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杨诘苍个展“芥子园—美林湖”,用极端还艺术以自由

Mar 15, 2017   TANC

广州。3月12日,杨诘苍个展“芥子园—美林湖”于广州美林湖 ART HOUSE 开幕,这是继艺术家2014年5月在北京草场地墨斋画廊举办“还是花鸟山水画“展览后的再度亮相,也是 ART HOUSE 迎来的第一位广州当代艺术家个展。1986年,杨诘苍曾在广州举办首次个展,为省美协主办的“星河展系列”之一,时隔31年,在邵忠基金会广州空间 ART HOUSE 举办的“芥子园—美林湖”成为艺术家在广州的第二次个展。展览集中展出了艺术家近年创作的50余件作品,包括新作“还是山水画”和“还是花鸟画”系列。

▲艺术家杨诘苍在“芥子园—美林湖”展览现场

▲ “芥子园—美林湖”展览现场

60年代末,尚在幼年的杨诘苍即习用笔墨,随当地书法家林君选学习书法,练就了一身中国书法的童子功。80年代初,当许多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受到涌入中国的西方思潮的影响,开始仿习西方的时候,杨诘苍在研读西方哲学的同时,坚持用毛笔,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关照,包括关注道家和禅宗。80年代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馆长让-于贝尔·马尔丹(Jean-Hubert Martin)称杨诘苍是少有的仍保持与传统展开对话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1988年移居欧洲后,杨诘苍除了融合多种艺术媒介以外继续使用毛笔。次年同德国艺评人与策展人杨天娜(Martina Köppel-Yang)结合,文化地缘的改变,让熟知东方故典的画家对自身加以重新定位。

1989年,杨诘苍的水墨作品《千层墨》参展让-于贝尔·马尔丹策划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地魔术师”, 也是当代艺术史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览,2003年为威尼斯双年展创作作品《哭泣的风景》,以及人物画《飞升》《十一日谈》系列等,沿着时间的走向悉心摩挲,杨诘苍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传统思想的体味与提炼愈深,处理题材和造就内容时的纹理也愈发浑然。

杨诘苍曾多次在欧美和亚洲举办展览,并参展1993年英国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沉默的力量”、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2009年里昂双年展、2012年“重新发电:上海双年展”、2013至2014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水墨艺术:过去与现在的中国当代艺术”等众多重要国际大展。

▲ 杨诘苍《跑吧1》,水墨,习字纸,61.5 × 68.5 cm,2014年

杨诘苍的老友、邵忠基金会会长邵忠,评价杨诘苍在精神上永远“中峰用笔“、永远与主流意见保持距离。“不能让事情太轻易、太理所当然,必须不断给思维加诸难题、障碍、挑战。颠覆性思维,在深受‘道’和‘禅’思想熏陶的诘苍的处世和艺术中无处不在。”

▲ 杨诘苍《国王湖1913-2013》,2013年,布上油画,35.5 × 40.5 cm

▲ 杨诘苍《湖光1913-2013》,2013年,蛋壳漆画,125 × 180 cm

“芥子园”中展示的是画家从2009年至今的创作作品,而2011年创作的系列作品《芥子园——十一日谈》中,艺术家则以清代画谱之名,借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小说《十日谈》的内容加以创作。在长逾10米的画卷上,杨诘苍借用了宋元绘画的造景,揉合中国传统山水画谱的笔法,以笔墨描绘出深山密林、动物们情爱交欢的盛景。

无论是交媾、拥抱或只是旁观,动物们都在灵动的闪烁着。“这是他想象中的世界,不受任何限制,毫无权威和暴力。”杨天娜还补充:“杨诘苍的古典中式全景展现了一种普世的永恒风景,边界、差异和偏见在这里被遗忘。这种极端的并置手法带来了惊讶和困惑,也开启了新的阐释可能。 ”

