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西南当代艺术再发声,悦来美术馆以“临界”展在重庆开馆

Oct 15, 2019   TANC
重庆悦来美术馆开馆展“临界”展览预告

10月11日,重庆悦来美术馆开馆展“临界”在这个占地面积17577㎡的建筑中开幕,首展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俞可任策展人,刘建华、缪晓春、隋建国、汪建伟、王鲁炎和徐震®六位艺术家参展。展览关注着艺术家的创作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今天科技的假设产生联系,用作品去塑造一个新型的空间载体。而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的衔接中,如何以“临界”为出发点,来探究艺术理想与科技现实之间所存在的必然关系。

640重庆悦来美术馆夜景
640 (1)640 (3)重庆悦来美术馆“临界”展览现场
640 (2)刘建华,《2012年末》,瓷,2011-2017
640 (4)刘建华,《方》,尺寸可变,瓷、钢,2012-2014

从地面沿着盘旋的楼梯,缓缓进入地下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建华的作品《方》和《2012年末》,前者在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时间与无限馆”(Pavilion of Time and Infinity)展馆中亮相,他以圆形镀金的陶瓷和方形黑色钢板——分别代表是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产物为材料,却同样要在烈火中锻造而成,以“天圆地方”象征着永恒或无限。“当两种不同的物质并存在同一空间的氛围中,碰撞出的是经过妥协及退让之后的并置状态,是冷静的、凝固的一瞬。”刘建华告诉《艺术新闻》这是他第一次在重庆展出作品,此前仅参加过几次文献展。

640 (5)640 (7)640 (6)缪晓春的作品展览现场

缪晓春的《灰飞烟灭》《Restart-stills从头再来》《无始无终》《坐天观井》等多件视频作品被放置在布满镜子的展厅中,观众置身其间,俨然卧游在艺术家利用三维软件形成的虚拟图像世界中,现实世界有的人或景,由0与1组成任意的虚拟物体。在镜面反射下,人们无法认清自己究竟面对着数字运算的世界,还是与真实世界同行。徐震的《永生-红陶彩绘天王俑、沉睡的缪斯》等作品是他近年来的代表性的作品系列之一,其基本素材均来自古代雕塑,表达了东方传统与西方近代文化对当下生活的历史性影响。

640 (8)徐震®,《永生-红陶彩绘天王俑、沉睡的缪斯》,铜、矿物复合材料、矿物质颜料、钢,2016  

王鲁炎的《自我意识》、《决策方式》、《同一时空的不同性》和《自由的禁锢》等最新创作,首次亮相即在悦来美术馆,玻璃钢、工具、古董天平、纸雕、板材、塑料和涂料等寻常生活中的材料,保留着切割痕迹和匆匆留下的算式、手记片段,看起来像是某种草稿或者小样。他将这些过程性的草图视为“正式作品”,和他制作精密、体量庞大的标识型重型机械装置《不确切的圆》共置,映射着现代机械化复制时代中的我们。

640 (10)640 (9)王鲁炎的作品展览现场

刚刚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个展的艺术家隋建国,携多件《悦来拓扑-云中花园-物体》作品而来,雕塑群像再现着艺术家身体(手)和物质(泥)接触生成的偶然痕迹,也是十年的创作成果。汪建伟则以画作和装置并置,其中,《寒武纪 NO.6》,材料直接来自生产过剩的钢材市场,用来制造货币的镍,成矿时代主要在五亿年前,而相对于它的生命周期而言,近一百年来钢材的能量流动历史不过是资本所唤起的暂时性癫狂。汪建伟着眼于材料的历史,将它们制作成一组相互平行的平面。

640 (11)隋建国的作品展览现场
640 (12)640 (13)汪建伟的作品展览现场

在重庆建立起一个当代美术馆

640 (14)重庆悦来美术馆外景,图片来源:TANC

2019年8月,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智博会,为悦来美术馆的诞生铺设了序曲。“这个建筑里流动的场景、技术、思想,都是和这个时代的潮流,和当下的生活状态,和当下的艺术、审美关联在一起的。我们要做一个尽可能展示当代艺术的美术馆。悦来美术馆的定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的视野、境界、眼光、内容,应该是国际化的,如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大都参加过像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国际大展,我们就是要让大家认识这些国际艺术家、看到国际化的展览,让重庆的艺术审美更加国际化。实现近者悦,远者来。”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菊梦说,“去年大家在重庆看到了公共艺术展,也听到了余光中的诗会,也参与了快闪,这些星星点点,为我们这个城市注入文艺的元素和基因。

640 (15)徐震®,《纳克索斯岛斯芬克斯、沉睡的缪斯》,矿物复合材料、矿物颜料、不锈钢、大理石,220x 150 x 57 cm,2017

“美术馆有民营的、公立的,我们作为国企的美术馆,不同之处是处于中间地带。私营美术馆通常有艺术基金的支撑,或者以美术馆+画廊的模式运转起来;纯公立的美术馆,是事业单位,肯定是国家注资;作为国企运营的美术馆,我们是一半经营,一半承担责任。首先在诉求上、经营模式上不一样,更多地还要为这座城市服务,为城市注入艺术灵魂。”王菊梦说。

