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马修·巴尼“堡垒”巡展到北京:神话,炼金术与“宇宙狩猎”

Sep 29, 2019   TANC

640马修·巴尼,《堡垒》(静帧),2018,作品由艺术家、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洛杉矶Regen Projects 画廊和伦敦赛迪HQ 画廊提供

这是一部没有对话的影片,人物的行动被编成舞蹈贯穿在六场狩猎中,传达和编织起人与狼的际遇。这则发生在美国爱达荷州锯齿山脉里的狩猎故事被艺术家马修·巴尼塑造为一场古罗马神话的当代演绎。这部逾两小时长的影片《堡垒》正是同名展览的核心,自9月28日起,它与脱胎于影片的五件巨型雕塑、五十余件雕版与电镀红铜版作品,共同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640 (4)马修·巴尼,《堡垒》(静帧),2018,作品由艺术家、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洛杉矶Regen Projects 画廊和伦敦赛迪HQ 画廊提供

在北京的展览是“马修·巴尼:堡垒”全球巡展的第二站,它此前曾于今年3月至6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首次亮相,明年将巡回至英国伦敦海沃德美术馆展出。

UCCA馆长兼CEO田霏宇(Philip Tinari)在展览发布会上表示,“这场展览以诗意和简洁的形式探索了人类正在面临的迫切的问题。而神话也让我们避免和超越了日常的社会化、政治化、经济化的话语,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叙事层面。这场展览做到了这一点。”

当代神话与铜的炼金术

影片《堡垒》中的六场狩猎来自于真实的狩猎计划,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马修·巴尼表示,“我最初的很多设想都有着纪实性的感受,涉及真正地进入有狼群出没的野外,并按照狩猎的法则来组织整个项目的制作。这样的想法随着时间发生了改变,逐渐专注于舞蹈,专注于狄安娜与阿克泰翁的神话。”

640 (1)马修·巴尼在《堡垒》中扮演了一位雕版师

在奥维德《变形记》中记载的司管贞洁与纯真狩猎女神狄安娜与猎人阿克泰翁的故事中,猎人因冒犯了女神而受到了惩罚。《堡垒》中,狄安娜由一位美国著名的枪机射手扮演,她在两位侍女的陪同下寻找狼的踪迹。马修·巴尼在影片中亲自扮演了一位雕版师,其他角色还有电镀师,排演美洲原住民舞蹈的圆圈舞舞者等。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在他们之间上演,并最终上升为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多重叙事,探讨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展览中呈现的电镀版也在此间通过炼金术一般的过程逐渐成型,在经历了数码复制和电解液的浸泡后,它们完成了从画面到浮雕的转变,并最终从银幕上的故事走入了真实世界中。

640 (2)马修·巴尼,《堡垒》(狩猎神话),2018,作品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

640 (3)马修·巴尼,《堡垒》(狄阿娜),2018,作品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

此外,展览里的雕塑以来自影片拍摄地的烧毁的树木为模型。艺术家以新的铸造技法将红铜与黄铜灌注在树木中,形成自然与武器的混合物,呈现为一系列爱达荷州的“肖像”。

640 (9)马修·巴尼,《侍女》,2018,作品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

田霏宇认为,马修·巴尼的创作在过去20年实现了巨大的改变,他的创作始终以庞杂的计划的形式进行,又始于和终于绘画。“堡垒”的计划“从他脑海中的形象形成故事版,电影里的元素成为了雕塑,影片中刻画的图像后来也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在中国我们常讲到’总体艺术’的概念,我认为他可以被称之为总体艺术典范性的人物。”田霏宇说。

由美术馆展览所营造的影片、电镀版、雕塑共处的环境在艺术家看来是这个项目最为理想的呈现。巴尼说,“这种把所有作品聚集在一起的情况不常有。日后这些作品会分散向世界各地,影片则独自巡回,整个项目变得碎片化。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很有趣,但也很不一样,我认为整体的体验是一个更理想的情况。”

640 (7)“马修·巴尼:堡垒“展览现场

左右人造与自然的平衡

马修·巴尼的创作开始于1980年代末,以通过限制身体而进行作画的“绘画限制”系列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他的创作着重而不限于地理、生物、神话、冲突、身体与动态等主题。雕塑、表演,以及静态与动态的图像是他标志性的创作形式。

自1994年开始的“悬丝”系列标志着马修·巴尼开启了一系列宏大的电影长片的制作。这个系列延续至2002年,包含五部探讨性与造物的巨制。在2006年到2014年期间,巴尼创作了《重生之河》,它以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小说为蓝本,以歌剧的形式呈现了一出带有神话色彩的挽歌。美国后工业社会的人造景观,以及极具张力和挑衅意味的身体与动态主宰着这些影片的画面。而在《堡垒》中,人造奇观让位于爱达荷州锯齿山脉峥嵘的雪山、森林等自然景观,占据了影片的核心。