▲ 杨诘苍《芥子园1》,绢本工笔重彩,110 × 150 cm,2011年

▲ 杨诘苍《还是山水画— 乌托堡1913-2014》,水彩,25.3 × 18.3 cm,2014年

本次参展的还有新作“还是山水画”和“还是花鸟画”系列。其中,一部分仿习20世纪早期的西方花卉和风景画,实则临摹了青少年时期阿道夫·希特勒在1904至1920年间的作品。例如《还是山水画-乌托堡1913-2014》,即是模仿了希特勒1913年在维也纳创作的《城堡乌托邦》(Castle Utopia)。而另一部份,杨诘苍刻意选择使用了北宋徽宗老练的宫廷画“三矾九染”的画法,二度临摹了希特勒的花卉画作。

两相比对,“异质的作品总体效果却很统一,不同主题与风格的联合形成了强烈而令人不安的对话。“杨天娜认为,“用一个历史争议人物的风格临摹另一个历史问题人物的作品不是一种战术,而是一个根本性的选择。”

▲ 杨诘苍《还是花鸟画1913-2013》,水彩,25.5 × 14.3 cm,2013年

▲ 杨诘苍《还是花鸟画1913-2013》,绢本工笔重彩,90 × 70 cm,2013年

2013年,在与德国艺术论坛记者海因茨-诺贝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的对谈中,他提到“只有研究邪恶才能懂得道德,通过检验丑陋才能发现美好。”“在临摹少年求学时期的希特勒画作的时候,我使用了非常极端的方式,以常年从事大学教育的老师身份,去临摹100年前的一个考不进美术学院的年轻人的画作,看见了一个人成长过程微妙的心理活动……”杨诘苍如是说。

▲ 杨诘苍《战后1915-2015》,墨、丙烯、宣纸,120 × 232 cm,2015年

耳顺之年的杨诘苍似乎并不避讳对禁忌的刻意触碰。“对自身的克服与超越,实际上放大了自我,并使自我变得更强。”“选择这样一个极端立场,也就是选择艺术的自由。”杨诘苍用自己的墨笔,为这句评述做了最好的注脚。

3月12日开幕当天,广州本地的文化艺术机构如广州美术学院、时代美术馆、录像局、博尔赫斯书店、本来画廊、逵园艺术馆、以及上海民生21世纪民生美术馆、香港白立方画廊、香港Art Central艺博会等代表应邀出席了开幕活动。

 ▲ 原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原广东省文联主席、原广东画院院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右)和博尔赫斯书店及其艺术机构创办人、录像局共同创办人,艺术家和出版人陈侗(左)

▲ 陈侗发言

▲ 现代传播集团香港区总经理李强(左),艺术家陈文光(右)

▲ 艺术家周力

▲ (左起)现代传播集团创始人卲忠,著名雕塑家廖慧兰,著名画家也是杨诘苍的老师尚涛,杨诘苍,《艺术界》和《艺术新闻》出版人曹丹

▲ 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发言

本次展览由邵忠基金会提供支持。邵忠基金会由现代传播集团创始人邵忠创立、致力于文化生产和社会工程的非营利组织。邵忠基金会在广州的艺术空间 ART HOUSE 位于广州花都美林湖,这里定期举办艺术家和收藏家邀请展。2013年至今,已举办了四场艺术展览,包括2013年“中国梦——见证巨变三十年:刘香成大型摄影展”、2014年“刘小东的两个项目”、“从卡拉汉到杰夫·昆斯:来自靳宏伟的收藏”,以及此次的杨诘苍个展“芥子园—美林湖”。

巴塞尔香港艺术展来了,这里有最全的同城观展指南

三月下旬,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和 Art Central 两场艺博会启幕前后,无论是中环这样的重要画廊聚集地,还是南岛黄竹坑一带的新晋艺术区将接连推出各类艺术活动:展览、表演、讲座以及多媒体项目。在艺博会和画廊展点燃艺术市场的同时,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的展览也呈现出香港本地以及亚洲艺术的丰富面貌。在各种活动中,不难撞见全球重要收藏家、策展人、艺术家以及画廊主。此时香港艺术活动的国际化与专业化水准,将再次证明这座城市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亚洲艺术(市场)中心。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