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1884–1886,现藏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丁乙,《十示2020-11》,2020 © Ding Yi Art Studio,摄影:王闻龙
2020年的盛夏,上海西岸一带迎来“后疫情时期”休闲人潮的回归。而在此前的疫情期间,艺术家丁乙则想到了乔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充盈在这幅名作之中的美妙生命之意似乎也体现在艺术家于疫情期间的新作《十示2020-11》中。这件作品呈现于西岸美术馆推出该馆在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之外独立呈现的特别展览——“静默长假”中,丁乙少有地采用了充满春意与生命力的青色与柠檬黄色调,在多重雕刻线条形成的丰富肌理以及类似点彩派画法的密集点状细节下,营造出了温和的光感,给人一种安抚与慰藉。
“在这场全球性事件后,实际上会有更多深入内心所需的交流,而艺术作品,需要有情感,它可以和人产生非常直接的连接与共鸣,这也可能是未来艺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丁乙说。
“静默长假”展览现场
7月25日,上海西岸美术馆自疫情开始以后的首个全新展览,也是其建成以来特别独立策划的展览——“静默长假”,聚焦九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在疫情爆发后,“休假中(on sabbatical)”状态下的思考与创作,试图以艺术的视角回应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公众共同探索这场改变了原有生活轨迹的全球性事件所带来的意外发现与感悟。
展览特别邀请陈飞、陈维、程然、丁乙、郝量、黄宇兴、贾蔼力、施勇、张洹这九位来自不同年代、迥异背景的艺术家,以每人一件或一组作品的形式,通过绘画、装置及影像等不同媒介,记录思索,表达态度。如展览前言中所述:“空间、时间、人与人的距离,生和死的刹那,不可捉摸的自然力量,都在沉默、未知、无序和空虚中有了最新诠释。”当疫情从肆虐至逐渐平息,这些诞生于平行隔离空间的创作成了记录人类作为社会动物之内心变化的载体,也提供了观察这场重大事件的新视角。
传统中国元素下的解读
郝量,《枯树赋》,2020© Hao Liang. 图片致谢高古轩画廊
展厅内,映入眼帘的第一件作品来自以中国水墨与西方抽象绘画之结合见长的艺术家郝量。他用诗意而淡然的笔触勾勒出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的骈赋作品《枯树赋》中的场景——画面里,寂寥的枯树伫立于幽远、暗雅的背景中,零星的光斑分布其间,透露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复杂性与含蓄、收敛的力量。在郝量看来,这一清冷之景与此次春节时期了无生气的城市景观十分相似,而“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所隐含的“盛与衰的关系”和“霎那感”亦呼应了他对此次事件的观察:“维持现代社会的系统在这种事件下,仿佛一下子就失效了”。
施勇,《2020新“抽象”字体研究——全王求化》© 施勇
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同样出现在艺术家施勇的新作《2020新“抽象”字体研究——全王求化》中。施勇根据宋体字原有的笔画与大小比例,对单字进行解构与重组,自洽地给出“合围”式新形态。在此过程中,字词的原意瓦解,语义反转。在施勇看来,人们在防疫过程中的种种生活状态呈现出一种反全球化趋势,而这一现实情状在彼此闭合的字词形式中被予以重现。
施勇在谈到创作灵感时,特别提到关于“缺陷”的思考:“我意识到这个‘缺陷’之词如同一把方法的钥匙,启发我将思考与实践建立在字与词的层面,并通过这个层面的研究来回应与给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2020这个新现实。”
有关虚无、忧郁、暗面与惑
展览现场中黄宇兴的作品《雉鸡岭》,2019 – 2020 ,图片来源:TANC
