍生命力”为中心的平等主义,将先前彼此隔离的物种、类别与领域重新连接在一起。

人兽无分,命运相系

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展览“弗兰西斯·培根:人与兽”(Francis Bacon: Man and Beast,展至4月17日)在培根逝世30周年之际开启,通过呈现对动物的迷恋如何影响培根近50年间的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理解这位英国绘画大师的风格、意象与精神世界的全新视角。

01弗兰西斯·培根,《1944年三联画第二版》,1988年

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早在1981年出版的《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便指出培根的绘画构成的不是形式上的对应,而是在动物与人之间“不可区分/无法确定的区域”、一种“人与动物的共同事实”。在那些充满暴力、交媾、死亡与解剖感的画作之中,人与动物的边界难辨,命运亦无分别,正如艺术家本人在与大卫·西尔维斯特(David Sylvester)合作的《培根访谈录》中所说:“我们既是肉,也是潜在的死尸。当我走进肉铺的时候,总是惊讶于自己不是那些动物。”

02吉尔·德勒兹著作《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文版封面
从展览中年代最早的画作《十字架受难》(Crucifixion, 1933)开始,人与动物之“肉身共性”便已见于培根的作品。到了上世纪40年代,交杂变异的生物形体大量出现在他的画中,有些伸出动物般的长颈,如野兽大张布满利齿的口,它们没有人的四肢,却又生着人的耳朵和发型,令画中诡异、不安的气氛更浓。人与兽的形体互融、骨肉缠结,以及由此对暴力、痛苦和异化的激烈表达与当时“二战”带给欧洲的阴霾不无关系,亦使培根形成持续其一生的风格和主张:“使形象更狂暴、更剧烈地作用于神经系统。”
03弗兰西斯·培根,《头像VI》,1949年

作为赛马训练师之子,培根与动物的关系自幼年便已开始,先天的哮喘却让他无法与动物亲密接触。在马厩里被马夫鞭打并发生性行为的早年经历为他的性取向与对暴力的痴迷种下一份因果,也促使他抛别爱尔兰前往欧洲更广阔的艺术天地。展览特别强调在两次非洲旅行中观看野生动物的经历、收藏动物专题书籍与图片的喜好、以及到伦敦动物园观察动物(特别是灵长类)的习惯如何作用于培根的绘画,比如培根对笼中狒狒与黑猩猩吼叫时口与牙齿的描绘精准而微妙,相似的描绘亦见于他画中频繁出现的教皇形象——神在人世的代表在玻璃缸般的囹圄中嚎叫,这孤绝的苦痛同笼中困兽多么相似!

04弗兰西斯·培根,《斗牛习作1号》,1969年

培根画过三幅表现斗牛的作品在本场展览中首次被集中呈现,可被视为体现人与兽之边界模糊、命运相系的最直观的图示。德勒兹曾说“培根笔下最孤绝的形象是成双成对的形象,就像在一个虚拟的斗牛场上人与动物的交合”。培根对斗牛的迷恋不仅在于其中暴力与性欲的勃发、人与动物的血肉交融、生与死的共在,或许他亦曾在其中看到自身宿命的写照。展览的末尾是培根人生中的最后一件作品《公牛习作》(Study of a Bull, 1991),一头幽灵般的公牛静立于画布一角,隐现于明暗交会的空间,施于表面的尘埃是死亡的隐喻,培根终于与动物合一。

05弗兰西斯·培根最后的作品《公牛习作》(1991年)在展览现场

机器之间,何以为人

上海昊美术馆的群展“皮肤之下,机器之间”(目前因上海疫情防控暂时关闭)将焦点指向人与机器的关系。如今的机器不再被物质形式所局限,化身为数据、编码、算法等一切“可操作”、“可计算”、“可思考”之物,在其营造的高度信息化、计算化的时空中,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类是否恰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成为机器之间“一个有意识的连接”?
黑特·史特耶尔(Hito Steyerl)的《破窗之城》(The City of Broken Windows, 2018)显示人工智能如何以类似生物神经网络的方式运行,应对“破窗理论”所指的城市衰败失修引发犯罪与骚乱之症结。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的《深度游戏》(Deep Play, 2007)则关于计算机如何抽象分析2006年世界杯的即时战况,展示每位球员的即兴决定与赛事文化下的战术思考及习惯构成的复杂网络。对群体的助益与对个体的规训同时发生,差异与偶然被混淆与抹除,无处不在,却又仿佛无影无形,皆是当前大数据采集和数字化监控环境下人与机器关系的写照。
06黑特·史特耶尔,《破窗之城》,2018年,“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展览现场
07哈伦·法罗基,《深度游戏》,2009年,“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展览现场

