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被复原的 “乾隆色谱”与回收塑料瓶制成的CK礼服,一段关照自然的东西方时尚之旅

Jan 10, 2021   TANC

640宫廷礼服(曼图亚式套裙),法国和英国,1760-65,修改于19世纪 ©英国V&A博物馆

18世纪英国伦敦,一位盛装打扮的公爵夫人正准备参加皇室在圣詹姆斯宫举办的宴会,她为自己精心挑选了一件华丽的曼图亚式宫廷礼服裙:这件裙子采用了来自法国里昂的暗粉色丝绸作为打底,上面用金银线绣了大面积的花卉图案,其间还点缀着进口白鼬皮毛。19世纪末,在欧亚大陆遥远东方的中国,清代官办染织坊里的工匠正在忙于制作一匹精美的蟒缎,他们使用从欧洲进口的合成染料将丝绸染成紫色,再用金银线刺绣出蟒蛇的图案,这匹缎子显然是为一位皇子或亲王所准备。

640 (1)海水江崖九龙妆花缎龙袍(复制品),原物为清雍正帝(1678-1735)龙袍,2016,蚕丝,98%纯金线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一个多世纪后,这件大不列颠宫廷礼服裙与这匹晚清甲基紫染花蟒缎在中国相遇。2020年12月18日,由设计互联、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呈现的展览《源于自然的时尚》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呈现了英国V&A博物馆的国宝级时尚馆藏,同时策划了聚焦中国服饰历史及当代设计的展中展《衣从万物:中国今昔时尚》,通过近400件藏品共同呈现了一场奇妙的东西方时尚之旅。

640 (2)源于自然的时尚-V&A巡展部分展览现场,©设计互联,摄影:Leo Zhang

640 (3)

2018年4月,英国V&A博物馆举办了由策展人埃德温娜·埃尔曼策划的时尚文化年展《源于自然的时尚》,在开展的十个月中,展览吸引了十六万余观众。“基于当今人们对环境破坏问题的广泛关注,并以在V&A博物馆内收藏的大量时装和纺织品为基础,名为’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应运而生”,埃尔曼在展览画册的绪论中写道。这场聚焦于时尚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展览成为本次展览内容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次展览从五个章节探索了17世纪至今时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40 (5)《源于自然的时尚》V&A巡展部分展览现场,©设计互联,摄影:Leo Zhang

在十七、八世纪的英国,衣饰皆为手工,所用面料都取材于自然。一位体面的英伦绅士总离不开羊毛大衣、棉绒马甲、亚麻衬衣、河狸皮毡帽和鲸骨手杖。展览中一根精美的手杖由一名出海捕鲸的人制作而成,这段长骨取自抹香鲸的下颚,表面的斑点是鲸鱼血管的痕迹。随着财富累积、纺织新技术的使用,蒸汽动力实现了面料的批量生产,服饰从手工制作过渡到机械化生产。展品中一件男士丝绒马甲的装饰图案用棉绒梭织而成,所用棉料可能来自法国鲁昂或英国兰开夏郡的织造厂。

640 (6)蓝色连环条纹衬衫(及短裙复制品),英国,1860-80,印花棉 ©设计互联与英国V&A博物馆,摄影:Leo Zhang

19世纪,随着人口增长和服装工业规模扩大,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1835年,英国90%的棉料都产自曼彻斯特及周边区域,空气和水污染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展览中的风信子印花衬衫等一批女式衬衫来自于英国赫尔的中产阶级家族利洁时,衬衫的面料由机械批量制造,价格低廉。此外,毛皮和羽毛等珍奇材料的国际贸易量急剧增长,引发了人们对物种的保护意识。北海狗皮以其外观、柔软的质地和保暖性奇货可居。展览展示了一件来自巴黎的奢华海狗皮外套和手笼。1890至1910年间,加拿大的海狗狩猎尤其猖獗,北海狗的数量从五百万锐减至三十万。1911年,一项国际公约开始对它们进行保护。

640 (7)帽子,卢浮时装屋,巴黎,1885年前后,羊毛毡,饰有紫翅椋鸟,鹅或天鹅的羽毛,真丝及欧亚槭珠子 ©设计互联与英国V&A博物馆

时装业在20世纪加速发展,英国的成衣生产越发普遍,高街时尚应运而生。自然材料通过创新手段被转化为新材料:由经过化学处理的有机纤维制成的人造纺织品,以及由实验室加工的石油和煤炭副产品制成的合成纤维,例如尼龙。这种材料由美国杜邦公司于1939年推出,具有强韧、轻盈、透明的特性。展览展示了一双来自时尚袜店的“时髦”尼龙丝袜。1980年代,时装业越来越意识到其对环境的影响。1992年,英国制造商科陶德推出了用环保软木制成的面料天丝™,制造过程中用于纺纱的无毒溶剂可以被循环利用。展览中的T恤和裤子来自于由海伦·斯托里设计的首批天丝™成衣。

