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迭双手长发男子坐像》,伦勃朗,黑色粉笔、棕色墨水线条勾勒,135 x 96mm
17世纪的艺术家素描手稿占其留存创作的一大部分,素描像是他们的日记,艺术家的创作脉络、创作状态、大幅油画的灵感,都可以从手稿中找到源头。为呈现伦勃朗及同时代荷兰艺术家精湛的素描技艺,龙美术馆举办的17世纪荷兰古典素描展“伦勃朗的时代——重要17世纪荷兰巨匠绘画私人收藏”于4月16日正式开放,展出至5月10日。
伦勃朗速写手稿的美,在于他坦率直接的笔触唤出的生命感。“像是跟现实的人物面对面,我们感觉出他们的热情,他们所需要的同情,还有他们的孤独和他们的苦难。”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评价。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荷兰艺术家们的出现,推动艺术史达到了一次小高潮。他们以忠实自然和现实的笔触孜孜不倦地刻画生活的各个层面,肖像、自然、宴饮、圣经故事,画作有“自然的镜子”之美誉。有如伦勃朗的肖像画,寥寥数笔不仅构建出人物形象,更传神韵。
《桥与大门景致》,雅各伯‧伊萨克斯‧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1628/9–1682) ,黑色粉笔、灰色渲染,93 x 145mm
雷斯达尔则在刻画树荫幽暗与奔流溪涧中,诗意地呈现了欧洲北方的精致景色,成为当时荷兰杰出的风景画大师。其迄今已知的素描画作却仅约 130 多幅。
《严冬景色》,彼得·莫莱恩(Pieter Molijn)创作的经典冬季景色,呈现于该展览“荷兰风景:风土与季节”板块
《河边右岸遗址风景,前景 有坐立人像》 ,赫尔曼·萨夫特勒文(Herman Saftleven)
《双面郁金香习作 I、II》,荷兰画派,约1637年。此作源自一本著名的水彩画册,当中记录了17世纪30年代“郁金香狂潮”期间,各种以天文数字成交、珍罕贵重的花种
此次展品皆来自于一位欧洲收藏家的私人收藏。收藏家40年来一直专于17世纪荷兰大师素描手稿的收藏研究,终使得其收藏形成现在的罕见规模。81张作品分成“伦勃朗与其艺术圈子”、“生活剪影”、“荷兰精髓”等板块,整体地呈现了当时的荷兰艺术,且每一件都是艺术家最重要、最罕见的创作。
《冬日景致:站在冰上的男女像》,亨德里克‧亚维康普(Hendrick Avercamp;1585–1634),棕色墨水钢笔、水彩、白色高光 款识:画家棕色墨水签姓名缩写 HA(右下),155 x 175mm。与其油画作品相比,亚维康普的素描画作尤其珍罕,仅约 200 幅作品幸存,其中三分之一属英国温莎城堡的皇室收藏品。
《把火药及子弹放入火枪管的士兵》,小雅克·德·根(Jacques de Gheyn II)
“大师最重要的油画都早已挂在梵蒂冈的博物馆、世界重要美术馆里,很难在市场上见到。因此相对来说,素描手稿是一种更常见的拍卖门类。但即便如此,手稿仍旧非常珍贵,过去20年出现在市场上的大师手稿不过20到25张。”本次收藏展的策展人、苏富比西洋古典素描部环球主管Gregory Rubinstein说道,并提到在中国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关注西方古典素描的趋势。“苏富比在伦敦和纽约一直有西方大师素描的拍卖的场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但亚洲还没有开设,近几年虽没有这个打算,但如果有好的机会,也希望把这一门类推向亚洲。”
龙美术馆馆长王薇也表示,此次17世纪荷兰古典素描展自龙美术馆浦西馆开馆初就开始筹备了。“借这次展览机会可以让中国的观众看一看西方古典素描艺术。素描手稿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收藏方向,但现在只限于国内,比如徐悲鸿、吴冠中、周思聪的素描。”撰文/祁岸
《二戴帽女子像习作》,亚伯拉罕·布隆梅特(Abraham Bloemaert),红色粉笔绘制
作专研之用的铅笔素描习作,《女子头像》 ,科内利斯·菲舍尔(Cornelis Visscher)
展览信息
伦勃朗的时代——重要17世纪荷兰巨匠绘画私人收藏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至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