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他用艺术建了一座人的庇护所,在博物馆完成了比教堂还神秘的体验

Apr 25, 2018   谢斯曼

于4月24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展览“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首次将艺术家不同创作阶段的著名作品《无人》、《机遇·命运之轮》和《圣地·智利》等带到中国。并不笃信宗教的基督徒波尔坦斯基运用他的艺术创作,为观者提供了一次类似宗教又超越宗教的震撼体验,而对于他本人来说,这不过是他对保存“微小记忆”的又一次“注定失败”的尝试。“我们为什么会死?消失意味着什么?我曾总是试着去反抗消失、反抗遗忘”,波尔坦斯基说。在一次次尝试与发问间、在偶然与命运之间,他的作品将一个个存在主义疑问向观者抛来。

 
“做个展有点像你晚上回家,打开冰箱,里面只有一颗鸡蛋、一点奶酪和番茄,就这么些材料你得做出点东西吃。每次办展我都尝试在自己同样的‘冰箱’里做出点不同的东西。”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在接受《艺术新闻》的专访时说道。这句话事实上已经反复出现在波尔坦斯基近些年的各种采访当中。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133
▲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photo ©Didier Plowy

“我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忠告是,千万不要做一个‘职业的’(professional)艺术家。我从来没搞明白什么叫‘职业的’艺术家,我从来也不是一个职业的艺术家,当然,可能到了这把年纪开始有点儿‘职业’了。”已年逾古稀的波尔坦斯基调侃道。反观他近些年的动态便可以理解,他这么说并不是没有理由。随便列举一些:2008年在日本、2010年在纽约和巴黎、2011年在西班牙及威尼斯双年展、2015年又在西班牙,艺术家大大小小的展览几乎没有停止过。于4月24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回顾展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Christian Boltanski, Memory Storage)再一次带来了其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如《无人》(Personnes)、《机遇·命运之轮》(Chance–the Wheel of Fortune)和《圣地·智利》(Animitas-Chili)等等。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些“鸡蛋”、“奶酪”和“西红柿”已经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物件,就像烂熟于心的语句,面对媒体,随便摘出一段都能不打梗地说出来。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141微信图片_20180428203144微信图片_20180428203153▲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展览现场

尽管如此,波尔坦斯基和策展人让-于贝尔·马尔丹(Jean-Hubert Martin)仍旧十分重视这场在中国上海呈现的回顾展,在两年前便开始了展览的筹备。不同于很多艺术家的是,波尔坦斯基的每次创作都具备一定的“在地性”。不论是巴黎、米兰还是纽约、上海,艺术家都会根据展览场所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展出作品,而展览结束后,展出的许多作品又会被拆解甚至处理掉,直到下一次展出时又迎来新一次的“创作”。作为法国当代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波尔坦斯基始终坚持观念先行,作品所使用的媒材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独特或排他性。

“我一直在尝试保存微小的回忆”

波尔坦斯基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所传达出的情感普适性,几乎他的所有创作都基于对生与死、个体与集体以及时间的探讨。虽然他受洗成为基督徒,波尔坦斯基一直认为自己与犹太文化的牵连更深。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其犹太人背景对他影响颇深,他也曾表示,亲耳聆听犹太幸存者的回忆常常引发他对于“为什么我是幸存者”的思考。然而,如果你问他的作品是否在指涉大屠杀或者其动荡的童年,波尔坦斯基一定会否认:“(我的创作)往往与个体神话相关,而我尝试做的就是用物件表达精神层面的痛苦与创伤。虽然我不是哲学家,但我频繁思考的哲学问题便是人注定走向死亡、注定会消失的悲剧性。我曾总是希望能够对抗死亡和消失,大多数事情超过三代人就会被遗忘。”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158
▲ 展览“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现场,移民酒店博物馆,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2年

恰恰是其存在主义层面的哲思让他的作品得以跨越文化与代际的门槛触及到绝大多数观众,而不同的人又会基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人生背景而对作品产生完全不同的观感——犹太人觉得他的作品很“犹太”(尽管他完全不这么认为),日本人觉得他的作品很“日本”,中国观众也一定会从其“普世”的创作中得到非常个人的体验。由此,艺术家不仅为自己,也为全人类筑造了一座为人性提供庇护的“忆所”。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01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05
▲ 《无人》在此次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中的最大型作品《无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件最初创作于2010年、此后展于巴黎和纽约的作品由数以吨计的废旧衣物和一台带抓钩装置的起重机构成,衣物被抓钩反复抓起再抛落,形成一座小山。废旧衣物的气味、环绕播放着的不同人的心跳声与这座被反复“塑形”的衣山形成了作品的整体,如波尔坦斯基所强调的:“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观众要进入到作品中,而不是站立在作品前。当观众围绕着作品踱步、观察时,他们便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杜尚以来对艺术与观看间的重新定义深刻体现在了波尔坦斯基的创作理念中。
尽管出于卫生角度考虑,此次展厅内的衣服均为消毒清洗过的新衣,该作品原本的一个意义是通过招募而来的各种旧衣组合成一种回忆和个体身份的集合体。随机抓取衣物的起重机吊臂则如“上帝之指”一般,衣服所代表的每个个体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08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12
▲ 《人类》在此次展览现场

