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年展“超融体”(Super Fusion)在全新落成的天府艺术公园中的成都市天府美术馆与成都市当代艺术馆进行呈现。两座新美术馆的总展陈面积超2.4万平方米,其中陈列着272位/组艺术家或艺术团体506件/组作品,为后疫情时代全球城市双年展之最。开幕以来,每日预约参观人数上限5000人在周末与节假日几乎都被填满。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图片来源:成都城投
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艺术馆),图片来源:成都城投
“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艺术史学家吕澎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18位策展人组成策展团队,分别担纲8个主题展板块的策划。展览期间还举办一场美术馆馆长峰会、一场策展学术峰会与17个平行展板块。在国际艺术活动减少、艺术创作与交流转向本地化的当下,2021成都双年展的举办有着特殊的意义。
2021成都双年展美术馆馆长峰会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2021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范迪安致辞并发言
范迪安表示,“融”是成都双年展的核心理念,意味着打破界隔、跨越边界;多态共生展现的是“态”的多样共存;家园共栖谈的是建筑营造和居住理想的关系;智能共振展现科技和艺术的关联;时潮共燃关于艺术与时尚;生态共度将目光投向生态艺术;意匠共鸣要讨论的是传统与当下……8个展览板块与‘未然共思’国际美术馆馆长峰会共同形成了“融”这个主题的分部。
张晓刚,《对话》,2015年
在成都市当代艺术馆一层展出的“多态共生”汇聚了12个国家39位艺术家的最新创作,涵盖哲学、生命、媒介、信息、时空等多元话题,装置、影像、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川渝本地的艺术家何多苓、周春芽、张晓刚等与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的作品并置,共同建构了一个多态混融的共生场域。
卡斯滕·霍勒,《十进制时钟(鲑鱼红和诺维亚金)》,2021年
步入展厅,卡斯滕·霍勒(Carstena Höller)的新作《十进制时钟(鲑鱼红和诺维亚金)》夺人眼球,由霓虹灯和电线组成的110个灯环代表了一个完整的白天和黑夜,它们分成10个小时,100分钟和100秒。该作品是霍勒对时间及其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的深入探索,以新的方式来体悟和视觉化时间这一抽象概念,也暗示了不同思维方式的共存,与展厅主题契合,体现出人类高效沟通合作的可能性。
正如艺术家何多苓所说:“展览主题显示了以中国当代艺术为出发点的全球化视野,涉及面之广,当代性之强,都是以往的展览所难以想象的。成都作为上述呈现的基地,大大开拓了本地艺术家的眼界和思维,尤其对青年艺术家的未来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艺术家张晓刚也强调了现场的重要性,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元素,双年展所提供的可视现场也意义非凡。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你正发生的、已经发生、即将发生》,2020年
宋冬的参与性装置《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只有走近后才能体验艺术家在疫情之下以“低科技”的思维营造的多重空间;王郁洋的《柏拉图的立方体》在展厅中不断变化着形态;埃利亚松的《你正发生的、已经发生、即将发生》则吸引着年纪各异的观众在彩色聚光灯下与墙面产生互动;展厅最内部的房间中呈现着张海涛的作品《索拉里斯1号》,其由投影仪、图形工作站、激光雷达与体感设备组成,无时无刻不在与进入此处的人们产生联系……
徐冰,《背后的故事:泼彩夏山》,2021年
与徐道获的《枢纽》遥遥相对的是横贯整个展厅的一块毛玻璃,一侧影现出一幅泼墨山水画,另一侧则是其“背后的故事”——干枯植物、垃圾、玻璃和宣纸堆积,艺术家徐冰通过调配空气中的光,创造性地对德国东亚美术馆的馆藏档案中的古画进行了再诠释,完成了新作《背后的故事:泼彩夏山》。多文化的作品背景与独特的艺术语言之外,艺术家对材料的选择也与“生态共度”板块中的作品有所呼应,体现出艺术界近年来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长的关注与思考。
