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开幕——激活百年传承,再启中西对话

Jun 06, 2019   TANC

它,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东方艺术珍品的宝库,

它历经六百年兴衰而宠辱不惊。

而它,是享誉全球的法国钟表与珠宝制造商,

它以非凡的创意与精湛的工艺,

见证了近现代艺术与社会的百年变迁。

六月,它们再度相遇。

61日,卡地亚与故宫博物院携手举办的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于故宫午门开幕。本次展览由卡地亚和故宫博物院联合策展,以卡地亚典藏与故宫博物院藏品的交织呈现中西方文化艺术间的灵感共鸣与交融互鉴,彰显工艺与匠心的传承,并追溯卡地亚170余年历史中深厚绵长的中国情结。展览共设三个展厅,分为灵感中国风范见证时间技艺三个单元,以精湛技艺为主轴,沿着时间和主题两条主线,进行多元视角的解读。本次展览集结了包括珠宝、时计、服饰、器物、档案等在内的800余件艺术作品,最早的展品可追溯至中国明代;而在卡地亚典藏与故宫博物院藏品之外,还汇集了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卡塔尔博物馆、瑞士拉夏德芳国际钟表博物馆等在内的全球众多艺术机构以及各国王室、私人藏家的珍贵收藏。

26“有界之外: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现场,“灵感中国”单元

27“有界之外: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现场,“风范见证”单元

28“有界之外: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现场,“时间技艺”单元

“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彼此之间的长期信任催生了这次展览”,卡地亚全球首席执行官思礼乐(Cyrille Vigneron)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于2009年在故宫展出了自己的艺术典藏,之后在2017年,故宫博物院团队与卡地亚制表工坊共同完成了历时几年的故宫博物院古钟表的修复工作。这些合作讲述了一个有关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独特故事,而我们真切希望可以将这段独特对话的历史与大家分享。由真诚、好奇与相互激励而驱使,这段对话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

时间回溯到1996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法国艺术家让-皮埃尔·雷诺(Jean-Pierre Raynaud)合作,将其代表作“金盆(Le Pot Doré,1985年)”在故宫博物院太和门前展出三周,这也是该基金会在中国的第一个大型文化活动。2009年,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携手在故宫午门展厅举办“卡地亚珍宝艺术展”,精选出346件卡地亚艺术典藏系列展品,为品牌创立伊始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之作。

2014年,双方开始了历时几年的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的修复合作。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监皮埃尔·雷诺(Pierre Rainer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是在这次修复合作中,举办本次展览的想法开始萌发。“2014年与故宫博物院工匠及专家的合作令我们备感荣幸,这关乎我们对于其它文化的专业态度、尊重与包容,关乎对于卡地亚遗产——或是双方遗产的尊重。同样,这也关乎责任,以及对未来的心愿。”本次展览可以说是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近年来合作成果的展示,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同卡地亚所代表的近代跨越国界的创作结合,也立体展现了双方的联合修复成果。


 

              灵感与记忆交融

                时间留下馈赠

“有界之外” 所呈现的东西方艺术瑰宝

我们特别从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中,选取在创作技艺、设计理念、文化理解方面与卡地亚有相通之处的典型作品一起展出,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卡地亚的艺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郭福祥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本次特展划分为“灵感中国”、“风范见证”与“时间技艺”三大主题,双方的合作不仅拓展了藏品的选择,也积极寻求“意”的相通与精神的契合。

  灵 感 中 国

早在1877年的卡地亚档案中就已经提到“中国风格”的作品,之后,在路易·卡地亚的领导下,品牌开始向新风格的发展。本就是收藏家的路易·卡地亚,热衷旅行并收藏了诸多书籍与古董器物。在巴黎和平街卡地亚保存完好的图书馆内,从一系列涉及亚洲的重要书籍中可以看出其深入了解亚洲的愿望之热切。

