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1世纪的毕加索”、“给20世纪留下永远的印象”,这是国际艺术业界对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肯定与赞扬。这位创作生命长达数十年、屡获国际艺术奖项以及刷新拍卖纪录的艺术家,勇于反复跳跃于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并不惮“使用任何妨碍形成绘画特点的手法”不断进行各种尝试。
▲ 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作为当今在世少有的艺术生命自1960年代中期活跃至今的艺术家,里希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关键的是,他的创作对1990年代后期的中国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在商业上的成功,也曾引发“模仿”的狂热浪潮。对于本土艺术界,里希特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重要的艺术史研究价值,他本人的创作历程更值得中国艺术界“镜照”反观。距离上次里希特在中国举办个展,也已快10年。
▲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开幕展展厅,图片来源:TANC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界来说,里希特可谓是当代偶像级别的存在,其作品中曾经出现的灰调、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的“摄影绘画”,以及他创作中所探求的图像与照片、图像与写实的关系,都深深影响了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
1932年生于东德德雷斯顿的里希特的艺术历程是从绘制斯大林头像开始的。在一系列政治宣传画的训练中,他练就了扎实的传统绘画技法。然而,也许正是因为长期成长在这样封闭、高压的社会生态中,当里希特1959年第一次有机会前往西德参观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时,他受到的震撼是剧烈的。来自自由世界的自由艺术精神带来的冲击,尤其是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抽象表现主义与卢齐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的“白色”图画让他看到了艺术创作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50年代末的西德也迎来了各类新式艺术运动的浪潮。20世纪的古典现代主义尚未退出历史,革新的声音业已登上舞台。 伴随着“绘画已死”的背景音,“激浪派”在西德也闪亮登场。里希特就是在这个时候搬到了西德,带着将自己的艺术从意识形态的桎梏中解救出来的决心。他无比欣赏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发展出的“偶然”、“随机”的创作观念,认为艺术的美也许也在于其“不可预见性”。
▲ 里希特的摄影绘画作品,图片来源:Sotheby’s
1963年5月,里希特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开办了他的第一场画展“示范性展览”(Demonstrative Ausstellung),首次呈现了他的模糊摄影绘画。里希特运用色彩的涂层将常见的图片与照片影像营造出一种模糊的效果,而这种模糊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将自己与绘画和照片分隔开,成为新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画家以这些日常的图像信息来颠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与60年代的运动浪潮类似,里希特的摄影绘画作品具有“反艺术”的特性,他也从来不惮于承认欧洲新构成主义与美国抽象主义对他的影响。然而,他也认为这些既有的“主义”和“流派”并不能代表他的作品。比起美国抽象主义的抒情甚至是媚俗,里希特的创作始终带有一种冷静与理性,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这也反映了他所背负的德国文化在他身上的深重烙印。
▲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开幕展上即将呈现的里希特作品《4900种色彩》的第七版
70年代开始,里希特将重点转向抽象画创作。同样地,即使他的抽象创作也很难被定义和归类。接受传统绘画训练出身的他,始终抱有一定的古典精神。即便是在进行抽象的创作,他的精神与我们常说的“抽象主义”精神也相去甚远。
▲ 《4900种色彩》,第七版
此次开幕展,路易威登基金会通过精选的代表性馆藏着重展现了里希特进入千禧年之后对抽象绘画的探索。其中,创作于2007年的《4900种色彩》(4900 FARBEN)的第七版,将是首次公开展出,画面由196块面板组成,每块面板中含有25个色彩方块,以11种核心样式排布在一起。这件作品源于里希特为科隆大教堂南耳堂重新设计的彩色玻璃窗,历时5年,艺术家最终选择了一种完全没有基督教内容的、由彩色板块组成的现代抽象图案。自1960年代开始,里希特即展开了对色彩的研究,而这一创作记录了他多年来为“色彩系列”付出的努力。
▲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开幕展上即将呈现的《线条》系列作品
“线条”,是另一个里希特探研已久的题材。此次即将展出的来自路易威登基金会馆藏的《线条(920-1)》(Strip(920-1))《线条(921-2)》(Strip (921-2))与《线条(921-5)》(Strip (921-5)),其源头可追溯至里希特于1990年创作的抽象绘画。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使用了计算机控制的图像处理流程重新演绎了他早年的抽象画作品:将原本的抽象组合分解成部分,使之缩小,再用它们的镜像使之无限抻拉,最后将这些片段重新组合,成为了新的创造物。
虽然并没有使用传统的绘画媒材和创作方式,里希特的作品却始终和“绘画”本身有着无限的关联,对他自己来说,不论是早前的摄影绘画作品还是后来借助电脑技术的抽象画作,皆是同根同源——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绘画。
也正因如此,里希特在艺术史中难以被总结或归类。面对来来去去的种种“主义”和“流派”,他意识清醒地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不拒绝它们的影响,但也不被任何一种裹挟。带着古典的内核进行最前卫的艺术探索,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描述如今已85岁高龄的里希特一贯坚持的创作精神。
▲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开幕展展厅,图片来源:TANC
作为路易威登特别打造的艺术据点,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将延续路易威登基金会“致力于将当代艺术及艺术家带入大众视野,并展示这些艺术家在20世纪的灵感之源”的创办宗旨,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展览及文化项目,将路易威登基金会的珍贵馆藏及艺术项目呈现给中国公众。
于2014年在巴黎建立的路易威登基金会自开放以来便点燃着法国及世界参观者的热情,每年的平均参观人数已达到100万人次。而由此生发的国际间跨文化交流的理念,伴随着2011年至2014年间东京、威尼斯、慕尼黑路易威登Espace文化艺术空间的创办,不断延展;并于2015年6月,路易威登基金会宣布启动“Hors-les-murs 墙外”项目后,持续发酵。
此次,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的首展“格哈德·里希特”作品展,便是在“Hors-les-murs 墙外”项目的框架之下,一种立足中国文化肌理的方式。里希特独特的艺术轨迹,颇具象征性地代表了路易威登基金会创办以来的收藏及展览理念:他贯穿20与21世纪的艺术轨迹,指向着路易威登基金会所关注的时间链条(当代艺术与20世纪艺术);而其身上所承载的20世纪西方艺术传统,及流淌至今天的艺术创作力,亦重述着路易威登基金会主席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所强调的基金会艺术主张:“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创造领域提出最具创新精神的新想法,回顾过去难道不是最令人信服的方式吗?”(撰文/谢斯曼)
路易威登基金会:德国艺术家 Gerhard Richter 作品展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 | 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商城西楼)
6月29日至11月26日
*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图片均由路易威登基金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