张天怡,《植物智能计划》,2021年
“生态共度”位于成都市天府美术馆一层,在一片草丛中放置的电子屏幕是年轻艺术家于天一的新作《植物类脑2.0》,由一群植物类脑驱动的智能外骨骼机器帮助植物们自主探索环境、建立起自我属性,并以此探讨人类与其他智能生物系统的沟通工具与方式。另一侧,同为年轻艺术家的张天怡在作品《植物智能计划》中以“生态关系”为切入点,基于植物智能研究,承认植物的能动性和权力,利用生物科技手段和材料介入和修复商业培育损害的生态,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对生态的异化。
童文敏,《树根》,2019年
生于重庆的年轻艺术家童文敏在马来西亚金之岛驻地期间所做的行为影像《海浪》《珊瑚》与《树根》在大小不一的三个屏幕上同步播放,她以身体体验每一次海浪的到来;她收集散落在海岛各处的塑料瓶、将它们与身体串联;她进入沙土、与树根相交……影像画面展示着一种主动的“多元自然主义”(multinaturalism),重思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科技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横行的世界中,“身体/行动”或已成为人类最后逃逸的通道和主体。
龙盼,《风铃》,2021年
此外,还有高扬运用雨棍和机械装置制作的《沙漠雨笙》、龙盼在某个将土地浸染重金属的电子垃圾小镇中利用“植物冶金”法提炼铜、制成的《风铃》、刘佳玉在《逆流而上》中对3D扫描山体模型生成的水流数据进行渲染与视觉塑造、场馆外侧放置的时子媛利用陶瓷再现土石的《回响室》……生于1990年前后的中国新生代艺术家群落提供了一种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独特角度,在与多元科技、话题等结合的语境下通过艺术实践促进更广阔的讨论与思考。
AMKK,《水陆造景系列之塔奇科》,2019年
东京的花艺工作室AMKK东信花树研究所通过艺术性的实践“解放”植物材料,在此次展出的《水陆造景系列之塔奇科》(Paludarium TACHIKO)中制造了一个内在循环的微观生态系统机器,浓缩、呈现出了包含雨、光、风、声音和植物共同作用的生态循环。
戴安娜·舍勒,《根须驯养的编织训练系列》,2019-2020年
视觉艺术家戴安娜·舍勒(Diana Scherer)对于植物根系进行“驯化”的摄影作品在网上或已广为流传,在现场则能看见植物装置的原型与其散落在白色展台上的泥土。艺术家综合植物学、摄影、纺织与雕塑,在作品中探索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根须驯养的编制训练系列》中,她通过实验方法驯化根系的成长,使之呈现不同的图形、形状或成为立体雕塑,探索植物的诸多可能性。
埃里亚斯·西姆,《绳索:回声?!》,2021年
出生于埃塞俄比亚的埃里亚斯·西姆(Elias Sime)的作品尺寸巨大,其2021年的新作《绳索:回声?!》利用回收电话线、板材制作了近两百个指南针,内部则是拼贴的地图图像。充满电子材料、几何图案的作品指向艺术家融合建筑与雕塑的多学科背景,也暗示了世界万事万物相互之间脆弱的联系,以及传统与现代、自然物与人造物、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摩擦。
让·巴塔扎德 & 皮埃尔·鲍泽,《质量》,2020年
由邱志杰与邵志飞(Jeffrey Shaw)共同策展的“智能共振”板块展出了32位(组)科技艺术领域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塔玛斯·瓦利茨基(Tamás Waliczky)、科拉莉·沃格拉(Coralie Vogelaar)、邵志飞等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视觉艺术家,还有诸多跨学科艺术家:由工程师申承帛和艺术家金容动组成的首尔艺术二人组、澳大利亚电影导演和建筑师利亚姆·杨(Liam Young)、瑞士电影制作人和艺术家迈克尔·弗雷(Michael Frei)等;其中也不乏各国年轻艺术家的身影:法国的让·巴塔扎德 & 皮埃尔·鲍泽(June Balthazard & Pierre Pauze)、国内的陈抱阳、邱思遥、谭彬等。
展出作品按照“身体”、“生态”、“信号”、“宇宙”的叙事逻辑分布在天府美术馆二层的四个展厅内。在此,人的身体与城市、地理、智能信息系统相互识别、交换着信号和资源,在宇宙中形成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共振。
