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争议中的非欧洲艺术,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大洋洲珍品来到上博
“1769年7月26日,星期一。在班克斯先生的陪同下,我一大早就把舢板准备好了。我们计划今天绕着(塔希提)岛环行一周,测量并绘制出海岸线和港口的草图。我们先向东而行,晚上抵达了地峡。这是塔希提岛的低处”。这则收录在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航海日记(第一卷)》里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库克船长一行在1768年首次前往太平洋探险期间在塔希提岛上的见闻。
丽萨·瑞哈娜(Lisa Reihana),《追寻金星(感染)》【In Pursuit of Venus (Infected)】静帧,图片来源:Lisa Reihana
1768年至1779年期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先后三次航海至太平洋,探索对于当时西方而言仍然陌生的南半球。1826年,法国航海家儒勒·迪蒙·迪维尔(Jules Dumont d’Urville)搭乘“星盘号”前往太平洋,为大洋洲的三个区域,即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命名。在欧洲探险者的笔墨之下,大洋洲逐渐显露出愈发清晰的面貌。
大洋洲(Oceania)地图
马拉甘仪式雕塑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Sandrine Expilly
5月16日,“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太平洋艺术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出了来自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Le musée du quai Branly- Jacques Chirac)约150件大洋洲收藏,被视为大洋洲艺术在中国大陆地区博物馆内首次较完整的展示。
上海博物馆“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太平洋艺术珍品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大洋洲艺术的当代展示
“浮槎”原意为往返海上与天河间的小船。在大洋洲,水道是连结各个岛屿间的路,独木舟就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展览由“海之疆域”开始,展示了来自大洋洲各个国家的独木舟和相关的创作,呈现出大洋洲地区海洋与陆地密切的关系。
上海博物馆“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太平洋艺术珍品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大洋洲的特点是水,所以我们以独木舟作为展示的起点,邀请观众与来自大洋洲不同地区的独木舟一起沉浸在海的氛围里”,展览的策展人康斯坦斯·德·蒙布里森(Constance de Monbrison)在接受《艺术新闻》的专访时说。伴随着展厅里海浪的背景音,展览入口处展示的是来自19世纪托里斯海峡地区的《道盖独木船首造型》。
道盖独木舟船首雕塑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Patrick Gries, Bruno Descoings
这是一件由木头和食火鸡毛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女性神像,通常被当地人放置在独木舟的船头,被视为能够给出行的船只和渔民带来好运。“人们在大海上航行,大海也连结了彼此,所以对于大洋洲人来说,大海永远在他们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康斯坦斯·德·蒙布里森说。她指出:“(在这件作品的象征里),羽毛来自鸟类,木头来自树木,即来自陆地。这些(陆地上的)材料一起进入深海。
科瓦尔祖先雕像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Sandrine Expilly
”展览以大洋洲的地理划分作为展示主线,其中贯穿展示了特定地区和国家的社会风俗、宗教仪式和历史特征。大洋洲目前包含15个国家和29个属国,官方语言多达29种。宽阔的水域和复杂的移民背景让大洋洲艺术呈现出繁复的多样性,但大西洋艺术创作在人类与大海、身体与祖先等主题和语汇仍然是融会贯通的。
古祖古祖独木舟船首雕塑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Claude Germain
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巴比塔摩芋头面具》是当地人用植物纤维给芋头制作的面具。“芋头对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芋头象征了他们的祖先”,康斯坦斯·德·蒙布里森说。戴上面具的芋头被拟人化,这也显示了当地人与植物之间模糊的边界。来自密克罗尼西亚的《特塔纳盔甲》曾是儒勒·迪蒙·迪维尔的收藏,是一件在纤维中混入人类头发的珍稀盔甲,因为当地人相信,代表了神圣和秘密的头发可以保护身穿盔甲的人。
姆瓦伊面具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Sandrine Expilly