29“有界之外: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现场,“灵感中国”单元

直接运用古董进行创作的这一想法则催生了卡地亚的素材储备”——即以古董局部为原料创作珠宝和器物,令顾客们得以拥有举世无双的作品。路易·卡地亚从著名古董商那里获得古老的元素,而他本人收藏的大量艺术品也为某些创作提供了灵感,“素材储备”成全了卡地亚彼时的风格特征。而来自亚洲的翡翠,也经过卡地亚的再设计,于20世纪上半叶在东西方名流淑女中受到热情追捧。

30黄蕙兰肖像。图片来源:©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被誉为“远东最美丽的珍珠”的黄蕙兰对卡地亚的青睐,展现了中国现代精英女性的时尚品味。作为印度尼西亚华侨首富、“印尼糖王”黄仲涵之女及外交家顾维钧的第三任妻子,以黄蕙兰为代表的中国名媛也往往习惯于将翡翠交给如卡地亚这样的珠宝商制做首饰——黄蕙兰的一枚吊坠曾被卡地亚配以总重达到25克拉的钻石项链,成为她毕生挚爱收藏。黄蕙兰的这种选择,也正是民国时尚的写照。

3132香色绸妆花翔凤纹皇后吉服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吉服为清代服制,主要用于节庆和一般典礼。清代服色的等级综合考量了颜色、纹样和工艺而划分。此香色妆花翔凤纹袍的制作、服用是在乾隆早期,延用的是雍正朝的制度。此件吉服妆花织五彩凤凰,运用了秋香色(黄中带点绿),为皇后吉服。

33天堂鸟胸针

1948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

图片来源:Marian Gérard,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这枚胸针为1948年卡地亚特别订制的作品。难得一见的体量(高20.2厘米,重156.45克)使这枚胸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极为罕见的高级珠宝作品。天堂鸟被认为是来自天堂的神鸟,又名极乐鸟,寓意着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34黄蕙兰旗袍

1932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Dist. RMN-Grand Palais / image of the MMA

此件旗袍为丝质缎地,苏绣百子图又称百子迎福图、百子嬉春图,画面喜庆祥和、生动活泼、工艺精湛。黄蕙兰备受西方媒体垂青,1943年,《VOGUE志刊登了一张黄蕙兰的照片,所着旗袍便为此件。

351943年,摄影师霍斯特 P. 霍斯特(Horst P. Horst)为黄蕙兰拍摄的美国版《VOGUE》杂志照片,成为完美演绎1940年代中式旗袍搭配翡翠珠宝的历史经典。图片来源:©Horst. P. Horst/ Vogue Condé Nast

36项链

1934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

图片来源: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该项链由直径在15.419.2毫米之间的27颗翡翠珠串连而成,曾售予伍尔沃斯零售连锁店创始人之女孙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芭芭拉·赫顿钟爱富丽堂皇的珠宝,是卡地亚最为忠实的顾客之一。

37佩戴此翡翠项链的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1933年。图片来源:Cartier Archives © Cartier

38中国风格台式烟盒

1927年,卡地亚巴黎

图片来源:Nick Welsh,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39粉彩人物镂空长方香薰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这两件作品均描绘了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的故事。卡地亚烟盒外部的瓷嵌片来自卡地亚的素材储备,原为十八世纪中国粉彩人物镂空长方香薰,经切割后重新设计镶嵌制作而成。烟盒顶部的粉彩人物图表现的是《西厢记》的终曲衣锦还乡,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故宫所藏香薰盒正面的粉彩人物图,表现的同样也是《西厢记》中的另一幕——“夫人停婚。说的是老夫人悔婚,并设宴让拥有倾国倾城之貌的士族之女崔莺莺拜书生张君瑞为兄长。《西厢记》自元代诞生以来便为广大民众所喜爱,与其相关的艺术创作更是层出不穷,其爱情故事最早也以瓷器为媒介传到了欧洲。

 

在国际近现代史中,卡地亚珠宝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卡地亚在各国皇室贵族与国际名流中声明播,更是获得了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俄罗斯等欧洲皇室的认可,也得到了来自埃及、印度等非洲和亚洲国家王公贵族的信任,成为数国皇家授权的御用珠宝供应商。爱德华七世曾言道:“卡地亚,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

