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在巴黎,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一同探索树的美学与科学

Jul 16, 2019   TANC

“当我画一颗树的时候,我试着把自己置于树皮之下。我想象着每棵树都有着隐秘的功能,有着和人类一样复杂深刻的行为表达方式:树懂得和彼此沟通,而且取决于不同环境、背景,或疯狂或智慧,或歇斯底里或沉着冷静。”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Fabrice Hyber)多年来在居住地旺代(Vendée)河谷种下了三十多万棵树的种子。他画中的树有着各异的性格,每一个细节都是树生长的一个故事;不同语言文字的示意,使作品仿佛如树的生长示意图亦或使用说明书,淡淡的幽默中树作为有机体的复杂和活力均浮于纸上。

由这位“植树的美术学院院士”的作品揭开面纱,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新展“我们:树”(Nous les Arbres),聚焦树的美学与科学意义和人与树的密切联系。

10-1563288638“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从夏多布里昂的雪松开始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树的渊源远早于这个展览。基金会所在的地方曾经是诗人夏多布里昂居住过的公园,他于1823年种下的黎巴嫩雪松保留至今,并且是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这座能吸收阳光和外部色彩的玻璃建筑的灵感来源。基金会策展人伊莎贝尔·歌德华(Isabelle Gaudefroy)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个花园还为石上纯也准备“自由建筑”展览带去诸多灵感。

640 (2)“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而在展览“我们:树”中,洛泰尔·鲍姆嘉通(Lothar Baumgarten)设计的花园不再是建筑的附属品,而成了展览的一个延续。这个花园保留着野性,某些部分甚至可谓“杂草丛生”。杂草和野花间有多达二十四种树木,带有二维码的小牌子邀请参观者去了解它们,更有七件艺术品散落其中。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生前的家距离基金会步行不过十米,爱猫如她,她早在这里为猫咪建了小木屋,还把原先放在自家花园的带有猫雕塑的木桩搬到了基金会花园。在去世前不久,阿涅斯还说过这段树桩代表了她生活过往里所有的树,充满了暖暖的回忆。

640 (3)“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花园另一处,吉塞普·佩诺内(Giuseppe Penone)在一段树杈上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而在法布里斯·伊贝尔的作品《天堂》里,一颗叶子包含所有人类肤色的假树,代表了树与人共生的理想世界。此外,泰斯·比斯克(Thijs Biersteker)依据植物神经学家斯特凡诺·曼库索(Stefano Mancuso)研究成果而打造装置《共生》,以一秒代替一年,画下花园内树木的电子年轮,以证明植物的智慧。

640 (4)640 (5)“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树的灵感和启示

树在地球上已存在了38.5亿年,已被科学证实拥有感官功能、记忆力、与其他物种交流和共生的能力。在千年来人类中心论的主导下,树是陪衬、背景,是沉默的存在。“有一种现象叫做‘对树失明’(tree blindness),即树无处不在,但我们总对它们视而不见,”基金会策展人伊莎贝尔·歌德华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而这次展览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能治愈人们的这种‘对树失明’”。因此,在这次新展中,树来到了舞台的绝对中央。

640 (6)“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哲学家伊曼纽尔·科克西亚(Emanuele Coccia)说过“没有任何纯粹的人类,植物存在于所有人类中,树木是所有经验的起源”。“我们 :树”的策展团队包括了人类学家布鲁斯·阿尔伯特(Bruce Albert),参与展览的有来自拉美、欧洲、美国、伊朗的艺术家、植物学家、哲学家,更有来自乌拉圭和巴西亚马逊森林的原著居民画家,他们都对树有着独特的情感和理解,以各自不同的经历和角度,通过绘画、摄影、视频、装置等媒介,诉说了树木的神奇、智慧,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还有森林采伐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640 (7)“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关于树,人类了解了一些,但未知的更多。树的宁静与长寿,使它代表永恒和回忆,因此也是关于梦和诗的浪漫存在。而树能在地球亿万年的更变中屹立不倒,或许掌握着能帮助人类对抗气候变化危机的密码。