与此同时,观众在展览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神像、雕塑、面具,还是来自大洋洲的首饰、织物或者器具,来自大洋洲的展品大多首先具有在社会意义或宗教层面的功能性,在展览中,摒弃传统的“民俗”的标签和人造景观的传统展览语境是凯布朗利自成立以来的布展特色。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内部,图片来源:Jean Nouvel
凯布朗利博物馆文化发展部副主任钟志佳介绍了博物馆在法国的经验:“2006年开幕时,我们的展示方式引发了很大争议。我们把造形和美学提到了前面,更符合法国观众的美学口味。”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和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继2013年的展览“刚果河——非洲中部雕刻艺术展”之后的第二次合作。策展人康斯坦斯·德·蒙布里森表示,这是一场“特意为上海策划的展览”。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同期展览《大洋洲》(Océanie)现场,该展览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A)合作,探索大洋洲的岛屿居民和文化。©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Vincent Mercier
争议声中的非欧洲艺术
2006年起对公众开放的凯布朗利博物馆由时任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发起,选址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左岸,由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在2006年博物馆的开幕致辞中,希拉克曾经提出凯布朗利博物馆将“拒绝民族优越感”、“(拒绝)西方坚不可摧的自负”、“(拒绝)错误的进化论”,并指出凯布朗利博物馆是“首先建立在对于世界各地文化享有同等尊严的信念之上”的。博物馆开幕之后接管了原非洲与大洋洲艺术国家博物馆和1937年成立的人类博物馆的收藏,成为了一座地处于欧洲,却致力于展示非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等非欧洲艺术的国家级博物馆。迄今为止,凯布朗利博物馆的收藏体量接近37万件。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外观,图片来源:Jean Nouvel
18世纪欧洲愈发密集的航海探险随之而来的是欧洲殖民者的殖民运动,这其中不乏以掠夺、偷窃、交换或者赠予的方式获得当地的文化财产,并以私人收藏的方式流入欧洲,最终成为公共机构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70年代联合国颁布关于归还文化财产的相关条例后,包括凯布朗利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欧洲公共机构部分收藏的性质时刻处在讨论的风口浪尖,而欧洲的多个公共机构也开始以批判的视角重新审视欧洲18世纪的航海运动,例如大英博物馆2018年策划的展览“库克船长再想象:太平洋视角”(Reimagining Captain Cook: Pacific perspectives),以及皇家艺术研究院(RA)的“大洋洲”(Oceania)展。
1891年,英国海军在所罗门群岛掠夺的食人族宴会碗槽,雕饰有鳄鱼头以及两颌之间的一颗人头,大英博物馆馆藏。曾于皇家艺术研究院2018年展览“大洋洲”中展出,但因各种殖民地争议,不能去往凯布朗利博物馆巡展。摄影: ©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Installation view of ‘Oceania’ (2018) at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 © David Parry / Royal Academy of Arts
2018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准备向非洲暂时或永久返还文化遗产”,并指出,“大部分此类文化遗产被保存在法国或者欧洲的私人收藏或者博物馆里是不能令人接受的”。然而与此同时,预计将于2019年年末开幕的德国柏林“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早前被民众再次谴责无视德国的殖民历史,再次将关于欧洲博物馆内非欧洲馆藏的合法性以及欧洲殖民历史推向议论的巅峰。凯布朗利博物馆文化发展部副主任钟志佳向《艺术新闻》透露,洪堡论坛在建造初期曾经向凯布朗利博物馆取经,了解拥有相似类型馆藏的当代博物馆的展览和架构模式。
洪堡论坛内部效果图 © SHF / Architekt: Franco Stella mit FS HUF PG
但随着关于洪堡论坛的争论日益激烈,作为欧洲率先展示非欧洲艺术的国家级博物馆,凯布朗利博物馆如何看待自身在当下的位置?馆长斯蒂芬·马丁(Stéphane Martin)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说:“无论是博物馆科学还是展览,它们都不是绝对的。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会试图将人与原本的文化联系起来,但有时就会事与愿违。我们试图将人们与艺术和展览联系起来,但20年前并不是这样做的。所以这是一个发展的概念。20年后可能事情又会不一样了。” (采访、撰文/Laura Xue)
浮槎于海: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太平洋艺术珍品展
上海博物馆 16/05/2019 – 18/0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