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里斯·怀恩·埃文斯,《礼物》(Gift,局部),2012年
上海。11月3日,K11艺术基金(K11 Art Foundation)与现代传播联合在上海K11艺术商城56层K11×ModernMediaGALLERY举办了题为“似是而非”(It Is What It Isn’t)的展览,标志着“K11现代画廊”的开幕。这场展览精选K11艺术基金创办人及主席郑志刚、现代传播集团董事长邵忠两位收藏家的当代艺术收藏,展出了塞里斯·怀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丹尼尔·费尔曼(Daniel Firman)、谷文达、黄然、瑞安·甘德(Ryan Gander)、珍妮弗·施泰因坎普(Jennifer Steinkamp)、陆扬、马秋莎、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印卡·修尼巴尔(Yinka Shonibare)等中外艺术家的作品。
K11艺术基金创办人及主席郑志刚(左),现代传播集团董事长邵忠(右)
“似是而非”展览现场
丹尼尔·费尔曼的装置作品《范妮》(Fanny,2013年)延续了他以身体作为媒介的创作思路,以一个超现实的形象揭示了在暂停状态下的运动。他的创作并不给出任何明确的指向或结论,带有强烈的矛盾感。
丹尼尔·费尔曼,《范妮》,2013年
陆扬的作品则对经典的佛教形象进行了“数码化”的再造。她的创作游走于宗教、科学、流行文化和神秘主义之间,在展出的录像作品《忿怒金刚核》(2011年)中,陆扬用近乎戏谑的手段结合了宗教观和科学理论探讨了人类的愤怒情绪反射机制。
陆扬,《忿怒金刚核》,2011年
马秋莎的单品录像《虹》(2013年)中,穿着冰刀鞋的滑冰选手有节奏地踩踏着鲜红的番茄,镜头展现出的丰富的细节让这样具有无聊感和荒诞感的场景变得细腻,甚至具有诗意。
马秋莎,《虹》,2013年
在艺术家的语言中,“符号”是最为显著的表达方式,谷文达和黄然的作品都使用了文字作为创作的基础。展出的谷文达的“遗失的王朝”系列作品是艺术家实验水墨创作的代表之一,通过对传统书写的解构和重组,他拆分并审视了语言文字原初的表现形式和文化象征含义。黄然的《无声沉默》(2014年)是一段循环往复的谜语,翻转出现的“这是历史,因为”似乎引向一个让人期待的答案。但这句话的反复出现让人对于这个问题的题面和答案本身都产生了怀疑。
谷文达,“遗失的王朝”系列,约1990年代
黄然,《无声沉默》,2014年
此外,印卡·修尼巴尔的《中国壁画》(China Wall Painting,2010年)和莫娜·哈透姆的《无题(搁物架)》(Untitled [Rack],2011年)折射了全球环境下的地缘政治,以及由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所造就的现代身份困扰。
印卡·修尼巴尔,《中国壁画》(局部),2010年
莫娜·哈透姆,《无题(搁物架)》,2011年
对于展览立意中体现的收藏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评论人岳鸿飞(Robin Peckham)在为展览撰写的前言中提到,“收藏家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梳理、组合而发声;他们所做的表述只能是非线性的,以此来支撑艺术家群体所做的同样难以识别的表述,而不是靠艺术家本身进行自我支撑。”这一理念概括了展览作品中的互文关系——它们输出的信息在展览的框架内形成对话,艺术家、艺术创作的介质与收藏家之间形成混响与共鸣。撰文/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