树的美学与科学

从面对自然之美的沉思到由此联想而出梦幻世界的创造,“树的美学”是展览的一大线索。多位艺术家就在同一空间内共处的人与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展现了两者之间充满诗意的精神联系。

这部分尽管有几位法国艺术家的油画和视频作品参与,但巴西艺术家无疑成为了明星:路易斯·泽尔比尼(Luiz Zerbini)色彩鲜艳的版画、油画和巨大的装置,是花卉植被之美和巴西现代都市精神碰撞的产物;阿丰索·托斯特(Afonso Tostes)打造了一系列木制工具表现树木里承载的人类劳作记忆,这个系列对应是一系列无名艺术家创作的用于宗教朝拜的木制头像、躯体部位。此外,还有巴西亚马逊原住部落亚诺玛米(Yanomami)和巴拉圭查科地区(Chaco)地区的画家参展,他们在质朴的画作里表现了树木之美和他们与森林生死相依的关系。

640 (8)640 (9)“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在歌德华看来,卡地亚基金会在策展时直面某些政治话题,正是其社会责任心的表现,比如巴西新总统当选后,对亚马逊森林资源的开放必然加强,而艺术家的独立表达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展览邀请大量拉美艺术家,是为了要给予他们应有的话语权。展览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则是树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存在,和树所遭遇的破坏,参与展览的有近二十位艺术家、植物学家。其中,法国植物学家弗朗西斯·阿雷(Francis Hallé)的作品不仅是展览重头戏之一,还是策展之初的重要灵感来源。

640 (10)640 (11)“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我在想我们与树木最初的关系是美学的而不是科学的。当我们遇到一棵美丽的树,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弗朗西斯·阿雷曾这样说道。二战时期,还是孩子的他随着家人到乡下避难,从此与树结缘。之后六十年间走遍世界各地为各种树木画下建筑建构图(tree architecture),是最早提出以建筑结构区分树种的人(在这之前主要以花、果区分树种)。这次展出的多幅铅笔、水彩画,还有笔记本,是他多年游走观察的结晶,并打破了科学与艺术作品的界限。

孤独的使命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自1984年创立之出起,就有别于多数艺术机构,不追求艺术史叙述和成名大家特展,而是着眼实事,特别关注全球化和气候变暖问题,并致力于推广拉美、非洲、亚洲等非西方世界的艺术家,特别是新锐艺术家。

640 (12)“我们:树”展览现场图

此次新展《我们:树》自然不是基金会的第一个生态主题展览。早在90年代,“像鸟儿一样”(Comme un Oiseau,1996年)和“自然而然”(Etre Nature,1998年)就将视野放在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上;当全球变暖现象恶化,“原初之地”(TerreNatale,2008年)第一时间整理了艺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表现;2016年,“伟大的动物交响乐”(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面对神奇的动物世界,人再次谦卑得让出舞台中心。

此外,基金会对亚马逊原住部落亚诺玛米的关注已持续多年:2003年“森林的精神”(Yanomami, Spirit of the Forest)展览,西方艺术家和当地艺术家一起探索、展现部落的习俗文化,发掘出各地文明本质的共通之处;这次展览有三位原住民画家参与,他们因众多原因不能来到巴黎,基金会则会派团队前往当地拍摄纪录短片;紧接着,十二月的新展又将展现摄影师克劳迪亚·安度加(Claudia Andujar)镜头下亚诺玛米人面对森林采伐所做的的斗争。

当谈到实际上着重关注环境问题的艺术机构在法国和欧洲并不多这一现象,歌德华表示他们确实感到孤独,之前蓬皮杜中心有过一系列“变异,创造”(Mutation/Creation)展览,即展览从自然和生物学中得到灵感而创造的艺术,但以设计为中心,而“我们:树”则是以对自然和树的热爱作为出发点。另外,像卡地亚基金会这样有明确立场和政治介入的机构和展览更是少之又少。不过,这份孤独早就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独特之处,也是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使命。(采访、撰文/马君怡)

 

我们:树 Nousles Arbres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
展至11月10日

在木心美术馆遇见“文学的舅舅”,于文化的时差中再读巴尔扎克

当木心说“巴尔扎克是我舅舅”时,道出了中国读者与欧洲文学的温馨时差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