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对公众开放以后,入场的长龙和涌动的人潮可见上海这座城市对于影像艺术的热捧。实际上,从这次影像上海的洞见单元及不少画廊携带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影像艺术的发展一直处于中国的前沿,这座城市也是中国与国际影像艺术的窗口。
2018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展览现场
2018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入口排起了长龙
上海的影像,影像中的上海
从本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入口进场,首先接触的便是“洞见”单元,该部分策展人王宗孚试图以1999年未能公开展出的展览《物是非人》出发,在回顾这场上海最早探索当代摄影的展览同时,展示新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该展览曾计划于当年9月4到6日在上海天钥桥路859号开幕,由参展艺术家自己策划。许多当时参展的艺术家,比如陈晓云、耿建翌、胡介鸣、梁玥、向利庆、杨振中、杨福东、刘韡和徐震,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也推动了更广阔的艺术网络发展。
“洞见”单元试图重构上海首个聚焦于实验性当代摄影的艺术展
从这些在中国本土起到中坚力量的上海影像艺术家,到以上海作为摄影题材进行创作的国内外影像艺术家,在本次艺博会中并不少见。香格纳画廊此次在核心展区呈现了来自上海的鸟头和胡介鸣的作品,前者的《情放志荡》是一组平面拼贴摄影作品,而后者则带来了一组基于摄影和录像的装置《残影》;三影堂+3画廊则带来了成都艺术家张克纯拍摄的一幅大尺寸《上海君悦酒店》;而玛格南图片社这次呈现了马克·吕布(Marc Riboud)的系列作品,其中一幅《On the Bund》正是摄影师1993年摄于上海外滩;同样以外滩为场景的还可见于来自高崎 rin art association的展位,这幅《PD(上海)》由艺术家多和田有希(Yuki Tawada)创作;北京艺门画廊则带来了美国摄影师马乐平(Robin Moyer)的作品,一幅拍摄于1988年的照片呈现的正是上海南京路;此外,来自柏林的国王画廊(KÖNIG GALERIE)带来了艺术家朱利安·罗森菲尔德(Julian Rosefeldt)的《宣言》(2015),而此前上海昊美术馆的同名展览则为其打开了在上海的知名度,再次吸引了不少人流,该画廊也带来了安妮特·凯尔姆(Annette Kelm)的作品,而她的个展正在复星艺术中心展出。
来自日本高崎的 rin art association ,展位上呈现了艺术家多和田有希(Yuki Tawada)创作的一幅以上海为题材的作品
香格纳画廊展示的由上海艺术家组合鸟头创作的《情放志荡》
玛格南图片社呈现了马克·吕布(Marc Riboud)的系列作品
三影堂+3画廊呈现了张克纯以君悦酒店为题材的作品
10号赞善里画廊带来史国瑞影像中的上海外滩
北京艺门画廊带来了美国摄影师马乐平(Robin Moyer)的作品,一幅拍摄于1988年的照片呈现的正是上海南京路
数字影像时代的摄影机构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见证了摄影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和逐渐成熟,也参与构建了与摄影相关的市场与机构生态,本届同样带动了上海本土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推出一系列影像展览。“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过去几年,本地博物馆举办了超过70场与摄影有关的展览。”影像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和世界摄影组织(World Photography Organisation)的CEO与创办人斯科特·格雷(Scott Gray)说。
2018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展览现场
复星艺术中心影像季由复星艺术中心展厅呈现的“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安妮特·凯尔姆(Annette Kelm)”摄影展,以及于复星基金会ANNEX项目空间展出的“神思远:fifty, fifty”摄影展三个展览单元构成,展览不但聚焦了国内外影像艺术大师,亦关注活跃在影像艺术前沿的新生代艺术家。现代传播Modern Studio在位于上海八号桥的现代艺术基地(Modern Art Base)展出了题为“缪斯・改变・中国”的时尚摄影回顾展,而携手奥地利利东画廊(OstLicht. Gallery for Photography)推出的知名艺术家、电影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的宝丽来作品展“转瞬”(Instant)也在进行中。
“收藏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2010-2018)”展览现场
Modern Art Base“缪斯·改变·中国”展览现场
余德耀美术馆与瑞士洛桑爱丽舍博物馆合作带来的“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除了展出卓别林档案资料中的300多张照片、文献和将近两小时的电影片段之外,展览还呈现来自私人或公共机构收藏的原版海报、录像、油画、手稿及版画作品。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推出的九月新展“英国新摄影: 安娜·福克斯和凯伦·诺尔”,包含两位常居英国的纪实摄影艺术家摄影生涯的多个系列代表作品,近百幅作品。这些系列如一篇篇摄影专题般探讨英国社会阶级、工作环境、自我意识等命题。
“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展览现场
“英国新摄影: 安娜·福克斯和凯伦·诺尔”展览现场