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事件笼罩下的不安、困顿与迷茫心境可以在本次程然、陈维、黄宇兴和贾蔼力的作品中获得不同维度的诠释。黄宇兴采用高饱和、强对比度的多重色彩,描绘由河流状线条汇聚、叠映出的山川与密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呈现对时间与生命议题的探讨,传递出一种不安和忧郁;贾蔼力则借滇藏沿线的雪山之景与几何色块的前后交叠,糅合抽象与具象,表达对“缺席”与“在场”讨论和有关思维及超验性的理解。另两位艺术家,程然和陈维,则以装置的形式,在相对独立的展览空间内展开叙事。
程然,《惑》,2020©图片及文字由艺术家,K11 Art foundation,HTC VIVE Arts,以及马丁·戈雅生意提供
影像装置作品《惑》中,程然以垃圾邮件为起点,打造了一个被遗忘在网络深处、无限延伸的冥想空间,隐射对城市化、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在这个新的议题下,自我成为潜在的信息发送者,上百个自动生成的人名成为建构虚拟城市网络中回荡的虚无群像,演员刘嘉玲则演绎着穿梭其中的时代人之纷繁的情绪状态。值得一提的是,程然联手数字艺术家,首次在作品中融入了VR技术,奇异的沉浸式体验配将观众包裹在一个不停寻找、不停发散的虚拟环境之中。
观众在现场体验VR技术下的《惑》,图片来源:TANC
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程然提到:“未来更多是一种不可知的状态,我们可能无法回到一个完美的现实之中了,工作方法和媒介将发生改变,也许虚构的方式会成为主流……《惑》这样一个标题,也是一种强烈的暗示,关于我们怎样去面对现实,面对新的处境和变化。”
陈维,《碎裂球场》,图片致谢大田秀则画廊©陈维工作室
艺术家陈维同样运用到数字元素进行表达——看似年久失修的LED灯幕闪烁着不规律的错误颗粒,将变幻流动的灯光反射于墙面、地面;一旁,模糊了装置、相片、场景与绘画之边界的作品《破裂球场》则在昏暗之中散发着温暖柔和的光,画面中央残破的篮球架兀自矗立,如同古典绘画般透出某种沉静的戏剧效果。置身在陈维制造的虚构空间内,仿佛来到被信息过度充斥的现代城市,体验瞬间的迷茫与无措。
陈维希望借此呈现“城市的背面”,这与整个疫情所带给他的感受相近:“我们都被巨大的情绪笼罩着,被隔离,像是滞留在世界的暗面……我们好像必须去适应城市背向你的这段时间……我慢慢地开始反省,并开始保持距离地去思考这件事”。
艺术的疗愈
张洹,《爱》,2020 ©张洹工作室
陈飞,《静物》,2020 © 陈飞工作室
艺术家张洹、陈飞与丁乙的作品则更令人体会到艺术的疗愈性。陈飞用看似平淡温和的手法写实描绘着各式蔬菜瓜果,以此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陈飞向《艺术新闻》提到:“静物画是一个非常好的容器,往往也是最没有攻击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希望观众能在其中体会如何在现状之中安放自己”。
张洹则以恣意而率性的笔触呈现极具张力的红,在特殊时期里对“爱”这一恒古主题进行了探讨:“地球在宇宙中就是这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尘埃!梦幻泡影,无始无终!我们将如何定义生死?我们还执着于微不足道的自我吗?我们还为物质的聚散而欢喜和悲伤吗?宇宙的能量来自于爱,来自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尘埃……”
谈及疫情期间的创作与生活,张恒直言不讳地诉说着该事件对于其状态与心境的巨大改变,在此情形下诞生的“爱”系列亦记录着艺术家第一次对某一形象、符号所抱有的重复不断的创作冲动。
“静默长假”展览现场
如果说去年11月伴随美术馆开幕的两场首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与“ 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体现了西岸美术馆希望借力世界顶级美术馆,为国内观众打开全球当代艺术臻品的接触窗口,那么此次的自主策划项目则表明了该馆对当代艺术的在地性、社会性及公共性的探索意图。“静默长假”一方面以作品、纪录片、文本等多种形式提供了中国艺术家看待世界的角度之线索,一方面是对疫情期间这段特殊时期所做的记录和归档。
西岸美术馆以不同形式艺术探索的项目空间,多样性的艺术介入方式,承担着为年轻艺术家构建其与当地、乃至全球范围内艺术语境的对话的使命,由此与常设展和特展共同构建起美术馆多维互补的空间和内容体系。(撰文/Wenting)
※如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来自西岸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