40“有界之外: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现场,“风范见证”单元

在新大陆的富有的继承人们纷纷通过与欧洲贵族联姻,以获得尊贵头衔;而实力雄厚的实业家族之间也通过联姻以提高在金融界的影响力——各取所需的联姻造就了的既富且贵的新阶层,他们需要通过久远的历史感来证实自己身份的合理性。受这种心理影响,第二帝国时代曾经风靡一时的路易十六风格在十九世纪末重返潮流。卡地亚对该风格进行重新诠释,创作出精美至极的珠宝首饰风格——即后人所称道的“花环风格”——结合钻石与铂金,并运用花朵、缎带、丝带结、卷叶饰与漩涡纹样等元素,赋予华贵的冠饰以自然气息。

许多传奇人物,包括艺术家、作家和探险家的成就也被铭刻在卡地亚的作品之上。比如在1931年到1999年之间,卡地亚就获得了为获得提名的法兰西院士创作授名佩剑的委托项目。

而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与藏品,均建立在明清宫廷收藏基础之上,拥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皇家艺术收藏,与皇家直接联系的部分藏品更是皇权的代表和象征,例如此次展出的金“大清嗣天子宝”,便是皇权最直接的体现。与皇室和贵族的权力与美学需求紧密联系,这些世代传承的珍宝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沉淀、艺术造诣与精湛工艺。

4142大清嗣天子宝

清崇德,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对所有宝玺进行考订,将总数定为二十五方。此件宝玺,是二十五宝中惟一的一方金属质宝,并在前四方被认为是先代相承的宝玺中位列第三。这方宝玺的作用是以章继绳,为体现承嗣大统、正统相传之意。乾隆皇帝自述定二十五宝数目时曾在心中默祷,希望清王朝的王统能像周朝那样传承二十五代,故二十五宝本身就承载了帝王对于王朝传承的期待,而这方意在继承的大清嗣天子宝更可视为皇权最直接的代表和体现。

43卷轴式冠冕

1902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

图片来源: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1990年,这件冠冕被一位宝石商人从伦敦佳士得拍卖公司购得,原本想要将冠冕上的宝石拆下。在卡地亚典藏前总监埃里克·努斯鲍姆(ÉricNussbaum)的请求下,商人同意将冠冕转售给卡地亚典藏,令这件历史作品得以存世。该作品曾售予埃塞克斯侯爵夫人,卡地亚档案中收录了一封埃塞克斯夫人孙女关于卡地亚典藏成就这段佳话的感谢函。

44巴提亚拉项链

卡地亚巴黎,特别定制

图片来源: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与印度的关系愈发紧密。巴提亚拉邦王公(Maharaja of batiyala)曾将他的宝石托付给卡地亚,以便将其打造成更符合当时审美的首饰。这些珠宝于1928年完成,是卡地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订单。此条项链便为其中之一,镶嵌有重达234.69克拉的著名钻石维多利亚(又称德比尔斯)巨钻。

45授予让·考克多的法兰西院士剑

1955年,卡地亚巴黎

图片来源:Nick Welsh,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剑的护手盘描绘了神话故事中奥菲斯的形象,剑柄顶部装饰为象牙制奥菲斯的七弦琴造型,并镶嵌一颗重2.84克拉的祖母绿和两颗红宝石,奥菲斯一直是让·考克多( Jean Cocteau)的灵感源泉。剑鞘尾部装饰着一只手中的象牙珠,象征着改编自他1929年小说的电影《可怕的孩子们》(Les Enfants Terribles)中以雪包裹着的宝石。这把剑由考克多设计,遵照传统,由他的友人在他当选法兰西院士时交给他。

 

对钟表的痴迷激励着路易·卡地亚不断迎接新的挑战。除了遥远国度的灵感来源,他率先在现代制表工艺中融入珐琅等传统工艺,并以优雅的品味、追求实用的态度以及富有前瞻性的思维而发明出第一块“腕表”。早在1910年代卡地亚便开始采用复功能制表(即钟表除了简单显示时、分、秒以外的任何机械特性),令各界名流趋之若鹜的神秘钟便是其最为珍贵的系列作品之一。卡地亚典藏汇集了二十座古董神秘钟,本次展览将成为这二十座神秘钟的首次集体亮相。