张聪聪,《Keeper亚数》,2020年
“身体”的入口是一组播放着《Keeper亚数》的屏幕,观众或许会以为自己走入了某个健身达人的客厅。艺术家张聪聪设置了一套基于KEEP的流水线加工动作标准,用姿势识别算法分析Keeper的动作,一旦超出标准范围,即弹出错误提示,机械性地模拟一个人形机器。
罗灿,《Chocho茧房-面容重塑》,2019-2020年
同一展厅中,还有罗灿的通道视频、装置作品《Chocho茧房-面容重塑》——使用3D 扫描技术重塑面容,外科医生为年轻人虚拟出完美无瑕的滤镜脸,以此获得更高的颜值分数和更多的粉丝关注——讨论关于科技对美的理解和影响,以此共同思考和讨论,应该如何以自主的方式使用当前和未来的科学技术。
吴凡&王瀚偲,《数字肉身》,2021年
吴凡与王瀚偲利用3D打印混凝土、不锈钢和白铜制作的《数字肉身》,将人在移动终端与网络间的信息活动数字化,生成出源于人与网络间信息交换的数字肉身。
迈克尔·弗雷&马里奥·冯·里肯巴赫,《布偶》,2018年
迈克尔·弗雷与游戏设计师马里奥·冯·里肯巴赫合作的《布偶》以交互式动画游戏的形态呈现,由一部短片、一部互动动画和一个艺术装置构成。动画短片缘起于一项心理实验项目,目的在于探索人群运动的规律:当所有人都完全一样,我们将如何定义自己?个人与集体的边界如何划分?游戏中我们的移动是自愿的,还是被胁迫的?
龙星如&周天歌,《眠室》,2021年
穿过一条半封闭的通道,进入龙星如与周天歌共同创造的《眠室》,戴上耳机体验算法对人的“催眠”,这一夹杂了精神分析、伪科学色彩和表演性的行动,及其所需的非被动信任,是否可以在人和算法之间被建立?
孙羽茜,《未来流浪者》,2021年
漫步“宇宙”,则会偶遇孙羽茜的《未来流浪者》(Wander[001]),这是一个以AI为主体的跨媒体互联网艺术项目,包括可交互的微信端机器人、影像、以及实时更新的地图网站。参与者可以通过微信向Wander发送现实中的地点,Wander会从随机的“未来时间点”返回科幻游记与街景图。在人类的参与中,未来的地图会被不断完善,形成一个由公众与AI共同构建的科幻未来。
利亚姆·杨,《机器人天空》,2021年
占据相对两个墙面的投影中播放的是利亚姆·杨的电影装置作品《首尔城市机器》与《行星城市》,它们通过描绘不同的虚构未来城市,带来一种虚拟现实体验, 想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场景。
亚历克斯·达·科尔特,《橡胶铅笔恶魔》在Prada荣宅展览现场,2018年,图片来源:成都双年展与Prada基金会
在当代艺术馆二层展出的“时潮共燃”则与成都“休闲和潮玩之城”的名号相扣,关注时尚、设计和潮流文化,与科技艺术版块共同呈现出艺术世界的年轻态。其中,国内一众年轻艺术家、设计师与KAWS、金氏彻平(Teppei Kaneuji)、亚历克斯·达·科尔特(Alex Da Corte)、曹斐、徐震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共同展出。该板块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总监纪玉洁与周博希望探讨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间交融共生的关系,以及这种交融互动下所蕴含的关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潮流艺术、时尚与传统、高雅与通俗、文化符号、艺术公共性和艺术多向度发展等话题。
陆扬,《独生独死》,2020年
即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多媒体艺术家陆扬在2020年制作的影像《独生独死》(DOKU Hello World)也在此展出,艺术家运用高精度的3D扫描技术,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一个名为“独生独死”的新人类,代表其非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和态度。作为创作者精神世界的投射与多元文化共融的产物,该作品想要摆脱语言文化的障碍,突破艺术娱乐商业的界限,最大程度发挥数字时代的的无限可能。
Xander Zhou,《物外》,2019年
投影大屏则是在国际上独具影响力的华人设计师Xander Zhou的影像作品《物外》,关注人类未来及意识边界,通过将中国传统符号、民间传说与武侠小说等设计元素融入对未来场景的阐释,艺术家运用平行移动的廊道与多元的角色共同再现了一个平等的世界观。不断循环的影像预示整场仪式将不断重演与延续,它也将带领我们思考:我们何以成为今天的我们?
