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迪·舍曼:亮相”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辛迪·舍曼 亮相”展览现场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2021年© 2021 Cindy Sherm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Photo credits © Sun Shi / Louis Vuitton
随着可拍照的手机逐渐普及,今天任何走入展览现场的人,都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观众或面对着作品观看、拍照,或背对着作品自拍。于是,究竟欣赏作品为先,还是让其作为一个美丽的背景衬托观看者本人更重要,颇值得玩味。正在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呈现的“辛迪·舍曼:亮相”(Cindy Sherman:On Stage)展览上,一个“套娃”般的现象屡屡出现,因为这位艺术家本人就以化装自拍摄影而闻名,现场的所有作品都是她在精心的自我装扮后形成的“自拍”,但全部命名为《无题》。
路易威登基金会辛迪·舍曼回顾展“生涯回顾(1975年至2020年)”现场“历史肖像”系列作品,图片由牛春燕提供
“辛迪·舍曼 亮相”展览现场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2021年© 2021 Cindy Sherm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Photo credits © Sun Shi / Louis Vuitton
2020年10月在巴黎布洛涅森林里的路易威登基金会(Fondation Louis Vuitton)曾举办了纵贯整栋大楼的“Cindy Sherman at the Fondation”主题展“生涯回顾(1975年至2020年)”(A Retrospective from 1975 to 2020),呈现艺术家横跨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的170件作品,是欧洲迄今规模最大的辛迪·舍曼回顾展,而北京的这场“亮相”更像在其基础上的精选集。尽管场地不大,却用蜿蜒的动线打造出随时间流动的辛迪·舍曼作品之旅。
“辛迪·舍曼:亮相”展览现场的“挂毯”,鸣谢路易威登基金会Courtesy of the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 2021 Cindy Sherm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etro Pictures, New York
辛迪·舍曼于2020年创作的一系列挂毯中的一件,是首次在中国展出,超大尺幅肖像高悬于墙上,令人只能仰望。一个金发络腮胡的男性形象出现在风景前,就像常见的并不精妙的网络自拍。作品延用了艺术家既是模特又是摄影师的创作方式,她紧随着当下人们拍照的步伐,用手机镜头拍下怼脸自拍“生图”后,再使用同一部手机来对照片做变形处理(头发、眼睛、脸、嘴唇等)。不同于人们使用Facetune、Perfect 365和 YouCam Makeup等美颜应用程序来去除瑕疵并美化面部,辛迪·舍曼使用同样的工具创造出奇幻、滑稽、怪诞甚至丑恶的人物,畸形的面部轮廓唤起一种超自然的视觉经验。
辛迪·舍曼的Instagram账户上充满了用美颜应用程序创造出的奇幻、滑稽、怪诞甚至丑恶的人物
从观看Instagram的屏幕到由棉、羊毛和腈纶编织而成的织物,图像也从虚拟领域转移到了物质领域。“有趣的是辛迪·舍曼一如既往地不按牌理出牌,她使用美颜滤镜,不是变美或改正缺陷,而用它们来创作漫画,打造怪诞甚至更丑的人物。”卢多维奇·德拉兰德(Ludovic Delalande)曾这样介绍道,他是 “Cindy Sherman at the Fondation”主题展的策展人之一。
辛迪·舍曼,“男人”(2019-2020)系列中的作品,鸣谢路易威登基金会Courtesy of the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 2021 Cindy Sherm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etro Pictures, New York
辛迪·舍曼,“男人”(2019-2020)系列作品在展览现场中的背景局部,图片来源:TANC
另一件属于“男人”系列的作品同样创作于2019年,热升华金属印刷的技术让作品背景呈现出摘下3D眼镜所看的片源效果,仿佛戴上眼镜,画面会立体起来。完全对称的日式庭院背景是由数字合成的景观,辛迪·舍曼打扮成精致的雌雄同体的男子形象单手插兜,穿着印有女性肖像的T恤和驼色西装外套。艺术家重新发明了一套再现语言,塑造出一种崭新的、故意暧昧不明的男性气质,进而模糊了惯常的性别区分。尽管辛迪·舍曼从她最早的作品就开始扮演男性角色,但这是她第一个专门为此创作的完整系列,灵感来源是Stella McCartney的男装系列。
辛迪·舍曼,“排列”(LINE-UP)系列中的作品,鸣谢路易威登基金会Courtesy of the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 2021 Cindy Sherm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etro Pictures, New York
展览现场的“排列”(LINE-UP)系列作品,图片来源:TANC