波尔坦斯基说:“我的一部分作品关乎‘微小的记忆’。大的记忆往往被书写,而小的记忆指的是那些常常被忽略的细节和玩笑。因此我的一些作品就是在试图留存这些‘微小的记忆’,因为它们往往随着人的逝去而消逝。但恰恰是这些‘微小的记忆’让每个人成为独特的个体。”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15
▲ 《圣地·智利》,智利圣德佩罗·德·阿塔卡玛,2014年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18▲ 《圣地·魁北克》 ,加拿大魁北克,2017年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21▲ 《圣地·魁北克》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当无数个如此微小、如此脆弱的个体回忆被波尔坦斯基汇聚呈现时,集体与规模所形成的震撼力量往往在观者心中挥之不去。这种体验出现在他许多的作品当中,比如《人类》(Humains)当中悬置、飘荡在空中的上百幅印着不同肖像的“纱幕”;又比如“圣地”系列影像中上百只缀于铃兰长茎枝顶的铃铛以及它们不断碰撞发出的声响——昏暗的展厅两头的墙面上循环播放着《圣地·智利》和《圣地·魁北克》的影像,借助上百只摇曳作响的铃兰枝条,波尔坦斯基重现了天空的图景;而展厅中连接两端影像的昏暗廊道上,精心布置的橙色光源星星点点地在四面八方闪烁着,如异世一般带来让人几近晕眩的、摄人心魄的美。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25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29
▲ 《机遇·命运之轮》在本次展览现场

而在《机遇·命运之轮》里,脚手架传送带间不断滚动出现一系列新生婴儿照片,一台名叫“机遇”的机器随机停止并照亮其中的一张照片。“命运”抑或是“机遇”,人的一生往往不完全由人的自由意志而转移,那么人生在世意义几何?“自我”在集体当中意味着什么?波尔坦斯基的作品将一个个存在主义疑问向观者抛来。

“我是基督徒,但我并不笃信宗教”

不可否认的是,波尔坦斯基的许多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宗教气息,他本人也并不避讳提及宗教:“在法语中,‘personnes’的意思既是‘很多人’,也是‘没有人’。这是一个我做了很长时间的项目,它针对人生的偶然性以及这种偶然性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吊臂好比‘上帝之指’,是一种偶然抓取又抛弃这些躯体的力量。我想提出的实际上是存在主义层面的问题:是否存在一个时间之主或生死之主,我们可以称他为‘神’或‘际遇’。”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33
▲ 《影·天使》在本次展览现场

他的另一件作品《影·天使》(Les Ombres-Angel)的宗教意味也非常浓厚。结合“阴影”,艺术家创作了4件作品,通过光的照射将小型雕像的影子投射到墙面上,骷髅亦或是天使,这些幻影都旨在刻画中世纪至19世纪的宗教传统。2015年,波尔坦斯基在西班牙帕尔马上的一座哥特风格的教堂中创造了一座“影子剧场”,闪烁的灯光将不同的宗教意味的影像投射到教堂的内壁上,任何一个有基本基督教或天主教文化背景的人都会很容易地将闪烁地灯光联系到教堂中不息的烛光上。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36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40
▲ 《影·剧场》(1986年),帕尔马·马略卡展览现场,2015年

尽管波尔坦斯基是基督徒,但他却坚持强调自己并不笃信宗教(“I’m not religious”),对此,他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笃信宗教的人试图对任何问题都寻求出某种答案,我不一样。我从来不寻求任何答案,而是反复发问——在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再问下一个,并一直这样问下去。不要问我答案,我没有答案,我的作品只是用来发问的。”

并不笃信宗教的波尔坦斯基在艺术上也坚持打破博物馆与艺术家的“神秘感”和“宗教感”。有趣的是,回望西方艺术史,博物馆的形成和对艺术品的观看习惯实际上与宗教有着脱不开的干系。中世纪的天主教徒们会不远万里前往教堂参拜某件圣迹(relic),教堂和其所在的城镇则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一定经济收入,一如现在人们去博物馆“朝拜”大师之作——它们是神秘、神圣且不可触碰的。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44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47
▲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展览现场

波尔坦斯基不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不可触碰的,他的每件作品都在试图打破观看的秩序,并且,他层打趣博物馆对待其作品的“审慎”态度:“之前泰特美术馆买过一件我的作品《死去的瑞士人在白棉花架子上》,当时馆长警告我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棉花也会变黄,我说没事,换新的就行;他又说照片也会褪色,我说没事,反正总有更多死掉的瑞士人——我无所谓他换谁的照片放上去。”那么博物馆究竟花钱买了什么?只是一个概念。

微信图片_20180428203251
▲ 心跳档案馆,日本丰岛,2010年微信图片_20180428203301
▲ 《心之档案》2008,心跳采集室,“档案”展览现场,马加辛三号美术馆,瑞典斯德哥尔摩,2008年

十年前,波尔坦斯基在日本丰岛创办了一个档案馆,专门保存超过12万件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心跳记录。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也设置了一间心跳采集工作室,邀请参观者在这里录下其心跳,而所有的心跳录音也都会被送往丰岛的档案馆收藏。讽刺的是,波尔坦斯基在采访中不无骄傲地表示,近年,旅游者像去参拜圣迹一样专门前往丰岛参观他的心跳档案馆。“就像中世纪时那样”,波尔坦斯基说。(采访、撰文/谢斯曼)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至7月8日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如果能够定制一座你的雕像, 它会是你的哪个时刻,哪种状态?

ArtCalendar展览日历推出全新栏目“ARTQ · 一展艺问”,每日从全世界超过100座城市中,精选出一个展览或展馆,以“提问”的方式来介绍,透过3-5个问题与精简回答,让吸收展览或美术馆资讯的方式更为轻松有趣。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