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一位天才的诞生,中国迄今最大规模毕加索展览于UCCA开幕

Jun 15, 2019   黄格勉

35“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

36展览现场的《自画像》 1906年秋

北京。6月15日,以1893至1921年的早期创作的时间段为核心,对毕加索成为现代主义大师的生涯路途进行全面回顾的巴勃罗·毕加索作品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这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毕加索展览,着力刻画艺术家从早期到中期的艺术成长经历,覆盖了1881至1973年广泛的各个不同风格时期的作品,囊括绘画、雕塑以及纸上作品等多种媒介。

37“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

38展览现场照片中的毕加索(右一)与朋友们,图片来源:TANC

“对于UCCA而言,此次展览标志着我们实现了自2007年创办以来即秉持的一个梦想,我们不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而且通过展示现代大师的创作,来审视当代艺术的根基。我们相信,毕加索的故事与我们中国的观众是相关的,因为这里的独立个体仍在继续应对创造力、独特性和革新性的挑战。”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表示。

39 40“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特别关注毕加索在不同时期互相交叠的风格运用,注重呈现毕加索的多样技巧在同一创作阶段的并行不悖:古典具象的学院派画法、对于命运的忧郁思索、原始主义的灵感来源、立体主义的刻画方式并不互相违背,而是以加法逐渐累积。“毕加索并不是一个接一个的风格,他所采用的更多是一种加法。他从不会抛弃任何一种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成为下一种风格的营养,”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藏品总监及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艾米利娅·菲利普(Emilia Phillippot)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说道。这样的策展理念避免了通常艺术史的书写中对毕加索人生的过度简化叙事,也揭示出一位更加鲜活多彩的现代艺术大师的天才生涯

欧洲现存的四座毕加索博物馆

41国立巴黎毕加索美术馆(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图片来源:Wikipedia

此次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Picasso)的馆藏,遴选了103件作品。欧洲现存有四座毕加索博物馆,法国有昂蒂布毕加索博物馆(Musée Picasso Antibes),西班牙则有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Museu Picasso Barcelona),是唯一在毕加索生前便落成的,以及较近期揭幕的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Museo Picasso Málaga),而此次的重要合作方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为最大。

42“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

由于受到法国法律政策的支持,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接收到很多毕加索后人以“代税捐赠”(gift-in-lieu)形式赠予的原作,因此不仅藏有相当数量的来自毕加索所有时期的绘画、瓷器、素描、雕塑等多媒介作品,并且拥有毕加索的信件、杂志文章、书籍等档案,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毕加索收藏,藏品的数量和规模也仍在通过购入和赠与等形式不断增长。每年,国立毕加索博物馆会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约700,000至800,000人次的观众

 

抛却复制品

以实物观看毕加索如何朝向天才之路

43《自画像》,巴黎,1901 年末,布面油画,81 x 60 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与UCCA的展览类似,今年年初结束的巴黎奥赛博物馆展览“毕加索:蓝与粉”(Picasso. Bleu et rose)同样聚焦于毕加索的早期作品。事实上,近年来对于这位大师早期作品的关注和研究一直热度不减。在过去,毕加索的蓝色和粉色时期常常被视作原始主义和立体主义时期的铺垫,从而并不常曝光于展览和出版物上。但随着对于艺术家早年创作研究的增加,过去无人问津的很多毕加索在19或20岁极度贫穷的状况下画就的蓝色作品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收藏品,如今在市场上也价格最高。菲利普认为,对于这些早期作品的观看,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知毕加索的现代性。

44

《古代石膏像素描习作》,拉科鲁尼亚,1893-1894,纸上炭笔和黑色蜡笔画,49 x 31.5 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在中国,大部分人主要是通过复制图像来认知毕加索,因而有深度接触的主要是比较著名的绘画作品,”菲利普在采访中说道,“当我们去看毕加索的教育背景,就能更好地认识到他的艺术生涯轨迹。”此次展览中最早的作品之一是毕加索在拉科鲁尼亚美术学院接受训练时完成的《古代石膏像素描》(Academic Study of a Plaster after the Antique,1893-94),在这幅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毕加索对男体躯干的描绘技艺精湛,没有任何比例和线条上的犹疑,是他在年轻时就取得了很高的学院派成就的证据。

45《砍头人》(Le coupeur de têtes,1901),图片来源:TANC

 

既有了这种技艺上的造诣,毕加索却又心怀叛逆之心。展览第一部分“早期毕加索”的最后一幅绘画《砍头人》(Le coupeur de têtes,1901)就表现出这种野心,上面描绘着一位戴礼帽的男子砍下多颗头颅的血腥场景,而毕加索创作这幅颇具暴力感的作品时仅有20岁。“砍头”具有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明显象征,意味着毕加索希望打破一切传统,成为一位革命性语言的发明者。

 

46

毕加索(中)与卡萨吉玛斯(右),摄于1900年,图片来源:Eduard Vallès Archive, Barcelona

同一年,毕加索在巴塞罗那前卫艺术圈的挚友卡洛斯·卡萨吉马斯(Carlos Casagemas)去世,此时他创作了绘画《卡萨吉马斯之死》(La mort de Casagemas,1901)。这一事件对于毕加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画中饱和的色彩和大胆的笔触都成为了艺术家此后创作的前奏,也是这幅绘画揭开了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序幕。正如毕加索自己所言:“因为想到已经死去的卡萨吉马斯,我才开始用蓝色作画。”

47《塞莱斯廷娜》(La célestine,1904)

 