辛迪·舍曼对时尚主题的演绎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本次展览中就展示了1983年,艺术家受黛安.B的委任,在《采访》杂志上为她的精品店宣传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排列”(LINE-UP),该系列从1977年延伸至2011年,使用了让-保罗·高缇耶和川久保玲等设计师的服装,却强调了服装设计师作品中本就存在的不确定性,完成了一组看起来或心不在焉、或极具挑衅、或超凡脱俗的人物群像。“水到渠成,因为她一直装扮自己,使用的都是现成的服饰,或经她重新设计的二手衣服,或已有明确代表意义的名牌服装,有鲜明风格及独特裁剪。”曾负责卢浮宫当代艺术部分的Marie-Laure Bernadac说在辛迪·舍曼关于时尚的作品中,她与时尚反其道而行之的举动,可称为扮演时尚受害者的角色,换言之她解构了时尚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美丽造型。当她穿上那些知名品牌,人们反而从作品中认不出那些服饰了,于是模特儿反人性的一面就表现出来。
“辛迪·舍曼:亮相”展览现场的“巴黎世家”,图片来源:TANC
辛迪·舍曼与时尚、时尚设计师和时尚杂志的持续对话遵循着一个坚定不移的原则:她使用品牌指派给她的服装进行拍摄,所创作的图像不仅归客户所有,她本人也有使用权,而她会使用和商业成片略微不同的版本。在2009年以品牌名为题的“巴黎世家”系列作品,源于辛迪·舍曼与巴黎世家和《时尚芭莎》的合作,画面中的人物衣着光鲜,却难掩脸上的不适合勉强,仿佛在强颜欢笑。对舍曼本人来说,这些自拍是"如此粗俗”,是一种全然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这些诞生于21世纪早期时尚前沿的肖像风格体系,作为一种符合社交网络节奏的视觉语言,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网络博主和网红。而在展览现场,热切在作品前拍照的也恰以此类人群为急先锋。作为世界风潮的热切观察者,辛迪·舍曼预示出人们将用简易的方法展示自我的近未来趋势。她开设的Instagram 帐户,用于发布个人生活中的照片,以及用触手可及的滤镜和美颜应用程序处理过的“自拍”,借助看不见的网络,作品与对面的“挂毯”连接起来。
辛迪·舍曼,“小丑”(CLOWNS)系列中的作品,鸣谢路易威登基金会Courtesy of the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 2021 Cindy Sherm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etro Pictures, New York
“她对整容和化妆的女性很有意见,也对她们充满了同情心和同理心。年岁渐长,她知道皱纹如何爬上眉头。”Marie-Laure Bernadac表示。近五十年来,辛迪·舍曼的创作与她自身的成长相随,也与时代和技术的发展相伴,仿佛每创作出一副乔装肖像就会经历一次蜕变。从这次展览中也可以看到,早期的“排列”中,黑白摄影下的人物已呈现一种小丑的样貌,而2003年的“小丑”(CLOWNS)则是艺术家尝试从底片相机向数字技术过渡的开始。在这里,人物仍然是用底片相机拍摄的,但人物背后或纯色或彩色图案的背景都是用电脑合成的。更大的尺幅和更缤纷的色彩让小丑的形象极致地展现着辛迪·舍曼作品里狂欢的一面。
辛迪·舍曼,1977-1980年的“无题电影剧照”,鸣谢路易威登基金会Courtesy of the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 2021 Cindy Sherm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etro Pictures, New York
“辛迪·舍曼:亮相”展览现场的“屏幕后的投影”作品,图片来源:TANC
同样的逻辑还体现在1977-1980年的“无题电影剧照”和1980-1981年的“屏幕后的投影”中,两个系列的灵感都来源于电影行业。前者用明胶银盐打造了似曾相识却虚构的电影女主角,后者则用幻灯片做“背投”,甚至故意在成片中透露出对这项技术的应用,达成了一种浓重的电影感。这个首次应用于1930年代的技术曾备受希区柯克青睐,辛迪·舍曼也及时地从中汲取灵感,延续了她与电影的对话。而1989年的“历史肖像”(HISTORY PORTRAITS)系列所追溯的则是西方肖像画的传统,所不同的是,辛迪·舍曼刻意以一种人工感极强的方式去直面,她的创作方式也始终未曾改变,独自一人身兼数职,是导演、演员、服装设计师、技术人员、布景设计师,这位艺术家总是使用从跳蚤市场买来的衣服、假肢、假发和各种配饰组合而成的道具服饰,从姿势到目光、发型、服装等中创造出属于她自己的肖像。
辛迪·舍曼,1989年的“历史肖像”(HISTORY PORTRAITS)系列中的作品,鸣谢路易威登基金会Courtesy of the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 2021 Cindy Sherma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etro Pictures, New York
“肖像的概念仍万变不离其宗,是个体的,也是普世的,主体、客体、我,展示了个人可以是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尽管社会束缚迫使你走这样的道路,而不是做你自己。也就是说,拥有身份同时,今天来看是解放,既令人放心又令人不安。”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总监苏珊妮·帕杰(Suzanne Pagé)曾这样表达。从摄影产生之初,摄影师们就纷纷热衷于在银版上留下自己的影像。十九世纪初,法国摄影师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e Bayard,1807-1887)的《扮成溺水自尽者的巴耶尔的自拍像》常被后人认定为自拍摄影的早期代表,而后诸如曼雷(Man Ray)、南·戈尔丁(Nan Goldin)等众多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让自拍摄影有了更多扩展,但辛迪·舍曼常说:“我不是拍肖像,也不是自拍,而是要创造人物。”她始终跟随着技术的发展步伐,却简单执着地重复着“伪装自己、拍摄自己”。
采访、撰文/孟宪晖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