640 (8)西装,蒙塔古·伯顿,利兹,1935,羊毛,雷蒙德·伯顿(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荣衔)惠赠 ©设计互联与英国V&A博物馆,摄影:Leo Zhang

1970年代,现代环境运动初具雏形;从1980年代开始,更多设计师和环保团体致力于揭示并改善消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展品中的“ 拯救北极”T恤由薇薇安·韦斯特伍德设计,她招募社会名流身穿这件T恤拍摄宣传照,并请模特们手持标语在时装发布会上宣传环保。在21世纪,“快时尚”模式加剧了时尚工业对环境的影响,设计师们仍不断探索能减少负面影响的材料和工艺。展览中来自G-Star RAW的一套夹克衫和牛仔裤由环保牛仔布制成,其化学成分对人类和环境零风险,且洗涤过程不造成水的浪费,它为牛仔布的染色和生产设定了新的行业标准。“展览启示我们从过去吸取经验,以便为未来创造一个更好的时尚产业。它向设计师提出挑战:设计既美观又环保的服装,同时也倡导每个消费者都应更仔细和谨慎地考虑自己对时尚的选择”,展览负责人崔斯特瑞姆·亨特(Tristram Hunt)在展览画册前言中写道。

640 (9)“俄罗斯系列”晚礼服(中),让·保罗·高缇耶,巴黎,1997,塔夫绸和珠子,仿豹纹皮草和水钻制兽爪,高缇耶巴黎,让·保罗·高缇耶高级定制 ©设计互联与英国V&A博物馆

640 (10)

与西方相对应的则是由纺织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特邀顾问张西美策划的《衣从万物:中国今昔时尚》,这个展中展通过材料、色彩、图案、20至21世纪的时尚四个单元展示了历史中的中国服饰和纺织品以及当代设计师对时尚的新演绎。“我策划的中国单元《衣从万物》是对英国的展品及题目的回应。中国近年快速的经济繁荣为时尚市场注入了活力。一只眼睛看着国际上的最新趋势,另一只眼睛则盯着中国悠久历史诱发的本地时尚”,策展人张西美表示,“希望大家对比两个文化的差异及共通,最后思考我们今天追求的服饰之美,对地球造成的破坏。”

640 (13)《源于自然的时尚》展中展《衣从万物》展览现场,©设计互联,摄影:Leo  Zhang

不同于西方板块的古典园林式展陈,中国板块则用悬垂的轻薄白布营造了一方天地,弧形排列的展柜中陈列了以蚕丝和金线织造的仿雍正海水江崖九龙妆花缎龙袍、赫哲族用鱼皮制成的短靴、仿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的龙凤刺绣衾等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珍品;展区中心则架构了一座蜿蜒通向楼顶的“天梯”,落足于“天梯”上的模特们展示了封面是花、Blanc De Chine、汉客丝路等当代时装设计品牌的作品。“我们希望这个展中展能传达中国对于自然的感受,这个展陈方案来自于曲水流觞的概念,同时又能带给观众当代T台的感觉”,设计互联副馆长赵蓉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谈到。

640 (12)短靴,赫哲族,黑龙江省,2018 鱼皮。中国丝绸博物馆借展 ©设计互联,摄影:Leo Zhang

在选材方面,中国人自古以来更常用棉麻和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正是来自于苎麻植物纤维,此外还有鱼皮、树皮布等保留独特地区文化的奇异材料。展览中的一双鱼皮短靴是中国东北赫哲族的杰作,鱼皮的特性让这双靴子既轻便又防水。植物以及中国人对草药的研究也为染色工艺另辟蹊径:乾隆时期内务府织染局就已经能够使用红花、靛青等九种天然染料染出33种颜色,这套色彩在2012年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复原为“乾隆色谱”。

