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国庆、中秋带来长达8天的假期,在此丹桂飘香之时,持续数日的艺术节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北京M WOODS木木美术馆、江苏昆山市锦溪古镇游览区渐次展开,艺术、书籍、音乐、动画、集市融合成丰富的假日活动。此外,《艺术新闻》还精选了北京、上海以及全国多地的当代美术馆展览20余场。“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广东佛山顺德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饮食文化底蕴,原定于今年3月20日开幕的“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开馆大展”,本次以“启动展”的形式率先亮相;木木艺术博物馆迎来成立后的首次特展“神游:门阀、和尚、方士与狮子——3-9世纪中国陶瓷艺术特展”,以馆藏古代陶瓷为基础,从历史和博物学出发,以当代艺术视角和策展语言为观众呈现一场古代陶瓷艺术盛宴;OCAT上海馆推出的建筑展“空间规训:(后改革开放的)一些房子与(后世博的)一些建筑”,则邀请目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十二组青年建筑师进行创作……
十一推荐
三场艺术节
2020油罐玩家艺术节
2020油罐玩家艺术节
10.03 – 10.06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与去年包揽艺术展、书展、音乐和集市等等的综合性艺术节不同,油罐艺术中心2020年度的玩家艺术节,将主要聚焦在艺术家及画廊机构带来的艺术展品和他们的摊位上。将分为四个部分:“艺术专家门诊”、“36个房间”、“More More More国际艺术家群展”和“罐装Plaza!”关注面对疫情,艺术所能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在我们生活的时空被分为“疫情前”和“疫情后”的这个现实世界里,艺术的新阶段是什么样子的?
多位艺术家、画廊主、策展人、收藏家将在10月3日-10月6日每天14:00到18:00开门迎接前来“挂号问诊”的人,坐班油罐门诊,为热爱艺术的公众答疑解惑。“36个房间”集中了活跃的当代艺术家的独立项目,艺术家们走进油罐,每个房间是展览、是市集、也是表演,在呈现先锋当代艺术的同时,更是一种可以把作品带回家的全新艺术体验。“More, More, More”为油罐集中28位国际艺术家的大型当代艺术群展,“罐装Plaza”则提供了蹦迪、慕尼黑啤酒节等项目迎接假日的观众。
野生青年艺术节:“表达”2020
野生青年艺术节:“表达”2020
10.01 – 10.05
北京M WOODS木木美术馆
野生青年艺术节・北京2020, 以“EXPRESS 为概念主题,联合独具艺术影响力和青年号召力的木木美术馆,一起展开一场长达5 天的艺术对话。艺术节分为六大艺术展区:近百位艺术家/品牌独立展区,潮流/新锐/先锋的当代画廊/艺术机构主题展览,5位青年艺术家特展,不同艺术领域特邀嘉宾现场艺术分享会,体验式艺术工作坊,独立艺术短片特别放映单元。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AnyOne、AMA、PQP ART CENTER、惬意忙Monday OFF 五家当代画廊/艺术机构,呈现5天5场不同特色的主题展览。艺术家特别展览展区中,青年艺术家能尖日、胡小芳、米雷-RayDog、高木研、蔡武颂将以特展形式展出。特别放映单元呈现由FIRST青年电影展、多位青年艺术家、青年导演、嘉人NOW带来的多部独立短片。
锦溪古镇艺术节
2020锦溪古镇艺术节
09.30 – 10.06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古镇游览区
9月30日,江苏省昆山市锦溪古镇将迎来一场国际艺术节,由动画展映、表演实践、国际研讨、艺术工坊四个单元组成,致力于支持全球动画创作中的杰出青年实践者,同时关注表演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传承与创新,并且以开放的姿态搭建公众参与的艺术平台。
艺术节顾问团由瑞士FANTOCHE国际动画电影节总监安妮特·辛德勒、策展人李振华等组成,“中国经典单元”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回顾,《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均将呈现,“国际动画单元”为LE FRESNOY 法国国立现代当代工作室推荐经典影片,《德黑兰矶》等共四部,特别推荐为保罗·古里莫执导的奇幻动画电影《国王与小鸟》,曾于1980年在法国上映。第18届瑞士FANTOCHE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影片“BEST-OF-FANTOCHE”则由五部影片组成。
特别推荐
新开美术馆
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开馆大展
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开馆大展
10.01起
