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C Trends 2019
2019年过半,暑期接近尾声。回顾上半年的展览,拥有大量民营美术馆的上海依然是不同类型的展览最为活跃和包容的城市。成为奥斯卡·穆里略、马克·布拉特福德等西方当代艺术家在中国亮相的首选;新媒体艺术展、沉浸式体验展尤其活跃,CAC、明当代美术馆、OCAT上海馆等机构持续推动,另一方面,上海渐已形成的将展览当作文化消费的都市生活方式,也使得展览更多的朝主题公园的娱乐化方向发展,日本艺术团体teamLab将在此建立永久场馆。
作为最早启动当代艺术展览场馆的北京,展览在朝“重量级”发展,UCCA、木木美术馆等民营美术馆以毕加索、大卫·霍克尼“大师展”来提升号召力;在引入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自身的梳理也在进一步塑形,注重于对中国自身特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梳理,如泰康空间主办的“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就关注1942年以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在传统艺术方面,受到“一带一路”文化政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的陶瓷成为2019年较多露面的展览主题,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瓷器展遍地开花,对贸易流通方面的展示也较为突出。
品牌与艺术的合作模式日渐成熟,除了投入极高的展览筹备和策展,也带来了可观的受众人流。如卡地亚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香奈儿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办的“走进香奈儿”展览等。也有一些品牌选择在品牌运营的空间中举办展览,如上海Prada荣宅、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已形成了自己的展览节奏。
建筑与设计展在上海、杭州和深圳表现活跃。7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推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得主、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的中国首次个人展览“自由建筑”。自2013年,PSA开辟了“建筑与城市”展览和研究方向,至今已举办了十余场相关展览。2017年,位于深圳蛇口的位于深圳蛇口的设计互联(Design Society)正式落成并面向公众开放,自开馆至今的展览一直反映着其强调的设计与当代民艺方向;自2018年开放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以“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为特点,馆藏共七千余件藏品。
根据《艺术新闻/中文版》过去一年的报道和分析,根据《艺术新闻/中文版》过去一年的报道与分析,我们梳理出了近年来展览较为显著的七个重要动向。
#西方当代看上海
上海依然是西方当代艺术中国的最前站
北京以“大师展”带来号召力
近年上海当代艺术市场的活跃性愈加呈现爆发式发展,城市自身的包容性、政府文化政策的扶持,让这里拥有大量民营美术馆,而贝浩登、里森画廊、阿尔敏·莱希画廊等西方蓝筹画廊相继选择在此设立空间,也带来了更多西方一线艺术家的亮相。龙美术馆、k11、油罐艺术中心、昊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等上海民营美术馆的展览也带来了马克·布拉特福德、奥斯卡·穆里略、丹尼尔·阿尔轩、草间弥生等海外知名当代艺术家的展览。西方当代艺术在北京的展示并未像上海那般活跃,但UCCA的毕加索大展还是显示了现代主义大师的号召力,今年下半年,北京的观众还将迎来马修·巴尼、大卫·霍克尼等重要西方当代艺术家的到来。
相关链接:
#“中国风景”在北京
从现代到当代,演变的“中国风景”与中国艺术家群落
本土艺术机构也开始注重于对中国自身特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艺术梳理,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呈现的以中国早期留法艺术家为主题的大展“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着重梳理中国20世纪早期的艺术探索,此后这一展览又巡至上海龙美术馆。今年3月在798艺术区中展出的“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呈现了泰康学术研究及收藏体系中1942年以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UCCA举办的“人间指南”回望的是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下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在思想和创作上的改变;现代空间Modern Studio举办的高远个人摄影展“我认识的陌生人”,通过镜头中的艺术家肖像记录了中国近10年来当代艺术与文化生态的一个时间切片。
相关链接:
#新媒体实验最前线
新媒体、表演艺术与实验剧场,艺术展演新探索
以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和明当代美术馆为代表,在上海众多的民营美术馆中,它们自建立之初就设立了明晰的专业方向。成立于2013年的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通过展览、驻留、奖学金、讲座、工作坊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出版,致力于媒体艺术的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交流。2015年起在媒体艺术策展人张尕的指导下, CAC重组其结构,成立了由学者,艺术家及策展人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启动了多个跨学科项目,此外,更推介并发起了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合作的“艺术与技术@”,带来最前沿的艺术与技术协同的实验性项目。2014年建立的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一直致力于以视觉表演为基础的当代艺术活动。特别关注实验剧场和多媒体展演,并涉及与表演概念相链接的多种艺术活动。
