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这些艺术家让科技软化成浪漫

Nov 02, 2018   TANC

《天工开物》是中国历史上的科技与文化巨著,也是世界上首部综合性手工艺的科技性综合著作,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全书展示了东方文明下科技发展对艺术和文化的影响,承载了智慧和时代的厚重。自古至今,科技一直与艺术相辅相成,兼容并蓄,艺术软化了科技“硬内核”的语言,更迭出每一个时代的精神。

继承这样的精神由现代传播集团旗下《周末画报》策划的系列展览“天工开物”应运而生,这个展览是我们这个时代对艺术与科技的解读。今年的“天工开物∙匠意心传——匠心与未来的奇幻之旅”巡展是用当代和传承的艺术呈现科技,独特和创新消离了生疏感、距离感,跨越时空,让观众更能清楚的回溯自己的来自何地,更将走向何方。

640 (2)

“天工开物∙匠意心传——匠心与未来的奇幻之旅”巡展上海站沿着“科技下的匠心”这一脉络,试图创造一个匠心和未来的一个奇幻之旅。观者能够体验到一场艺术旅行,一开始能见到一些传统的物的表现,比如陶瓷、苏绣,这部分是很物质、很物质化的媒介;但是我们在这个空间行走的过程中,观者慢慢会接触到科技改变下的物质化媒介,比如说玻璃,它又跟新媒体的结合,跟摄影艺术、互动艺术的结合,它又创造一些更精神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云屋》这些作品都是用传统的材料或者传统的技术来达成一个更现实的场域,更让观者去沉浸在这个展览,氛围和作品。

640 (9)640

苏绣大师梁雪芳在《禅蕴》作品中大量在采用东方传统的大面积留白手法,给观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苏绣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如何让它进入现代生活,让古老的手作去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是我希望创作这个作品的初衷。”在梁雪芳的眼中,苏绣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博物馆的一件艺术品,它更应该变成今天的时尚,在现代的生活中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力。“这才是一种让刺绣与匠心都能够传承的最好方式。”梁雪芳说道。“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让古老的手作有年轻的样子。它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但是它的形态、它的方式都可以变化。如果我们脱离生活远了,那就是不被这个时代的人去接受,或者说不会被追捧,那么当然就作为一种非遗的话,也传承不下去。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得年轻态,让它很鲜活,让它很好玩,然后让年轻人很喜欢它。我觉得如果说是这个刺绣,刺绣是我的一个媒介,一个表达我思想情感的媒介,我绣荷花是我对生命、生活,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因为从一颗莲子到一朵荷花,到一张莲叶,到后来结莲蓬,到后来剩一个杆,其实它的生命周期都跟我们的人生是一模一样的,绣荷花就是在绣我自己。所以我一直坚持着这么一个、透过这么一个媒介去感悟自己的人生。”

640 (8)640 (7)

JUJU WANG认为《云屋》是一个极具互动性的装置,而这样的互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官体验,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交流。“几年前我在旅游时第一次见到了傣纸,那样复杂的制作工序和过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JUJU WANG依然记得自己和傣纸的初遇——而这种有着手作温度的传统材料,也给了她要去重现匠心的灵感。“最重要的是让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这是她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理想与使命。《云屋》的出发点就在上海,回到上海做展览的JUJU WANG 又是另一种感受,《云屋》的创作灵感也是在上海形成的。《云屋》不仅使用了传统工艺更融合了科技,“在雕刻的时候,我们是先在电脑上把所有不同大小云的形状创作出来之后再用激光雕刻把它雕刻在白纸上。其实我觉得就是在今后的科技去结合中国传统的时候,一定是会有一个契机或者传承在里面的。举个例子,今年的国际手工艺大赛有两件作品非常让我记忆犹新,一件是看上去非常简单的木头花瓶,非常简洁,但是你读了它背后的故事才知道是一棵被暴风雨摧毁的橡木树,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时间和当代的设计结合沉淀下来的东西,一定是美的。”

640 (5)640 (4)

