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19世纪至今的“德国制造”:在SCôP进入120幅经典凝结的摄影史

Jan 14, 2017   施烨婷

上海。1839年,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发明,宣告实用摄影术在法国正式诞生。同在欧洲的德国在摄影术的发明和运用虽然晚于法国,但无论是从机械技术还是印象风格的创新来说,其在摄影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不输任何国家。本次“德国制造”展览展出120幅德国摄影作品,涵盖19世纪中期的建筑及景观摄影,1920至30年代的包豪斯师生的摄影作品,七八十年代东德和西德的纪实作品并延伸德国当代摄影。

20170114_093123_023
▲ “德国制造: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单过去的一年中,谷歌图片中的影像数量便增加了6700多亿。然而对于摄影(抑或其他形式的艺术)而言,‘质’永远比‘量’更重要,经典摄影中所蕴含的独特韵味和对历史的别样呈现值得人们不断重温。”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办人刘香成在此次摄影展上说。

早期德国摄影:画意美学

– ▬ –

在德国,摄影早期的主要功能被定位于呈现和记录。城市建筑、历史名胜、自然风光等主题开始频繁出现。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奥波德·阿伦德茨(Leopold Ahrendts)是最早获得公众认可的摄影师之一,他所拍摄的众多柏林市内地标性建筑如勃兰登堡门、歌剧院、腓特烈大帝纪念碑等。

20170114_093123_024
▲ 奥波德·阿伦德茨,《勃兰堡门》,1856-58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摄影逐渐脱离了作为机械记录现实的工具,转而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画意摄影开始兴起。同样以风光景观为创作主题的海因里希·库恩(Heinrich Kuehn)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其创作的摄影作品细腻柔和,从构图和风格上都让人联想起印象派的绘画。

20170114_093123_025
▲ 海因里希·库恩,《下山的行人》,约1914年,图片版权归艺术家遗产及 Kicken 画廊所有20170114_093123_026
▲ 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罂粟花》(Les Coquelicots),1873年,图片来源:Wikipedia

画意摄影的美学所呈现的,不单单是摄影师美学趣味的变化,它背后离不开机械技术的革新突破。库恩本人不仅是一名艺术家、理论家,同时也是发明柔光镜头的发明家,他为画意摄影的美学语言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工具。凭借卓越的冲印技术,库恩得以将自己的创作转印到精致的日本宣纸上,为影像增加了别样的质感。比如创作于1902年的《孩子的肖像》(Portrait of Child)和1914-1915年间的《行人》(Walkers)这两幅作品。

20170114_093123_027
▲ 海因里希·库恩,《行人》,1914-1915年

德国现代摄影流派的开端

新视野和新客观主义

 – ▬ –

展览策展人佩特拉·荷乐珂(Petra Helck)向《艺术新闻》表示:“摄影流派和图像语言的发展与社会背景和机械发展都密切相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胶片冲印技术的逐渐普及以及小型相机的出现,摄影的灵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1920年代,更多富有创新性的表现手段开始涌现出来,例如由多组碎片组成的蒙太奇摄影、多重曝光、在冲印出来的照片上再作画、乃至摄影和杂志画报排版设计的结合等。

640.webp (15)
▲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运用物体和光线进行构成主义摄影实验,图片来源:WordPress

1923年,匈牙利构成主义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来到包豪斯设计学院教授基础材料课程,他将摄影融入当时的学生作业中,并鼓励学生以摄影记录生活中,感染了一批师生对摄影的兴趣。1927年至1933年,沃尔特·彼得汉斯正式将摄影融入包豪斯的培养课程中来。摄影在这里作为一种手段,记录了建筑、产品、设计和师生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20170114_093123_028
▲ 卢克斯·费宁格,《包豪斯乐队》,1928年,图片来源:《包豪斯作品集I》,由Rudolf Kicken 画廊出版于1985年,作品从原始和复制的底片冲印而成,由每位艺术家监管冲印过程并签名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是“新视野”流派的领军人物,在包豪斯执教期间,他提出了摄影须以机械(镜头)的视角来来考察世界的观点。在他的影响下,曾经被认为是失败的、错误的摄影角度被重新审视。摄影不再是古典式的四平八稳的二维再现。摄影中,俯视、仰视、斜视等非传统角度的大量探索为人们呈现了大量肉眼所体察不到的形态美。

20170114_093123_029
▲ 奥托·阿姆波尔《梦想家》,1928/29年 图片来源:©Umbo Portfolio, 1927-1930, Galerie RudolfKicken, Cologne 1980
20170114_093123_030
▲ 奥托·阿姆波尔,《小丑格洛克》,1928/29年。图片来源:©Umbo Portfolio, 1927-1930, Galerie RudolfKicken, Cologne 1980
640.webp (16)
▲ 奥托·阿姆波尔,《奇怪的街道》,1928年。图片来源:©Umbo Portfolio, 1927-1930, Galerie RudolfKicken, Cologne 1980

