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瓮中沙》:人类纪的泪点实验

Jan 15, 2022   TANC
1胡晓媛“瓮中沙”展览北京公社展厅入口

在最近于北京公社举办的展览“瓮中沙”里,艺术家胡晓媛坚持在空间使用灯棚来做天花板。灯棚的色温透过白色棚布,大概不到5000K的色温,明度可以随外光和自然光变化,这样整个空间其实都被来自上部的匀质光笼罩。这层光在观众眼中几乎无形,但是让空间中所有的作品都有了一种向上的势态。如果没有它,冬季展期短暂的自然光和距离远的点光,会使雕塑带着整个空间在视觉上明显下沉,这并非她想要的效果。

胡晓媛自己喜欢最后解释展览的入口导言,其中有一个我十分同意的逻辑,所以我们还是从展区开始。这次展览分为两个区域,第一个展示了一组独立的以“静置世”为主题的雕塑。艺术家自述是对某种异于后现代态度来应对仍旧在发生着的“现代”,看看如果我们不使用“超速度”,不接受“撞击”和“分化”,而是以“静置“对待在现代体系中始终加速的世界,是否可以让某种新的可能(新现代)从静置中浮现。

2“静置世”系列于展览现场

第一印象仿佛看见了一组经典意义上的纪念碑。整块的大理石和钢铁以直线几何方式切割并组合,几乎戏仿般强化了现代主义的风格。而走近仔细观看,可见这些纪念碑的顶端,都有一些纤细的铁丝随意缠绕的形状,顶起一个生绡制作的轻盈的泡,泡上以墨笔画出宛如蛇蜕的纹路。这个部分的小、弱、不成形、随意和生物气质,和下部的大、强、明确以及无机物的永恒性,形成对比。

3胡晓媛,《静置世 一》(局部),2021年

艺术家对两种纪念碑的期待之一,是纪念“过程”和“共存”。透过她一直喜欢的佛教中“空性”的说法,也就是概念核心的空位和变化:孰为底座孰为主体,孰为废孰为宝,孰为神圣孰为世俗,孰为艺术家孰为民工,孰为海生动物标本孰为生殖器官模型……通过对它们在“祭坛”上的并置,来尊重一个疑问带来的生命力,它不被解答的权力,和一种答案的“不重要性”,可谓是反纪念的“纪念”。

胡晓媛的作品有一种不容易进入的距离感,她十分小心地控制着最初动机和艺术形式之间的距离。这个保持着活力的动机在形式语言的保护下,如同展览的灯棚一样,发出很难辨识的微光,在作品冷静的视觉外观上留下一种毛细跳动的热度。而寻找这个动机的最好方式,可能还是从她贯穿创作历程的元素开始。

4
5上:展厅现场;下:胡晓媛,《石疑 | 再见,永恒 三》(局部),2021年

生绡和现成物,是胡晓媛用得比较多的材料。她第一次找到这二者的结合是在2008年,就是用一块旧货市场上的床板,蒙上生绡,然后用墨笔把这块床板上的任何痕迹,从木头的纹路到破损到人为的污渍,一笔笔地严格按照原样描画出来。那时的胡晓媛正在自己的人生选择上迷惘压抑,她说看到那张二十元的旧床板,不知为什么,仿佛就看到了她自己的生活。她其实是个异常敏感和泪点低的人,很容易从废弃的存有他人生活痕迹的东西里看见自己,所以有个“变废为宝”的习惯,这个过程就仿佛是导出了自己内部的淤积,让艺术家自己获得一次新生。她在生活中拾回废弃的物件,就放在那里,过一阵子再去访问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仿佛查阅自己的内心。比如在这次展览中唯一一个承载了一幅小型绘画作品的小木头,就是晓媛拾回之后,想以一种同样淡淡的方式让这个淡淡却动人的物件与众不同,画完后她开心地觉得,这个木头活了。

