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展览现场
200多年前,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拿破仑手执“加冕之剑”登上历史舞台;两个多世纪后,这把由马利艾虔‧尼铎(Marie-Étienne Nitot)专为他打造的“历史见证者”以及300余件在将近两个半世纪中流传下来的CHAUMET 奇珍异宝一同来到了紫禁城,归于一场名为“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诠释东西方美学交流。
▲ “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展览现场
该展览的举办源于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时任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亨利•卢瓦耶特(Henri Loyrette)在来访时建议以展览方式致敬两国友谊。本着美好的初衷,经过多方的精心筹划,终于孕育出了这场见证中法友谊的艺术盛宴。此次展览由亨利‧卢瓦耶特本人作为策展人,主办双方为 CHAUMET 和故宫博物院,参展方包括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枫丹白露宫、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等世界著名文博机构。展览的名称“尚之以琼华”取自《诗经‧齐风》之《著》篇,意为“以美玉点缀”,与此次展览相得益彰。
6月12日,现代传播旗下艺术平台 Modern Art 与 CHAUMET 在故宫共同推出了一场贵宾专场活动,艺术家马可鲁、姜杰、彭薇,纪录片导演范立欣、设计师林菁、“艺术北京”品牌总监李孟夏等多位艺术圈人士在故宫中感受法国皇室珍宝的传世璀璨。
▲ “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贵宾导览现场
“中西对应”源于故宫博物院为了本次展览,从180万件展品中选择了22件同类型藏品,代表东方皇室御用水准的珍贵藏品,展现了清朝皇室对西方饰品和生活用具的喜爱。与 CHAUMET 的欧洲宫廷古典珠宝艺术品彼此呼应,表现中西方在珠宝制作工艺、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异同之处,呈现过去两个多世纪中法两国在古典珠宝艺术领域的对话与共鸣,进而揭示文物背后的文化交流内涵,凸显中西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故宫宫廷部副研究员章新介绍道,比如故宫藏的“乾隆款画珐琅八棱开光提梁壶”和于勒·佩尔所制造的中国风格茶壶与奶油罐,同样的提梁壶,大家会看到特别有意思的对比。雕塑家姜杰同样对这次展览中巴黎艺术如何被世界文化影响这一点印象深刻。
▲左图为于勒·佩尔所制造的中国风格茶壶与奶油罐;右图为故宫藏的“乾隆款画珐琅八棱开光提梁壶”
本次展出的珠宝不仅“见证”了拿破仑一世加冕,拿破仑迎娶皇后的婚礼等18世纪以来法国重大历史时刻,而且还呈现18世纪以来艺术风潮的演变:古典主义、自然主义、装饰艺术、简约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家马克鲁把这次展览形容为一个意外惊喜,在他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法国艺术的脉络,从共和时期开始出现的各种艺术流派演变,都在这些珠宝上得到了相应的呈现。同时在展览中还能看到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甚至是“误读”, 也是展览带给他的一大启发。
艺术家彭薇在参观完展览后认为,精致华美的展览环境在故宫自身的中国气息中加入法国的味道。最让她印象深刻的展品是拿破仑的“执政官之剑”,这是她首次看到这把“加冕之剑”。该剑是尼铎应拿破仑之令而作,此次是它首次离开法国参加展览。拿破仑要求使用璀璨炫目的法国皇冠珠宝,尤其是美轮美奂的“摄政王”钻石,这颗重140克拉的传奇美钻目前保存在卢浮宫。
▲ “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展览现场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佩戴着这把剑在巴黎圣母院举办了加冕大典。此外,宝剑还另镶了42颗同样来自法国国库的宝石。拿破仑希望借此赋予这柄宝剑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即承袭前朝帝制更名正言顺地执掌法国大权。“艺术北京”品牌总监李孟夏同样被这把传奇之剑所折服,他认为在展场中它与背后身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一世的画像相互辉映,更能让观者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
▲ 左上起:艺术家姜杰、艺术北京品牌总监李孟夏、艺术家马克鲁、艺术家彭薇
《艺术新闻》主编叶滢用了“天时地利”来形容这个展览:“故宫是一个近六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宫殿,后来衍变成博物馆机构,在这里举办曾为法国宫廷珠宝商的、拥有200多年历史的 CHAUMET 珠宝展,历史因素和展示环境构成了这个展览东西交融与对话的特殊性。在故宫做 CHAUMET 的珠宝展是有历史渊源的,这个展不仅有关 CHAUMET 品牌本身的历史,还反映了自拿破仑帝国到十九世纪至今时代审美的变化,包括自然主义、东方主义,以及后来装饰主义的影响。同时,展览也呈现了一场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对话。”(撰文/Phenix L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