蓝色时期最晚期的杰作之一《塞莱斯廷娜》(La célestine,1904)描绘了一位患有眼疾的神秘妇人,则历经了一次有趣的周折。1989年,《塞莱斯廷娜》及另一幅名作《皮埃莱特的婚礼》(Les Noces de Pierrette,1905)在拍卖会上被卖出,但由于法国规定名画离境必须经过法国文化部特别批准,此事引发了当时的文化局长杰克·朗(Jack Lang)的介入。最终,《皮埃莱特的婚礼》得到允许离开法国,而《塞莱斯廷娜》却被留在法国,进入了国立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后来在对于《塞莱斯廷娜》的画框进行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了毕加索亲笔书写的铭文:Carlotta Valdivia。经查实,这位阴郁的独眼老妪是巴塞罗那一家妓院的老东家。因而,这一妓院主题也将蓝色时期的创作和后来的许多描绘妓女的绘画联系了起来。

 

48《小提琴与乐谱》,巴黎,1912 年秋,纸板纸质拼贴画,78 x 63.5 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在展览第3部分“驱魔人毕加索”和第4部分“立体主义者毕加索”中,毕加索的独特的几何艺术探索愈发受到来自非洲和大洋洲艺术的启发,开始将人与物的形体以最为精简的几何形式予以概括,呈现的事物不仅是它们在人类视觉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将它们转化为人的感知中的一种热烈的符号。毕加索笔下的少女、曼陀林、吉它都具有饱满却凹凸有致、变化多端的样貌,其中寄寓了他对于生活浪漫而蓬勃的情感。

 

“多变毕加索”

互相交叠的风格

49

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中展示的《格尔尼卡》(Guernica) © Musée Picasso

 

展览的第5部分名为“多变毕加索”,尤为生动地呈现出同时存在于毕加索身上多种看似矛盾的艺术语言,这也是此次“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所希望呈现的重要理念。例如,蓝色时期的很多忧郁思考又可以在著名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Guernica, 1937)中找到,画中扭曲的人和动物形体又一次蕴含着那种所有人都会生老病死的哲思、焦虑和悲怆。

50《吻》,穆然,1969年10月26日,布面油画,97 x 130 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在同一阶段,毕加索可以有简化的、动态的、坚固的立体主义造型,但是同时也可以有具有学院感的古典造型,”菲利普说道,“他的生涯的确呈现了一种加法的形态,具有多种技巧和多种形式,尤其是在他更晚期的一些作品中集体爆发出来。”在“多变毕加索”的展厅中的作品《静物:罐子与苹果》(Still Life with Pitcher and Apples,1919)在同时期的许多典型立体主义绘画之间显得尤为突出,它运用了非常精细的古典阴影和透视手法来表达水果和容器的体积,极其恬静和优雅。

51“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

 

与此同时,雕塑和素描作为一种技艺也在这场展览中得到了重要的呈现。事实上,毕加索不仅仅是一名画家,他在生命的更晚时期也涉足陶艺、摄影、戏剧舞台和电影。“对于我来说,展示他不仅限制在绘画,而是在所有领域的实验是很重要的,”菲利普表示。事实上,毕加索的雕塑和绘画之间也有着非常深刻的互文关系,例如1906年的《自画像》(Auto portrait,1906)中的人体表达就具有很强的雕塑性,其肌肉感坚固而具有雕凿的简洁块面感。尽管毕加索并不常常被认为是一位雕塑大师,但雕塑的手法对他的绘画具有相当程度的启发作用,并且是使得他的绘画语言更加精炼的重要元素。在毕加索的静物中,叶片常常具有金属的铸造感。叶片本应是平面的,但毕加索将它扭曲后造成了三维的效果。这在当时的艺术语言中显得尤为特别,因为雕塑的教学所涉及的容积营造主要是运用挖空或铸造的方式,但很少涉及对于平面或物体的变形。

52《习作》,1920,布面油画,100 x 81 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而多风格共存的最佳的范例则是1920年的绘画《习作》(Études,1920)。这件作品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复杂拼贴,毕加索在创作时没有在经典具象和立体抽象之间作出任何选择,而是决定表现画面的最佳方式就是把两种语言同时进行运用。这幅画面中,既有毕加索自己常用的古典样式女性侧脸,也有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的舞者主题,更有桌上的静物。

53《阅读》,波格鲁,1932年1月2日,布面油画,130 x 97.5 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对于自身风格的多样性,毕加索自己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他曾表示:“从根本上看,我也许是一个没有风格的画家。风格这种东西,通常将艺术家年复一年,有时甚至是一辈子,限定在同一个视角、技术与程式里……我变化与移动得太快。你看到的是此刻的我,而这个我已经改变了,去到了别的地方。我从不停留在一个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没有风格。”

 

作为展览核心部分最末的1921年,正是毕加索第一个创作周期的节点,根据传统的断代叙述,毕加索就是在此时正式地成为了一位先驱式的人物

54《〈阿维尼翁的少女〉习作:蹲下的女子头像》,巴黎,1907年6月至7月,纸上水粉画,63 x 48 cm,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798是一个非常有活力而快速发展的艺术区域,这里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在这里呈现毕加索是非常有趣而令人兴奋的,”策展人菲利普在谈到此次展览合作时表示。展览中毕加索绘画的复杂性和交错的矛盾性显示出对现代性的激进追求,挑战一切既定的分类,拒绝被限制在任何固化的风格和传统中。她既而言道:“无论在何时我面对毕加索的作品,都会感觉到一种无尽的乐趣、灵感、提问,这些元素也一直和当下的历史、政治、美学观念密切相关,展示毕加索就意味着提出新的思考、新的阐释、新的激情,我认为它们是永恒自新的。”(采访、撰文/黄格勉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15/06/2019 – 01/09/2019

*如无特殊标注

图片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安东尼·葛姆雷或许是一千多年来重返这座希腊荒岛的第一位艺术家

在古老的洞穴、露天集市和雕塑之间,安东尼·葛姆雷如何让荒芜的希腊小岛重现生机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