2015年,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家刘香成创办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这家非营利摄影艺术机构通过展览、公共项目和出版物展示了国内和国际不同类型的摄影。“我来自艺术背景,在艺术界中,我们认为摄影是我们的艺术语言的一部分。而刘香成的背景是新闻摄影,因此他对摄影的看法有所不同。这对于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实。”凯伦·史密斯说。“从一开始,刘香成就认为我们应当展示不同领域的摄影,包括带有纪实和新闻摄影性质的历史摄影。因此我们要重新思考摄影在今天的意义。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今每个人都可以用智能手机拍照,图像爆炸,这显著地影响了人们对摄影的观看,而我们要考虑为这样的时代带来什么样的展览。对于有些摄影艺术家来说,摄影的物质属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很多新闻摄影师和时尚摄影师来说,他们视作品为图像,而非物质,因为他们的作品会在杂志或者网络上翻印、传播。”在数字影像时代,摄影作为图像还是物质,是一个值得创作者和观看者思考的话题。
当代摄影与艺术的共轨
上海在摄影方面发展的独特个性自有其现代主义传统,来自当代艺术画廊以及当代艺术家利用影像媒介进行创作的作品在本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上也十分多见。影像艺术博览会中国区副总监韩培培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说:“影像上海走过五年,我们见证着这个市场从起步到变化,直到今天也仍然在摸索和适应的过程中,以上海现在的情况来看,仅仅局限在影像方面是不够的,整个当代艺术范畴内发生的都可以融入。”
2018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展览现场
艾可、Vanguard、德玉堂、杜梦堂等多年来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本土画廊携各自涉足影像领域的艺术作品前来参展。Vanguard画廊创始人李力告诉《艺术新闻》:“影像上海与旧金山的影像展会氛围并不相同,美国当代的画廊曾告诉我收藏当代艺术的藏家并不会出现在影像类的艺博会上,而上海则是收藏当代艺术的人会来,收藏摄影的藏家也会来,大家心态很开放,年轻人也比较多,公众日开放时的观众更是人山人海。”日本摄影艺术家有机·奥诺黛拉的个展“脱影而行”此时正在Vanguard画廊中进行。
艾可画廊展览现场
诞生于上海的BROWNIE Project则呈现出另一种新的气象,除了分享来自全球的摄影艺术作品及文化,他们更想将摄影及视觉艺术带入生活,以创造具有艺术美感及灵感的生活方式。因此除了带来斯德哥尔摩双人组合因卡&尼克拉斯·林德加德(Inka & Niclas Lindergård)、日本艺术家水谷吉法(Yoshinori Mizutani)及从事跨领域研究的南非摄影师卡·利舍(Carla Liesching)的作品参展外,“BROWNIE Art Cafe” 艺术咖啡馆也是本次博览会的一部分。BROWNIE Project创始人郑譞(NEMO)对《艺术新闻》介绍道,“BROWNIE Project根植于上海,对本地的土壤更为熟悉,藏家也大多是年轻人,与我们的审美是相似的。影像艺博每一年都更加开放,可以给影像更多舞台,也能带动这个市场。”
BROWNIE Project展位现场
BROWNIE Art Cafe
市场推动摄影价值认可
摄影创作、机构、评论与研究、市场和收藏等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以当代摄影为核心的生态,以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为代表的艺博会和市场环节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具有潜力的重要的新入场环节。市场为摄影创作者的独立实践和发展提供了支持,也提高了画廊、收藏家和大众对于摄影价值的判断。“第一届时很多人会问摄影也可以收藏吗?现在则是直接来问作品的版数、来源等专业问题。”杜梦堂亚洲区郑瑜欣告诉《艺术新闻》,今年已经是他们第五次参加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了,藏家知识水平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坐落于纽约西切尔西的Christine Park Gallery已经参加了四次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创始人Christine Park说:“上海非常国际化,所以每当我在上海参加艺术展,藏家不仅限于本土,我们也向全世界开放。实际上,我刚收到一封来自欧洲藏家的邮件,因为他听说我在上海做的一些事情,对此感到很好奇。而销售的好坏要视情况而定,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新的上海。”
Christine Park Gallery展位现场
“市场在趋于成熟,人们更加了解如何收藏摄影,观众群体扩大,人们也更加欣赏摄影这一媒介的价值。”斯科特·格雷说,自创办之初,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便展出经典摄影和大师作品,与此同时,展品也日趋当代和抽象,包括虚拟现实(VR)装置、移动影像、大型摄影装置在内的展品所占比重愈大。从市场角度出发,“中国涌现出了巨大的对于新作品的需求,比起声名显赫的创作者,人们愈发青睐新锐的艺术家和年轻的创作才华,这也推动了这一媒介的边界不断拓展。”格雷说。“博览会反映了市场近年长足发展的势头,也体现了摄影价值正不断受到认可。”斯科特·格雷说。“市场也趋于成熟,人们更加了解如何收藏摄影,观众群体扩大,人们也更加欣赏摄影这一媒介的价值。”(采访、撰文/孟宪晖、陈璐、李棋)
※若无特别标注,
本文图片由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及各画廊提供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展览中心
9月21日-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