46“有界之外: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现场,“时间技艺”单元。左为:故宫钟表室钟表文物修复专家王津;右为:卡地亚制表工坊制表师Micaela。图片来源:TANC

而故宫作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见证了无数外交往来的瞬间,今天故宫博物院所藏的1500余件钟表则证明了机械钟表的传入和传播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数百年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601年,利玛窦为万历皇帝献上“两架一大一小的机械钟”,让这代表“欧洲文明”的奇巧之物第一次进入紫禁城。此后,明代皇帝也都获得过作为礼品的自鸣钟。康熙年间,专门贮藏西洋钟表的自鸣钟处、制作御用钟表的做钟处先后成立。清宫钟表走时、打点准确,造型精美并且融雕塑、工艺、音乐、机械、科技等于一体,数百年前精湛技艺制造下的钟表在当时不仅是计时仪器,更多的是皇帝爱不释手的玩具。

4748故宫和卡地亚的钟表保护修复专家们在卡地亚位于瑞士拉夏德芳(La Chaux-de-Fonds)的制表工坊。图片来源:卡地亚

自2014年起,故宫博物院就与卡地亚团队经过数次互访交流、深入考察,确定了六件待修复的古钟表,以及由故宫科技部负责修复钟表外观,卡地亚制表工坊与故宫科技部共同负责修复机芯的联合修复合作模式。2015年5月,故宫钟表室钟表文物修复专家王津、亓昊楠前往瑞士卡地亚制表工坊进行钟表修复的交流学习。回国后,六件古钟表的外观修复工作开始被列入工作计划,同期卡地亚委派一名修复师来到故宫进行了调研工作,对要合作修复的六件走时机芯进行评估并书写完整的修复方案。2017年2月,王津、亓昊楠,带着六件破损的故宫博物院院藏钟表机芯组件,来到位于瑞士拉夏德芳的卡地亚制表工坊,与那里的修复团队开始了历时四个多月的联合修复工作。两国修复师之间的对话,也是双方技艺的碰撞和经验的交流。

49重力滚钟

1910年,卡地亚

图片来源: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50铜滚钟

19世纪,法国,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两件滚钟作品的动力来源均是重力。滚钟表壳从斜坡面上缓缓匀速下滑,卡地亚重力滚钟走完全程耗时一周,当滚钟下落至斜面底端也就是星期六时,需要手动将其调回顶端;故宫藏铜滚钟走完全程为24小时,无论滚钟在坡板的什么位置,表盘上12时和6时的位置总保持着垂直方向。

51门廊神秘钟

1923年,卡地亚巴黎

图片来源: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 Cartier

一度被称为钟表艺术奇迹的神秘钟,其神秘之处在于它铂金镶钻的指针悬浮于清澈透明的水晶表盘之上,似乎完全未与机芯相连。而事实上,它的指针是被安置在了水晶圆盘上,而圆盘外沿则带有隐形锯齿,在时钟两侧垂直框架内隐藏的传动装置驱动下运行以显示时间,机芯被安装在时钟底座内。这座门廊神秘钟是卡地亚历史中于1923年至1925年间创作完成的六座著名门廊神秘钟中的第一座,曾售予波兰裔女歌剧演唱家加娜·瓦斯卡(Ganna Walska)。

52铜镀金嵌玛瑙规矩音乐表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艺术新闻》专访

 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监皮埃尔·雷诺

《艺术新闻》对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监皮埃尔·雷诺皮埃尔·雷诺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有界之外: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的来龙去脉。

 640-28

 皮埃尔·雷诺(Pierre Rainero)

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监

Q 您能否诠释一下展览的背景?

A 展览的名称叫作“有界之外”,它向观者展示了一种强大的文化所能够达到的开放程度,以及一种文化在接受其他种类文化的影响之后如何变得更加强大。它展示了西方文化之于中国的艺术创作,以及中国元素之于西方的艺术创作之间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Q 卡地亚与故宫博物院双方在这个展览中是如何合作的?