而2012年建立的OCAT上海馆以当代视觉艺术为主体,辐射实验表演、音乐、影视和多媒体等跨界领域,3月展览“重蹈现实”,首次集中展示当代艺术收藏家王兵所关注的“后奥运时代”中国新一代影像艺术的重要收藏;新展为以梦为索引,将声音和时间作为载体,展示来自5位挪威艺术家作品的“何人说梦”(I Hear Your Dreams),邀请观众一起入梦。
相关链接:
#一带一路现瓷器
以瓷器展联结东西,重返海上丝绸之路
在传统艺术方面,受到“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瓷器成为2019年较多露面的展览主题,自秦汉时期以来,陶瓷也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如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为例,龙泉窑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1976年自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苏州、安徽、山西等地博物馆或依托馆藏,或与多家机构合作,让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瓷器展在全国遍地开花。
相关链接:
#体验式展览带流量
体验式与沉浸感的互动展,提升艺术消费新体验
每年、8月,艺术行业“淡季”不淡,暑期有更多观众获得闲暇走入展厅,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展览成为许多机构的首选。新媒体艺术展、沉浸式体验展尤其活跃,以往更受民营美术馆青睐的此类展览甚至进入了学院美术馆,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2018年上海昊美术馆就曾推出过这一艺术家的展览。
正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举办“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的日本艺术团队teamLab则将在上海设置永久性展场“EPSON teamLab无界美术馆:teamLab Borderless Shanghai”美术馆,这是继台场的“无界美术馆”之后,teamLab在全球的第2座常设美术馆。
8月,由新媒体艺术家黄心健(Hsin-ChienHuang)及前卫音乐教母劳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共同创作的VR(虚拟现实)互动作品《沙中房间》(La Camera Insabbiata /Chalkroom)则亮相于现代艺术基地(Modern Art Base),上演了一出在虚拟现实中展开的艺术探险。
相关链接:
#当代设计三城记
上海、杭州与深圳——构建在中国建筑与设计展最前沿
除艺术外,建筑艺术与设计也受到品牌的青睐,7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推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得主、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的中国首次个人展览“自由建筑”,这也是继PSA与卡地亚基金会展示丰富展品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之后的再度合作。自2013年,PSA开辟了“建筑与城市”展览和研究方向,每年举办系列主题性展览、研讨活动并配合出版计划,至今已举办了十余场相关展览。
2017年,位于深圳蛇口的位于深圳蛇口的设计互联(Design Society)正式落成并面向公众开放,作为中国企业招商蛇口与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独一无二的国际合作项目,自开馆至今的展览一直反映着其强调的设计与当代民艺等维度。
自2018年开放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依托于“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馆藏共七千余件藏品,至今已完成5个设计展览,民艺馆则致力于中国手工艺文化的承继、活化和再生,涵盖木作、髹饰、陶瓷、编织、印染、皮影等诸多民族、民间手工技艺。
相关链接:
#品牌展览跨过界
时尚与艺术跨界,品牌大展成为新的类型展
自1996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故宫博物院太和门前展出法国艺术家让-皮埃尔·雷诺(Jean-Pierre Raynaud)代表作“金盆”(Le Pot Doré,1985年)起,卡地亚与故宫的合作也拉开序幕,今年6月“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于故宫午门开幕。
继伦敦萨奇画廊、首尔D Museum与香港PMQ元创方的展览之后,“Mademoiselle Privé”《走进香奈儿》展览于4月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开幕,运用三个独立空间,围绕着康朋街、芳登广场与格拉斯花田三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展开,带领观者叩开这间工作室的神秘大门,走进香奈儿的创意世界。
上海Prada荣宅在Prada基金会支持下,自2018年3月开馆以来,先后推出描绘战后罗马历史与艺术氛围宏大画卷的“罗马1950-1965”;包含刘野自1992年至今30件作品的“刘野:寓言叙事”(Liu Ye: Storytelling);由波兰艺术家Goshka Macuga策划的展览“我曾为何物?”(Goshka Macuga: What Was I?)等。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以路易威登基金会的收藏为基础,已在品牌自己投资建造的新空间中形成有序的展览系列,甚至与其他艺术机构形成对话。7月12日,一个主题几乎全部是男孩的摄影作品展览,构成了Louis Vuitton的男装艺术总监Virgil Abloh创造出来的“少年时代”(boyhood)。
Dior迪奥于7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举办了“迪奥小姐:爱与玫瑰”展览,此前,2018年,“Dior, the Art of Color”巡回展也曾在此亮相。2015年,“Miss Dior迪奥小姐”艺术展曾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出17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女艺术家以诞生于1947年的Dior迪奥传奇香氛为灵感的艺术创作,其中包括中国艺术家马秋莎、刘丽杰、梁远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