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勒耶基金会
Foundation Beyeler
Baselstrasse 101, 4125 Basel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个展是贝勒耶基金会(Foundation Beyeler)举办的首个大型摄影展,涵盖艺术家创作于1989至2017年间的200余幅摄影作品,以及一件全新的视听装置。提尔曼斯的摄影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他对自由的狂热追求和对记录生活瞬间的渴望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此后他又拓宽了自己创作的范畴,利用摄影来发展新的视觉语言。此次展览除了人像、静物、风景等传统题材的作品之外,也同时呈现了探索视觉极限的抽象作品,向观众展示提尔曼斯是如何处理和创造图像,而不局限于传统摄影形式之中的。
▲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Paperdrop》,2006年
蒂诺·赛格尔(Tino Sehgal)个展由6件连续的作品组成,艺术家将其命名为“情景构建”(constructed situation),无形又瞬息万变的现场体验是其精髓所在。展览的第一件作品《This You》在两年前已被贝耶勒基金会购藏。
▲ 蒂诺·赛格尔《吻》,2003年
从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贝勒耶基金会将分别以“初始”(The Original)、“融合”(Remix)和“合作”(In Cooperation)三场展览来呈现基金会的收藏。今年6月至9月期间展出的“融合”聚焦于展现贝勒耶收藏当下的状态:随着近年来贝勒耶基金会逐渐扩大馆藏——尤其是现当代艺术作品收藏——新旧藏品间的互动与融合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 Wilhelm Sasnal《Stork》,2014年
绍拉格博物馆
The Schaulager
Ruchfeldstrasse 19, 4142 Münchenstein
此次展览中,大卫·克莱伯特利(David Claerbout)用数字技术重建了位于柏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Olympiastadion Berlin),并通过两块巨大的屏幕实时同步展示其实体建筑在现实中逐渐坍塌瓦解的过程。奥林匹克体育场始建于1931年德意志第三帝国(Drittes Reich)时期,最初作为帝国体育场(Reichssportfeld)使用。克莱伯特希望通过此装置加强观者对时间的感知和反思。
▲ 大卫·克莱伯特“奥林匹亚”展览现场,2016年,图片来源:Zentrum für zeitgenössische Kunst
巴塞尔美术馆
Kunstmuseum Basel
St. Alban-Graben 16, 4051 Basel
此次展览是巴塞尔美术馆和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in Madrid)馆藏精品的一次交流展。展出作品包括来自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26幅15至18世纪馆藏珍品,和精选自巴塞尔铅笔画和版画部门(Department of Prints and srawings in Basel)的提香(Titian)、戈雅(Goya)、梅姆林(Memling)、伦勃朗(Rembrandt)、小荷尔拜因(Holbein the Younger)等大师的代表作。展览旨在建立起两个收藏间的“对话”,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在不同的风格和历史之间发现其中的差异与联系,展开一场跨越时空和地域的探索。这也是继2015年巴塞尔美术馆向普拉多博物馆借展10件毕加索绘画之后,两家机构的再度合作。
▲ “普拉多你好!两个收藏的对话”展览现场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以其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户外公共雕塑而为人所知,这些强调人与环境之间联系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尽管如此,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史学者都认为,他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所作的录像作品是了解其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展览首次综合呈现了塞拉创作于1968年至1979年间的16件短片和录像作品,所有的影片都以原始格式放映。
▲ 理查德·塞拉录像作品静帧
巴塞尔美术馆藏有最为全面的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的铅笔画作品,这部分收藏也构成了展览的重要部分。展览通过200余件素描、水彩和油画全面地呈现了铅笔画在塞尚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重新审视塞尚对于传统绘画的质疑和突破。
▲ 保罗·塞尚《巴黎郊景》,1876年
展览展出了奥托·弗伦德里希(Otto Freundlich)的50余件绘画和雕塑作品,对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展开一次综合性的回顾。从表现主义到抽象派,弗伦德里希与20世纪上半叶几乎所有重要艺术运动的代表艺术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却保留了与上述所有都截然不同的个人艺术风格。展览标题“宇宙共产主义”源自艺术家对自身创作中普世性风格的概括。展出作品的创作时间横跨1909年至1940年,为深入了解弗伦德里希的艺术提供了契机。