相形之下,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Revital Cohen and Tuur Van Balen)的《不朽》(The Immortal, 2012)将心肺机、透析仪、婴儿保温箱、呼吸机和术中自体血回输机相互连接,形成液体和空气循环以模仿生物结构;郑金亨(Geumhyung Jeong)的《维护中》(Under Maintenance, 2021)聚焦于对她的机器人雕塑的一系列维护过程,仿佛在照料自己手造的生灵,两者都从更具肉身性的视角探讨人与机器的共性,反问是什么决定了人之为人、生命之为生命?是否可将机器当作另一种生命来共处?

08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不朽(电路文档)》,2012年
09郑金亨,《维护中》,2021年
另一些作品如帕奎硬件(Pakui Hardware)的《育》(Breed,2021)进一步探讨了机器与技术化育新的生命形态、对人进行重构与更新的可能。然而,当与琳恩·赫什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在《无限引擎》(The Infinite Engine, 2014)里呈现的过去30年间各国生物工程实验室中的一系列“造物”(克隆羊、绿色荧光蛋白鼠、环保猪、水母猫、器官3D打印……)并列展示,这些艺术作品的视野与能动性都未免失色,亦难产生形塑未来的深远洞见。
10琳恩·赫什曼·李森,《无限引擎》,2014年,“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展览现场

与此相比,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的《ᖴᗩᑕIᗩᒪᔕ I》(2021)与陆扬的《独生独死,Hello World》(2021)在触及真实身体与虚拟化身之界线的同时,也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了更多不受实验条件限制与生物伦理规约、想象人的身体变异与生命进化的可能。然而,我们深知此类想象的实现依旧受制于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后资本主义环境下的运作模式。人与机器的辩证关系、技术与想象的相克相生,是贯穿这场展览的一条潜在线索,也是一个徘徊不去的幽灵。

11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ᖴᗩᑕIᗩᒪᔕ I》,2021年
12陆扬,《独生独死,Hello World》,2021年,“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展览现场

跨越物种,启示共生

安妮卡·易(Anicka Yi)在米兰比科卡倍耐力机库艺术中心(Pirelli HangarBicocca)的个展“元孢子”(Metaspore,展至7月24日)是这位韩裔美国艺术家迄今最全面的一次创作回顾,涵盖她自2010年以来的20余件作品,其中许多涉及与微生物、智能工程、香氛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协作、通过生物与化学过程创造复杂的生态系统,探索不同有机体的共生状态,突破人与非人之间的界限。

13安妮卡·易,《生物化机器(人畜传播)》,2022年,“元孢子”展览现场
14安妮卡·易,《将人类从人类中释放》(Releasing The Human From The Human),2019年。“元孢子”展览现场

展览标题以孢子这一脱离亲本后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细胞为意象,加以“元”的前缀,强调繁殖与传染作为安妮卡·易的艺术中的重要过程。展览中最新的作品《生物化机器(人畜传播)》[Biologizing the Machine (spillover zoonotica), 2022]是她参与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的扩展版本。七个玻璃与金属构成的矩形框体悬于展厅,从米兰当地采集的土壤标本被封储在框体内不同的培养基中,土壤细菌与藻类在人工智能监测的条件下繁育出丰饶的微生态系统,并随着环境中含氧量、光与温度的变化不断变化着颜色、图式与肌理,宛如人与不同非人物种及机器联合创作的风景或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亦是自然地况与共生关系之流变不息的写照。标题中的“人畜传播”来自全球疫情中的热议话题,亦暗示一种跨越物种边界的命运共通。

15安妮卡·易,《耻丛》(Shameplex),2015年。“元孢子”展览现场

早在2010年的装置作品《Skype毛衣》(Skype Sweater)中,安妮卡·易便开始了跨物种材料的运用,以及对变质、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关注。这件装置中的元素包括:半透明珑骧手提包中黏在发胶里的牛胃,油炸成天妇罗的聚酯薄膜信封,泡在甘油中的橡胶管和剃须刀片,以及一个军用降落伞制成的主体结构,在内部电扇的作用下保持着起伏翕张的样貌。对消化、呼吸等生理机制的指涉与艺术家早年的肠胃疾病有关,对动物、烹饪、美容、化工、军事等材料的混用也关乎对自身移民状态的表达,生物性与社会政治性在作品中交会,又不乏个体经验的感性维度,如艺术家所言:“我在思考身体、身份、智能如何被各样的系统代谢,然而,我们也可主动地自我代谢以融入这些系统。”