640 (15)乾隆档案中列出的九种染料 ©设计互联,摄影:Leo Zhang

“中国人是从天地万物去理解大自然的”,张西美谈到,“这种理解方式包含了宏大的宇宙观,这与西方那种贸易、科技的角度很不一样。”薯莨染或许是中国人独特浪漫精神的产物,这种中国南方的特有工艺需要先后使用薯莨汁液和富含铁的河泥进行染布,所制作出的香云纱具有愈用愈亮的黑色光泽。自2000年以来,常驻北京的德国设计师凯瑟琳•冯•瑞星博将薯莨染作为其设计的核心,为了获得理想效果,她通常要等待数年时间让香云纱慢慢展现出光泽和柔软度。在她为这次展览带来的三件作品中,其中一件从布料制作到成衣的过程长达12年。

640 (16)裹身连衣裙,Rechenberg 凯瑟琳·冯·瑞星博,中国,2013 ©设计互联,摄影:Leo Zhang

640 (17)

1783年,英国约克郡报纸《利兹情报员》(the Leeds Intelligencer)刊登了一封匿名信,信里指出当地居民的用水被浓硝酸、硫酸酒精等污染,而这些有害物质正是来自当地生产彩色羊毛面料的工厂废水。“对环境而言,最具有危害性的制作工艺或许就是染色,因为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按程序在一系列的脱胶桶与染色桶里浸泡”,V&A博物馆的家具、纺织品与时装部门负责人莱斯利·埃利斯·米勒(Lesley Ellis Miller)在展览画册中写道。工厂废料以及过度的动物捕猎激发了世界自然基金会(1961)、绿色和平(1971)等环保组织的成立。与此同时,新的材料技术也不断被研发以制作出比传统面料更为生态友好的材料。

640 (18)“绿毯时装挑战”Calvin Klein礼服,艾玛·沃森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晚会上穿着 ©迪米特里奥斯·卡布利斯/盖蒂图片社

由蒂齐亚诺·瓜尔迪尼设计的Vegea深紫色裙装看似由皮革制成,实际上却来自于酿葡萄酒的酒渣废料。这些废料被制成皮革替代品Vegea,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演员艾玛·沃森在2016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年度晚会上所穿着的Calvin Klein礼服更号召了可持续的时尚工业,这件礼服所用的面料由回收塑料瓶制成。“可以说,礼服各个部分的设计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艾玛·沃森在前言中写道,“从使用Newlife聚酯纱线织造面料到采用再生材料制成拉链,我们尽可能地将那些日常消耗品在这件服装中进行回收再利用。我们甚至考虑运用设计的手法将这件礼服的各个部件巧妙地拆分,以便可以用重构的方式使这件礼服能变换成一种全新款式而被再利用。”

640 (20) “花卉头盔”,菲利普·崔西,伦敦,2016,棉,天鹅绒,真丝和蜡花,菲利普·崔西借展 ©设计互联与英国V&A博物馆,摄影:Leo Zhang

为了减少皮革生产的有毒危害,卡门·乔萨博士历时七年研发出由菠萝叶纤维制成的Piñatex® (菠萝布),菠萝叶是菠萝种植业的副产品,一般会被丢弃或焚烧。因此菠萝叶的生产无需额外的土地、水、肥料和杀虫剂。从叶片提取出纤维后,以无纺工艺加工成这种天然的多用途织物,它可以在时装、室内装饰和汽车装饰中替代所用皮革。在中国,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环保纺织品让人们重新发现中国的传统天然纤维。为了替代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工业染色,贵州和云南种植蓝草植物并生产纯草本的蓝靛染料。这次由封面是花品牌带来的四套服装展现了“自然派”的原生气息:宽松、无需熨烫、天然染色且愈穿愈有味道。

640 (19)封面是花,中国,2016-2019 ©设计互联,摄影:Leo Zhang

从洗水牛仔布、循环利用的羊绒,传统植物染与小型织造坊的复兴,到农业废料合成的新材料,蚕桑业的生态回归,本次展览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两个维度回顾了人类与自然在服饰发展历程中的关系,并导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可持续一直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议题,这次展览希望能引导大家自主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去寻求一个自我选择”,赵蓉谈到,“服装企业需要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每个观众都可以通过消费去选择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采访、撰文 / 张尧)

 

 

面向21世纪的设计 ©设计互联与英国V&A博物馆,摄影:Leo Zhang

 

 

*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图片由设计互联及英国V&A博物馆提供

 

 

打开每个人被压抑的艺术开关,以艺术作为自我教育与社会介入

在今天重提“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和艺术传播者会以什么不同的方式来阐释和实践这个理念?在艺术家张志伟全新个展《二零二零》在上海ZiWU开幕之际,艺术家徐坦、张志伟与现代传播的创始人与董事长邵忠,以自身的思考与实践,对以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