▲ 奥托·弗伦德里希“宇宙共产主义”展览现场
丁格利博物馆
Museum Tinguely
Paul Sacher-Anlage 2, 4002 Basel
丁格利博物馆发起系列展览,呈现受到让·丁格利(Jean Tinguely)“门格勒的死亡之舞”(Mengele-Totentanz)启发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杰罗姆·宗德(Jérôme Zonder)的艺术创作不同于希罗尼穆斯·波希,更极致地刻画了100年间灾难性的行为与道德堕落,并将其描绘成为当代的“死神之舞”。
▲ 尚·丁格利《门格勒的死亡之舞》,1986年在丁格利博物馆展出
丁格利博物馆将展出威姆·德沃伊(Wim Delvoye)的大型个人回顾展,呈现艺术家早期至今的全部创作。德沃伊擅长以诙谐睿智的方式将世俗生活与崇高的意象糅合在一起,使传统社会与乌托邦、手工业与高科技之间交融碰撞。其最为著名的《排泄腔》(Cloaca)系列通过再现人类吸收、消化食物的生理过程展现了我们存在的本质。
▲ 威姆·德沃伊个展展览现场
巴塞尔文化博物馆
Museum der Kulturen Basel
Münsterplatz 20, 4051 Basel
展览通过物件的变迁呈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迁徙历史,以全新的视角来切入当下热点的移民议题。人类的历史就是迁徙史。这一现象影响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以及价值观,长期以来对不同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展览试图对这些迁徙背后的动机和隐喻进行分析。
▲ “迁徙:变动中的世界”展览现场
巴塞尔艺术馆
Kunsthalle Basel
Steinenberg 7, 4051 Basel
展览标题“无形”(ungestalt)是一个具有多重语意的词汇,它并不完全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意思,同时也指代一种无法描绘、反对明确定义、直接与“形状”(gestalt)的完整性相对应的东西。此次的群展从“无形”在德语中的含义出发,汇聚了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创作形式的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卡洛琳·阿香特雷(Caroline Achaintre)、奥尔加·巴勒玛(Olga Balema)、乔琴姆·班道(Joachim Bandau)、特丽莎·唐纳利(Trisha Donnelly)和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等。
▲“无形”展览现场
“危险的下午”是鄢醒在瑞士的首场个展。鄢醒1986年出生于重庆,目前在北京与洛杉矶两地工作、生活。展览中展出了艺术家受巴塞尔艺术馆委托创作的全新作品——由五位虚拟策展人策划的五个虚拟展览。鄢醒延续了此前的创作理念,在作品中将艺术史研究、自传式叙事、美学批评和虚构的想象融为一体,模糊了“历史”与观者之间的界限,并广泛地运用了电影、摄像和表演等诸多元素。
▲ “危险的下午展览现场”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Vitra Design Museum
Charles-Eames-Straße 2, 79576
Weil am Rhein
近年住房问题日益紧缺的问题已经在当代建筑领域引发了一场关于社群建筑与生活的无声的革命。展览“协力!新社群建筑”运用模型、影片和实景呈现了这个全球化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在欧洲、亚洲以及美国的社群建筑和实体项目来进行探讨。从19世纪的改良派理念、到20世纪的嬉皮士和棚户区,展览以当下的社群视角对历史上的社群建筑案例进行了综合性的回顾。
▲ Wohnprojekt Wien《一对一建筑》,2013年,摄影:Hertha Hurnaus
展览“一次成型:世界的椅子”从20件展品出发,考察了椅子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和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并对一次成型塑料椅的科技发展和文化语境中变迁的地位进行了研究。在一个国家被当作廉价可抛弃的商品,在其他的国家则会被当作是珍贵的物品,这个塑料椅子代表的是一个超出经典学派定义的多元化设计史,它的多面性也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复杂多变的物质文化不谋而合。
▲ 40把白色塑料椅,摄影:Jürgen Lindemann
安卡拉(Ankara)、巴格达(Bagdad)、德黑兰(Teheran)、丹吉尔(Tangier)都是地处中东和北非地区富有活力的都市。即便政治动乱频发,它们依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展览从微观的视角来观察这些城市,对它们的建筑、都市城区,以及塑造了它们的主角进行研究。展览分为三个主题章节——“建筑”、“场所”和“社会”——通过摄影、模型、文字对个人生活的环境以及居民与周围居住区域的关系进行探讨。
▲ 位于多哈的卡塔尔大学,由 Kamal El Kafrawi 设计,摄影:Markus Elblaus
第48届巴塞尔艺术展,
TANC 报道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