广东顺德和美术馆
10月1日,由日本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安藤忠雄设计的和美术馆在广东顺德面向公众开放。受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3月20日开幕的“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开馆大展”,本次以“启动展”的形式率先亮相,可以视为正式开馆展的预热准备,仍以经验万物、“惟”物质发展主义、人间食堂三个单元排列。原展览计划中的部分国外艺术家作品将顺延至“正式展”中呈现。其它开幕活动将视疫情防控进展另行安排。“风会之变——馆藏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展”也在这个假期与观众见面。
北京
正在展出
非物质/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非物质/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展至2021.01.17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非物质/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展开了探讨。本次展览汇集跨代际的30余位艺术家,涵盖从计算机艺术先驱,到当下活跃的数字艺术实践者,以及新兴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共计70余件作品。
展览以“计算机艺术先驱:新“调色盘”的发明”“生成艺术:无限的语言”“人工智能艺术实验室:当艺术家创造“创造”本身”“后数字时代的幻觉与幻灭”四个章节全景展现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参展艺术家包括哈罗德·科恩、曼弗雷德·莫尔、弗里德·纳克、约翰·杰勒德、里奥·维拉瑞尔、夸尤拉、杨泳梁、陆扬、林科和费亦宁(与官承翰合作)等。
神游:门阀、和尚、方士与狮子
3-9世纪中国陶瓷艺术特展
神游:门阀、和尚、方士与狮子
3-9世纪中国陶瓷艺术特展
09.26日起
木木艺术博物馆
9月26日,木木艺术博物馆迎来成立后的首次特展“神游:门阀、和尚、方士与狮子——3-9世纪中国陶瓷艺术特展”。作为一家兼具现当代美术馆和民办博物馆资质的艺术机构,木木以馆藏古代陶瓷为基础,从历史和博物学出发,以当代艺术视角和策展语言为观众呈现一场古代陶瓷艺术盛宴。
展览的四个章节分别以「门阀」「和尚」「方士」「狮子」为名——四个形象所代表的身份在无自觉中成为3-9世纪中国社会极为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从白瓷清透光晕的写意自然,到莲花造型的佛陀指征,从人面鸟身异兽的超自然想象,到域外形象人俑面庞与衣着体现的丝路文明……展览不同章节所呈现的精神意向最终凝练为四个内在连结的世俗身份隐喻,共同勾勒出彼时中国社会的自然面貌、环境变迁与大众心境。
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
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
09.25起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减趋稳定之时,北京798艺术区重返昔日的活力,积压半年的展览席卷而来。毗邻798艺术区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和所有美术机构一样,在权衡轻重中前行,从1月24日起暂停对社会开放,疫情后首场重要展览——“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也在此时与重新开馆一同拉开帷幕。
以“绵延”为主题的这场展览,覆盖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全部展厅及公共空间。展出91位中国艺术家的95组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分为时间\空间、生命\身体、日常生活、物质、表演、情感等六个板块。几个听起来较为“抽象”的板块,虽然各自独立,却也相互渗透、关联,呈现出当代艺术这种复杂且多样的“绵延”状态。同样是对图像的处理和再现,在当代艺术40年发展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同的方式、态度和结果。
AI:爱与人工智能
AI:爱与人工智能
展至2021.01.10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本次展览以AI在中英文语义下的不同含义为双关,通过独特视角诠释Hyundai Blue Prize 2019的核心命题“社交智能”,讨论大数据编织下的共情之爱与算法影响下的情感选择、网络环境中的暧昧关系与远距离恋爱的身体亲疏。
策展人陈嘉莹在其策展理念中这样写道:“对于千禧一代而言,我们通过网络可以更自由的表达并释放本我,物理世界与可触的人反倒显得不那么真实亲切。那些纤细的情感广布于光纤网络送达至各个彼处。但当我们连接虚拟世界的同时,是否也意味着和另一个世界的断连呢?”
