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chi K11美术馆最新展览“Cinematheque影像馆”介绍短片(视频由chi K11美术馆提供)
3月17日,上海chi K11美术馆以青年艺术家陈维和程然的双个展开始了新一轮“Cinematheque影像馆”主题艺术季。名为“影像馆”,音乐却成为关键线索。陈维带来的个展“在浪里”,以俱乐部文化、酒吧和音乐为出发点,描摹了年轻一代籍由流行音乐文化和消费主义获得自我释放的一面。程然则直接将个展命名为“音乐还在响,乐队不见了”,回溯了艺术家自2010年以来以音乐和表演为主题或素材的录像与装置。
艺术家程然(左)、陈维(右)
艺术家程然、K11艺术基金会主席郑志刚、现代传播集团董事长邵忠(左至右)
艺术家徐震、K11艺术基金会主席郑志刚、收藏家周大为(左至右)
在本次展览中,K11的展厅被陈维置换成似真似幻的酒吧、舞池内景。而在展览开幕当日,程然还与北京实验声音组合“苏维埃波普”合作了一场名为“THE XXX”的现场表演,并以鼓手的身份参与演出,探索个体经验与身体实践之间的关系。
展览现场被转化为模拟酒吧及舞池
程然:音乐还在响,乐队不见了
程然的本次个展包括了近7部录像作品、3件体量迥异的装置,以及艺术家近期创作的小说与唱片。其中,作品《信》邀请了著名演员刘嘉玲出演,将人们日常收到的垃圾邮件转译成多频录像装置,是艺术家在国际范围内备受好评的作品。程然近期的实践跨越了录像、装置、表演等多个领域,打破传统认识中对录像的视觉表现和叙事方式的固有模式,回应了青年一代对科技、媒体和传播方式的综合运用。
《信》,程然,2014年,⼆二十五频道录像及灯箱装置,6分26秒
《基础钢琴曲》,程然,2014年,单频录像,4分33秒
《漫无主义者》,程然,2013年,装置
《电话亭情事》,程然, 2014年,装置
《物各有时》,程然,2011年,单频有声录像,6分52秒
陈维:在浪里
流行文化及其中的流行音乐文化,自1980年代以来就成为直接影像中国大陆青年文化和消费习惯的重要因素,以及接触国际最新文化产品的渠道。陈维将酒吧舞池作为一个特殊的场域,从空间与人物两条线索展开,细化并描摹了本地青年藉由流行文化获得自我的释放与体验。在本次展览中,陈维重新想象并再造了理想形态下的酒吧与舞池,检索了这一特殊建筑空间的文化表征。展出作品多依据现场空间进行装置,包括《入口》、《漂》、《舞池系列》等。撰文/TANC
陈维将展览现场转化为模拟酒吧及舞池
《入口》是陈维搭建效仿的一个地下酒吧入口,这个“入口”提供了青年人在夜幕里另一层交流与释放的场所,也是整个“在浪里”项目的起始
《在浪里1》,陈维,2013年,150×187cm,灯箱
展览现场,作品为《在浪里》系列摄影
现场的霓虹灯管营造模拟酒吧的气息
展览信息:
Cinematheque影像馆
陈维:在浪里
程然:音乐还在响,乐队不见了
展至5月31日
上海chi K11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