成都本地的艺术家庞凡的《Astromantic 宇航员》系列绘画立于《橡胶铅笔恶魔》旁,与海伦·马丁的新作《地球好,星星好》遥相呼应。在此板块中,女性艺术家的能见度也较高:90后艺术家汪晓芙的《吹草人》与陈粉丸的《转运花园》各占据一个房间,引导观众进入她们柔软的异想世界;宋琨的“泛灵净界”系列、灯光装置《无尽藏》;马秋莎基于建筑及空间的实践“沃德兰”系列;蒋睿莹用绳编的方式使凝固的家具形态柔软变形,并逐渐幻化成一座葱郁的花园,《将清晨视为万物生长》……
田晓磊,《后人类博物馆》,2020-2021年
现场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田晓磊的《后人类博物馆》,观众们层层叠叠地穿过由25个屏幕、雕塑组成的“博物馆”迷宫,每一个视频都是艺术家近两年关于后人类的想象。在这个迷失的乐园中,作者设想未来会混合出新的物种、人类以新的方式交合、太空探险始于足下、世界会加速混合迭代……
正如三星堆文化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独树一帜,川渝地区艺术发展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中也名列前茅。80年代成都的“四川青年红黄蓝画会”与“西南艺术群体”带动了西南地区艺术的整体发展,到了9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培养的艺术家在全国持续活跃。
于小冬,《茫茫转经路》,2021年
2021成都双年展的平行展,则对西南地区的艺术家以及聚落进行了阐释,并与双年展的两大板块相呼应。“民族共情”聚焦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蜀与各地区的联动,观照民族主题、聚焦川藏线上的创作,以别样的视角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不同线索,展出包括张洹、于小冬、吴长江、韩书力、巴玛扎西等艺术家的作品;成都蓝顶美术馆的平行展“都市铆钉:艺术群落在西南”则专注和探讨成都、重庆、昆明与贵阳四地的艺术发展现状,呈现出西南地区的艺术发展现状,勾勒出区域机构与艺术发展的互动关系。
亚历克斯·法内利,《一天的三部曲》,2016年
何多苓美术馆及D空间展览“欲上·合囤: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提名展”,呈现出成都本土艺术院校的教育样态与新年力量,与“美育共线”板块构成了一个国际化与地方性、八大美院与地方美院的对照关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展览“地方密码:当代艺术展”同样聚焦这一区域,梳理西南当代艺术的区域差异化及区域艺术特性。
王雷,《师议制疫-成都》,2020年
双年展的“意匠共鸣”展览版块汇聚29位国内外艺术家的最新创作,涵盖梁绍基、林延、陈秋林、刘建华、史金淞等知名艺术家,也不乏成都本地中生代、新生代艺术家因地制宜的作品,包括王雷的《师议制疫-成都》、肖瑶利用铁艺和竹材制作的《字魂》等。旨在以文化遗产的活化、工匠精神的传承、意匠的创新为展示重点,以全球视野反观本土传统,将当代意识、历史文化和民间技艺融会贯通,引入一个与当代社会生存状态共存共鸣的文化语境。
自90年代起,西南当代艺术聚落不仅以其包容性吸引着其他地区的艺术家,也以一种有机的、包容的形态与文化、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相融。“家园共栖”板块中则始于成都建筑师刘家琨的西村大院、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展出了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包括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的MAD建筑事务所、朱锫、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等,聚焦于建筑设计、艺术与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系,从城市遗产保护到城市更新、从社区文化到景观建筑、从城市功能到智慧生活。
在2021成都双年展美术馆馆长峰会上,来自国内各大美术馆的代表分享了国内美术馆在机构收藏与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心得与经验,也在中国的社会与审美背景下讨论了关于展览的诸多实践与经验,并举办了圆桌讨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在圆桌论坛中表示:“在中国以推动当代艺术文化为已任的美术馆的发展也不超过20年,对于美术馆的定位、运营、管理,尤其是同城市之间关系的思考,还并不清晰。天府美术馆和成都当代美术馆的设计独具匠心,但是要回到美术馆的制度建设和运营方式,还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除了展览展示之外,中国的美术馆如何形成基本的共识、建立一个美术馆的知识共同体,还需要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