传统的复活
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
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
展至2021.02.21
松美术馆
松美术馆为公众呈现的“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汇集了不同年代的46位/组艺术家的精选作品。
2009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曾掀起一波“回归传统”的浪潮。“传统”重新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需要重新去审视一个民族国家应具有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主体性问题。同时,它也能与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契合。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寻求向传统的回归与转换,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1990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秉承的艺术史叙事话语出现了内在的危机。面对这种危机,不但需要对过去40多年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及其各个时期的文化与艺术诉求进行反思与检审,而且要逐渐从1990年代中后期由西方标准和“后殖民”趣味所支配的当代艺术的范式中走出来,重新建构当代艺术的评价尺度与价值标准。
范勃:无形的剧场
范勃:无形的剧场
展至10.08
今日美术馆
整场展览中各个部分始终以“药物”作为引线的存在,眼盲以及各种感知障碍、身体隔离意味着人体机能以及内外互动遭遇的困境;而药则是对生命体的介入和调适,它与整体的诗意的表述构成互渗关系,以串连起“无形的剧场”中沉郁却又不乏温情的激发人心的精神脉络。
上海
正在展出
空间规训: (后改革开放的)一些房子与(后世博的)一些建筑
空间规训: (后改革开放的)一些房子与(后世博的)一些建筑
展至11.29
OCAT上海馆
OCAT上海馆推出的建筑展“空间规训:(后改革开放的)一些房子与(后世博的)一些建筑”,邀请目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十二组青年建筑师:范久江、郭廖辉、靳远、李伟、梁琛、刘晨、刘可南、刘阳、陆少波&刘一霖、水雁飞、王子耕、薛喆,作为策展人长期空间研究项目的最终呈现,围绕两条空间线索在OCAT上海馆铺陈开来——一边是建筑师们曾居住过的,并对自己产生深刻影响的普通日常构筑物(以下简称为房子);另一边则是建筑师们成为执业建筑师后创作的建筑作品(以下简称为建筑)。每位建筑师会在展览中将其所选的房子和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元素(如地面、墙体、吊顶、门、窗、家具等)1:1地进行复原、建构。
M/M上海制造
M/M上海制造
展至2021.04.18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
法国知名设计工作室M/M (Paris)的中国首展“M/M上海制造”登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power station of DESIGN, psD),占据了整个七楼展厅。展览通过呈现百余件作品,回顾其30年设计生涯,探讨设计如何在不同的语境里被转译与重释。
米修与木心
米修与木心
展至10.1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5年位于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建成开放,木心的画作初次在中国、在他的故乡公开展示。5年后,“米修与木心“展览将木心的绘画作品第一次带回他曾生活三十余年的上海。
莫奈《日出·印象》特展
莫奈《日出·印象》特展
展至2021.01.03
Bund One Art Museu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外滩壹号美术馆Bund One Art Museum,展出了47件作品,其中有9幅借展于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馆藏的莫奈油画作品。9件莫奈的作品中,除了马摩丹莫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现代艺术的开山之作《日出·印象》之外,还有《伦敦查灵十字桥,雾中烟云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鲁维尔海滨》、《海滩上的卡米耶》等莫奈作品。同时,展览还呈现了抽象画派大师维琪·科隆贝特(Vicky Colombet)和具象画派大师热拉尔·弗朗格(Gérard Fromanger)的作品,这些精选的画作是当代艺术与印象派共鸣的见证。展览还突破了以往画展的普遍表现形式,采用现代科技投影方式打造出光影互动体验展区,从视觉、听觉以及空间体验感等全方位重现了这幅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
其他地区
正在展出
丁乙:十字体
丁乙:十字体
展至12.20
龙美术馆(重庆馆)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的艺术活动被按下暂停键,对艺术家丁乙而言却有所不同。今年5月,他与路易威登携手呈现的“恒久之印”展览在ZiWU誌屋呈现,9月19日,在龙美术馆(重庆馆)的大型个展“十字体”开幕,以跨越35年的50余组作品,以时间为轴线,梳理和展现丁乙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十字”作为一个基本的图像元素而发展至今的创作体系。“我希望每一位观众在龙美术馆重庆馆的空间能重新发现丁乙。”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说道。