640 (16)隋建国的作品展览现场

“国家运营建设美术馆,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了文化机构,为纳税人服务。私立美术馆是个体的人,用自己的资金,来投入到社会文化建设。国营的公司是国营部门,做这种文化事业,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无论美国、还是欧洲的企业,在整个文化建设中收藏也起到巨大的作用。中国的国营机构,其实力量更多可以做得更好。像悦来美术馆这样的,其实只是刚刚开始,现在北京、上海,这种国营企业也慢慢开始在做。”艺术家隋建国说。

拥有四川美院的重庆如何在西南地区发声

640 (17)第二届Art Chengdu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图片来源:TANC

近年来,在Art Chengdu、知美术馆、A4美术馆的带动下,成都的艺术生态受到人们是广泛重视,反观拥有四川美术学院的重庆,却声音甚微。重庆有三千万人口,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依托于四川美院,每年毕业两千余人,却难以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画廊。

640 (18)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美术馆,图片来源: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家由于过度的生活化、知识储备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其魅力逐渐就退去了。在展场中,可以听到大家议论道“以往西南地区的艺术家很少去研究今天艺术整个世界发生的变化,去探讨不断改变的世界如何提供新的媒介方式给我们的艺术空间。”

640 (19)高小华,《为什么》,107.5×136.5cm,1978,中国美术馆收藏,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640 (20)2017年,“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背景中央为罗中立的《父亲》,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那个时间段里,由于有星星画会的人跑来川美、西师传经送宝,本土野草画会的产生,以及1978年高小华大胆行为,创作的《为什么》。使这个地域产生了一定的活力,但整个西南片区仍显得闭塞,川美与国美、央美在对待艺术史,当然是对西方的艺术史,可能也还是存在不同的认识角度,而绘画经验仍在很大程度上使西南地区相对的与85、89关系并不紧密。不知是不是因为交通不便的原由,艺术家个人的经济困境,西南的艺术家要想与外面的世界保持同步,还是有不少障碍,我说的外面不是指的国外,而是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地方。”俞可说。

640 (21)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布面油彩,95×129cm,1982,中国美术馆收藏,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四川地区的艺术家对自己身处的那种处境,和对过去成长经历的一种反思,构成了四川美院的一种敏锐的意识和向上的决心。四十年过去了,现在回观整个西南片区,成都、贵州、昆明,都更加开放了,“但这一地方的传统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也未在用一种极端的态度来更新自己,它仍在一个自足的空间里面,面对艺术。从这方面看,这种过度依赖于现有环境的工作方式,它或多或少地让这一地区的艺术缺乏先锋性,同时也使得这个地方的艺术家不得不依赖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另外,这样的依赖,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许会让艺术家的工作与当下社会有了太多的虚拟,进而也使得地域这个关键词,成了认识西南艺术生态的标识。我也不知道有了这样一个关键词,它对西南艺术群体是好是坏,总的来说:从上世纪末到今天,西南艺术相对的保守,是显而易见的。”俞可说。

640 (22)2001年成都双年展,图片来源:CAFA

云南的丁绍光、蒋铁峰、袁运生、袁运甫,贵州早期的董克俊、彭国昌等艺术家涌现出来,一批另类生长的案例也在此时发生,四川美院的扩散性由此开始建构。彼时的成都并不很活跃,直到邓鸿在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了2001年成都双年展今天我们再追溯四川当代艺术的这段历史可以发现很多表述,但是关于乡土、伤痕究竟对今天人们对西南片区的认识的影响有多大仍然是个空缺。

640 (23)张晓刚,穿粉红色衬衣的女孩,2006,中国美术馆“时代质感”中展出,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西南地的艺术家把艺术情怀基于在一种纯粹自然或原始的、常态的生活场景里,而过度地技术化和对绘画的片面认识导致了整个西南片区关于知识的学习不够。而整个西南片区的实验性到今天,不管是媒介实验、观念实践这方面都显得比较弱。

640 (24)黄桷坪地区一隅,图片来源:sina

当重庆的人们谈到黄桷坪地区,仍然能够感受话语中的惋惜与迷恋,或许这也证明当地的文化和艺术体验方式没有真正发生改变。当历史、社会给了四川艺术家机遇,一群聪明的年轻人把握到这个机遇,但这机遇却带一种偶然性。“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去调整方向、储备知识、面对视觉艺术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我觉得才是我今天要做的。”俞可说。(采访、撰文/孟宪晖)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悦来美术馆提供

刘韡美国个展在克利夫兰开幕,在真实和想象之间构筑“看不见的城市”

艺术家刘韡个展“看不见的城市”的第二部分近日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CMA)开幕,它与9月在克利夫兰当代美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leveland)开幕的第一部分共同构成了刘韡在北美的首场大型博物馆展览。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