16安妮卡·易,《Skype毛衣》,2010年。“元孢子”展览现场

气味是安妮卡·易作品中的另一常用元素。气味以分子形态存在,不为肉眼所见,却被她视作一种“雕塑材料”。在2017年的作品《移民骨干会议》(Immigrant Caucus)中,观者须同时穿过一道有形的铁网门和三个工业钢罐喷溢出的气味之网。这气味由艺术家与调香师巴纳贝·菲永(Barnabé Fillion)合作,其中的化学成分混合了来自纽约唐人街和韩国城的汗液样本,以及木蚁的分泌物,这一跨物种的气味混合委婉暗示了美国亚裔遭遇的劳动剥削和身份处境,陌生气味引发的微妙情绪与人们对差异的恐惧密切相关。安妮卡·易认为跨物种的气味亦可启发我们反思人类之间的关系,超越差异的表象,“进入更为普世化的状态。”

17安妮卡·易,《移民骨干会议》,2017年。“元孢子”展览现场

意识转换,深入未知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台湾艺术家陈滢如与萨满实践者林丽纯的展览“闭上双眼,真识即显。关掉大脑,真知即现。”(目前因上海疫情防控暂时关闭)以混合媒介装置呈现两人自2018年持续至今的合作项目《音波驱动》,通过萨满的方法进入意识转换状态,突破人的局限,深入神秘世界的另类知识。
18陈滢如与林丽纯,“闭上双眼,真识即显。关掉大脑,真知即现。”展览现场

展览空间被打造为汉字“巫”暗示的萨满宇宙观中的三部世界。林丽纯演奏的鼓声是中部世界的主导,听者恍若神魂出窍、迷入深幻,萨满借此摆脱物理时空和人类身体的限制,通过意识的神游抵达上部世界和下部世界。上部世界由一段影像作品体现,混合了去往蒙古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朝圣记录与交迭变幻的意识图景。下部世界则显露为一幅水彩和铅笔描绘的巨幅地图,记录了陈滢如在意识改变状态中游历过的未知领域。

19陈滢如与林丽纯,“闭上双眼,真识即显。关掉大脑,真知即现。”展览现场

陈滢如绘制的下部世界地图中包含许多奇特的自然地貌,并在其间写下自己如何沿着彩虹隧道、旋转光丝、甚至大象牙之间的空隙,时走时飞,潜入渺如梦境或外太空的界域。其中涉及大量与自然事物的切身交融,与动物的相遇、相处及相互转化,以及在巨型植物之间的浸没穿行。人类不再居于万物之上,而是需要在不同生灵的引领之下获得对于自我的根本认识。每次旅程半途“回程鼓声响起”也似在暗示探索的限度,以及维系现世与神秘之平衡的必须。

20陈滢如绘制的下部世界地图之细部
林丽纯与陈滢如自2018年起共组萨满“巫团”神谕工作坊,展览以投影的方式呈现了工作坊参与者在意识转变旅程中获得的关于未来的“神谕”,他们就诸如“基因改造人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等问题带回的讯息大多呈现为神秘隐晦的场景,而非确切的答案,使人类看到解脱以自身为中心的理性至上、进入通往未知的开放境界之可能。
*本文图片致谢各美术馆及艺术家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Artimage 2021. Photo: 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Ltd. © 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 David Parry; 艺术家与昊美术馆; Pirelli HangarBicocca, Milan Photo Agostino Osio; 上纽ICA,摄影:朱振宇
w副本

#关于作者#

申舶良

申舶良,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现居上海。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文学硕士,修习过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阿姆斯特丹大学西方神秘学课程。曾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写作奖金。他的策展关注展览与文学空间的关联,最近的创作型策展项目为2017年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寒夜”。

连线威双2022|俄乌战火笼罩下的威尼斯双年展,为乌克兰增设特别展览项目

乌克兰馆如期开放的同时,绿堡花园中央将为乌克兰增设额外展览空间,俄罗斯馆将会保持空置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