“今年上半年,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沉浸在创作中,使得创作上有很多细节的变化,包括刻点的方式,令作品比去年又有一点点新的推进。”丁乙说,“在这个全球性事件之后,我们可能需要更多深入内心的交流,艺术作品是需要有情感的,它可以与人产生一种非常直接的连接和共鸣。不管是这些大的事件或者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可以影响到创作的。”
蜕变—中央美院当代四大家作品联展
蜕变—中央美院当代四大家作品联展
展至10.11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蜕变—中央美院当代四大家作品联展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开幕展”于9月19日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开幕,汇集了徐冰、隋建国、刘小东、朱锫四位艺术家作品。该御窑博物馆的主持建筑师为朱锫,主体由八个大小不一、体量各异的线状砖拱形结构组成,沿南北长向布置,建筑的形式源于当地传统柴窑的启发,并非简单的几何形,而是复杂的双曲面,具有强烈的东方拱券的特征。建造过程中不用脚手架,而是利用砖的收缝错位,借助重力完成的。内外两层砖中间为混凝土,混凝土拱为主体结构,以抵御地震时的侧推力,外部采用新老窑砖混合砌筑,映射当地传统建造方式。
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
展至01.31
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当代美术馆秋季展览以“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66位(组)艺术家,172件(组)作品,以当代中国艺术的文化语境,在多元共生的层面,阐释黄河流域积淀的文化遗产和区域跨文化特色;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反映黄河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课题。展览由“亘古奔流”、“大河精神”、“共生家园”和“生态长治”四个板块组成,连接着古老传说与当代乐章。参展艺术家包括丁一林、waa未觉建筑、吕胜中、张克纯、汤南南、邬建安、邱志杰、段正渠、隋建国等。
未知| 尹秀珍
未知| 尹秀珍
09.19起
知美术馆
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发起的“艺术&技术@”框架下的第三期项目“未知|尹秀珍”在知美术馆展出,这也是该馆与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又一合作成果。
尹秀珍的巨型装置《未知》纵跨知美术馆两个楼层之间,六个显示屏不断地传送全球热点新闻的标题,人工智能系统从中生成无穷无尽的星云形态显示于相邻的庞大星图上——一个直径为四米的定制圆形LED屏幕,高悬于美术馆三层之间的空间中。
参观者在阅读新闻时被捕捉到的面部表情又会触发一个天体群出现,其组成物则是人工智能算法对艺术家一些过往作品的解读,在参观者情绪数据的支持下,呈现出独特的运动行为。引人冥思的”om”吟诵之声以及近期世界事件的新闻摘录——新冠病毒、黑人人权运动、全球粮食短缺等– 融入于来自深邃太空以及情感的声响,合成为一个低沉的,往往是无法辨识的声音景观。
“艺术&技术@”邀请从事传统媒介的中国著名艺术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及相关企业配对合作,运用高端程序及生产设备,共同探讨、研发并制作一件独特的、有别于其长期建立起来的艺术语汇和形式策略的作品,从而打开新的视野,进一步拓展艺术家的实验潜能,换言之,亦将对二十一世纪艺术创作的发展作出贡献。“艺术&技术@”项目过往合作艺术家:刘小东《失眠的重量》、颜磊《空想重置》。
变量的活力
变量的活力
展至2021.02.28
昊美术馆(温州)
昊美术馆(温州)呈现的新展“变量的活力”(Vatality of Variables),汇集10位艺术家,包括陈天灼、丁乙、胡介鸣、胡为一、梁绍基、李可政、王功新、杨君、杨熹、叶凌瀚。
去年夏天,在一场名为“色阈”的展览里,14位参展艺术家共同探讨了色彩的边界和秩序——色彩,在被赋予情感、社会、精神等诸多不同层次的定义和准则之后,可谓艺术中最具相对性的媒介。此次展览名“变量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呼应了“色彩的阈值”。在高度数理逻辑化、几何秩序化的世界,作为异质的变量,与艺术、美学间有着天然的默契,并以此维持人性的温度。展览将在身处秩序无孔不入的当下,探索变量的活跃程度。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中国首展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中国首展
10.09 – 2021.01.18
中央美术学院廊坊馆丨新绎美术馆
本次展览将展出的夏加尔作品,涵盖了油画、水彩画、坦培拉、蚀刻版画等艺术形式,其中油画绘画代表作包含了《紫罗兰公鸡》、《恋人与花束》、《俄罗斯的村庄》等经典作品,横跨了夏加尔的整个艺术生涯;同时还将展出艺术家3个系列的版画代表作品,包括了《拉封丹寓言》、《圣经系列》和《巴黎系列》,其中最著名的是夏加尔为法国古典文学《拉封丹寓言》创作的全套蚀刻版画作品,赋予了这部十七世纪法国经典寓言名著新的生命,每一幅作品都是创新与隐喻的绝佳结合,构建出一个个梦境般的神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