6
7胡晓媛,《木/单》,2008年(并未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8
9胡晓媛,《天上一日》,2021年
10工作中的胡晓媛
生绡的使用也是来自直觉和日常。童年时母亲要用缝纫机为全家缝制衣服,也经常囤积布料。在母亲的布料中,胡晓媛发现这种织造天然,带着一些手工的不精确,而且透明度高的材料。而后,艺术家考察了自己使用的材料,才找到这种材料的名称。她还全球找寻过是否有品质更好的来源,最终发现,她需要的,就是原来这种,织造不够高级,保留着瑕疵,而且不密实,保留着透明度的材料,这个需要本身也和她自己的人生历史相关,就是作品的一部分,很难以精美完成度来牺牲掉这种“不完美”。就是这种跟万物连心的灵媒般的特性,成就了艺术家作品中的矛盾和魅力:她的最强推动力是一个没有理性逻辑的直觉,甚至是一个直接受到泪点刺激的日常直觉。而这个脆弱敏感的直觉没有在转化为形式的过程中,朝个体靠近,向内绽放,而是被推向自然和社会,然后由非常严格控制的形式语言表达出来。
因为原动力靠近人类生活,使用自带历史的材料和有机物。“时间”成为这些纪念碑中暗藏的变数。不像大多数直接以消耗物为媒介的艺术家,比如意大利贫穷主义艺术家Giovanni Anselmo夹在大理石之间的白菜,或是URS Fischer的蜡烛雕塑,在视觉上引发充分的变化感。胡晓媛依然小心地控制着生命气息和无机材料,时间感和物质感之间的比例,几乎出自一种母性般的保护性的本能。在《天上一日》里的百香果,会渐渐在描画过了它的表面的生绡中萎缩,最后形成一个似乎透明的生绡百香果中,有一颗真百香果的核。而所谓的“真实”,则在时间中发生着变化,既不属于萎缩,也不属于饱满,亦不属于描绘,而是一个空性变化的过程。对这些人造物-自然物关系的考察,对于人造地质属性的“纪念”,使胡晓媛的作品进入了对人类纪时代的考量,如法国理论家尼古拉.布里约所言的,我们已经创造了“第七大陆”,也就是人造物大陆。
11展厅入口处策兰诗歌
12艺术家胡晓媛
回到我们尚未回头的展览入口,那里有一张照片,和一首策兰的诗歌。照片是1943年一个日本士兵拍摄的绽放的虞美人,而策兰的诗则是献给他死于集中营的母亲。这两个奇特的引言中,包含了战争、死亡、(超越)意识形态、母性、和许多自然物的元素,浓重的人道色彩和悲剧暗示并未在展览中有任何叙事呼应,如同一团与独自在入口燃烧的小火。其实在展览内部存在着除了叙事之外的,隐蔽的对这种热度的呼应,除了文首提到的那层灯棚,让整个场域每件作品都呈现微微向上的态势,更重要的是作品后的灵感来源。胡晓媛的这个阶段的创作,受到一本关于”莫斯科高等艺术暨技术学院”(Vkhutemas)的画册的启发。这个学院成立于1920年,适逢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全新的苏维埃社会,需要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罗琴科、马列维奇、利西斯基等艺术家纷纷投入把建筑、艺术、工艺结合,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运动,并在这个学院里教授学生。他们的风格包括构成主义、理性主义和至上主义等。这个教学理想十年之后就幻灭了。但它的滚烫的革命乌托邦内核和极简抽象的形式语言,却成为现当代艺术史的奇迹。
13 14Anne Bokov著作《Avant-Gard as Method: Vkhutemas and the Pedagogy of Space, 1920-1930》封面及内页

如果说这团火和这个灵感来源中暗含着艺术家的泪点,那么整个展览就是她对自己泪点的人类纪试验,期待着作品材料和形式的冷静,以去人类中心的“非人之道”,和包含热望与挣扎的“人之道”,形成大力度的拉抻,检测其“共存”的最大张力。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从胡晓媛对她自己女性身份的回答得到更多的理解。她说自从非常投入地做了母亲之后,在作品中就反而意识到要提醒自己避免琐碎,母性的琐碎和作品的克制,正是对相互的保护和成就。虽然这个方向不是惟一的,比如英国雕塑家Phylllida Barlow, 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她就反而将此感受,女性的沉重和琐碎,扩展到自然物的规模。不论方向如何,每种创作都需要在泪点之后,强大的理性和技术控制力量。

不论是策兰诗歌、士兵的照片,抽象和高度概念化的视觉表现,还是母亲的身份……泪点问题是一个传统论述之外的有趣的问题,现代传统中,它几乎不会出现在任何严肃的理论探讨中。但泪点作为人类最不可捉摸,不可被他者甚至自身把握的身心反应,或许可以成为人类跟万物变化连接,走向更广大奇妙可能性的,意想不到的起点。

撰文/张宇凌

米歇尔·马多的《行旅图》

他们要去哪?往哪里走?和谁在一起?唯一确切的是,他们有一个命运共同体,与我们所有人类兄弟姊妹一样,诗人弗朗索瓦·维庸(François Villon)所珍视的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