“新视野”和“新客观主义”在德国乃至国际摄影史上影响深远,直接影响了当代德国观念摄影的发展。除了奥托·阿姆波尔(Umbo)富有开创性的报道摄影提醒观看着注意到生活中超现实的一面之外,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对于世界的客观检视便是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的社会选群像摄影。新客观主义得以在拍摄社会各阶层人物肖像的过程中得到表达,镜头下的人物气质和摄影师的情怀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20170114_093123_032
▲ 奥古斯特·桑德,《拳击手》,1929年。图片来源:©Die Photographische Sammlung/SK Stiftung Kultur –August Sander Archiv, Cologne; VGBild-Kunst, Bonn 2016
20170114_093123_033
▲ 奥古斯特·桑德,《画家皮特·阿贝伦的妻子》,1927/28年。图片来源:©Die Photographische Sammlung/SK Stiftung Kultur –August Sander Archiv, Cologne; VGBild-Kunst, Bonn 2016

除了人物和景观之外,展览中一组16幅植物摄影也格外引人注意。这组照片由卡尔·布罗斯菲尔德所摄,他将相机贴近标本,镜头压缩至很短的范围,拍摄出的植物有着完美的细节和栩栩如生的质感。

20170114_093123_034
▲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大自然的奇迹》,1928-32年。图片版权归卡尔·布洛斯菲尔德档案所有

战后德国

从纪实摄影到当年的观念摄影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德国艺术摄影发展的进程。战后的德国摄影将关注点更多的转向纪实视角,从东西两德的摄影作品中能够回溯历史中的生活片断。东德摄影艺术家乌特·马勒(Ute Mahler)和海尔格·帕里斯(Helga Paris)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系列工厂女工照片在当下看来似乎显得有些平淡,而在当时却因为过于真实地反应了现状而屡遭拒绝出版。

20170114_093123_035
▲ 海尔格·帕里斯,《纺织厂的女人》系列,1984年
20170114_093123_036
▲ 海因里希·瑞比索,出自《面孔》系列,1967-69年

在西德,战后经济和工业的萧条带来的危机使得整个社会都笼罩于政治的喧嚣之中。以海因里希·瑞比索(Heinrich Riebesehl)和威廉·舒尔曼(William Scheuerman)为代表的一批摄影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格外冷静和客观视角的纪实摄影,试图展现下一个真实而不加篡改的故事,有意识的避免沦为权力机构的道具。

20170114_093123_037
▲ 海因里希·瑞比索,《情境和物件》,1973- 77年。图片来源:©VG Bild-Kunst, Bonn 2016
20170114_093123_038
▲ 威廉·舒尔曼,《比利时埃沃》,1976年。图片来源:©Wilhelm Schürmann

当代德国摄影以其独热的个人视角和客观冷静的特质而闻名。看似矛盾的两种特质被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曾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任教的伯恩和希拉·贝歇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创立的工业考古学也为当代观念摄影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贝歇夫妇于1961-67年间拍摄的《水塔》系列作品用固定的镜头和相近的取景构图格式考察每个水塔之间细微的差异,其创作理念在传承了奥古斯特·桑德的群像摄影的同时,重新审视了摄影艺术和雕塑、绘画等其他艺术种类之间的边界。

20170114_093123_039
▲ 康迪达·赫弗,《杜塞尔多夫的本拉特宫》,2011年。图片来源:艺术家及德玉堂画廊

策展人佩特拉·荷乐珂女士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从包豪斯到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这些艺术和设计院校在德国摄影的发展史上齐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展厅中第一幅同时也是最后一幅作品,康迪达·赫弗(Candida Hfer)创作于2011年的《杜塞尔多夫的本拉特宫》不失为对其导师贝歇夫妇的致敬。(撰文/Raven.S)

德国制造: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展至4月2日上海市龙腾大道2555-1

从新加坡幅射东南亚,“我们是亚洲”拓展的艺术版图

迈入第7年的“登陆新加坡艺术博览会”(Art Stage Singapore)于1月11日进行预展,相比与去年的规模,本届展会共有来自27个国家的131个画廊参加,规模缩小许多。参展画廊中有高达7成5来自亚洲,3成5的画廊来自东南亚地区。“登陆新加坡艺术博览会”的创办人和总监罗伦佐·鲁道夫于2016年创建了“登陆雅加达”艺博会,他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分别谈到了两个艺博会的不同定位。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