A 本次展览由卡地亚和故宫博物院联合策展,包括三个主题及展品选择。卡地亚典藏提供了自己的策展人及部分专家,以协助“灵感中国”与“风范见证”两个单元中的西方珠宝与钟表部分,同时协助故宫博物院郭福祥先生与张琼女士的研究。故宫团队前往巴黎拜访了卡地亚档案室,从中挑选了期望在展览中呈现的元素,也全面了解了卡地亚的生产、历史以及创意的演变与革新,之后还前往日内瓦浏览了其它美术馆以及私人藏家的收藏。故宫的策展人在卡地亚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研究,为丰富展览的内容做出了贡献。

Q 展览是如何揭示卡地亚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和结构发展的?展览将为观众呈现怎样的故事线索与画面?

A 展览的每个专题都有其特定的故事线索。展览的第一部分(即“灵感中国”)主要呈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卡地亚创意的影响,是按年代次序陈列的。卡地亚的中国灵感来自于卡地亚风格的创始人路易·卡地亚(Louis Cartier),展览的这一部分将以他的私人图书馆为起点,因为图书馆中路易·卡地亚作品的独特性风格可以说是卡地亚的所有设计师汲取灵感的起源。展览将向观者诠释路易·卡地亚是如何在创作中融合了其他文化,当然,也并不仅仅是中国文化。

展览的第二部分(即“风范见证”)以紫禁城为语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权力的地方,几百年来这里都是中国皇家权力的中心。这一部分展示了卡地亚是如何通过为皇室成员所创作的作品来表现权力的,同时也会展示卡地亚作品的社会权力。此外,故宫博物院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藏品也会被展示,如皇帝的御玺及龙袍等。

展览的第三部分(即“时间技艺”)展示了卡地亚与故宫博物院制表与修复技艺的高品质。卓越的工艺同样也是贯穿全部三个专题的一个重要线索。

Q 这场展览与上一次卡地亚典藏在中国的展览有何不同?

A 我想提到的是展览的维度。无论是从展品的数量、场地的规模,还是每一个专题的深度来看,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卡地亚的展览。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展览,既呈现了卡地亚的作品,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对于西方世界的影响。

Q 您认为展览的哪一部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最好的切入口?

A 这真的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展览的第一部分,观者会为中国文化之于卡地亚的重要性而惊叹;在第二部分,观者会看见很多冠冕头饰等这类作品,这一部分会产生一种碰撞与冲击,因为就展品的类型来看,它们从更大意义上属于卡地亚文化与西方文化—它们由钻石与铂金等材质制成,而这些材质并非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第三部分,技艺的概念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观者会看到一些钟表作品,它们在构思与设计的方式上非常西化。展览中故宫的钟表工坊与卡地亚工坊之间的交流将增进观者对于工艺的理解,同时展览中也会呈现有关工艺的展示和说明,艺术家们会在现场工作。

Q 通过本次展览,卡地亚想给中国观众传递一种怎样的印象?

A 首先是超乎寻常的技艺、激情,以及对美和卓越的追求。我觉得这是观者会最先感受到的印象。此外,并列重要的,是文化交汇而带来的美感。

Q  对于当今的创作来说,追溯古董瑰宝的意义是什么?

A  我认为对于当今的创作来说,追溯古董是必不可少的。法语中有一句古话叫作“要想知道自己会去哪儿,首先需要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即“温故而知新”。我觉得这一理念对于本次展览来说也很重要。与过去的世代建立联系,并了解它们如何为当下的创作提供借鉴,这都是必不可少的。(采访/夏冬雨,撰文/夏冬雨、马春梅)

*如无特殊标注

展览现场图片均由卡地亚提供

溯源水墨,当代呈现:美高梅拓展澳门艺术新版图

6月7日,《华源》艺术展在美狮美高梅视博广场开幕,作为“艺文荟澳”主体核心活动“Art Macao国际艺术大展”的一部分,呈现由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与美高梅共同策划,杨泳梁、马文两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全新作品。“本次艺术展正是从中华文化的根源‘水墨’出发,以崭新方式演绎丰富多采的水墨意境。”美高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何超琼在开幕式上说道。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