艺术家刘佳玉的作品《河边》通过数字科技,观者可以感受河流的神经,聆听山川的脉搏,亘古流淌的山川小溪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在展览现场得以重现。“我们既不会在过去中停止前行,也不会在未来前消解过去。当代技术与传统技艺并不是非此即彼,两者相融合将是无可替代。”刘佳玉这样概括对于传统与未来的理解。在结合古典音乐和新媒体的创作中,艺术家进一步阐释到“他们的关联在于,他们本来没有关联,那也就是说就像我们这个展览探讨的传统的手工艺怎么和当代技术结合,我会觉得我的小溪反而成为一个枢纽和载体,让我们可以在过去和未来不断探索,我们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曲子,但是没有听过一个在计算机算法语境下的曲子。”《河边》的创作充分的例证了科技与艺术的兼容,“但是我觉得所谓的数据就是科技现代化,比如我们现在给别人发微信,不管你发图片还是文字,其实在手端屏幕端空中传输都变成编码。我们很难说这是数据可视化,微信是情感的采集,因为里面包含着信息。数据可视化只是一个过程,一个载体,不能因为有数据就是数据可视化。正是因为当下是技术发展的时代,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用数据让观众在已知中看到未知,一起去探索这种形式。”

640 (3)640 (6)

《天境之音》由艺术家郑靖和郑闻卿打造,玻璃、音乐、新媒体打造了一个感知的空间。郑闻卿谈道“其实我很释放的,我就是想这个空间是一个体验场,这个体验场是不同的人进去有不同的感知。观者可以通过听觉听到玻璃撞击的沙沙的声音,可以通过视觉看到玻璃光在玻璃丝上的透光效果,然后感知到整体。这次创作的主要媒介是玻璃,一直是我们专注的材料。我是从事玻璃艺术很久,它的本质十分迷人:一个是它材料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常态下就是固态,然后高倍显微镜下是液态的分子结构,所以使它这个玻璃的材料非常特殊;第二,玻璃的科学性十分有趣,玻璃是人造物,不同的配方下玻璃各不相同。比方说人们认为玻璃是很脆弱的,但是防弹玻璃却很坚强;第三,玻璃有着丰富的造型语言;最后,玻璃的不可控性让我十分着迷,不可以百分之百的去控制它,我比较惊喜于艺术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那种状态,所以我觉得我们拿玻璃来做艺术创作是非常有空间的,并且也非常的有意思。”

640 (1)640 (10)

“匠心”与时代同步前行,专注与创新结合、传承与发展结合,这是“匠心”历久弥新的真谛。这也是3年来展览的独家赞助品牌雷克萨斯始终不曾动摇的信念。雷克萨斯一直致力于用传统的匠心工艺为充满科技感的产品赋予温度,此次巡展中,“五感之意”展区无疑是最具魅力和互动的展区。雷克萨斯以人性化为起点,以五感之间的共鸣为灵感,在“YET兼融之道”的品牌理念下打造的富有温度的艺术作品。“五感之意”正是以五感之间的人性共鸣为灵感,用光影艺术打造不凡之作。零散的光点逐渐勾勒出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的车身轮廓和内部结构,雷克萨斯中大型豪华行政级轿跑的本源之美在星空之中绽放。由发光结构打造出的全新雷克萨斯ES 300h独有的纵向纺锤形格栅外形,光束随着环境音乐在纵格栅的线条上运动,于动静之间,展示技术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用手去创造造物的精神不会消逝,因为只要我们人存在的话,这一部分是一个“人”的本身。“天工开物∙匠意心传——匠心与未来的奇幻之旅”巡展通过艺术要唤起大众对于传统和科技的感知和接受,在今天这个视觉图像的社会主层剖析出什么是美的定义。

“三世之界”:第四届TRIPLE PARADE当代首饰双年展开启跨领域对话

第四届 TRIPLE PARADE 当代首饰双年展“三世之界—过去、现在、未来的对话”正于上海昊美术馆·设计中心展出。本届双年展汇聚了34个国家及地区近300位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近500件首饰作品,以“亲密接触”、“物以类聚”、“艺术游戏”和“差异共生”四个板块分别呈现了全球首饰创作的先锋与多样性。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