640 (5)“马修·巴尼:堡垒“展览现场

马修·巴尼表示,他在创作中最为热衷的正是左右人造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区间。“有些作品中,比如‘绘画限制’系列,虽然它的设定是在美术馆或者某种建筑空间里,但是重力和阻力是非常真实的来自于自然的,因此我认为这些作品也格外自然主义,纵使它们的设定不在自然环境中。

“‘悬丝’系列是受人造世界主导的,《堡垒》则绝对受到了自然的驱使,但是我认为它其中也有人造的属性和元素。这种张力来自于神话与当代的自然背景的叠加。舞蹈在其中的功能相当于角色之间的对话。甚至狄安娜这个角色,她虽然没有跳舞,但是她瞄准、射击等都有运动的形式。我认为,在我放下纪录片框架的想法以后,舞蹈者就成了占据每个场景的事物。因此动作就成了这件作品中的人造性的语言。”

超越政治立场

《堡垒》中围绕狼展开的主题映射了美国自1970年代以来就野生狼的灭绝与保育问题而引发的旷日持久的争论。巴尼说,“我年少时在爱达荷州长大,就住在离影片的拍摄地不远的地方,当时狼被重新引入到那个地区。那之前它们在美国几近灭绝。狼群引自加拿大,被放入爱达荷中部和怀俄明。很快,它们开始繁育,生存得很好。但是针对在该地区引入狼群的争论非常激烈。持相对观点的人各占一半,这个州原本在政治上就很分裂,而在这个话题上显得更为夸张。因此狼成了整个州政治分裂的某种象征。作为一个孩子,我想它让我看清了一些事情,不仅是我所居住的这个州是如何运作的,而且是我所在的国家的运行机制,它在当下尤其是一个格外分裂的地方。因此我认为我此时创作这部影片是有原因的,它既是来自童年的深刻记忆,又能帮助我认清我们目前的处境;既与动物保育有关,又与纯粹的政治有关。”

640 (8)《猎杀地: 状态五》,2018,作品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

《堡垒》所涉及的议题让人联想到当下社会与政治层面愈演愈烈的有关环境的争论。这部影片的制作涉及到不同的政治立场,它们来自靠狩猎产业为生,又有靠动物保育产业为生,还有靠土地利用为生的各类人群,而影片的制作需要进入这些人群共存的地带,并与他们所有人协同工作。巴尼说,“我对创作政治艺术并不格外感兴趣,我想要做的作品更像是这个地方的肖像,与当地的精神相关联。”

“宇宙狩猎”的普世史诗

“我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兴趣是创作更有普世性的事物。”马修·巴尼说。《堡垒》超越了政治立场的左右,也试图通过神话和狼本身的象征意味超越地域、时代与现实的边界。

“我认为在这个情境上叠加神话,就不止是以古罗马式讲述狄安娜与阿克泰翁的故事,而是以它来代表狼。在很多文化中,狼都扮演了神话性的角色。所以虽然这场发生在爱达荷州的矛盾是一个有关生态和政治的问题,一个有关畜牧和野生动物管理的经济问题,但是狼本身使这一切变得不同,因为狼在他们的脑海中占据了一个类似图腾的位置。”

马修·巴尼将《堡垒》塑造为一场宏大的“宇宙狩猎”(Cosmic Hunt),在全世界很多文化中都流行着这种有关猎人与动物的叙事。他说,“在这些故事的最后,猎人与动物中的一个会升天而去,化为星座。这种叙事遍布全球,虽然故事、上下文、国家各不相同,但是结构非常相似。我想用《堡垒》实现的正是一场‘宇宙狩猎’。”

640 (6)“马修·巴尼:堡垒“展览现场

“这样的想法在美国之外更加成立。”马修·巴尼认为,这场展览在北京的呈现脱离了美国本土独特的社会语境,继而能够赋予作品一种独特的维度。他说,“在美国我们有关于枪支、土地管理、野生动物管理等各种争议,它们让这件作品很难不涉足具体的政治领域。而在美国之外,它有机会存在于一个更有普遍性的空间。我无疑对此很感兴趣。” (采访、撰文/李棋)

马修·巴尼:堡垒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9年9月28日-2020年1月12日

*若无特殊标注,本文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她”为什么取名“忘忧草”?在广州时代美术馆中度过的“女性时间”

在广州时代美术馆展出的“忘忧草:考古女性时间”同样关注着女性与家庭,试图通过何恩怀、张晓刚、笹本晃、罗丝·萨拉恩、马秋莎、王拓等14位艺术家及组合的作品,从“女性时间”和“解压家庭”这两个角度去重新阅读女性的自我指向和书写。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